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045165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 际秩序的演变 第 14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后篇巩固提升 A 组 1.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排 名 1860 年 1870 年 1890 年 1900 年 1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2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3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4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 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 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平衡 答案 D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此后扩展到其他

2、国家,因此 1860年、1870 年英国工业生产居 首位;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逐渐被反超,体现了资本主 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故 D 项正确。 2.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它反映了( ) 项 目 1914 年 8 月 1 日 1914 年 9 月 15 日 1917 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 国 同盟 国 生 铁 22 22 16 25 50 15 钢 19 21 16 25 58 16 煤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A.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 B.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3、C.帝国主义大战已发生转折 D.美国的参战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14 年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相差不大,但 1917 年协约国军需品 的生产量大大超过同盟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参战,故 D项正确;表格体现了两大战争集团实力的变化,但不能体现战争的激 烈程度和是否发生转折,故排除 A、C两项;B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但表格信息并未 体现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排除。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 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

4、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答案 B 解析赴法华工的表现的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 A项错误;法国是协 约国一方,华工支援了法国就是支援了协约国一方,因此赴法华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故 B 项 正确;中国的参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取胜,但不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故 C项错误;材料没有 体现中国收回主权和利益,故 D 项错误。 4.全球通史中说:“

5、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 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 这主要是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 )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答案 D 解析材料“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古 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破坏,人们的信心受损,故 D 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故 A 项排除;社会

6、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B 项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故 C 项排除。 5.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 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 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大国的衰落 B.邪恶的终结 C.分赃的场所 D.战争的积怨 答案 D 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前者是威廉一世宣告德意志帝国诞生,后者是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商讨处置战败的德国。“基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法德两国的战争积 怨,故 D

7、项正确。 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这些反 思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 C.人类对友爱的向往 D.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答案 D 解析“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友爱的渴望与向往,这从 本质上说明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故 D 项正确;“人类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人类 对友爱的向往”都是现象,不是本质,故 A、B、C 三项错误。 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五年内建造 137艘军舰,英国首相劳合 乔 治表示:“大不列

8、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则 公布了规模巨大的“八八舰队”计划。据此可知美国( ) A.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有其必要性 B.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 C.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D.成为国际联盟领导者的愿望落空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美、英、日都有雄心勃勃的扩军计划,各国的扩军将对世界和平带来威 胁,因此召开华盛顿会议限制各国军备就有其必要性,故选 A项;由材料内容并不能看出美国拆散了英 日同盟,排除 B 项;材料内容和“门户开放”无关,排除 C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美、英、日的扩军计划,并 不能说明美国成为国际联盟领导者的愿望落空,排除

9、 D 项。 8.1918 年 12月 22 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 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 5月 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 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列强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陈独秀在 1918年 12 月评论美国大总统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 1919 年 5 月 4日他又评论“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10、”,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 逊主张中国独立主权,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积极反应,而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 本,引起中国民众对于西方大国强权的不满,故选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十四点原则”中涉及国家主权, 民族独立,赢得了民众的喜欢,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陈独秀对于威尔逊态度的变化,而非强调中国 外交失败的结果,排除 C 项;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是由于美国没有获得 相应的利益,排除 D 项。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在 1917年就以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 时不应像

11、根据 1815 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 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 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 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认为: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 1919 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 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 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

12、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 (3)在制裁德国问题上,英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参考答案(1)原则: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原因:法德之间有普法战争的宿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称霸欧洲。 (2)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的主要原因是不希望法国独霸欧洲大陆,影响英国利益,同时也认识到 过分制裁会引起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甚至有可能使德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者倒向苏俄。 (3)美国同样不希望法国势力过于膨胀而妨碍美国战后建立世界霸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和德

13、国领土的变化。在处理德 国问题上,法国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英国从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B 组 1. 沸点 右面漫画原图发表于 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 法、德、奥匈、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 D.巴黎和会上的钩心斗角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被称为 “火药桶”,帝国主义国家在这里矛盾尖锐。1914 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 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

14、,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 A项 正确;B 项发生于 1916年,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的地位变化,排除 C 项;D项发生于 1919年,故排 除。 2.结合下图讽刺漫画,思考 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到 1907 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等国( ) 德皇威廉二世贪婪地吞食世界 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 C.对德奥集团的霸权野心怀有恐惧 D.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 答案 C 解析为了对付 1882 年德、意、奥匈组成的同

15、盟国,英、法、俄三国组成了协约国,故 C项正确;英、 法、俄等国并没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故 A项错误;英、法、俄等国没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 经济发展模式,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而其他国家不是, 故 D 项错误。 3.1915 年 5月 7日,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遇难的有 128名美国人。英国政府立 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英国的举动( ) A.促使美国迅速作出了参战决定 B.有利于英国海军夺回制海权 C.遏止了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D.加剧了美德两国关系的紧张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

16、可知,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就已经十分紧张, 英国对该事件的报道更是激起了中立国美国对德国的仇恨,从而加剧了美德两国关系的紧张,因此 D 项正确。美国参战是在 1917年 4月,“迅速”一词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英国海军本来就掌握着制海 权,并不存在“夺回”的问题,故 B 项错误;1917年 2 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并没有被遏止,故 C 项错误。 4.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 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 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

17、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巴尔干地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答案 B 解析材料中叙述了罗素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看法,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对各 自势力范围的不满造成了战争的持续发展,因此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是 强调持续发展的原因,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巴尔干地区,故 C 项错误;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是材 料叙述的主旨,故 D 项错误。 5.“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

18、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 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战情绪 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答案 A 解析“我要回家!我不想再呆在这里”说明士兵们已经厌倦了战争,故 A项正确。 6.凡尔赛条约有一著名的“战争罪”条款,条款指出这场战争是“由于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而强加 到协约国身上的”。根据这项条款,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 任”。此条款的写入,主要目的是要证明条约中下列哪一规定的正确性( ) A.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B.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C.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19、D.协约国向德国索取赔款 答案 D 解析由材料“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任”可知,协约国意 图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以补偿其战争损失,故选 D 项。要求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和处置德国的海外殖 民地是协约国分赃行为的表现,并不是对战争损失的直接弥补,排除 A、B 两项;严格限制德国军备是 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排除 C 项。 7.“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 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该盟约所体现的原则是( ) A.“集体安全”和“大国一致” B.“集体安全”和“委任统治” C.“维护和平”和“大国一致” D

20、.“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 答案 D 解析材料“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体现的是“集体安全” 的原则;根据材料“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可知其目的是维护世界的和平,故选 D项;“大国一致”,即每 个会员国均有一票表决权,形成决议采取全体一致原则,与材料无关,排除 A、C两项;“委任统治”,即 在那些所谓还没有能力建立独立国家的地方,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对其进行治理,与材料无关,排除 B 项。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三个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 为第一个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

21、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 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国联盟约第 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 地居民看作“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 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决定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是 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会上主要讨论裁军和中国问 题,会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 机会均等原则。为遏制海军扩张,各国还缔结了主力舰持有比例的五国海军条约,从而暂时遏止 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追求的军扩路线。 摘编自日村田雄二郎超越

22、富国强兵 之梦近现代东亚的四个“战后” 材料三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恰当的。 但是,当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 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 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 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三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产生的

23、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 参考答案(1)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 形式。 (2)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确立在 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得到暂时调整。 (3)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从本质来讲,国际联盟是英法控制并维护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的工具;没能有效地制止侵略和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国联倡导和平解决国际 争端,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在抵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 为以后国际组织的建立起到了借鉴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