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 一、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有樊川文集。他不仅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著名的“文赋”和古 文大家。诗歌方面,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 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的用古文的写作方 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 “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 二、文体赋 “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 赋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多用铺陈夸张手法,语言讲究 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
2、。唐宋时,它已经呈现散文化倾向,句式参差, 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从内容上看,赋要通过“体物”达到 “写志”的目的,结尾的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刘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 通过描摹事物来达到抒写情志的目的。 三文言知识 (一)重点实词 1、蜀山兀,阿房出 (山秃)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
3、即全部)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摽掠其人(通“剽”,pio,掠夺、夺取 10、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1、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二)古今异义词 1、隔离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古义:所、座; 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 2、名词作动词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3、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4、动词作名词:燕
5、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5、动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四)一词多义 1、一: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取: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动词)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名词) 5、缦:廊腰缦回(
6、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尽: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善尽美(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尽量)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竭尽,全部用出) 触草木,尽死(全,全部) 7、使: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五)文言虚词 1焉 (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2而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 (3
7、一日之内, 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 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连 词,表转折) 3其 (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 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较) 5之 (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 (2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 (3)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 (六)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灭六国
8、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 霆乍掠,宫车过也。(五个判断句) 2、省略句 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 (省谓语“有”) 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省介词“于”) 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 (省介词“于”) 谁得而族灭(秦国)也 (省宾语“秦国”) 3、倒装句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六个介 宾结构后置句即状语后置句) 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句
9、) 4、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 (七)文化常识 (1)四海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 天下。 (2)妃嫔媵嫱 妃,专指皇帝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宫廷女官,帝王侍妾。媵,陪嫁的人。 嫱,宫廷女官名,实即帝王侍妾。 (3)鼎 青铜器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从夏商周到秦汉,鼎一直是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 分为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现存于世比较著名的有后母戊鼎、子龙鼎等。 (4)锱铢 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5)九土
10、 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 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八)默写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 人而复哀后人也。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
11、.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 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 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 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 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 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 亦念其家。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 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