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卖家):微草 文档编号:812904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优质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优质教案 (含单元备课)(含单元备课) 四四 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分析 1.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是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 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之前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 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变成了三位数 乘两位数。 2.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 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和估算的一般方法。本单元的内容在已经学过两位数 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

2、位数的乘法笔算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 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 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 索并不会感到困惑。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 同的情况,因此,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 100 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导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

3、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 应用这种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所学内容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属于旧知推新知,学生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基 础推导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 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 的具有实际背景

4、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字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 速度、 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数学模型 “速度时间 =路程”将三者简明、有逻辑地联成一体。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解决例 3 中的具体问题, 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 时间=路程”的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 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用模型解决问题” 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 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维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的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运算,

5、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课时安排 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 0).1 课时 2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1 课时 3 积的变化规律.1 课时 4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1 课时 1 1 三位三位数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 0 0) 一一 课课 时时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 0)。(教材第 47 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 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

6、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 数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 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 12 小时,火车 1 小时行 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你会列式吗? 生:14512。 师:估算一下,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们可以把 145 看作 150,把

7、12 看作 10,这样 15010=1500,所以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 1500 千米。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估算,那么究竟145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 同学们各有高招,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主动投入到估算中来, 让学生通过估算,试图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用已有知识来解决 新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尝试练习。 (1)出示例 1,读题,理解题意。 (2)列出

8、算式:14512。 (3)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 给学生留有讨论时间。 2.学生讨论。 (1)集体讨论算法。 (2)投影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种做法: (3)说一说: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哪里? 学生:甲和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错了,因数十位上的 1 乘145,得数的末位 5 应与 因数的十位对齐。 3.理清法则。 (1)回顾。 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计算过程。 (2)提问。 第一步算什么?(先算 2 乘 145,结果是 290,得数中的末位和因数中的个位对齐) 第二步算什么?(再用因数十位上的 1 去乘 145)得多少?(145 个十)5 要和因数中的哪一位 对齐?(要和因数中的十位对齐

9、) 第三步算什么?(把两部分的积加起来,得 1740) 4.对比例题,归纳法则。 (1)观察 4512 和 14512。 (2)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 (3)归纳法则。 先用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 0 不写。 师:由此看出,不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用第一个 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第二个因

10、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5.验算。 提问:做完题后,你如何检查? 生 1:我用计算器来验算。 生 2:我再重做一遍。 提问:精确值与你们开始的估算值相差多少?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笔算,实现了估算、笔算的有机结合。同时,允许丌同层 次的学生采取丌同的学习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新知识的? 学生自由交流。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9942= 53848= 13816=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 0)

11、;能力要求:能正确熟练的笔算三位 数乘两位数 B 类 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 258 双一次性筷子。这个饭店每个月要用掉多少双这种一次 性筷子?(按 31 天计算)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 0);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埻作业新设计 A 类 16758 25824 2208 竖式略 B 类 25831=7998(双) 教材习题 教材第 47 页“做一做” 1608 8272 15300 19434 7728 3915 8827 10010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 0) 计算:14512= 4512= 总结:先用

12、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 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 2 三位三位数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 0) 一一 课课 时时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教材第 4850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两个因数末尾都有 0 的乘法。 3.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 0 的个数的确定。 重点难点 难点:因数中间的 0 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教

13、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指名说得数。 1210 2310 3230 813 650 2420 2.提问。 出示:650 师:这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 数,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 0) 出示:2420 师:这道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 数,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 0) 3.导入。 观察:650 和 2420 这两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都是整十数,末尾都有 0) 师: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 0,这样的乘法你会做吗? 板书:16030= 二 探究体验,经

14、历过程 1.学习例 2(1)。 (1)老师出示例题。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出算式。 (3)尝试笔算。 (4)反馈,请运用不同算法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解答的。 生 1:我是口算得出的结果,先算 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 0。 生 2:我是这样算的: 学生 3:老师,我喜欢这样算: (5)提问。 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 0)这道题怎样用简便的方法计 算?(学生丙的做法比较简便) 师:写竖式时,要把两个因数 0 前面的数对齐,再把 0 前面的数相乘。 提问: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怎样添 0?(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添几个 0) (6)归纳总结简便算法。

15、 回顾老师刚才的提问过程,理清思路,用语言叙述出简便算法。 2.巩固练习。(教材第 48 页“做一做”) (1)板书“做一做”内容。 (2)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完成其中的两道题。 (3)多数同学做完后,老师指名板演。 (4)质疑。 3 6 0 3 6 0 2 5 与 2 5 ,计算时哪个竖式简便? 明确:“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3.学习例 2(2)。 (1)观察例题,这道题与刚才学的有什么不同?(一个因数中间有 0,另一个因数末尾有 0) 1 0 6 提问:竖式怎样写,有简便写法吗?(可以写成 3 0) (2)计算 10630 时,既然中间的 0 与 3 相乘得 0,那么这个过程

16、可以不要吗?怎样写这一位 上的积呢?(可直接加上个位进上来的数) 1 0 6 3 0 3 1 8 0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B 类 小叶准备坐汽车到相距1000千米的外婆家,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那么10小时后 小叶能到外婆家吗? 考查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埻作业新设计 A 类 11025=2750(个)

17、27503000 所以到 10 时 25 分他不能完成 3000 个字的打字任务。 B 类 8010=800(千米) 800 千米5 吨 不够 6. = 7. 8760 9430 8554 15000 2884 3834 6720 4560 8. 略 9. (125+18)3=429(元) 10. (1)30212=3624(元) 13514=1890(元) 14015=2100(元) (2)3624+1890+2100=7614(元) 11. 有三种购买方案。 12815=1920(元) 3000-1920=1080(元) 10815=1620(元) 3000-1620=1380(元) 19

18、815=2970(元) 3000-2970=30(元) 12. (答案不唯一)其中乘积最大的是 43520=22360 或 43052=22360。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 因数末尾有 0 的简便算法: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 积的末尾添写几个 0。 3 3 积的变化规律积的变化规律 一一 课课 时时 教学内容 积的变化规律。(教材第 51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

19、理性。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 规律。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亿的上的数,下面老师写了两个十二位数,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看你 能很快地记住哪个数?123412341234 950382573014 学生记数。 师:记住了哪个?(第一个)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记住了第一个数?数学中有很多有规律的情 况,今天我们研究积的变化规律。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 生 1:有什么规律? 生 2:学积的变化干什么? 生 3:积的变化规律和什么有关系? 生 4:怎么就知道这个规律了? 师:同学们想知道

20、的真多!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研究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课件出示: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小明的妈妈来到副食柜前,她准备买一些 大米回家。妈妈提出问题想考考小明。 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 包,一共多少元? 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 包,一共多少元? 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0 包,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62=12 620=120 6200=1200 师: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

21、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再往下写 2 个算 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得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来 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写的? 学生说出自己写的第一组算式:62000=12000,620000=120000。 师:你们也是这么写的吗?你们写得这么正确,你一定发现了这组算式的规律,谁再来说一 说这组算式的特点? 生: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逐渐扩大的倍数相同,都是逐渐扩大 10 倍,积也随着扩 大 10 倍。 师:刚刚在这组算式里同学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10,积也乘 10。如果让你 再往下写,你还能再写出来吗?猜一

22、猜,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5,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呢?请同学们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 学生写出后汇报交流。 师: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吗?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如果问题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下面问题),你还会算吗? 大袋面粉每袋 20 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中袋面粉每袋 10 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小袋面粉每袋 5 元, 4 袋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204=80 104=40 54=20 师:同学们都这么爱动脑思考,你一定也发现了第二组算式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已经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 2

23、,积也除以 2。 师:你能不能大胆地猜想一下,这里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规律?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 除外),积也除以几。 师: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 ? 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 举一些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在举例时,对于所用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所选数据要方便扩大与缩小。 展示交流: 请两组同学分别介绍自己的操作情况,说说因数和相应的积各有怎样的变化。 师:发现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确实存在着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完整 地表述出来呢? 同桌互说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24、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以两组算式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当一个因数丌变时,另一 个因数不积的变化觃律,同时让学生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探索出规律解决问题的? 生:结合具体情况举例验证,得出的结论。 师:这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实关于积的变化还有其他规律?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12

25、48 1712=204 2624=( ) 1724=( ) 2612=( ) 1736=( ) (考查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能力要求: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B 类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256 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 4 倍,宽扩大 4 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 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考查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能力要求: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课埻作业新设计 A 类 624 312 408 612 B 类 256 平方厘米 16 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 51 页“做一做” 1. 36 360 3600 240 2400 24000 400 200 2

26、00 2. 248=3 2003=600(平方米)或 200824=600(平方米)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觃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必须除以相同的数,才能使积不变。 4 4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一一 课课 时时 教学内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第 5255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 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 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27、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 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 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并口答列式。(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1)每个文具盒 10 元,5 个文具盒多少钱? (2)用 50 元钱买文具盒,每个 10 元,可以买多少个? (3)用 50 元钱买了 5 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师:你能自己列式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28、 50 千米,3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行了 150 千米,每小时行 50 千米,行了多少小时? (3)一辆汽车 3 小时行了 150 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 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着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 趣,同时也引导了学生发现数学不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29、 1.教学例 4。 师:请自己读题后尝试解答。(课件出示:教材第 52 页例 4)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师: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 问题? 学生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让学生尝试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解 释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每个篮球 80 元、 每千克鱼 10 元,这样的每 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 个、 4 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 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在

30、小组里交流一下生活中你 熟悉事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篮球的单价、 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的 单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单价数量=总价。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生:总价单价=数量。 师:再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生:总价数量=单价。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一组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1、。你觉得只 要记住了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来记其他两个?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归纳小结:我们从这里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可以看出,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 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 “单价数量=总价” ,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 “总价单价=数量” 和 “总 价数量=单价” 。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丌同的数量,思考要求的什么,是怎样求的,既可以巩固刚学到的 量的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分析。接着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特点,归纳数量关系,就是在 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迚行综合、抽象和概

32、括。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感知、 分析的基础上认识抽象的数量关系,丌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刜步的逻辑思 维能力】 2. 教学例 5。 师:你能独立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53 页例 5)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 师:这两道题都是说的是行程问题,其中每小时行 70 千米、每分钟行 225 米,这样在一个 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 4 小时、10 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 求出的 280 千米、2250 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第(1)题里

3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行走的时间呢?求出的结果是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 里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时间各是多少?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 同特点?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从这两题里,你发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速度时间=路程。 师: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时间?该怎样求? 生:路程速度=时间。 师:根据数量关系式,求速度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为什么要这样求? 生:路程时间=速度。 师:这里主要记住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两个?根据什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推导出 其他两个? 生:速度时间=路程。 师:请大家把这三个数量

34、关系式齐读一遍。 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 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得到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 【设计意图:采用不上一例题相同的教学思路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 力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这堂课学习的是哪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具体说一说这两组数量关系吗?我们主 要记住哪两个,就能想出其余的数量关系式吗?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西村、东村两地相距 2400 米,张叔叔从西村出发去东村,每分钟行 60 米。

35、 (1)出发 10 分钟后,他大约在什么位置?(用在图中作标记) (2)张叔叔 8:10 出发,走完一半路程时是什么时间? (考查知识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并应用这些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 类 小唐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行 80 米,能在上课前 6 分钟到达学校;如果每分钟行 50 米, 就要迟到 3 分钟。那么,小唐家距离学校有多远? (考查知识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并应用这 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埻作业新设计 A 类 (1) (2)2400260=20(分) 8 时 10 分+20 分

36、=8 时 30 分 B 类 (806+503)(80-50)=21(分) 80(21-6)=1200(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 52 页“做一做” 1. 略 2. (1)已知校服的单价和数量,要求的是总价。 (2)已知复读机的总价和数量,要求的是单价。 教材第 53 页“做一做” 1. 略 2. (1)已知小林行走的速度和时间,要求的是路程。 (2)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和路程,要求的是时间。 教材第 54 页“练习九” 1. 158 1580 15800 720 72 7200 900 2700 5400 2. 6942 8220 12144 4160 8463 705 6762 6520 8880 3. 略 4. 192 384 768 900 2700 3600 5. 略 6. 100 40 400 10 7. (1) (2) (3) 8. 三种 182+21=57(元)或 18+212=60(元)或 183=54(元) 9. 403=120(千米) 1202=60(千米) 10. 420 630 840 1050 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速度=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人教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doc)为本站会员(微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