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1.短文二篇.pptx

上传人(卖家):永遠守護你 文档编号:1018465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4.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1.短文二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1.短文二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1.短文二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1.短文二篇.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1.短文二篇.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 短文二篇短文二篇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 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 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 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无 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篇短文就是一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篇短文就是一 幅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幅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识记相关文学常识

2、及重点文言词语,品味并积累文中 写景的优美语句,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学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文章的意境,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夕日欲夕日欲颓颓( ) 沉鳞竞沉鳞竞跃跃( ) 与与其奇者(其奇者( ) 未未寝寝( ) 相相与与( ) 遂遂( ) 藻藻( ) 荇荇( ) 竹竹柏柏( ) 猿猿( ) tutu yuyu yy qnqn yy susu zozo xnxn bibi yunyun 重点字注音重点字注音 文体知识文体知识 “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 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 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

3、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 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 合得十分完美。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 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 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功能日益强化,有些尺 牍被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 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 “书”字标明。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陶弘景(陶弘景(456456536536),),字通明,字通明, 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他的思想脱胎于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他的思想脱胎于 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

4、仙道教,并杂有儒家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 和佛教观点。书法方面,工草隶,行书尤和佛教观点。书法方面,工草隶,行书尤 妙。此外,他对历算、地理、医药等也有妙。此外,他对历算、地理、医药等也有 一定研究。著有一定研究。著有陶隐居集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本草经集 注注等。等。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南北朝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不少文人遁迹山林,南北朝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不少文人遁迹山林, 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常常在书信中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常常在书信中 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 慰。本文是作者写

5、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 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山川山川/之美,古来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共谈。高峰/入云,清流入云,清流/见底。见底。 两岸两岸/石壁,五色石壁,五色/交辉。青林交辉。青林/翠竹,四时翠竹,四时/俱备。俱备。 晓雾晓雾/将歇,猿鸟将歇,猿鸟/乱鸣;夕日乱鸣;夕日/欲颓,沉鳞欲颓,沉鳞/竞跃。竞跃。 实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欲界之仙都。自/康乐康乐/以来,未复有以来,未复有/能与能与 其奇者。其奇者。 自主朗读,注意自主朗读,注意节奏。节奏。 朗读竞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准

6、,读得美!朗读竞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准,读得美!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五色交辉。青林翠竹,。青林翠竹,四时四时俱备。俱备。 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季。四季。 走进课文走进课文 晓雾将晓雾将歇歇,猿鸟乱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夕日欲颓,沉鳞沉鳞竞竞跃。实是跃。实是 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与其奇者。其奇者。 消散。消散。 夕阳快要落山了。夕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颓,坠落。 水中潜游的水中潜游的鱼。

7、鱼。 参与,这里指置身参与,这里指置身 其中。其中。 高峰入云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置身在这青山绿水的画卷里,真让人流连忘返。置身在这青山绿水的画卷里,真让人流连忘返。 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山川美景的呢?请同学们小组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山川美景的呢?请同学们小组 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文中我从文中 句中,读出了(句中,读出了( ) 之美,作者写出了之美,作者写出了 ”。 示例:我从文中示

8、例:我从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沉鳞竞跃”读出了晨昏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读出了晨昏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清清 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 水面水面”的热烈欢快的晨景,和清静幽寂的暮景。的热烈欢快的晨景,和清静幽寂的暮景。 1.1.开头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开头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 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2.2.“晓雾将歇“

9、晓雾将歇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处?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处? 这一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这一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 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3.3.最后两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两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绮丽,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绮丽, 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 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1.意境优美。意境优美。 本文的意境美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0、其一,山本文的意境美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山 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 而这里“高峰入云”,山下溪流“清流见底”,峰而这里“高峰入云”,山下溪流“清流见底”,峰 高水清,相映成趣。高水清,相映成趣。 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这里“两岸石壁,五色其二,色彩配合之美。这里“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 千仞,五色争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景千仞,五色争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景 色绚丽动人。色绚丽动人。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

11、了四时俱备的常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 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猿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猿 啼哀鸣;傍晚,日沉鱼跃,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啼哀鸣;傍晚,日沉鱼跃,静中见动,寂中现响, 别具意趣。别具意趣。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首先是形体的动与静,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首先是形体的动与静, 其次是光色的动与静,第三是声响的动与静。其次是光色的动与静,第三是声响的动与静。 2.2.结构缜密。结构缜密。 本文虽属小品文,但作者仍精心构思,全文分三本文虽属小品文,但作者仍精心构思,全文分三 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共谈”部分。“山川之

12、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共谈” 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则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则 具体描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具体描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样,首尾呼应,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样,首尾呼应, 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3.3.语言凝练。语言凝练。 这篇小品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这篇小品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 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初步印象,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初步印象,

13、 再以“入云”给人以具体印象。“五色交辉”“猿再以“入云”给人以具体印象。“五色交辉”“猿 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 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 本文以四言句为主,读来铿锵有声,最后以长句收本文以四言句为主,读来铿锵有声,最后以长句收 尾,张弛有度。尾,张弛有度。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信,信中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信,信中 以清丽、凝练的文辞,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以清丽、凝练的文辞,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 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

14、,古来共谈”的观点,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 景的得意之感。景的得意之感。 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答 谢 中 书 书 答 谢 中 书 书 总领全文:总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具体具体 描绘描绘 仰视:高峰入云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俯视:清流见底 平视:两岸石壁平视: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青林翠竹 晓雾歇,猿鸟鸣晓雾歇,猿鸟鸣 夕日颓,沉鳞跃夕日颓,沉鳞跃 感慨收束:感慨收束:欲界之仙都,未复有欲界之仙都,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能与其奇者 沉 醉 山 水 沉 醉

15、 山 水 愉 悦 得 意 愉 悦 得 意 结构脉络结构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苏轼苏轼(103710371101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辛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辛 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并称“苏辛”;与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并称“苏辛”;与 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在散文、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在散文、 赋、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与赋、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与 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 曾巩及其父

16、苏洵、弟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曾巩及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有代表作有题西林壁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赤壁赋赤壁赋石钟山记石钟山记等。等。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1083),当),当 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做着有做着有 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 对月夜的景色进行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对月夜的景色进行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 时生活的

17、一个片段。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自主朗读,自主朗读,注意节奏。注意节奏。 朗读竞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准,读得美!朗读竞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准,读得美! 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十月十二日/夜,解衣夜,解衣/欲睡,月色欲睡,月色/入户,入户, 欣然欣然/起行。起行。 念念/无与无与/为乐者,遂至为乐者,遂至/承天寺承天寺/寻张怀寻张怀 民。怀民民。怀民/亦亦/未寝,相与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如积水空 明,水中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藻、荇交横,盖/竹柏影竹柏影/也。何夜也。何夜/无月?无月? 何处何处/无竹柏?但少无竹柏?但少/闲人闲人/如如/吾两人者

18、耳。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解衣欲睡,月色入欲睡,月色入户户, 欣然欣然起行。起行。念念无无与为乐者与为乐者,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高兴的高兴的样子。样子。 考虑,考虑, 想到。想到。 和,和,跟。跟。 行乐,行乐, 寻寻乐。乐。 的的人。人。 副词,副词,就。就。 走进课文走进课文 怀民亦未怀民亦未寝寝,相与相与步步于于中庭中庭。庭下如积水。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水,水 中中藻、荇交横藻、荇交横,盖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柏?但但少少闲人闲人如吾两人者如吾两人者耳耳。 睡

19、。睡。 共同,共同,一起。一起。 院子院子里。里。 形容水的形容水的澄澈。澄澈。 均为均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 交错交错纵横。纵横。 大概大概是。是。 只是。只是。 清闲的清闲的人。人。 语气词,相当于语气词,相当于 “罢了”。“罢了”。 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夜夜 至至 承承 天天 寺寺 寻寻 张张 怀怀 民民 赏赏 月月 1.1.“怀民亦未寝”中的“亦”说明了什么?“怀民亦未寝”中的“亦”说明了什么? “亦”说明张怀民与作者的处境相同,情怀自然也一致。“亦”说明张怀民与作者的处境相同,情怀自然也一致。 见明月而未寝,体现出被贬官之人的抑郁寡欢之情。见明月而未寝,体现出被贬

20、官之人的抑郁寡欢之情。 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2.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月色怎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月色怎 样的特点?样的特点? 运用比喻。“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运用比喻。“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 “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 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3.3.怎样理解作者的连发两问?怎样理解作者的连

21、发两问? 作者连发两问,寥寥九字,意味隽永:贬谪作者连发两问,寥寥九字,意味隽永:贬谪 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1.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作者抓住月夜这个特点入题,描绘庭院的月景,作者抓住月夜这个特点入题,描绘庭院的月景, 富有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富有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句写“月”,而又无一字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句写“月”,而又无一字 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不在写“月”。月光临

22、照,“庭下如积水空明”, 可以推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在地可以推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在地 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作者抓住月光的空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作者抓住月光的空 明澄澈描绘了一个美妙的月夜之景。明澄澈描绘了一个美妙的月夜之景。 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2.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本文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 则“欣然起行”,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则“欣然起行”,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 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作者那微妙变化的思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作

23、者那微妙变化的思 想感情。结尾更是用“闲人”表达了作者可以欣赏美想感情。结尾更是用“闲人”表达了作者可以欣赏美 景的愉悦之情与遭贬谪的寂寞、苦闷之情,同时又表景的愉悦之情与遭贬谪的寂寞、苦闷之情,同时又表 现出自我排遣内心苦闷的豁达心胸。现出自我排遣内心苦闷的豁达心胸。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描写了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 晚,作者无法入睡,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一起在晚,作者无法入睡,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一起在 庭院中漫步的情景。作者通过描写月光下庭院中的庭院中漫步的情景。作者通过描写月光下庭院中的 美景,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传达出复杂微美景,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

24、,传达出复杂微 妙的心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妙的心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人生的感慨。 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叙事叙事赏月缘由赏月缘由 月色入户月色入户 怀民相与怀民相与 贬居寂寞贬居寂寞 写景写景庭下月景庭下月景 积水空明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藻荇交横 景色宜人景色宜人 抒情抒情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处处皆景处处皆景 闲人得赏闲人得赏 闲情雅致闲情雅致 悲 凉 苦 闷 悲 凉 苦 闷 豁 达 乐 观 豁 达 乐 观 结构脉络结构脉络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四四时时俱备(俱备( ) 晓雾将晓雾将歇歇( ) 夕日欲夕

25、日欲颓颓( ) 古义:季节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今义:某个时候 古义:消散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今义:停止、休息 古义:坠落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今义:衰败,萎靡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盖盖竹柏影也(竹柏影也( ) 但少但少闲人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吾两人者耳( ) 念念无与为乐者无与为乐者( ) 月色入月色入户户( ) 古义:大概古义:大概是。是。 今今义:器物上部义:器物上部 有遮盖作用的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东西。 古义:清闲的古义:清闲的人。人。 今今义:义:指指 古义:考虑,古义:考虑,想到。想到。 今义:今义:想念。想念。 古义:单扇的古义:单扇的门。门。 今义:主要指今义:

26、主要指人家。人家。 与事与事无关的人,多含无关的人,多含贬义。贬义。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欲欲 与与 夕日夕日欲欲颓(颓( 。 ) 欲欲穷其林(穷其林( 。 ) 未复有能未复有能与与其奇者(其奇者( ) 念无念无与与为乐者(为乐者( ) 副词,将要副词,将要 动词,想要动词,想要 动词,参与,文中指动词,参与,文中指 置身置身其中。其中。 动词,动词,和。和。 乱乱 猿鸟猿鸟乱乱鸣鸣( ) 自云先世避秦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乱( ) 形容词,没有秩序,没有形容词,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条理。 遂遂 遂遂至承天寺(至承天寺( ) 遂遂迷,不复得路(迷,不复得路( ) 名词,名词,战乱。战乱。 于是,于是

27、,就。就。 终于。终于。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五色交五色交辉辉( ) 夕日欲夕日欲颓颓( ) 相与相与步步于中庭(于中庭( ) 名词做动词,名词做动词,辉映。辉映。 形容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动词,坠落。坠落。 名词做动词,名词做动词,散步。散步。 文言句式文言句式 判断句: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也”表判断) 省略句:省略句: 解衣欲睡(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省略主语“余”) 倒装句: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1.1.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28、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 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 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 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 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疑难突破疑难突破 2.2.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无聊至极、无所

29、事事的人, 而是包含着复杂的含义。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说自己和张怀民是 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 豪月夜处处都有,但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 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 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 再贬,困居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 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 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文章开头“山川

30、之美,古来共谈”中的“美” 字,是山川景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景物的审美感受 愉悦;“实是欲界之仙都”,将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热爱、赞美 之情表露无遗;“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 者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记承天寺夜游表 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 凉、人生的感慨都蕴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 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 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包含 了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啊!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在其中。 3.两篇文章都写自然

31、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请简要两篇文章都写自然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请简要 分析。分析。 苏东坡名号的由来苏东坡名号的由来 “东坡居士东坡居士”的由来元丰三年的由来元丰三年(10801080),苏轼被贬苏轼被贬 黄州黄州。他刚到黄州时他刚到黄州时,因俸禄减少因俸禄减少,家里人口又多家里人口又多, 生活非常困难生活非常困难,不得不节衣缩食不得不节衣缩食。老友马正卿替他老友马正卿替他 求得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求得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开垦耕种让他开垦耕种,以解决以解决 吃饭问题吃饭问题。苏轼便在东坡之上开荒种地苏轼便在东坡之上开荒种地、辛勤劳作辛勤劳作, 渐渐地他对这个曾经长满荒

32、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渐渐地他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 感情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要求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要求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 道路上前行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成是自己个性的象征他把东坡看成是自己个性的象征。 辛苦一年后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搭建了一间书斋苏轼在东坡旁搭建了一间书斋,命命 名为名为“东坡雪堂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从此自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 比较探究比较探究 两篇文章都写自然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 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

33、愉悦之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 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文章开头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文章开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中的“美”字,是山川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中的“美”字,是山川景 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景物的审美感受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景物的审美感受 愉悦;“实是欲界之仙都”,将作者对山川景物愉悦;“实是欲界之仙都”,将作者对山川景物 的热爱、赞美之情表露无遗;“自康乐以来,未复的热爱、赞美之情表露无遗;“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的得意之感,与谢公 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比肩之意溢

34、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 慨都蕴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慨都蕴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 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 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 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被贬谪的悲凉与人生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被贬谪的悲凉与人生 的感慨啊!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在其中。的感慨啊!自比“闲

35、人”,则所有意味尽在其中。 课堂小练课堂小练 1 1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 (1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译文: (2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译文: (3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译文: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了(的时候),猿和鸟杂乱地鸣叫。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了(的时候),猿和鸟杂乱地鸣叫。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 2指出下

36、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2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也。( ) (3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对偶对偶 比喻比喻 反问反问 3.3.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1)(1)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起来,由静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起来,由静 入动,表现一日之美景的句子是:入动,表现一日之美景的句子是: (2)(2)答谢中书书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答谢中书书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是:是: (3)(3)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1.短文二篇.pptx)为本站会员(永遠守護你)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