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唐太宗 人 以 铜 为 镜 , 人 以 铜 为 镜 , 可 以 正 衣 冠 ; 可 以 正 衣 冠 ; 以 古 为 镜 , 以 古 为 镜 , 可 以 见 兴 替 ; 可 以 见 兴 替 ; 以 人 为 镜 , 以 人 为 镜 , 可 以 知 得 失 。 可 以 知 得 失 。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唐 太 宗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李 世 民 诤 臣 诤 臣 魏 征 魏 征 魏征,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魏征,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 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魏征病卒,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
2、”。魏征病卒, 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 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本文选自本文选自魏郑公文集魏郑公文集。 “疏”,即奏疏、奏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 思,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 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含 劝诫之意;后来唐太宗曾赐手召,褒奖魏征, 并将此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 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
3、 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 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 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 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 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 子被憋死在怀里。子被憋死在怀里。 请思考请思考 唐太宗与魏征 的关系如何? 唐太宗和魏征,一个爱才如命,善唐太宗和魏征,一个爱才如命,善 于纳谏,是历史上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明君”;一个忠;一个忠 心耿耿,敢于直谏心耿耿,敢于直谏 ,是历史上的,是历史上的“
4、诤诤 臣臣”。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 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殁,吾失一镜矣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 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年,李世民登基,改元 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
5、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 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 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 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 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 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 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 独能上疏进
6、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独能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 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 思思 人君当思人君当思 为什么思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思些什么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求木长求木长 固根本固根本 欲流远欲流远 浚泉源浚泉源 源不深源不深 望流远望流远 根不固根不固 求木长求木长 思国安思国安 积德义积德义 德不厚德不厚 思国安思国安 臣知不可,而况明哲臣知不可
7、,而况明哲 人君当重人君当重 居大居大 不念安危不念安危 奢俭奢俭 亦亦 伐根伐根 求求 木茂木茂 塞源塞源 欲欲 流长流长 木木 固固 流流 浚浚 不深不深 望望 远远 不固不固 求求 长长 国国 积积 不厚不厚 思思 安安 臣知不可,而况明哲臣知不可,而况明哲 人君当重人君当重 居大居大 不念安危不念安危 奢俭奢俭 亦亦 伐伐 求求 茂茂 塞塞 欲欲 长长 凡元首凡元首 承天命承天命 取易取易 守难?守难? 殷忧殷忧 竭诚待下竭诚待下 得志得志 纵情傲物纵情傲物 善始繁善始繁 克终寡克终寡 吴越一体吴越一体 董以严刑董以严刑 振以威怒振以威怒 虽虽 终终 免不怀仁免不怀仁 恭不心服恭不心服
8、 怨不大怨不大 畏惟人畏惟人 载覆舟载覆舟 宜深慎宜深慎 骨肉行路骨肉行路 元首元首 承天承天 易易 难?难? 殷忧殷忧 竭诚竭诚 得志得志 傲物傲物 始始 终终 吴越一体吴越一体 严刑严刑 威怒威怒 虽虽 终终 不怀仁不怀仁 不心服不心服 怨不大怨不大 畏畏 人人 载覆舟载覆舟 宜宜 慎慎 骨肉行路骨肉行路 元首元首 承天承天 易易 难?难? 殷忧殷忧 竭诚竭诚 得志得志 傲物傲物 始始 终终 吴越一体吴越一体 严刑严刑 威怒威怒 虽虽 终终 不怀仁不怀仁 不心服不心服 怨不大怨不大 畏畏 人人 载覆舟载覆舟 宜宜 慎慎 骨肉行路骨肉行路 补充注释与简析 一 注释: 固:使动用法 厚:厚实
9、况:何况 二 简析: 1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 事理,浅显易懂. 2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 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3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 喻, 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简) 思考题: 1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 家?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0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固其根本;欲其根本;欲 流之远者,必流之远者,必浚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其泉源;思
10、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 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 君君当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 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塞源而欲流长也。 动词,动词, 使使稳固稳固 动词,动词, 主持,主持, 掌握掌握 疏通疏通 2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
11、危,戒奢以俭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排 比 句 排 比 句 22 第二段 凡百元首,承天凡百元首,承天景景命,善始者实繁命,善始者实繁 ,克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盖在盖在殷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董之以严刑,之以严刑, 振振之以威怒,终之以威怒,终苟免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怀仁,貌恭 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 舟舟 覆舟,所覆舟,所宜宜深慎。
12、深慎。 深深 重重 监督监督 通“震”通“震” 威吓威吓 苟且免于苟且免于 刑法刑法 应该应该 能够能够 大大 23 1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 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 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 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所宜深慎。 2 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
13、力量?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思考题思考题: 24 a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_ b b 以以设问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殷忧”和和“得得 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的不同心态说明_ _ _ _ c c 用古人的论述以用古人的论述以_ _ 的关系比作的关系比作 _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善始者实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克终者盖寡 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水和舟水和舟 民和君民和君 25 思思 固本思源(比喻)论证固本思源(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戒奢以
14、俭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为什么思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载舟覆舟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所宜深慎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善始实繁 克终概寡 引出警告 反面 26 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燕雀安安知鸿鹄之志哉 项王曰:“沛公公安安在” 衣食所安安,弗敢专也 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 安安 安定 怎么 哪儿 疑问代词 养生的东西 求 追求 探求 请求 要求 27 积累词语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戒奢以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载舟覆舟
15、28 第二课时 赏析第三自然段 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 文言知识积累 29 第三段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 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 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 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 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 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 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 百司之职役哉! 引起喜好的 东西 适可而 止 兴建 虚 养 居于之 下 慎终 斥退奸恶小 人 堵塞 蒙蔽 端 正 因 为
16、刑 罚 奖赏不当 选拔 撒播 恩惠 职责 30 简析: 1 提出“十思”的内容: 2 做到“十思”的好处: 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戒奢侈戒奢侈 (第第1、2条)条) 戒骄傲骄傲(第3、4条) 戒纵欲(第5、6条) 戒轻人言(第7、8条) 戒赏罚不公(第9、10条) 31 1 “十思”与第一段的 观点有何联系? 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3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答: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 知人善任。 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 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 治。 思 考 题 32 思思 固本思源(比喻)论证固本思源(比
17、喻)论证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为什么思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载舟覆舟,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所宜深慎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善始实繁 克终概寡 引出警告 反面 思些什么思些什么 提出十思提出十思 正面正面 文武并用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33 思思 人君当思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思些什么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整体思路整体思路 34 读
18、准字音 求木之长(求木之长( )者)者 必浚(必浚( )其泉源)其泉源 虑壅(虑壅(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惧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则思正身以黜( )恶)恶 文武并用,垂拱(文武并用,垂拱( )而治)而治 zhng j n yng xi ch g ng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 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 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之安,臣虽下愚,
19、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我听说,要让树木生长,就一定要使它的根本稳我听说,要让树木生长,就一定要使它的根本稳 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 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 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 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 呢?呢?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人
20、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 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 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国君掌握着主持国家的重大责任,在天地间占有国君掌握着主持国家的重大责任,在天地间占有 重大的地位,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重大的地位,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 境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境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 除奢侈而厉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除奢侈而厉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性情不能 克服欲望。这也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克服欲望。这也就
21、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 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功成而 德衰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 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今守之而不足,何也何也?夫夫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他们没有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他们没有 一个不为国家深忧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一个不为国家深忧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 ,但是大,但是
22、大 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开始做得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开始做得 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 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 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 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 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 心服。怨
23、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 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 那样敌对的国家也那样敌对的国家也 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 疏远得像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疏远得像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 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 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 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
24、小,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 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像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像水一样,可以载船,也 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急驰的马车却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急驰的马车却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 君人者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 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 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身为君臣,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身为君臣,果
25、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 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 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 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 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 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从三面驱赶野兽,留一面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从三面驱赶野兽,留一面 放生;放生;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 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
26、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 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 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 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 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 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总此十思,
27、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 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信者效其忠;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情,弘扬这九种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情,弘扬这九种 美德,一定会得到很多补益。选拔有才能的人而美德,一定会得到很多补益。选拔有才能的人而 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聪明的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聪明的 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 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散播他们的恩惠,诚实的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散播他们的恩惠,诚实的 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人就会奉
28、献他们的忠诚。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 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 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 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 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的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的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 拱手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不用说什么天下人就拱手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不用说
29、什么天下人就 已经都有教化了,何必自己劳神苦思,代替臣下已经都有教化了,何必自己劳神苦思,代替臣下 管理的职事,役使自己聪明的耳目,减损顺其自管理的职事,役使自己聪明的耳目,减损顺其自 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生动有力。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 解释正意。 (2)对比论证,说理透彻。 例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 样做的危害。 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正反论述, 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 2、语言特点 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十
30、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 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 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 情实感,但又不拘于形式,既有骈文的华美, 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通“毋“,不要 【词类活用】 A、使动用法: 1、必固其根本 固,使 稳固 2、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 .安定 3、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 谦虚 4、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 .端正 5、宏兹九德 宏,使 .光大 6、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 .辛劳;苦,使 辛苦 7、欲流之远者 远,使 流得远 B意动 1、乐盘游 乐,以 为乐
31、C.、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心不服 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D、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 之下 E、动词作名词 1、诚能见可欲 欲,想要的东西 2、将有作 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 殿苑囿一类的事情 F、形容词作动词 1、塞源而欲流长也 长,流的长,流的远 2、则纵情以傲物 傲:傲视 G形容词做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重,重要的权利:大, 重要的位置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 的意见 3、不念居安思危 安,安乐的环境;危,危难的时候 4、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小人 5、惧馋邪 馋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古今异义词】 1
32、.、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根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 今义: 尽情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行路,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4、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把它当作 今义:认为 5、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古义:帝位,国家 今义:神异的器物 6、承天景命 景,古义:大 今义:环境的风光 【文言句式】 1、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被动句:虑壅蔽 文武并用 3、倒装句: A、宾语前置: 则思知足以自戒 (2) 则思谦冲而自牧 (3) 则思三驱以为度 B、状语后置: (1)戒奢以俭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 以威怒 C、定
33、语后置 (1)居域中之大 【成语】 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 能出现的危难和困难 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 以推翻统治者。 3、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4、择善而从: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 用)。 5、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实词 1、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2、臣虽下愚 下愚:最愚昧无知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斯:这 4、克终者盖寡,善始者实繁 克:能够;实:确实 5、盖在殷忧 盖:因为;殷:深 6、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监督;振,通“震”,威 吓 7、终苟免而不怀仁 苟:苟且 8、则思谦冲而自牧 冲:虚; 牧:养 9、虑壅蔽 壅蔽:被堵塞、蒙蔽 10、则思正身以黜恶 黜:排斥 11、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 12、载舟覆舟 载:承载 13、则思慎始而敬终 敬:慎 14、信者效其忠 效: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