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 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 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 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本节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 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观 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这一阶段
2、的学生好动, 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 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 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对数的运算已经 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因数和 倍数的理解, (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 我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三个方面
3、,而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 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 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 2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 数学学习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以上对教
4、材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学情分析, 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 我将本节课的 重点确定为: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确定为: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四、教法分析四、教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 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 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 用启发式、 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解决为主线, 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五、学法分析五、学法分析
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 习的真正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 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分析归纳法、思考评价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六、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 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 下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找事物关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数学中 自然数和自然数
6、之间也有各种关系,初步体会数和数的对应关系,既拉近了数学 和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 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情境体验,初步感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3 让学生根据排队做操的情境体验来说出排队的不同方案,并写出算式,学生 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因数和倍数概念的提出积累 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 (2)在具体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根据算式介 绍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余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模仿的说一说, 充分的读一读,在通过“能说 4 是因
7、数,36 是倍数吗”这一反例的教学,充分 感受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拓展了空间。 (3)探索方法,发现特征 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找一个数的因数,有的学生可能是用乘法想(乘积是 40 的两个数是 40 的因数)有的可能是用除法想(除数和商都是 40 的因数)这 两种方法都出现一个问题:无序。从而导致重复、遗漏现象。为了解决问题,我 再次放手,小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求“怎样找才会有序,找到什 么时候为止?”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按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找到两 个数接近为止。并通过找三个数的所有因数,而找出因数的特征,从而在互相评 价、充分比较、集体交流
8、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接下来找一个数的 倍数。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找出倍数的特征。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在这一环节设计的内容有:考查基础知识的判断题,关于因数和倍数的趣味 题,拓展延伸的找正方形长、宽的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全员参与的题。 (四)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四)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理解的小结归纳, 它应该是优化知识结构, 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设计了 3 个问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我在板书设计方面主要采 用了线索式的板书设计。 4 八、说教学反思八、说教学反思 总之,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仅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互动,而且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