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5 有趣的浮沉现象有趣的浮沉现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学习简单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 想和假设,并能采用简单的实验材料对物体的浮沉进行实验、采集数据并做简单的记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需要证据,养成细致观察 的习惯,并善于和学生合作与交流;由浮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善 自己和周围人们的生活。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的现象;认识到水有浮力;理解水的浮力在人 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
2、点】【教学难点】 实验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材料袋 1(钉子、泡沫、钩码、木块、乒乓球、玻璃球、橡皮、橡皮泥) 、材 料袋 2(钩码、皮筋、直尺) 、实验记录卡(两张) 、水槽、抹布、圆珠笔。 教师准备:皮筋、钩码、直尺、石头、水槽、玻璃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可聪明了,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师:老师不小心将乒乓球掉进了杯里,不动杯子,怎么能将乒乓球取出来?(倒水)谁来 试一试? 生上台,演示:往杯里倒水,乒乓球慢慢浮上来球真的拿出来了。 师:如果老师将石头投入水中会如何呢? 生上台
3、动手往杯子里投石头,石头沉到了杯底。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有趣)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趣的浮沉现象 。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 2 / 5 (一)探究浮沉现象。 师: (出示实验袋 1)老师为同学们准备里钩码、乒乓球、玻璃球、泡沫、钉子、橡皮泥、 木块、橡皮。请同学们进行大胆地猜想,如果将这些物体放在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呢?将猜想 结果填写下来。 同桌互相讨论学习。全班汇报猜想结果。 师:大家猜想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 生:做实验。 师:说的非常好。科学只靠猜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实验
4、中我 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不要被钉子扎到。 师:注意安全。 生:不要把水溅到桌子上。 师:你想的真周到。 师:老师再补充一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比较肤浅,让学生尝试自己说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不用面 面俱到,只要说的有道理就予以鼓励和表扬,不足之处教师加以补充,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师: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和猜想结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 生:我们猜想橡皮是浮的,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橡皮在水中是下沉的。 师: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研究科学猜想很重要,但实验更重要。 师:通过
5、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凭借 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想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会做出不同的猜想结果,产生分 歧,促使学生将探究活动深入下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经历了从问题、假设、验证 到结论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完成了沉浮现象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水的浮力。 3 / 5 1探究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师:为什么轻的物体上浮呢? 生 1:因为它很轻。 生 2:因为水有浮力。 师:你真聪明。还知道水有浮力,大家想不想感受水的浮力? 生:想。 师:如何能感受水的浮力呢?
6、生:把物体放在水中,用手往下按,然后再松手。 师:我们来动手试一试,他说的对不对,把泡沫压入水中,边压边感受手在水中有什么样 的感觉。 小组内体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手在水中的感觉。 生 1:我感觉就好像有种力量把手给顶上来。 生 2:我觉得往下压,有一股劲往上托不让往下压。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这种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叫做水的浮力。 (大 屏幕) 师:浮力的方向? 生: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水的浮力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动手在 水中压泡沫并描述手在水中的感觉,当学生描述结果,归纳浮力定义便以水到渠成了。 2探究下沉的物体
7、也受到水的浮力。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刚才发现了水的浮力,知道浮在水面上的轻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那么下沉到水中的重的物体在水中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呢?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生 1:重的物体在水中受水的浮力。 生 2:重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水的浮力。 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怎么办呢? 生:动手操作验证。 师:怎么验证呢?(出示材料袋 2)老师给你一个小提示。一个测力计,一个钩码。能不 能用它们制定一个实验方案验证:重的物体在水中是否受水的浮力。 生:先看看钩码在空气中测力计的刻度,再看看钩码在水中测力计的刻度。 师:你说的真好!能不能上台给同学们演示实验过程? 4 / 5 3学生上台演
8、示实验过程。 师:那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 1:轻拿轻放。 生 2:钩码要稳定再测量。 生 3:钩码要浸在水中,不要碰到水槽避或底。 师:同学们想得真周到,有了这些理论做指导,大家就可以开始实验了。记录员要将实验 结果记录在表中。 (大屏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 设计意图: 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 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之一。 因此,在此环节上,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实验、操作。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
9、1:钩码浸水前后测力计的刻度不一样。 生 2:钩码浸入水中后变轻了。 师:钩码浸入水中后重力变轻了,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钩码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了水的浮力。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师: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我们知道了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 运用了水的浮力? 生 1:船是利用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 生 2:游泳圈是利用塑料能浮在水面制成的。 生 3:游艇是利用水的浮力。 生 4:潜水艇是利用水的浮力原理。 师:其实,聪明的人类很早以前,就知道了水的浮力。 设计意图:课堂的信息量明显增多,同时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一种美丽奇幻的情境之中,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利用水的浮力可以为农业创收,利用水的浮力可以选出优良的种子,请同学们课后动 手试一试,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师: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1:我知道了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5 / 5 生 2:我知道了水的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生 3:我知道了在生活中的很多运用了水的浮力。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了解了浮力。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 研究,动手去操作,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科学的奥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能给学生的课后拓展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 明才智,创造性的应用所学知识,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