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孟子三章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2. 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结合实际体会“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和忧患中奋发向上的精神;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 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2. 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
2、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过程展示:教学过程展示: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四书”和“五经”吗?对, “四书” :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 “五经” : 诗经 尚书 周礼 易经 春秋 。 孟子 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 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念和政治活动的书。这节课,我们学习孟子三章中的得道 多助,失道寡助 。 二、走进课文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 1.关于孟子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汉武帝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
3、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了唐代已将孔子和孟子并称;元、明时孟 子被称为“亚圣” 。 2.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 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 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 墨四家。诸子散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一般有三个阶段:第 一个阶段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以老子 论语 墨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篇 幅短小,多是片段式、语录体的文章,词约义丰,富含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的内容;第二 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
4、 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形象鲜明,富有文采,富含 哲理;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以荀子 韩非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更加成熟,议 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更透彻,逻辑更周密,常寓理于物。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政 治、哲学、伦理道德、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 推动作用, 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是我们全面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二)初读感知(二)初读感知 1.听老师范读 ,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情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语句的停顿和情感。 3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全班点评。 4. 学生默读课文,凭语感和文言积累,借助课下注释或参考资料,试着读通文意。不理解 的词句做批注,以备全班质疑问答。 5.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词句,全班进行质疑问答,教师适时点拨。 6.检查巩固本课重要词句,把握语言现象。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 )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七里之郭 。( ) 池 非不深也。( ) 委而去 之。( ) 亲戚 畔之。( )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 利 地利 不如人和 ( ) 兵革非不坚利 也( ) 城 三里
6、之城 ( ) 城 非不高也 ( ) 国 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 ) 去国 怀乡 ( ) 三里之 城 ( ) 环而攻之 而不胜( ) 之 多助之 至 ( ) 天下顺之 ( ) 亲戚畔之 ( )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明确】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畔”通“叛” ,背叛。) 古今异义 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今义:姓。 池 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委而去 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亲戚 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
7、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一词多义 利 地利 不如人和(优势,名词) 兵革非不坚利 也(锐利,形容词) 城 三里之城 (内城,名词) 城 非不高也(城墙,名词) 国 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名词) 去国 怀乡(国都,名词) 三里之 城(助词,的) 环而攻之 而不胜(代词,指被包围的城) 之 多助之 至(动词,到)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之人) 亲戚畔之 (代词,指失道之人) 词类活用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本
8、文可以分为几层?请概括每层的大意。 【明确】 第一层(开头一句) :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从“三里之城”到“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 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三层(从“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到最后“战必胜矣” 。 ) :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 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 具普遍意义。 【教师小结】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 和” ,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三)研读品味(三)研读
9、品味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研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 “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 “道”指施行仁政。 “人和”指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 ,是克敌制胜 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 “仁政” , 方能得 “人和” , 得民心, 民心所向, 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2.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谈政治呢? 【明确】本文主要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 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 ,民众才会归顺,而“天下顺 之” , “战必胜矣”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说说你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解。 【明
10、确】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 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孟子所说的“仁政” 。在比较中立论,给 人的印象极其深刻。且这两个分句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4.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探求孟子的思想。 【明确】标题中的“道”有其特定的含义,即讲仁义,施“仁政” ,所以这个标题 的意思是说:凡讲仁义、施“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 只得到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 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 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 因此, 他提出施“仁政” 、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 (五)拓展演练
11、(五)拓展演练(20192019 年湖北中考模拟题)年湖北中考模拟题) 阅读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与孟子论得天下 ,完成小题。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 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 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 之聚之,所恶勿 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注释】: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与:同为,替的意思。 尔也:而已
12、。 圹(kung):原野。 1.解释加点词语。 (1)寡助之至 ( ) (2)兽之走 圹( ) 2翻译句子。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 民之 归仁也 B得 道者多助 得 其民有道 C以 天下之所顺 可以 一战 D失道 者寡助 得其心有道 4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 乙文中的这个句子 是:_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 ,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 就 是:_。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 ,乙文说“得天下有道” 。这两个“道”的意思 一样吗?说说你的 理解。 【明确答案】 1(1)至:极点
13、 (2)走: 跑。 2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 3C (A. 结构助词,的/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 施行/得到。C.都是介词, 凭借。D. 道义,道德/办法。故选 C。 ) 4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 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参考译文】 【乙】 孟子说: “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 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 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
14、如此罢了人民 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本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接 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 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 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 “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将会成为 21 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四)课堂板书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举攻主和守方两个事例 突出“人和”和“施 论证观点 行仁政”的
15、重要性 道理论证:域民、固国、威天下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3.预习富贵不能淫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品 的艺术魅力。 3.能说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品 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课时
16、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过程展示:教学过程展示: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泱泱中华,岁月沧桑。朴素的哲学思想,却宛如皓月当空,历经无数轮回,依然散发着 光芒。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富贵不能淫 ,认识真正的“大丈夫” 。 二、走进课文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 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 解释加点词。 富贵 : 淫 : 得 志,与民由之: 安 居: 居 天之下广居 : 独行 其道 : 熄 : (2)通假字 往之女 家(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17、大丈夫 哉 古义: 今义: 以顺为正 者 古义: 今义: 父命 之 古义: 今义: 与民由 之 古义: 今义: 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别,并解释该词的意思。 富贵不能淫 : 威武不能屈 :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居 天下之广居 第一个: 第二个: (2)是焉得 为大丈夫乎 得 志 (3)行天下之大道 妾妇之道 也 (4)必敬必戒 戒 之曰 【明确】 解释加点词。 指有钱有地位。 使迷惑。 实现;实行。 安静;居住;居所。 固守;原则,行为准则。 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2)通假字 往之女 家(“女”同“汝” ,你) 古义:有作为的人或男子 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古义:准则,标准
18、今义:位 置在中间古义:教导、训诲 今义:命令古义:遵循 今义:理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居住 居所,住宅 能够 实现道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原则,行为准则 留神,当心,谨慎 告诫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参看注释,疏通文意。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
19、丈夫乎? 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明确】 景春说:“公孙衍、 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孟子说: “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告诫她说: 到了你 的夫家,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原则的, 是妇女之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 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
20、候,独自走 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12)这样的 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二二)精读探究精读探究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 者。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 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 3.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明确】两层: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
21、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 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 ,称不上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 居”之“此之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 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出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4.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明确】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5. 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
22、否颠倒?为什么? 【明确】不能。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 持的根本原则,是基础,是核心,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 “得志” 、 “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 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补充; “富贵” 、 “贫贱” 、 “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 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放在最后。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 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 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
23、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五)拓展提升(五)拓展提升 1.孟子 尽心上中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与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 近?该如何理解? 【讨论展示】这句话与文中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意思相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说“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 使天下都这样。 ”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后半句体现了 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前半句则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和出世境界。 2.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 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明确】示
24、例: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 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孟子关于“大丈夫”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 史上曾鼓励了 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愿同学们做真正的“大丈夫” ! (四)课堂板书 树靶子 公孙衍 合纵 一怒诸侯惧 张仪 连横 安居天下熄 批驳 以顺为正 妾妇之道 树标准 行天下之大道 远大志向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道德操守 大丈夫 三、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生于
25、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 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3.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 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 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法 教学过程展示:教学过程展示: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但也有人认 为。现在我们就
26、带着这个问题来继续学习孟子的另一篇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看孟 子认为怎样才能造就人才? 二、走进课文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展示课前预习)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舜发 于畎亩之中 发: 畎 亩 之中 畎亩: 举 于版筑之间 举: 空 乏 其身 空乏: 行拂 乱其所为 拂: 而后作 作: 征 于色 征: 而后喻 喻: 【明确】起,指被任用 田地 选拔、任用 财资缺乏 违背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征验、表现 了解、明白 解释通假字。 曾 益其所不能( ) 衡 于虑( ) 法家拂 士( ) 【明确】曾 益其所不能(通“增” ,
27、增加。 ) 衡 于虑(通“横” ,梗塞,不顺。 ) 法家拂 士(通“弼” ,辅佐。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古义: 今义: 征 于色,发于声 古义: 今义: 而后喻 古义: 今义: 然后 知生于忧患 古义: 今义: 所以 动心忍性 古义: 今义: 入 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 今义: 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 今义: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 今义: 【明确】 (1)古义:选拔、任用 今义:往上托,推举 (3)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走 远路,打比方(4)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说明,打比方 (5)古义:这样以后,这样 才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6
28、)古义:用这些来 今义:表示 因果关系的连词 (7)古义:指在国内(名词) 今义:进入(动词) (8)古义:狱官 今 义:士兵 (9)古义:指在国外(名词) 今义:出去(动词) 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别,并解释该词的意思。 人恒过 入 则无法家拂 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 必先苦 其心志 劳 其筋骨 饿 其体肤 空乏 其身 行拂乱 其所为 所以动 以忍 性 【明确】过:犯错,犯过失(名词用作动词) 入:在里面,指国内(动词作状语) 生:使生存发展 死:使衰亡(动词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形容词使 动用法) 劳:使劳累(形容词使动用法) 饿:使饥饿(形容词使动用法) 空乏:使资财缺乏(
29、形容词使动用法) 乱:使扰乱(形容词使动用法) 动:使惊动(动词使动用法) 忍:使坚韧(动词意动用法) 解释下列虚词。 胶鬲举于 鱼盐之中 困于 心,衡于虑 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 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必先苦其 心志 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 【明确】介词,从 介词,在 介词,给 介词,在 其:代词,他的 则:连词,如果 2.自由朗读全文,注意下列各句的朗读停顿。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
30、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参看注释和预习所获,疏通文意,注意下了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明确】 (1)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 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3)这样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 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4)用来使他的
31、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 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5)使他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 作为(6)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 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交流展示【交流展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 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 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 衡于虑,
32、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 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 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三)研读分析(三)研读分析 1.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 【交流展示】 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他 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 2第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 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交流展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33、,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讲的是一般人成长历程, 讲述了一个 “逆 境出人才”的道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第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交流展示】 第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 成就大业, 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提出 “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 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二二)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1.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交流展示
34、】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 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 增长的, 担当 “大任” 者, 必先经历一番“苦” “劳” “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 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 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 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 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 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
35、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 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 可想而知的。 3.本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交流展示】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文段先列举了六个人物事 例,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再用道理论证相的方法,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 于安乐” 。 (五)拓展提升(五)拓展提升 古今中外,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的示例还有哪些,把你知道的故事 与大家分享。 【明确】 学生 1贝多芬在年轻时两耳完全失聪。但他没有屈服,一生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 财富。 学生 2居里夫人在
36、失去丈夫的悲痛中仍坚持科学研究终于发现镭,获得了诺贝尔物 理学奖和化学奖。 学生 3仲尼厄而作春秋 ;韩非囚秦, 说难 、 弧愤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 。 )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孟子认为, 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 所以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其次, 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主客观条 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希望同学们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努力实现自 己的目标。 (四)课堂板(四)课堂板书书 造就人才 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 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 生于 忧患 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死于安乐 三、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对译课文。 四、推荐阅读篇目 孟子 五、教学反思 教读本课,我有如下心得与反思: 1.本课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诵读为主线,采用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检查反馈 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容量大,能够引领学生高效学习。但感觉 诵读力度还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