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全部教案 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白天与黑夜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昼夜交替现象为切入点,进而研究地球的自转问题,为研究太阳、地球、 月球的相对位置、相对运动方式做好铺垫,本课是研究太阳系内容的第一课,在这一单元乃 至整个科学学科地球与宇宙领域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人们对昼夜更替现象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介绍, 通过 引导学生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了解认识历程。第二部分通过对昼夜更替现象形成的 模拟和推演,了解昼夜以及昼夜更替现象形
2、成的原因。第三部分通过自由活动,进一步了解 昼夜更替的规律,对上一环节所学知识做出补充和提升。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通过观察、 记录、分析昼夜的长短变化情况,初步了解昼夜更替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研究四季更替做好 铺垫。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 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昼夜更替的规律, 了解昼夜跟我们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变换的现象,是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现象,因此他们会产生探 究其原因的欲望,会对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作出自己的解释。大多数学生通过电视、网络
3、、 书籍等渠道已经知道白天与黑夜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但这仅仅限于书面上的了解。 也有一些 同学认为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的结果。 古人在对白天与黑夜的形成也有不同的观点, 本课就 是引领学生开展对“昼夜交替变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 2.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目标: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2.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出假设性解
4、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能意识到昼夜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重【重 难难 点】点】 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地球的自转是形成白天与黑夜的主要原因。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图钉等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课堂导入 1.PPT 1 PPT 1 出示出示 教师出示两张同一位置拍摄的图片。 2.提问:这两张图片,是老
5、师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的同一场景,你能判断出这两 张图片分别是在什么时间拍摄的吗?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PPT 2 PPT 2 出示出示 认识认识昼夜交替现象。 1.小组内交流昼夜现象的认识。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昼夜现象的认识。 3. PPT 3PPT 3、4 4 出示出示 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演变历程。 4. PPT 5PPT 5 出示出示 昼夜产生的原因。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昼夜的分布。 (2)PPT 6PPT 6 出示出示 小组实验、交流地球上昼夜产生的原因。 (3)PPT 7PPT 7 出示出示 教师总结,地球上昼夜产生的原因。 活动二、探究昼
6、夜交替现象。 1.谈话:我们发现昼夜是交替出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PPT 8 出示课件出示: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活动三、课堂活动。 1.PPT 9PPT 9 出示出示 提出问题:我们这里是正午时,地球什么地方是黑夜呢? 2.探究实验:利用地球仪由学生自行探究。 3.教师教师总结及方法指导。 三、拓展活动 1.PPT 11.PPT 10 0 出示出示 布置拓展活动:统计日出、日落时间。 2.制作一个课件所示的图表,并根据观察结果,将表示黑夜的部分涂黑。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白天与黑夜白天与黑夜 昼夜变化 认识历程:地心
7、说-日心说 昼夜产生原因 昼夜交替原因 统计昼夜变化 【记录表】【记录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初次观察2周后4周后6周后8周后 昼夜与生物教学设计昼夜与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昼夜与生物昼夜与生物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课是在研究了昼夜更替现象后, 进一步研究生物体随昼夜交替的周期性变化显示出生理活 动的周期性节律。本课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揭示生物的生命活动与昼夜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对自己一天中身体情况
8、的各项数据分析, 感受昼夜更替对人们身体和生活 的影响。 第二部分通过对动植物昼夜变化的不同反应,了解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 第三部分,通过对自己作息时间进行记录分析,与生活进行联系,进一步掌握昼夜对生 物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拓展活动,分为两个活动指向,分别是了解人体生物钟,测定自己的活动规 律,和分析蜜蜂的白天活动对人类和植物的积极作用。加深本课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了 解昼夜交替跟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上节课教学中, 学生已经掌握了昼夜变化的规律, 并在生活中对
9、昼夜与生物的影响有了 初步的认识。同时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本课进 而培养学生对研究宇宙天体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自己制定研究计划,探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 2能够用图表等形式连续记录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 3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上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植物或动物在昼夜间的变化感兴趣。 2愿意对植物或动物的行为进行长期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0、1能意识到昼夜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昼夜变化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数据。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谜语导入 1.PPT 1 PPT 1 出示出示 教师出示情境:学习和睡觉。 2.提问:两幅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在做什么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PPT 2 PPT 2 出示出示 昼夜更替对我们的影响。 1.小组内交流课前观察记录的身体情况记录表,试着整理身体的变化。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汇总、分析记录表。 3. PPT 3 PPT 3 出示出示 小结: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人体的变化情况。
11、活动二、昼夜更替对植物的影响。 1.PPT 4PPT 4 出示出示 谈话:你认识这种花吗?这是老师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拍摄的。 2.教师讲解:睡莲花开放后,每到晚上都会重新闭合起来,到第二天又会重新开放。 3.PPT 5PPT 5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各种花开放闭合的时间。 4.PPT 6PPT 6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林奈花钟。 5. PPT 7PPT 7 出示出示 总结:总结:植物有周期性的节律活动,根据昼夜的更替进行着变化。 活动三、昼夜更替对动物的影响。 1. PPT 8PPT 8 出示出示 提出问题:动物哪些在白天活动,哪些在黑夜活动? 2.小组讨论列举,全班总结交流。 3. PPT 9
12、PPT 9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 4. PPT 10PPT 10 出示出示 课件总结:人们对动物的这一习性的利用。 活动四、分析自己的作息规律。 1. PPT 11PPT 11 出示出示 提出活动指向:整理自己的作息时间记录,分析作息规律。整理自己的作息时间记录,分析作息规律。 2.小组交流。 三、拓展活动 PPT 9PPT 9 出示出示 布置拓展活动: 了解人体生物钟的内容,想办法测试自己的活动规律。 分析蜜蜂白天活动对人类和植物的积极作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昼夜与生物昼夜与生物 人 植物 动物 作息规律 人体生物钟 蜜蜂 【记录表】【记录表】 时间 心跳次
13、数 体温 呼吸次数 血压 其他 起床后 午饭前 晚饭前 晚饭后 睡觉前 日日 期期 月月 日日 月月 日日 月月 日日 月月 日日 月月 日日 月月 日日 月月 日日 起床时间起床时间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睡觉时间睡觉时间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四季更替四季更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四季更替四季更替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的第三课时。本 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 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 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 验,
14、 进一步研究地球公转的内容, 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探究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之间的关系, 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感受四季更替对人们生活、动植物等的影响,了解四季更替带来的变化。 第二部分通过对四季更替原因的猜测和模拟实验研究, 了解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 第三部分 是拓展活动,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与生活进行联系,进一步掌握四季更替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注重培 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了解四季更替与我们以及动植物生活的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搜集信 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15、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日常生活中, 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季变化的规律, 并对四季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影响有了 初步的认识。同时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本课进 而培养学生对研究宇宙天体、季节变化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影响等问题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 2.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 3.能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
16、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 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 疑。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对植物或动物在四季间的变化感兴趣。 2能意识到四季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四季变化对人和动植物活动的影响数据。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情境导入 1.PPT 1 PPT 1 出示出示 教师出示情境:同一地点四个季节不同的照片。 2.提问:四幅图中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3.总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
17、个季节,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PPT 2PPT 2- -4 4 出示出示 四季更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汇总。 活动二、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1.PPT PPT 5 5 出示出示 问题指向: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2.PPT 6PPT 6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猜测一,由于地球自转。 3.PPT PPT 7 7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猜测二,由于日地距离变化。 4.PPT PPT 8 8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猜测三,由于地球公转。 5.PPT PPT 9 9、1010 出示出示 学生学生做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8、6.PPT6.PPT 1111、1212 出示出示 总结:总结: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因为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所以太阳的直射点才会不断移动变化,同一个地方,才可能产生 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三、拓展活动 PPT PPT 1 13 3 出示出示 布置拓展活动:了解二十四节气。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四季更替四季更替 猜测原因 地球自转 日地距离 地球公转 课后拓展:二十四节气 【记录表】【记录表】 地球公转位置 A B C D 太阳直射位置 本地影子长度 本地温度情况预测 本地季节猜测 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弯弯的月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弯弯的月亮是
19、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的第四课时。 本单元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本课 的研究对象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而我们对月球最多的印象就是在 地球上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月相, 本课是研究月球的第一课, 在这一单元乃至整个科学教学 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野外分别从不同时刻、日期、月份观察夜晚月相的形 状和位置,掌握观察月相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为下面观察月相的变化 规律做铺垫。再通过引导学生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利 用月相变化的图示和月相的名称,
20、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月相变化规律以及认识不同日期 月相的名称。 第二部分通过对月相形成的模拟和推演, 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 进一步了解月相变化的 规律。 同时让学生对月相的变化产生一个整体的认识, 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月相变化规 律,熟悉标志性月相的名称。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提示学生通过 搜集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 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月相变化的秘密, 了解月相跟我们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1、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观察月亮的学习经历,知道月相是变化的,已能在教师的 指导下简单地描述不同的月相,初步形成了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学生所缺乏的,是需要 在长期观察月相的基础上, 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 进而培养学生对研究宇宙天体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 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并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 2.能对已有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能将已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 比较
22、。 情感态度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能意识到月相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直尺、卡纸、圆规、剪刀、碳素笔、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谜语导入 1.PPT 1 PPT 1 出示出示 教师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 像把镰刀。” 2.提问: 从这则谜语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从而导入新
23、课。 二、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PPT PPT 2 2 出示出示 交流观察到的月相。 1.小组内交流观察月相记录表,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月相的样子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 置。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汇总观察月相记录表。 3. PPT 3 PPT 3 出示出示 小结: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位置逐渐西移。一 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都发生变化。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 形状和位置几乎没有变化。 4. PPT 4PPT 4 出示出示 制作月相卡 (1)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月相卡,给月相排序。 (2)学生把观察的想法填写到活动手册的记录表中。 (3)教师总结,并指出交
24、流活动中的分歧所在。 活动二、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 1.谈话:我们发现月相是变化的,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2.学生讨论交流。 4. PPT 5PPT 5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月相变化规律。 (教师播放“月相变化”动画。)初一我们几乎看不见月亮,这时候的月亮叫新月。初 七初八,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半个月亮了,叫做上弦月。十五十六的月亮为满月。满月过后, 二十二、二十三,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了,叫做下弦月。三十我们也几乎看不见月亮,这时 候的月亮叫残月。 5.小结: 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上半月, 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
25、亮面 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残月,亮面在左侧。 6.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每天晚上的同一时刻,月相的样子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那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 思考: 在不同日期的不同时 刻,月亮分别在天空中什么位置?月亮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交流。 3.小结:PPT 5PPT 5 出示出示 上半月,我们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移动;下半月, 我们仍然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移动。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 活动三、探究月相变化的原因。 1. PPT 6PPT 6 出示出示 提出问题:月相变化的原因。 2.探究实验:利用实验器材自
26、行探究。 3. PPT 7PPT 7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月相变化成因视频演示。 4. PPT 8PPT 8 出示出示 课件总结:月相变化成因。 三、拓展活动 PPT 9PPT 9 出示出示 布置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月球与地球、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月相的变化月相的变化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上半月,自西向东移动; 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 下半月,自西向东移动。 月相变化的成因 月球与地球、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记录表】【记录表】 我了解到的月球与地球、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小学科学六
27、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的第三课时 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 “日食模拟实 验推测日食成因” “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 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在学生学习了太阳、 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后,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探究月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对 太阳系运行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首先让学生观察日食形成图片, 获得日食发生时的事实资料, 让学生猜想日食 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日食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依据探究日食的方法 自行探究月
28、食的成因。第四部分是拓展活动,通过查找资料,找寻近年在我国可以看见的日 食和月食发生的日期,进而进行实际观测。 本课学习的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 模拟实验效果 明显,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日常生活中, 学生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学生对月球、 地球、 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等知识,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部分 学生甚至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观察过月食甚至日食, 接受过相关内容的培训, 能够对日月食 作一个初步的解释。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
29、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 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 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 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 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 疑
30、。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手电筒、大小塑料球等。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三球仪、手电筒、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故事导入 1.PPT 1PPT 1、2 2 出示出示 教师出示情境:公元前 585 年 5 月 28 日这一天,当两国的将士们短 兵相接时,太阳忽然失去了光辉,白昼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这是上天 的惩罚,于是马上停战和好了。 2.提问: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二、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你见过日食吗? 1. PPT
31、3 PPT 3 出示出示 播放日食视频资料。 2. PPT 4 PPT 4 出示出示 讲解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活动二: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1.PPT 5PPT 5 出示出示 问题指向: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2.PPT 6PPT 6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日食形成示意动画。 3.PPT 7PPT 7 出示出示 讨论指向:学生分组讨论日食模拟实验。 4.学生学生做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PPTPPT 8 8 出示出示 总结:日食形成总结:日食形成的原因。 活动三:你见过月食吗? 1. PPT 9 PPT 9 出示出示 播放月食视频资料。 2. PPT 10 PPT
32、 10 出示出示 讲解月食分为月全食、月偏食。 活动四: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1.PPT 11PPT 11 出示出示 问题指向:月食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2.PPT 12PPT 12 出示出示 课件出示:月食形成示意图。 4.学生学生做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PPTPPT 1313 出示出示 总结:月食形成总结:月食形成的原因。 活动五:日食和月食的模拟演示。 PPT 14PPT 14 出示出示 视频资料:日食和月食。视频资料:日食和月食。 三、拓展活动 PPT 15PPT 15 出示出示 布置拓展活动:查找资料:我们能观测到的日食和月食。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日食和月食
33、日食和月食 日食 月食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月全食 月偏食 猜测成因 猜测成因 实验验证 课后拓展:可以观测的日食和月食 【记录表】【记录表】 观测 日期 日月食种类 (全食、偏食等) 发生 时间 可观测 地点 其他 备注 登上月球教学设计登上月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登上月球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六课时。月 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对月球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 课以认识月球的概况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生成信息的能力
34、。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月球 的特点和探月历程。通过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准备石块、玻璃弹珠、细沙等材料来丰富学生 对月球的认识,为课上交流探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交流整理课前搜集的信 息形成统一认识,并且认识到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开拓学 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再通过交流、讨论、模拟“环形山” 形成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之一,并能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 再通过对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梳理, 对航空航天发展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让 学生感受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
35、没有停止过以及科技进步给登月带来的变化; 在经历模拟 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以活动主题,启发学生根据教科书中展示 的和自己搜集的有关月球概貌的相关知识, 研究去月球旅行应该做哪些准备, 启发学生从不 同的角度思考月球旅行计划,引导学生充分设想困难,着力解决困难,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对“搜集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有关资料” “论证人类在月球居 住的可行性”两个问题的研究,将探究活动延伸的到课下,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月球进行深入 的研究。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 发学生的探究欲
36、望。通过不断启发,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一-技术一 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月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因为他们已经研究过月相的成因, 对月球已经有了初步了 解。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强,但是逻辑推理能力和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生成信息的能力 仍有一定欠缺,还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描述月球的概貌;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了解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37、 2. 能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 度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月球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感受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 2. 了解科学技术对登月历程的影响。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石块、玻璃弹珠、细沙、登上月球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与月球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PP
38、T 1 PPT 1 出示出示 你听过月亮的传说故事吗?能说出故事的名字吗? 2.从这些诗歌、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关注月球。 那月球上真的像同学们想象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就做一个月球探险家, 去探索月球的 无穷奥秘( 出示课题“登上月球”) 二、交流分享,探究新知。二、交流分享,探究新知。 (一)PPT 2 PPT 2 出示出示 活动一:交流对月球的认识。 1.学生分组交流自搜集的资料。 2.小组汇报交流关于月球的知识,教师补充说明,适时评价。 3. 教师小结: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 月球上没有生物。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活动二:环形山是怎
39、样形成的? 1.PPT 3PPT 3 出示出示 环形山图片,环形山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环形山大小不同、形状不同。 2.学生猜测: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呢? 3.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分组设计实验模拟实验交流实验注意事项。 4. PPT 4PPT 4 出示出示 学生分组实验,根据现象分析阐述自己推测的理由教师指导。 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分析阐述自己猜想的理由 1:我们小组将实验的情况和月球表面 环形山的图片进行了对照,都认为是流星体撞击月球。 6.教师小结: 目前关于环形山的形成, 比较科学的解释有流星体撞击月球和火山喷发两 种,PPT 5PPT 5 出示出示 播放视频资料。 PPT 6PPT
40、6 出示出示 活动三:人类登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学生小组整理:学生根据学习卡进行自主整理资料。 2.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3. PPT 7PPT 7 出示出示 补充资料学习:我国的“探月工程” 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 于 201107 年 10 月 24 日发射。 2009 年 3 月 1 日,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 第二步为“落”,时间为 2007 年至 2010 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 第三步为“回”,时间定在 201211 年到 2020 年。 4.2019 年 1 月
41、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开启了人类探测月球 的新篇章。 “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 PPT 8PPT 8 出示出示 活动四:假如要登上月球,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1.你是中国号飞船的总指挥,将要开始登月,出发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将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讲一讲。 在月球上的衣食住行和地球上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咱们大家想得很周到,设计方案从我们认知的角度看比较合理。 3.PPT 9PPT 9 出示出示 播放宇航员的生活、工作、学习片段的视频,整改登月方案。 三、拓展活动三、拓展活动 PPT 10PPT 10 出示出示
42、拓展活动引领:“搜集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有关资料”“论证人类在月 球居住的可行性”两个问题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2.课余时间还要继续了解月球知识, 看谁了解月球的知识最多人类登月的接力棒还 要交到我们的同学手里的。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登上月球 月球的特点月球的特点 1.1.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 2.2.月球上没有生物。月球上没有生物。 3.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环形山的形成环形山的形成 登上月球的准备登上
43、月球的准备 【记录表】【记录表】 调查月球概况记录单调查月球概况记录单 想了解的问题 我们对月球的认识 月球的形状、大小、离地球的距离 是否发光,月球表面发亮的是什么? 月球表面的温度,月球的引力 月球上有大气、水和生物吗? 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记录单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记录单 实验猜想 我们猜想:环形山大多数是由 形成的,环形山的大小和深浅 与 有关。 实验方法 从相同高度向沙盘里丢大小不同 的石子 从不同高度向沙盘里丢大小相同的玻璃 球 实验现象: 请画出实验 后沙盘上留 下痕迹,并 记录测量数 据。 画一画: 测量沙坑的长度是 测量沙坑的深度是 画一画: 测量沙坑的长度是 测量沙坑的深度是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认为环形山大多数是由 形成的,环形山的大 小和深浅与 有关。 “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自主学习卡“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自主学习卡 年代 对月球的认识阶段(图片) 观测方式 对月球的认识 远古时代至 17 世纪前 用 观测 人类对月球的美好向往激励不 断探索 . 年至 20 世 纪前 用 观测 . 绘制了第一幅月面 图。发现月球的一面是 不平 . 年至 20 世 纪 用 观测 较全面的了解了月球的 . 年至 21 世 纪 用 观测+ 采集样品 清楚深入的认识了月球的概 况、结构、能源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