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4 1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第 2 课校园里的蚂蚁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第 2 课校园里的蚂蚁 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驱动情境是妍妍和波波在观察树干上的蚂蚁。 妍妍拿着放大镜进 行细致的观察,波波在纸上画蚂蚁。这时,妍妍发现波波好像将蚂蚁画错了。 蚂蚁是常见的小动物,但其体型比较小,平时学生不容易看清楚蚂蚁的外形 特征。由此,驱动了一个探究任务:观察蚂蚁的外形。 活动 1 观察蚂蚁的外形 蚂蚁是一种昆虫,体型小,活动能力强,不像蜗牛那样行动缓慢易于观察。 因此, 教科书用图片提示学生借助昆虫观察盒观察蚂蚁的外形。蚂蚁身体的颜色 有黑、褐、黄、红等。蚂蚁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胸
2、部有六条腿。通过妍妍的提示 话语“蚂蚁有几条腿”以及教科书呈现的蚂蚁图片,引导学生对蚂蚁进行细致观 察,发现其更多的外形特征。 2 / 4 2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分析 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盒盖到盒底的距离约为 10 厘米,利用凸 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方便学生观察小昆虫。开展本活动前,教师可以安 排学生将蚂蚁收集到昆虫观察盒中。通过上一节课,学生已经知道观察小动物时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也学会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所以在观察蚂蚁的 活动中,教师也应当提醒学生进行有序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 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并及时做好记录。例如可以将蚂蚁的外形画下来,加深对
3、蚂蚁外形特征的认识。观察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将蚂蚁放归大自然。 活动 2 蚂蚁的家在哪里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昆虫,它们分布广泛。教 科书以绘画的形式呈现了彬彬和妍妍在校园里找蚂蚁的场景,同时也呈现了 3 幅图片:蚂蚁相互碰触角,蚁巢,蚂蚁排队走路。 通过彬彬的话语“这是蚂蚁窝吗” ,提示学生蚂蚁会生活在自己筑造的蚁巢 里。蚂蚁是典型的社会性群体动物,它们一般会在地下筑巢,偶尔也会在树上或 其他地方筑巢。蚂蚁的地下巢穴规模宏大,同时具备良好的排水、通风等功能。 蚁巢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起保护作用。 蚂蚁的触角是彼此沟通的工具。两只蚂
4、蚁互碰触角时,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蚂蚁行走时,走在前面的蚂蚁会释放一种特殊的气味,后面的蚂蚁就依靠这种气 味紧紧地跟上,一只接着一只,看上去就像在排队。蚂蚁的视觉比较差,排队走 3 / 4 3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分析 路可以防止迷路。寻找并观察蚂蚁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充分 地了解蚂蚁的生活特性。 建议本活动在教室外开展。室外教学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寻找 和观察蚂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环境,不破坏、不打扰蚂蚁的 正常生活状态,尤其需要提醒学生不要用手去触碰蚂蚁窝,以免被蚂蚁咬伤。教 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放大镜供学生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
5、行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亲近小动物的意识。 活动 3 蚂蚁喜欢吃什么 本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了解蚂蚁会将食物搬运回蚁巢;探究蚂蚁喜欢 吃哪些食物。 4 / 4 4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教科书呈现了 3 幅图片,分别是:蚂蚁合作搬运死亡的昆虫,蚂 蚁搬运草籽,蚂蚁合作搬运大米。蚂蚁是杂食性昆虫。蚂蚁发现食物后,若不能 独自搬运,就会快速返回蚁巢,传递信息,集合其他同伴共同来搬运。通过妍妍 的话语“蚂蚁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引导学生开展实验,进一步探究蚂蚁喜欢的 食物。 第二部分,通过琪琪的话语“用苹果、饼干和菜叶试一试” ,提示学生选择 一些食物进行探究,观
6、察蚂蚁喜欢吃哪些食物。 教师可以将活动 2 与活动 3 合并,组织学生在教室外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场 景, 了解蚂蚁会搬运哪些食物。 当然, 也可以在教室内展示蚂蚁搬运食物的文字、 图片、 视频等资料,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摄食行为。 蚂蚁是自然界中的 “大力士” , 它们可以搬动比自己体积和重量大很多倍的食物, 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发 现这些特点。 本活动设计了一个实验环节, 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 观察它们喜欢吃哪些食物,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记录的能力,但教师 需要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要打扰蚂蚁正常的生活秩序。在观察结束后,教师 应提醒学生及时将垃圾清理干净,爱护身边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