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2020课标全国,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 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 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 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 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 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
2、致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基建 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A A组组 统一命题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课标卷题组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 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 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 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
3、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 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 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 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 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 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
4、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 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 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 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助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
5、命 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 参考消息2020年6月6日) 1.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 面,是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 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 凸显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
6、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 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 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 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200 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2020年我国一
7、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 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3.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一、 1.答案答案 B “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不符合文 意,根据材料一“(新基建是)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的基础设施体系”可知,5G网络等新 基建是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另据材料二第三段“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 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可知,该项表述有违原意。 2.答案答案 A “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8、曲解文意,据材料二第二段“更是在深 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可知,我国“以新发展理念为 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是为了主动适应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而作出的抉择,而不是为了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另外,选项前半句“以新发展理念 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后应加上“新基建按下快进键”,这样表 述才更严谨。 3.答案答案 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 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 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9、解析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材料二、三多次提及 新基建与抗疫,考生加以整合,进行提炼即可。如根据材料二“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 对冲疫情影响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可知,投资新基建有助于高效抗击疫情,刺激经济增 长;而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根据材料三“中国出 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 确定性”等可知,重点投资新基建还有助于化解疫情危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推动社会经济平稳运 行。 二、(2020课标全国,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材料一
10、: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 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 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 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 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 反贫
11、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 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 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 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 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 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
12、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 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 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 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 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 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 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
13、布朗族、傣 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 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 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 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 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 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 光明日报2020年2月21日)
14、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 “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 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 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 精准的扶贫方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
15、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 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 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 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 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6分) 二、 1.答案答案 C “交通资源的优势”
16、错。材料四并未提到云南省具有交通资源的优势。 2.答案答案 B 以偏概全。“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只是其中一方面, 另一方面为“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 3.答案答案 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然后 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解析解析 结合材料三“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 景优美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和材料四“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 一”“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云南省把茶产业作 为重点产
17、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 重要途径”可知,两地都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结合材料三“江口县以 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 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 环”和材料四“(云南)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滇绿茶三个品 牌”“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 大”可知,两地都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三、(2
18、020课标全国,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 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 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 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 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
19、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 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 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 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 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 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 国留学,他在“非典
20、”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 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 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 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 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
21、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 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 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 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 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 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
22、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作者,文汇报 2020年5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 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 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 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
23、, 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 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 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 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 殊历史
24、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3.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 1.答案答案 D 曲解文意。熊育群表示“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错。结合原文 “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 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重视背离现实 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与原文意思正好相反。 2.答案答案 D 无中生有。“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错。从现实来看,文学如何回 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不属于“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
25、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3.答案答案 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 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逐步深入地提问:从 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 解析解析 对谈一开始,钟红明就提及了对方的另一作品燃起黑色的春天,由此引入话题;对谈过 程中,能够熟练地说出钟南山:苍生在上的相关内容。由此可知,钟红明有比较充分的准备。 文章一共列举了四次对谈。第一次: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谈作者写这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 虚构作品的初衷。第二次:结合作品的内容,谈为什么要写钟南山的过往经历。第三
26、次:由作品 钟南山:苍生在上的关键词引入,谈作者为什么用“时代的记忆”概括钟南山。第四次:结合 作者的创作实际,谈为什么经常采用需要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写作方式。提问时都是由对方作品 中的内容来引出话题,营造了一种对话的氛围;另外,四次提问由写作动机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 再到文学观,逐渐将话题引向深入。 四、(2019课标全国,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 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 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
27、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 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 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 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 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 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 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
28、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 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 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 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 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 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湿度(%) 寿命 倍
29、数温度() 一年平均湿度(%) 70 50 30 10 35 25 15 0.14 0.74 2.74 0.19 1.00 5.81 0.30 1.56 9.05 0.68 3.57 20.70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 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 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 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 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
30、)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 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 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 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 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 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 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
31、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1.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 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 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
32、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 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 护的成功案例。 3.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 四、 1.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涉及关注社会 发展、科技进步的价值观念。 A项,不属于修复方法,而是治理技术。 2.答案答案 C C项,“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误,根据材料三修复方 案中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可知修复纸张的 酸性应采用纸
33、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 3.答案答案 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 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 养,树立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财富的价值观念。 首先需要找准答题区间,本题答题区间在材料三,可以从毛里求斯的气候、档案文件形成时间、文 件纸张的柔韧性、纸张酸化程度等方面入手分析。 五、(2019课标全国,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 程中作过许多努力
34、,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 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 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 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 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 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 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 求,选择了
35、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 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 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 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 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 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 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
36、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 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 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 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 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 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
37、造具 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 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 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 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 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 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 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
38、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 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 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 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 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
39、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 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3.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五、 1.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内容的梳理能力,体现发展逻辑思维 的学科素养,引导树立正确方法论的观念。 关于数据层,原文说“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 享”,由此可知,D项中实现“数据融合”错误,应为“有效存储和共享”。 2.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体
40、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激发爱国主义 情怀。 C项列举了港珠澳大桥一系列之最,其中“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原文没有体现;另外,应是“世界 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而不是“最长的海底隧道”。故C项错误。 3.答案答案 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 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 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 科素养,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依据题干,筛选、概括三则材料中的有关信息。材料一,武汉长江大桥的
41、建设,为我国培养出一批 桥梁建设人才,体现出中国桥梁建设者们的奋斗精神;材料二,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 迹”之一,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体现出建设者们的创新精神和我国的科技实力;材料三,港珠澳大 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信息化水平先进。从材料一中用我国材料由我国人力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 到材料二中建成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可以看出我国科技的发展。综上,港珠澳大桥领 先的建设水平和我国科技的发展,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 六、(2019课标全国,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
42、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 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 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 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 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 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 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
43、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 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 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 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 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 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 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 在
44、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 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 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 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 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 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 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
45、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 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 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 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 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1.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 会,最终成就自己。 B.20
46、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经历 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值、 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他们 提供实践的平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单车 等多种问
47、题。 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 文明的行为。 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参与 治理的新格局。 3.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 六、 1.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归纳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 升的学科素养,文题关注社会先进文化,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项,曲解文意。“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错误,应该 是“鸟巢一代”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构成了奥运志愿服务
48、的集体记忆。 2.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和归纳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题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 产生活,指引学生拓宽视野,关注大时代。 C项,“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错,原文是“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 享秩序”,选项曲解文意。 3.答案答案 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 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新型”体现 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 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分析探究的能力,涉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 步和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首先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新型的志愿者”。“单车猎人”作为志愿者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是“新型”的。然后找准区间,根据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