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 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 平 一、识作者 著名记者沈英甲 沈英甲(1948)笔名佳英、英佳, 吉林辉南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 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 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 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 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 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二、知背景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 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 食短缺困境。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 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
2、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 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 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 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本文就是在袁隆平获奖后,沈英甲 写的一篇关于袁隆平先进事迹的人物报道。 伴读留取三尺卧榻,梦成万千稻香。这就是一 个耄耋老人执着稻田的故事。埋头苦干,他把一生浸在 稻田里;宅心仁厚,他把苍生装在了心头上! 三、明文体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 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
3、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 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人物通讯有 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 人物片断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 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 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的精神风貌。常见的写法有:通过矛盾冲突表现 人物的思想境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 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 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拓知识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 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 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
4、 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 院士。评估机构的一份报告称,作为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 为1000亿元。对此,他说:我的主要 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 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 职工作,也是我的追求。用财富衡量科 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2.感动中国颁奖辞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 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 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 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田田埂埂 ( ) 淤淤 泥泥( ) 籼籼 稻稻( ) 分分蘖蘖
5、( ) 贬贬 斥斥( ) 花花蕊蕊 ( ) 稻稻菽菽 ( ) 一一蔸蔸 ( ) 饥饥馑馑 ( ) 掖掖 ( ) 五、理基础 1.记字音 ng y xin ni bin ru sh du jn y 埂(埂( ) 梗(梗( ) 哽(哽( ) 馑(馑( ) 谨(谨( ) 瑾(瑾( ) 贬( 贬( ) 砭(砭( ) 蘖( 蘖( ) 孽(孽( ) 2.识字形 ng 田埂 ng 梗阻 ng 哽咽 jn 饥馑 jn 谨慎 jn 瑾瑜 bin 褒贬 bin 针砭 ni 分蘖 ni 孽障 3.辨词义 (1)流传留传 辨词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选词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 情故事被后
6、人广为_。 这个秘方是祖上_下来的。 (2)从而进而 辨词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 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递 进关系。 选词春秋末期,吴国为什么能击败 齐楚,_称霸天下呢? 历史上的宋襄公被后世严重误解, _背上千古骂名。 流传 留传 进而 从而 4.积成语 语境呈现 如果时间倒流回到过去,你会如果时间倒流回到过去,你会义无反顾义无反顾 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吗? 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肝脑涂地我也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肝脑涂地我也在所不惜在所不惜 。 那场山崩地裂的灾难,令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都那场山崩地裂的灾难,令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都刻骨铭刻骨铭 心。心。 厂长厂长力排众
7、议力排众议 ,提拔了年轻的小李担任技术负责人。,提拔了年轻的小李担任技术负责人。 他虽然衣着朴素,但高挑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他虽然衣着朴素,但高挑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鹤立鸡群 。 释义 义无反顾: 在所不惜: 刻骨铭心: 力排众议: 鹤立鸡群: 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 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 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 极力排除、反驳各种不同的意见。 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 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 平 主旨归纳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
8、隆平 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 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 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 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 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精心选材,以事写人赏析新闻的选 材 任务导引 比起其他文体,新闻的选材尤为重要,因为新闻 必须完全真实,必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就是 用具体的材料写新闻,离开了具体的材料就不成其为 新闻了。本课选用了具体而真实的材料,凸显了主人 公的精神品质,学习时要注意品读。 任务设计 1.喜看稻菽千重浪写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 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
9、平哪些方面的精神? 概括事件主要格式:谁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做某事, 结果怎样。 答案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 稻田里工作。体现了他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的 精神。 1961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 一代。体现了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 1964年袁隆平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体现 了他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的精神。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体现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 种,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袁隆平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体现 了他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的
10、精神。 2.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是怎样解决的? 答案 困难:权威论断的否定杂交无优势,有些人的 嘲笑对遗传学的无知;有些学者认为杂交制种无 法应用于生产。 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很多困难,但他并不迷信 权威,而是认真分析,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用事实 证明了他的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 实可行的。 任务探究二 让人物跃然纸上赏析人物通讯的细 节描写 任务导引 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是通讯报道中的重要 元素,也是通讯报道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 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元。在通讯中,恰如 其分的细节描写,可以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可读性和真实
11、性,它是通讯中最丰富的表情符号。 任务设计 1.请赏析下面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的文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 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 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答案 作者用敏锐屏气静神欣喜三个极富 感染力的形容词,准确无误地抓住了主人公袁隆平在 发现雄性不育植株时的心情,再配以停留伸 出抚摸三个动词,就更是详尽地突出了他工作 认真专注、观察严谨细致、科研一丝不苟的个性。 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 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 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 身子翻看着土壤。 答案 作
12、者用眯起打量蹲下翻看几个 动词,写出了袁隆平工作认真、敬业的科学精神。 2.袁隆平谈梦这一细节体现出袁隆平怎样的精神品 质? 答案 从袁隆平谈梦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袁隆平是一 个有着高尚品德的人,他有着为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 的幸福而努力追求的精神。 任务探究三 抒情议论显主旨赏析新闻抒情议 论的句子 任务导引 通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在对人物事件 的记述中自然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当写到 感人之处,作者还常常情不自禁地直接发表议论, 抒发感情,用以表达自己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 感染,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喜看稻菽千重浪以记叙为主,适当地插入 了议论和抒情,请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言,并
13、分析 其作用。 答案 (示例)原句: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 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 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 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作用:这段议论高度赞美了袁隆平有胆识有眼 光、坚持真理的创新精神,表达了对袁隆平的 崇敬之情。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袁隆平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种田 人中国一半以上的农田都种上了杂交稻种。民 间一度流传,两个平让中国人吃上了饭:一是邓 小平,二是袁隆平。他艰苦卓绝的研究为曾经被饥饿 困扰的国家带来希望,国家的鼎力支持为他带来了盛 名,持久不衰的盛名也给他带来了争议。
14、 那么,真实的袁隆平是怎样的?他对环球 人物记者说:我日日下田,而已。他的神 坛下,是无数人的拭目以待;他的眼睛里,却只 有秧苗摇曳的一亩田。他身上有科学家的固执, 也有历史亲历者的豁达。对待外界的争议,他尽 量选择消化于田间。其他的争议他不予理会,但 关于超级稻,他绝不退让。 2014年10月,他在环球时报上发表题为 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的文章,从历史发展、 现实数据的角度对网友的质疑一一进行驳斥,承 认有问题,但也绝不是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描 述的那样,文章不卑不亢。结尾处他写道:超 级稻研究事关国家荣誉和粮食安全,无论遇到什 么困难,我绝不会退缩。 材料二 2000年,隆平高科要上市,想要使
15、用袁隆平的名字。 他没同意,后来多位国家级领导劝说,加上他考虑到隆 平高科成立后,杂交水稻研究可以不再需要外国人投资, 就同意了。隆平高科许诺每年提供200万元的科研经费, 以及由姓名使用权换算而来的5%股本。许多人说袁隆平 卖掉股份就能轻松拿到上亿元,他说:我一分钱都不 能卖,我一卖,隆平高科就垮掉了。人家会想,隆平高 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他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 上世纪80年代他最负盛名时,湖南省组织部请他出 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正厅级。他拒绝说:我不适合, 当院长,意味着我要离开杂交水稻的研究岗位。隆平 高科成立不久,袁隆平辞去了董事的职务,埋首新一轮 超级稻的研究,他说:我就是个过路
16、财神。我就 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 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事情, 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 守。 材料三 失败那么多次,消耗那么多时间,究竟是什么 支撑你?记者问道。 他说:讲大道理的话,就是为人民服务。但我 觉得还有一方面是我的好胜心,有一个内在的动力, 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 这便是科学家的本心,他们天然对获得答案有着 强烈渴望。为了这种渴望,袁隆平错过了母亲的弥留 之际,错过了儿子的成长,上世纪70年代里唯一一次 请假还是妻子突发病毒性脑炎的时候。一连10天在医 院照顾妻子,那是他在中年时代与妻子最长的一次独 处:在
17、病床前为她念诗、唱歌、讲故事等妻子醒 来,他又继续踏上了前往田野的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袁隆平的研究给国家带来了希望,获得了国家 的大力支持,这既为他带来了盛名,也不可避免地给 他带来了争议。 B.袁隆平身上有科学家的固执和豁达,对于外界 对他的所有争议,他都不予理会。 C.在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一文中,袁隆平 承认三不稻确实有问题,这体现了他作为科学家 的责任和担当。 D.袁隆平不愿担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后来还辞 去隆平高科董事的职务,完全是因为他不愿意放下研 究水稻的事业。 解析:A项,原文是持久不衰的盛名也给他带来 了争议;B项,原文是但关
18、于超级稻,他绝不退 让;C项,超级稻和三不稻概念混淆。 答案:D 2.作为一位负有盛名的科研人员,袁隆平有哪 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专注科研 不慕名利 勇于担当 甘于奉献 乐于 创新 3.袁隆平坚守的是什么?放弃的又是什么? 坚守和放弃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说 明。 答案 袁隆平坚守的是他的水稻研究,是对国家和人民 的责任。他几十年如一日,不管失败多少次仍然坚持创 新;无论别人对他的研究有着怎样的争议和质疑,他都 不卑不亢地回应,并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袁隆平放弃的是对名利的追求、对家人的守护。 袁隆平不愿担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后来还辞去隆平高 科董事的职务,一开始不愿意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隆平 高科,都说明他放弃了对名利的追求;为了研究,他 错过了母亲的弥留之际,错过了儿子的成长,错过了与 妻子大部分的相处时光。 他的放弃是另外一种坚守。他放弃了名 利,放弃了对家人的守护,都是为了坚守他对科学的追 求和对国家与人民的责任。这坚守与放弃正体 现了袁隆平的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