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013443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 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完成 12 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的是 ( ) A. B. C. D. 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下图中环境问题的是 ( ) A. B. C. D. 解析第 1题,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然资 源枯竭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第 2题,图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 答案 1.A 2.C 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 34 题。 3.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2、 ) A.自然灾害 B.原有栖息地被破坏 C.气候变化 D.小行星撞击 4.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划分,物种锐减属于( )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解析第 3题,读图可知,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人类过度开垦和捕猎使得该地动物的原有栖息地 被破坏,导致物种锐减,故 B项正确。第 4题,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导致生物物种 减少,故物种锐减属于生态破坏,A项正确。 答案 3.B 4.A 下图为某环境问题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 56题。 5.图中所示化学反应过程可表示( ) A.南极臭氧空洞 B.全球变暖 C.全球性酸雨 D.土地

3、盐渍化 6.该环境问题会明显( ) A.不利于南极生物的生存 B.减少地球表面淡水资源 C.加快建筑物被腐蚀速度 D.加快海洋生物数量减少 解析第 5题,氯与氧、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大气中的臭氧减少,南极上空形成臭氧空洞。第 6题,臭 氧层破坏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过量紫外线不利于南极生物的生存。 答案 5.A 6.A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 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 点工作的通知,海南省三亚市成为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这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三亚市产业结 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据此

4、完成 78 题。 7.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 ) A.全球变暖 B.酸雨危害 C.城市内涝 D.生物多样性锐减 8.三亚市发展低碳城市的可行措施是( ) A.减少煤炭使用量,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B.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 C.建设海绵城市,防治城市内涝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使用私家车 解析第 7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是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第 8题,煤炭、石油都属于矿物燃料,大量使用会增加温室气体,不符合低碳城市 的发展方向;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与建设低碳城市关系不大;建设海绵城市,防治城市内 涝,与建设低碳

5、城市关系不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使用私家车,会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 于低碳城市建设。 答案 7.A 8.D 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下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读图, 完成 910 题。 9.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的生产活动有( ) 种植水稻 煤炭燃烧 铜矿冶炼 饲养家禽 A. B. C. D. 10.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 呼吸 饮泉 食菜 吃鸡 A. B. C. D. 解析第 9题,根据污染物进入人体路径图可知,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冶炼是产生重金属污染物 的主要生产活动,即煤炭燃烧和铜矿冶炼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第 10 题,根据污染物进

6、入人体路径图可 知,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来自周边环境,从环境中摄取和从食物中(水、蔬菜和家禽)摄取。 答案 9.B 10.D 俄罗斯历史上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 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 图,完成 1112 题。 11.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 12.当地出现该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过度开垦 D.过度灌溉 解析第 11 题,该垦荒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

7、合理的垦荒易导致土地荒漠化,C 项对。 第 12 题,据材料“垦荒”可知是过度开垦,C 项正确。 答案 11.C 12.C 13.读近 300 年来人口与物种灭绝数量的增长趋势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物种灭绝呈现出什么趋势? (2)简析生物物种减少和灭绝的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随着人口的增长,鸟类和哺乳类物种灭绝的种数在加速上涨,灭绝速度在加快。 第(2)题,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自然 灾害和动物疾病等。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生物的生 存环境;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以及

8、非法贸易;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由 于大量引入的外来物种同本土物种竞争栖息地和食物,或者带来某些本土物种无法抵御的疾病,本土 物种濒临灭绝。 答案(1)灭绝速度加快。 (2)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改变;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以及非法贸 易;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外来物种入侵。 素养提升 读图,完成 12 题。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自然资源枯竭 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2.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生物污染 解析第 1题,据图可知该环境问题是全球

9、变暖,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第 2 题,全球变暖是 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而导致的气温升高,属于大气污染。 答案 1.D 2.A 2019年 10月 21 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由于南极上空出现异常大气状况,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 面积在 2019年 9月至 10月期间缩小到 1982 年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小值。据此完成 34题。 3.下列和此时南极臭氧空洞无关的是( ) A.春天临近 B.太阳活动 C.人类活动 D.全球变暖 4.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破坏 C.臭

10、氧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及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解析第 3题,全球变暖不会引起臭氧层的破坏。第 4题,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氟氯烃化 合物,进入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降水及干湿状况发生变 化,故只有 D项正确。 答案 3.D 4.D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 57 题。 5.图中字母 A、B、C 分别表示( ) A.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B.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 C.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D.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6.该海岸带侵蚀

11、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7.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错误的是 ( ) A.减轻了淡水变咸 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 C.减轻海洋污染 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解析第 5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 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 引起海洋污染。第 6 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入海径流、泥沙减少造成的。第 7题,

12、 根据示意图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同时使海洋容 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 答案 5.D 6.B 7.B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 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多种国家 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 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据此完成 89 题。 8.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

13、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9.大花杓兰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大花杓兰生长的环境遭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人类高强度的采挖 A. B. C. D. 解析第 8题,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种群逐年减小,这是生物多样性锐减 的体现,故 D项正确。第 9题,据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 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可知,大花杓兰种群数 量减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其生长的环境遭破坏有关,故 D 项正确。 答案 8.D 9.D 读全球海洋 pH变化图,完成 10

14、11 题。 10.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 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产生的 CO2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 CO2溶于海水 11.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解析第 10 题,海洋 pH 的变化主要与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人 类生产、生活活动的排放。第 11题,海水酸化持续加重,海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增强,影响珊瑚礁的保 护,全球酸雨危害将加重,海水化学侵蚀将增强,

15、对海堤保护能力没有太大影响。 答案 10.D 11.A 读图,完成 1213题。 12.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砍伐 B.草场退化 C.土壤污染 D.沙尘暴 13.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 ) 林产品短缺 珍稀动物减少 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臭氧层破坏 A. B. C. D. 解析第 12 题,图中显示的是滥砍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第 13 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和提供林副产品等经济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 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16、,也会出现林产品短 缺。 答案 12.A 13.D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的 CO2排放量差别很大,燃煤的 CO2排放量最大,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 时,尾气中排放的 CO2比燃油汽车少 90%,还可降低 40%的噪声,而且不会产生苯、铅等致癌物质。 下图为全球大气中人为产生的 CO2排放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 (1)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总体关系是 ,其原 因 是 。 (2)大气中 CO2含量增加除与 消费的增加有关外,还与 面积的减少有关。 (3)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外,还会引起世界各地区 的变化,进而导致 世界各国 的变化。例如对中纬度温带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是 。 解析本题考查了 CO2浓度与平均气温的关系及不同国家 CO2排放量不同的原因,同时给出了燃烧煤、 石油、天然气造成的危害。要充分利用图示及资料,对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结果及治理措施加以 分析归纳。 答案(1)随着 CO2排放量的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CO2含量的增加,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 造成大气升温 (2)矿物能源 森林 (3)降水和干湿状况 经济结构 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的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其他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