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李小二工作室 文档编号:869979 上传时间:2020-1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三单元测评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 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 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无疑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及 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故与先秦至盛唐众多知识分子先入世、后 出世的人生选择如出一辙,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

2、,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 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冷静地审视历史事 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遇”,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 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 于实际和虚名不适于用。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 恨。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情绪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在他短 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态;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也 有曲意逢迎、自

3、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 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 可见,诗仙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其实并不是写诗,而是在于从政。但是作为诗人,他是“谪仙人”。 作为政治人物,他却只是个“凡人”,甚至沦落到“世人皆欲杀”的地步,是彻底的失败者。李白的悲剧就 在于他没有政治才能却总是希望在政治上大干一番,而且是至死不悟,这就必然要导致他四处碰壁、 一败再败的悲剧结局。 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在文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 功。当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国赤诚、善良

4、人性、潇洒风 神、天赋才情和主体精神则如大江奔海、熔岩乍喷般挥洒自如,并幻化成无数扣人心弦的千古绝 唱。 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 者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白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名、墨、法、兵思想因此糅合。 B.李白思想体系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是儒家思想及学说。 C.李白在文学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导致其政治上惨遭失败,这又使其不平则鸣。 D.研究李白应重视其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不

5、能远离其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 答案 D 解析 A项,有两处错误,即“偷换概念”和“强加因果”。“李白”不同于“李白思想”,这里属于偷换概 念;“因此”这里强加因果,原文是“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而这里属于曲解文意。B项,“扩大 范围”(或偷换概念),原文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 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儒家亚圣”不等于“儒家”,选项明显扩大了范围或偷换了概 念。C项,强加因果,“导致”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围绕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进行了论证分析,指出了其政治悲剧产生

6、的原因。 B.文章分析指出,李白成为政治悲剧人物的重要原因是其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上的匮乏。 C.文章第二段采用总分逻辑关系,多角度分析论证了李白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的原因。 D.文章指出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不是写诗,而是从政,这是受孟子思想学说影响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B项,犯了“或然变必然”错误,原文语意是“恐怕”,是推测之意,而这里变得肯定与必然。原文:李 白之所以“怀才不遇”,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为重 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政治上碌碌无为并惨遭失败,

7、这或许是他文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直接原因。 B.本文阐述了李白的政治悲剧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末段委婉指出研究李白的方向。 C.作者认为李白与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其在诗歌的数量与质量上均不及杜甫。 D.如果李白具有很好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那么他有可能在政治上实现远大抱负。 答案 C 解析 C项,犯了“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及“绝对片面”的错误,李白“在诗歌的数量和质量上均不及杜 甫”于文无据且过于绝对。原文: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这不是作者的观点, 而是当时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现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材料一

8、 国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 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 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 位。2016年至 2018 年,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 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 2017) 材料三 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

9、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 城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这些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促进中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扩大对外 开放合作、引领国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这些城市要代表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要带领所在区 域的城市群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的“顶端”,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网络,抢占我国在全球城市体系和产业价 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制高点。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 9大国家中心城市都是所在区域城市群的核心龙头城市,要强化区 域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这些中心城市建设除了关注自身功能提升以外,还需要充分加强与周边城 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人口、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市场要素和体制机 制一体化对接,建设高效

10、联动、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区域 整体均衡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 9 大国家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文化的渊源、发展、地位和 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对外要展示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文 化品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 象。对内要保护城市的文化根脉,加大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的正面宣传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对于国家中心城市来说,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在质量。未来

11、一个时期,在面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 变化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进行系统思考和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推动高 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让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中 心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 未来一个时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将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通勤就业、生活 居住和管理制度等几大领域呈现一体化趋势,城市体系将由等级结构向网络扁平化转变。 未来一个时期,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塔尖城市,应通过人本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城市居 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这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条件,从而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 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空间环

12、境实现品质提升,使城市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 (摘编自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国家 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18)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评价城市的发展情况,以简洁明快的 结构,对复杂的城市状况进行量化分析。 B.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上榜的前十位城市中,大多是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北京、上海处于领 先位置,深圳、广州属于第二梯队。 C.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前十位中,社会、经济指标成为决定性因素,环境指标相差不大,这说 明有些城市在社会、经济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D.2017

13、年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排名第三位的深圳没有入选国家定位的国家中心城市,而排名十位 以外的郑州等入选,这是因为深圳的地理位置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D项,“这是因为深圳的地理位置的关系”属于臆断。结合材料一内容“2016年至 2018 年,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材料 二图表内容分析,原文无此信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目前国家定位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北京、上海等九个,这些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 多方面具备引领、辐射、集散的功能。 B.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在扩

14、大对外开放合作、引领国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方面应 起到促进作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C.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核心龙头城市,要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消除互相之 间的竞争,引领城市群内部一体化发展。 D.国家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文化的渊源、发展等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 使命担当,在内外方面负起自己的责任。 答案 C 解析 C项,“消除互相之间的竞争”错,曲解文意。结合文本内容“还需要充分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 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人口、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市场要素和体制机制一体化 对接,建设高效联动、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

15、为核心带动、区域整体均衡 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分析可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区域整体均衡协同发展”不是指要消除竞 争。 6.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哪些发展趋势?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 分) 参考答案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增强;城市群多个功能领域呈现一体化,城市体系将由等级 结构向网络扁平化转变。城市发展的人本化、个性化将进一步彰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 现有材料是回答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结合文本内容“未来一个时期,在面 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进

16、行系统思考和准确 把握,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让高 质量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分析,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增强;结合“未来一个 时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将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通勤就业、生活居住和管理制 度等几大领域呈现一体化趋势,城市体系将由等级结构向网络扁平化转变”分析,城市群多个功能领域 呈现一体化,城市体系将由等级结构向网络扁平化转变;结合“未来一个时期,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塔尖 城市,应通过人本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分析可知,城市发展的 人本化、个性化将进一步彰显。 (三)

17、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 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 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 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 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请看两首词

18、: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 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 斜簪,徒要教郎比比看。(减字木兰花) 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的琼楼玉苑,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 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急病而亡。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走进她的生活。刚结婚之后张对她 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 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无奈

19、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 张汝舟,李清照也随之入狱。由于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 重重的一道伤痕。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犯愁呢?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 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 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

20、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 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 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 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 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 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21、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 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 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 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 说“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 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

22、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甜蜜的爱情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灵感也丰富了她的词作内容,从她早期的诗作宛然可见 她迷人的风姿。 B.文章第一段中的“凄冷”既包括词人创作时“冷冷清清”的环境特征,又包括词人愁苦的内心世界;将 “凄冷”上升到“美”的高度,还应包括读者感受词人内心而获得的一种凄美。 C.乱世中美神的美,不仅在容颜的美、自信的美、心灵的美,更在于才藻的美、独立不迁的美。 D.国家不幸词人不幸,多灾多难的乱世成全了李清照,她的作品之所以到达了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她超 越了一己的愁怨,把山河破碎、

23、爱巢倾覆的痛楚融入了词作。 答案 B 解析 B项,“冷冷清清”应该是词人用意象创设的情感氛围,是艺术情境,不是“创作时的环境特征”。 8.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波折,请以“亡国破家”为界分条列出她后半生的种种磨难。(6 分) 参考答案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四处逃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生逢乱世,无人理 解,遭人歧视,怀有超越时空的孤独。(每点 3 分,写出任两点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要找到答题区域,文中从第五段开始写她后半生的种种磨难。和张汝舟结婚受骗又离 婚,因告发张汝舟,李清照也随之入狱。1134 年,金人又一次南侵,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备受颠沛流离之 苦。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

24、守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 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 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生逢乱世,无人理解,遭 人歧视,怀有超越时空的孤独。 9.这篇文章反衬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6 分) 参考答案(1)以早年的幸福生活反衬李清照晚境的凄凉;以世道的艰难反衬李清照的理想美;以 爱情、生活的磨难反衬李清照的心灵美、诗歌美;以世风“才藻非女子事”来反衬李清照的执着。 (写出任两点即可) (2)通过多角度的反衬,突出了李清照身处逆境,关

25、心国事,仍然进行不懈的艺术追求的坚韧品格, 使“乱世中的美神”形象更加光彩照人。(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作用。文中多处使用反衬手法,早年爱情甜美、生活幸福反衬晚年生活凄 苦。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而李清照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 到了空前的高度,反衬李清照的执着。四处逃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以世道的艰难反衬李清照的理想 美。要答出反衬手法的作用,通过反衬写出了李清照身处逆境,仍然关心国事,进行不懈的艺术追求的 坚韧品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田字公载,澶渊人。登

26、进士第。欧阳修荐其才,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诏通判 集议,田曰:“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因奏疏极论,谪 监郢州税。通判冀州。 内侍张宗礼使经郡,酣酒自恣,守贰无敢白者,田发其事,诏配西陵洒扫。摄度支判官。袷享太庙 ,又请 自执政下差减赉费,唐介论其亏损上恩,出知蕲州。移桂州。异时蛮使朝贡 假道,与方伯 抗礼,田独坐 堂上,使引入拜于庭。土豪刘纪、庐豹素为边患,讫田去,不敢肆。京师禁兵来戍,不习风土,往往病于 瘴疠,田奏罢戍。或告交阯 李日尊兵九万,谋袭特磨道,诸将请益兵,田曰:“交阯兵不满三万,必其国有 故,张虚声以吓我耳。”谍既得实,果其兄弟内相

27、残,惧边将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负罪亡命西南龙蕃, 从其使入贡,凡十反。至是龙以烈来,复从之。田因其入谒,诘责之,枭其首,欲并斩以烈,叩头流血请 命。田曰:“汝罪当死,然事幸在新天子 即位赦前,汝自从朝廷乞恩。”乃密请贷其死。知广州。广旧无 外郭,民悉野处,田始筑东城,赋功五十万,两旬而成。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 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城既就,东南微陷,往视之,暴卒,年五十四。田为人伉直自 喜。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顾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作钦 贤堂,绘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师拜之。苏轼尝读其书,以侔古廉吏。 (选自宋史 张田

28、传,有删改) 注方伯:泛称地方长官。交阯:交阯国。位于今越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 B.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 C.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 D.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29、官职名、文言 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伪”是假的意思,“其”代指这件事,“伪”修饰 “其”,不应该断开,排除 A 项、B 项。“出入”的地点为“林间”,“出入林间”修饰“白衣人”,结合句意分析, 不应该断开,排除 C 项。句意:当初,服役的人互相惊恐说有白虎在夜间出现,张田查明这是假的,招来 巡逻的人告诫说:“今晚有树林中进出的穿白衣的人,小心地抓捕他们。”照他的话果真抓到了。故选 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谪,可以指古代官员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如琵琶行序中的“始觉有迁谪意”。 B.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家庙,

30、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C.朝贡,君主时代,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或地方政府的官员朝见君主,敬献礼物。 D.天子,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故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 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 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地方政府的官员朝见君主,敬献礼物”错误。地方政府的 官员朝见君主呈献礼物不叫朝贡。朝贡,又称进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 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

31、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 品。朝贡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者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故选 C 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田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他反对扰民的提议,揭发放肆的官员,请求减少官员们的赏赐;他在广州 时,为民办实事,不幸在任上去世。 B.张田树立威望,为官刚直。他设法立威,使一向违法乱纪的人不敢轻举妄动;逃犯魏利安和龙以烈勾 结,他抓住机会,处死魏利安和龙以烈。 C.张田遇事镇静,有判断力。他在桂州时,有人谣传交阯国人将要来犯,他冷静分析,避免了不必要的混 乱;他在广州时,也设法平息了谣言。 D.张

32、田不贪钱财,廉洁自律。他洁身自好,曾经拒绝亲戚提出的无理要求;他把古今清廉的刺史视为偶 像;苏轼把他跟古代的廉吏相提并论。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他抓住机会,处死魏利安和龙以烈”错误。结合文 本内容“田因其入谒,诘责之,枭其首,欲并斩以烈,叩头流血请命。田曰:汝罪当死,然事幸在新天子即 位赦前,汝自从朝廷乞恩。乃密请贷其死”分析可知,张田并未处死龙以烈,而是暗中请求宽恕龙以 烈,免除处死。故选 B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 (2)广旧无外郭,民悉野处,田始筑东城,赋功五十万,

33、两旬而成。 参考答案(1)这不是抵抗敌人的策略,破坏良田,淹没坟墓,百姓遭受祸害,没有什么好处。 (2)广州过去没有外城,百姓都住城外,张田开始修筑东城,用工五十万,二十天建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 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 换、组词、保留、省略。(1)“此”,代词,这;“御”,抵抗、抵御;“策”,策略;“浸”,淹没;“被”,遭受;“其”,代词, 这;“便”,好处、便利;“此非御敌策也”,判断句。(2)“郭”,外城、城郭;“野处”,住在城外,名词作动词;“筑

34、”, 修筑;“赋”,兵赋,向居民征集的兵甲车马等,又指士兵、军队;“旬”,十日为一旬;“而”,连词,表修饰。 参考译文张田字公载,是澶渊人。考中进士。欧阳修推荐他有才能,任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 敏建议增加七州的塘水,皇帝下诏让通判集中讨论,张田说:“这不是抵抗敌人的策略,破坏良田,淹没坟 墓,百姓遭受祸害,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上奏章竭力论说,被贬为郢州税监。任冀州通判。内侍张宗 礼出巡经过州治,纵酒放肆,州太守和副职没人敢上告,张田告发这件事,皇帝下诏发配张宗礼去西陵 做洒扫。代理度支判官。祭祀太庙时,张田又请求从执政大臣以下酌量减少赏赐费用,唐介说他损害 皇帝恩德,出京城做蕲州知州。改任桂

35、州知州。过去蛮族使者朝贡途径桂州,和知州平起平坐,张田却 独自坐在堂上,派人带蛮族使者进入庭中拜见。土豪刘纪、庐豹向来是边界的祸患,一直到张田离去, 不敢放肆。京城的禁军来桂州戍守,不习惯当地的水土,常常因瘴疠得病,张田奏请罢免戍守。有人报 告说交阯国李日尊率九万军队,图谋袭击特磨道,各将领要求增加兵力,张田说:“交阯国兵力不满三万 人,一定是他们国内有变故,虚张声势来吓唬我们。”侦察到真实情况,果然是他们兄弟互相残杀,怕宋 边将乘机进攻。宜州人魏利安犯罪逃亡西南龙蕃,跟随他们的使者入朝进贡,共十次往返。这时龙以 烈到来,魏利安又跟着他。张田乘他进来拜见时,谴责魏利安,将他斩首示众,要一并斩了

36、龙以烈,龙以 烈叩头流血请求饶命。张田说:“你的罪行应处死,然而事情幸好在新天子登位大赦之前,你自己向朝 廷求恩。”于是暗中请求宽恕他免除处死。任广州知州。广州过去没有外城,百姓都住城外,张田开始 修筑东城,用工五十万,二十天建成。当初,服役的人互相惊恐说有白虎在夜间出现,张田查明这是假 的,招来巡逻的人告诫说:“今晚有树林中进出的穿白衣的人,小心地抓捕他们。”照他的话果真抓到 了。城墙修完后,东南角稍微下陷,张田去视察,突然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张田为人刚直自负。他理 政清廉,他妹妹许给马军将领王凯,想到广州买珠宝和犀角,张田说:“南海富产各种东西,只是我身为市 舶使,不想玷污自己。”他建钦贤

37、堂,画了古今清廉刺史的像,日夜学习礼拜他们。苏轼曾经读他的书, 把他和古代的廉吏相提并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15 题。 诉衷情近 柳 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 睇。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故人”的思念是全词的中心,所以作者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联系柳永其他羁旅行役之词来 看,“故人”应指他在京都相识的民间歌妓们。 B.作者很注意上下片

38、之间和意群之间的照应和映衬。如“伫立”与“静倚”,“望处”与“凝睇”,“残阳”与 “远水生光”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C.“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词语,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 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 D.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 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 答案 A 解析 A项,本词中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而是含糊其词。 15.词的上片中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

39、感。 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 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 晴”“气爽”“水生光”“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 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诗句是:“ , 。” (2)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

40、句“ , ”情 景交融,抒发了浓浓的愁绪。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 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 ”代之。 答案(1)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3)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 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应借助字义来 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

41、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 华人 、孜孜营建的心血成果。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 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 。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 ),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1982 年,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扩建 工程启动,这个重担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近乎完美地 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的中央主楼、雄 伟壮观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成整体群落, ,突显出清华 学术传统的延绵启承与博大精深。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 ,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

42、文化的“结构性创 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 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千方百计 一枝独秀 相得益彰 黯然失色 B.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珠联璧合 相形见绌 C.殚精竭虑 首屈一指 珠联璧合 黯然失色 D.千方百计 首屈一指 相得益彰 相形见绌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有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 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形

43、容想尽或用 尽种种方法。句意强调费尽心血,而不是想尽、用尽办法,应选“殚精竭虑”。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 一。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句意是功劳最大的,应选“首屈一指”。珠联 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自己的好处。句意 说各种美的建筑凑在一起,应选“珠联璧合”。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相形见 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句意没有相比较之意,应选“黯然失色”。故选 C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

44、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 野广度。 B.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是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C.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标志是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 标。 D.大学的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 化地标。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 力。前文“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后文的主语应该是“图书馆”,排除 B、C两项;“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 想深度与视野广度”与下文“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紧密衔接,排除 D 项。故选 A项

45、。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 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B.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是量度中国当代大 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C.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 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D.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量中国当代 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46、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A项,搭配 不当,“推广”与“标尺”不搭配。B项,搭配不当,可以把“了”改为“的”。C项,不合逻辑,后两个句子顺序 颠倒。故选 D 项。 20.请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25 字)(5 分) 汉网消息 “柳永雨霖铃一词,历年教材中都把方留恋处一句里的方字遗漏。雨 霖铃词牌定格 103 字,少一字或多一字都是不允之错。”昨日,精通诗词格律的老教师黄老师,经多 种版本核对补正,走访 20多位语文教师后,给中学教材诗词挑刺。 黄老师曾在东湖开发区实验中学任教多年,现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年鉴办公室负责 人。他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使用的初高

47、中语文课本内,八十余首格律诗、词、曲的注 释中竟有十多处差错,其中不乏国人耳熟能详的名篇。黄老师近 20 年致力于诗词格律研究,曾得益于 诗词大家赵朴初的赐教。 参考答案雨霖铃漏了字,老教师给中学教材诗词挑刺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需根据新闻文体的特点,依据具体内容提炼出主要信 息。就本题而言,涉及的主要信息有两点:一是教材中雨霖铃漏字,一是精通诗词格律的老教师给 中学教材诗词挑刺。再根据不超过 25字的要求删除次要内容即可。 21.认真阅读下面的“服装品牌状况示意图”,完成相关内容。(6 分) 从“流行效力”看,精品品牌是一条 (不超过 8 个字),始终保持在同一高 度,

48、流行效力持久;仿冒品牌流行效力直线 (不超过 15 字);流行品 牌是圆滑的弧线, (不超过 25字)。 服装品牌状况示意图 参考答案稳健持久的直线 上升达到高峰(或:超过精品品牌),然后陡然下降 逐渐达到高峰 直至与精品品牌相当,然后逐渐下降(或:趋于衰落) 解析先分析图示,转换成文字,然后再结合语境填写句子,看曲线示意图,精品品牌直线不变,仿冒品牌 先直线上升,再直线下降,流行品牌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9、呼唤英雄成了古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 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谈论的内容是对“英雄”的看法,审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 “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两种说法即两种观 点。“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限定作文谈论的对象是“当今时代的英 雄”。由此可以立意为: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反思现实中对英雄的态度,在新时代 传承英雄精神;时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过关试卷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小二工作室)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