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ppt、全册教案、练习题,请到 】 有趣的测量教学案例有趣的测量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第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第 4647 页。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方法。方法。 2、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
2、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重点难点: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教具学具:课件、长方体的长方体的透明容器透明容器、刻度尺、量杯、刻度尺、量杯、石块、土豆、地瓜、橘子等。、石块、土豆、地瓜、橘子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长出示长方体教具模型方体教具模型 老师:这是什么形体?怎样计算它的体积?用字母怎样表示?老师:这是什么形体?怎样计算它的体积?用字母怎样表示? 出示魔方出示魔方 老师:这
3、是什么形体?怎样计算它的体积?用字母如何表示?老师:这是什么形体?怎样计算它的体积?用字母如何表示? 老师: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还有一个公式,怎样表示?老师: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还有一个公式,怎样表示? 出示橡皮泥出示橡皮泥 老师:这又是什么?你们能直接用体积公式计算出它的体积吗?(不能)老师:这又是什么?你们能直接用体积公式计算出它的体积吗?(不能) 为什么?(不是长方体、正方体或不是规则的物体)为什么?(不是长方体、正方体或不是规则的物体) 老师:那怎样才能算出它的体积?(可以先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求出它的体积)老师:那怎样才能算出它的体积?(可以先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求出它的体积
4、) 出示石块出示石块 老师:你还能用刚才“捏”的方法求出石块的体积吗?怎么办呢?老师:你还能用刚才“捏”的方法求出石块的体积吗?怎么办呢? 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不规则物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有趣的测量体体积的测量。板书:有趣的测量 二、二、 合作探究,实践测量合作探究,实践测量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老师:石头的体积既不能用体积公式计算,也不能用“捏”的方法来求,那么到底该老师:石头的体积既不能用体积公式计算,也不能用“捏”的方法来求,那么到底该 用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用什么办
5、法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 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测量方案(讨论结果):学生汇报测量方案(讨论结果): 方案一:将长方体容器中盛入一定量的水(容器中水的高度能没过石块)。先记录下方案一:将长方体容器中盛入一定量的水(容器中水的高度能没过石块)。先记录下 长方体容器的长、宽、水面的高度。然后将石块放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长方体容器的长、宽、水面的高度。然后将石块放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 用第二次的高度减去第一次的高度,得到水面上升的高度。用容器的长乘宽乘水用第二次的高度减去第一
6、次的高度,得到水面上升的高度。用容器的长乘宽乘水面上升的面上升的 高度,得到的结果就是石块的体积。高度,得到的结果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案二:将石头完全放入水中,并量出水面的高度,然后把石头取出,再一次量出水方案二:将石头完全放入水中,并量出水面的高度,然后把石头取出,再一次量出水 面的高度,计算一下水面下降了几厘米,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面的高度,计算一下水面下降了几厘米,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案三:将长方体容器盛满水,然后把它放在一个空的较大的容器中。这时把石块放方案三:将长方体容器盛满水,然后把它放在一个空的较大的容器中。这时把石块放 入盛满水的容器中,会有一些水溢
7、出来。把溢出来的水倒入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入盛满水的容器中,会有一些水溢出来。把溢出来的水倒入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 2、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可能提到的方案:、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可能提到的方案: (1)我们来看一下淘气是怎样测量的,老师结合课件讲解测量过程。)我们来看一下淘气是怎样测量的,老师结合课件讲解测量过程。 提问:放入石块后,水面升高了多少?石块的体积是多少,可以怎样算?(提问:放入石块后,水面升高了多少?石块的体积是多少,可以怎样算?(a、计算、计算 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乘以高计算出升高的水的体积。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乘以高计算出升高的水的体积。b、分别计算放入石块前后总、分
8、别计算放入石块前后总 体积之差)体积之差) 质疑:为什么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呢?(石块放入水中,就会占据水的空质疑:为什么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呢?(石块放入水中,就会占据水的空 【下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ppt、全册教案、练习题,请到 】 间。石块占多大空间,升高的那部分水就占多大空间,所以石块的体积等于升高的那部分间。石块占多大空间,升高的那部分水就占多大空间,所以石块的体积等于升高的那部分 水的体积。)老师板书:升水法水的体积。)老师板书:升水法 (2)老师实物演示并讲解学生提出的第二种方案,板书:降水法)老师实物演示并讲解学生提出的第二种方案,板书:降水法 (3) 课
9、件演示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案, 由学生来讲解过程。 质疑: 为什么会有水溢出来?) 课件演示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案, 由学生来讲解过程。 质疑: 为什么会有水溢出来? (石块占有一定的体积,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会溢出来。)板书:溢水法(石块占有一定的体积,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会溢出来。)板书:溢水法 3、(、(1)老师演示测量橘子的方)老师演示测量橘子的方法,请学生判断正误,说出该怎样正确测量,并说出理由。法,请学生判断正误,说出该怎样正确测量,并说出理由。 (2)请学生说说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注意事项。)请学生说说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注意事项。 4、总结三种测量方法的共同之处。(渗透等积变形的转
10、化思想)、总结三种测量方法的共同之处。(渗透等积变形的转化思想) 板书:等积变形板书:等积变形 请学生谈谈对这四个字的理解。请学生谈谈对这四个字的理解。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就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难题,我们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就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难题,我们 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指名读)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指名读) 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的故事,如“曹冲称象”、“怀丙捞铁牛”也应用了这个原理。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的故事,如“曹冲称象”、“怀丙捞铁牛”也应用了这个原理。 5、刚才我们学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几种方法,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来测量一下
11、?、刚才我们学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几种方法,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来测量一下? 组织学生利用组织学生利用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分组测量,并汇报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分组测量,并汇报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三、三、 巩固应用,深化理解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我们学会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还不够,还要来算一算,做几道题。我们学会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还不够,还要来算一算,做几道题。 1、 石头放入量杯前,水面刻度线的读数是石头放入量杯前,水面刻度线的读数是 55 毫升,石头放入后,量杯水面的刻度线毫升,石头放入后,量杯水面的刻度线 读数是读数是 72 毫升,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毫升,这块石头的体积
12、是多少? 2、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 2dm、宽、宽 1.5dm,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 0.2dm, 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3、 将将 2 个西红柿浸没在盛了个西红柿浸没在盛了 250ml 水的量杯后,水位上升至水的量杯后,水位上升至 600ml,平均每个西红,平均每个西红 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 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长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长 20cm,宽,宽 18cm,完全浸入,完全浸入一个土豆和一个西红柿后,一个土豆和一个西红柿后, 水面上升了水面上升了 4cm,取出了一个西红柿后
13、,水面下降了取出了一个西红柿后,水面下降了 1.5cm,土豆的体积是多少?,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5、 一个长方体鱼缸,长是一个长方体鱼缸,长是 40cm,宽是,宽是 20cm,高是,高是 30cm。把一个棱长为。把一个棱长为 10cm 的的 正方体花岗石放入缸中,花岗石完全浸没水中,鱼缸中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正方体花岗石放入缸中,花岗石完全浸没水中,鱼缸中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 6、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呢?把它放在水里行不行,为什么?你有什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呢?把它放在水里行不行,为什么?你有什 么好办法?么好办法? 学生:放学生:放 100 粒,这样水面上升明显。求出上升水的体积,再除以粒,这样水面上升明显。求出上升水的体积,再除以 100,就是一粒,就是一粒 黄豆的体积了。黄豆的体积了。 老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课后可以动手做一做。老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课后可以动手做一做。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这节课你学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出示课件)会了什么?(出示课件) 在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