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变化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变化 与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与新高考改革的推进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20202020. .1212 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总体变化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总体变化 四、我省如何推进高中综合改革四、我省如何推进高中综合改革 三、三、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新在何处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新在何处 讲述内容讲述内容 一、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动因分析一、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动因分析 (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数字化潮流带来的巨变,同时,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数字化潮流带来的巨变,同时, 科技与经济力量使世界变得更加动荡、复
2、杂和不确定,我们常科技与经济力量使世界变得更加动荡、复杂和不确定,我们常 常需要从不寻常中去吸取教训、得到成长常需要从不寻常中去吸取教训、得到成长; 教育是帮助个体、组织和系统在不可预见的混乱中生存乃至教育是帮助个体、组织和系统在不可预见的混乱中生存乃至 发展的关键工具。培养认知、情感和社会层面的复原力和适应发展的关键工具。培养认知、情感和社会层面的复原力和适应 能力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能力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这个时代,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再也不够用一辈子,教育要在这个时代,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再也不够用一辈子,教育要 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指南针和导航工具。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指南针和导航工具
3、。 一、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动因分析一、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动因分析 美国21世纪知识技能(彩虹图)(彩虹图) 实践能力 自律、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自律、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社会参与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社会参与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日本21世纪型能力模型 思维能力 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创造力、 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 元认知和适应力元认知和适应力 基础能力 语言技能语言技能 数量关系技能数量关系技能 信息技能信息技能 OECD对核心素养的重构(2012) 四个方面的四个方面的10大核心技能大核心技能 思维方式,即创造性,评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
4、力,思维方式,即创造性,评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 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 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 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生活技能,即公民素养、生活和职业能力及个人责任和社生活技能,即公民素养、生活和职业能力及个人责任和社 会责任。会责任。 其中,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最为重要,这些其中,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最为重要,这些 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代替的。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代替的。 我国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个体在未来信息化、学个体在未来信息化、学 习型、充满挑战的社
5、会中,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景时,习型、充满挑战的社会中,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景时,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 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持久观念。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持久观念。 核心素养有三个基本特征: 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 核心素养的本质核心素养的本质反思性;反思性; 在变化的情景中各个核心素养是联结在一起发挥在变化的情景中各个核心素养是联结在一起发挥 作用的。作用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深化育人关键
6、环节和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 重点领域改革;重点领域改革; 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 打好基础;打好基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 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二)高中育人方式要发生哪些转变?(二)高中育人方式要发生哪些转变? 到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
7、中新课程新教材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 全面实施;全面实施; 创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 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 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 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 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忽视中小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提高;忽视中小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提高; 课业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课业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
8、提升; 忽视科学评价,评价和选拔标准带有一定的片面忽视科学评价,评价和选拔标准带有一定的片面 性;性; 忽视教育公平,只能通过优质学校招生向弱势人忽视教育公平,只能通过优质学校招生向弱势人 群倾斜以实现补偿性教育公平;群倾斜以实现补偿性教育公平; 影响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不能满足不同影响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不能满足不同 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考试招生管理不同程度存在漏洞。考试招生管理不同程度存在漏洞。 (三)(三)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哪些弊端?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雅斯贝尔斯:“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雅斯贝尔斯:“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 展,现
9、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 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为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为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 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 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 就被遗忘的知识。”就被遗忘的知识。” 教育家陈衡哲:“一个人才的造成,单靠知识是不教育家陈衡哲:“一个人才的造成,单靠知识是不 够的;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是不够的;书本的了解,够的;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是不够的;书本的了解, 单靠
10、数量的灌注是不够的;数量收入的程度,单靠考单靠数量的灌注是不够的;数量收入的程度,单靠考 试是不够的。”试是不够的。”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 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 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加快完善初、
11、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 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 式。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 改革总体方案改革总体方案 (四)怎样建立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四)怎样建立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 民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民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 (一)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一)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
12、面而有个性的 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 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强调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和强调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和 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三项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三项 培养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二、高中新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总体变化课程方案的总体变化 (二)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二)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 1. .取消了学习领域;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取消了学习领域;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选择性
13、选择性 必修必修、选修三类课程选修三类课程。 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 选修选修 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 学考试需要设置。学考试需要设置。 由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学生由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学生 自主选择修习。自主选择修习。 参加高考参加高考 的学生,的学生, 必须选择必须选择 相关科目相关科目 修习。修习。 其他学生结合兴趣其他学生结合兴趣 爱好,也必须选择爱好,也必须选择 部分科目内容修习,部分科目内容修习, 以满足毕业学分要以满足毕业学分要 求。求。 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 需
14、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 及学校办学特色设置。及学校办学特色设置。 新旧高中课程设置对比新旧高中课程设置对比 学习领域学习领域 科目科目 必修学分必修学分 (共(共116 学分)学分) 选修学分选修学分I 选修学分选修学分II 共共18学分,占总学学分,占总学 分的分的9.5% 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学 语文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根据社会对人 才多样化的需求,才多样化的需求, 适应学生不同潜适应学生不同潜 能和发展需要,能和发展需要, 在共同必修的基在共同必修的基 础上,各科课程础上,各科课程 分类、分层次设分类、分层次设 置若干选修模块,置若干选修模块, 供学生选择。
15、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学校根据当地社会、 经济、科技、文化经济、科技、文化 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 的兴趣,开设若干的兴趣,开设若干 自选模块,供学生自选模块,供学生 选用。选用。 外语外语 10 数学数学 数学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8 历史历史 6 地理地理 6 科学科学 物理物理 6 化学化学 6 生物生物 6 技术技术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通用技术 4 艺术艺术 艺术或音乐、美艺术或音乐、美 术术 6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活动活动 15 社区服务社区服
16、务 2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 6 实验用实验用 20172017版(版(2020年修订)年修订) 科目科目 必修学分必修学分 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 学分学分 选修学分选修学分 语文语文 8 8 0 0- -6 6 0 0- -6 6 数学数学 8 8 0 0- -6 6 0 0- -6 6 外语外语 6 6 0 0- -8 8 0 0- -6 6 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6 6 0 0- -6 6 0 0- -4 4 历史历史 4 4 0 0- -6 6 0 0- -4 4 地理地理 4 4 0 0- -6 6 0 0- -4 4 物理物理 6 6 0 0- -6 6 0 0- -4 4 化学化学 4
17、4 0 0- -6 6 0 0- -4 4 生物学生物学 4 4 0 0- -6 6 0 0- -4 4 技术(含信息和通用技术(含信息和通用 技术)技术) 6 6 0 0- -1818 0 0- -4 4 艺术(或音乐、美术)艺术(或音乐、美术) 6 6 0 0- -1818 0 0- -4 4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 1212 0 0- -1818 0 0- -4 4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8 8 劳动劳动 6 6 8 8 合计合计 8888 4242 1414 校本课程不少于校本课程不少于14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 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
18、程不少于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不少于8 8学分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共综合实践活动共8 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 军训、社会考察等军训、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6 6学分(完成学分(完成2 2个课题研个课题研 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劳动共劳动共6 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 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学分,在课外时间进 行,三年不少于行,三年不少于40 40 小时;其余小时;其余4 4学分与通用技术以及校学分与通用技术以及校 本课程统筹。本课程统筹。 2 2. .进一步
19、明确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改革相与高考改革相 衔接衔接。 课程结构 课程目标 学分变化 与考试关联 必修 共同基础 全修全考 116 88学分 学考内容;毕业 依据;高职高专 录取依据 选择性 必修 差异发展 选修选考 22 42学分 高考和选考内容; 本科录取的依据 选修 自主选择 学校统筹 6 14学分 不考或备考 (三)提出了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三)提出了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建议 1.1.科学编制课程标准与教材;科学编制课程标准与教材; 2 2. .合理制订课程实施规划;合理制订课程实施规划; 3 3. .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 4 4
20、.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5 5. .努力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努力完善考试评价制度; 6 6. .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四)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四)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1 1. .提出了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学生发展指导提出了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学生发展指导、选选 课指导课指导、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教学教学管理管理、考试评价等制度考试评价等制度。 2 2. .增设增设“条件保障条件保障”部分部分。提出调整高中教师编制提出调整高中教师编制 标准标准、完善图书资料技术装备教学设施标准和经费投完善图书资料技术装备教学设施标准和经费投 入标准
21、入标准。 3 3. .增设增设“管理与监督管理与监督”部分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建立国家建立国家、省两级课程实省两级课程实 施监测制度施监测制度。 (五)(五)高中新课标有两大突破、三大变化高中新课标有两大突破、三大变化 两大突破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大概念大观念 学业质量标准 三大变化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学业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学科课程发生根本 转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 作为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目标:学科的教育以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学科的教育以形成学生核心素养 为根本目的;为根本目的; 重组课程内容:重组课程内容:学科的课程内
22、容将发生结构性变学科的课程内容将发生结构性变 化;化; 制定学业质量:使学科核心素养可测可评;制定学业质量:使学科核心素养可测可评; 指导教学实践:从学科知识教学走向学科指导教学实践:从学科知识教学走向学科 教育教育, ,发挥发挥在学生素养形成中的独特功能在学生素养形成中的独特功能; 提出相关建议:指导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改革。提出相关建议:指导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改革。 三、新一轮三、新一轮的的高考改革新在何处高考改革新在何处 1.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进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进程 第二批第二批 (20172017年年9 9月)月) 北京、天津北京、天津 山东、海南山东、海南 第三批第三批 (201820
23、18年秋季)年秋季) 辽宁辽宁、河北、江苏河北、江苏 湖北、湖北、湖南、重庆湖南、重庆 广东、广东、福建福建 第一批第一批 (20142014年秋季)年秋季) 上海、浙江上海、浙江 第四批第四批 (20212021年秋季)年秋季) 江西江西、山西、山西 陕西、甘肃陕西、甘肃 宁夏、广西宁夏、广西 云南云南 (1)1)考试科目新组合:考试科目新组合:3 33 3或或3 31 12 2等;等; 2.2.高考改革高考改革的的“十新十新” (2)2)考试内容新调整:使用新课标新教材;考试内容新调整:使用新课标新教材; (3)(3)学业学业考试新形式:分合格性和选择性考试;考试新形式:分合格性和选择性考
24、试; (4)(4)等级赋分新规则:划分等级比例,各省不一;等级赋分新规则:划分等级比例,各省不一; (5)(5)选考保障新机制:以最低保障数量为等级赋分的选考保障新机制:以最低保障数量为等级赋分的 基数;基数; (6)(6)高考高考录取新方式:“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新方式:“两依据,一参考”; (7)(7)科目选择新要求:科目选择新要求:学生学生根据将来报考根据将来报考高校专业高校专业 自主选择修习科目;自主选择修习科目; (8)(8)志愿填报新变化:志愿的填报以专业优先;志愿填报新变化:志愿的填报以专业优先; (9)(9)录取批次新调整:取消批次,只分本科、录取批次新调整:取消批次,只分本
25、科、 专科招生;专科招生; (10)(10)高考加分新规定:只剩高考加分新规定:只剩5 5种,条件苛刻。种,条件苛刻。 3.3.对几个难点问题的讨论对几个难点问题的讨论 (1 1)“3“31 12 2”模式是不是最优?模式是不是最优? 类别类别 统考科目统考科目 选选考科目考科目 选考科目选考科目 总分总分 文文理理 科科 语文语文150150分分 数学数学150150分分 外语外语150150分分 从从物理物理、历历 史史中选中选1 1科科 100100分分 从生物、从生物、化学化学、地、地 理、政治理、政治4 4科中选科中选2 2 科科各各100100分分 750750分分 “物理”和“历
26、史”的首选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物理”和“历史”的首选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 确立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大方向的分野,让学生缩小确立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大方向的分野,让学生缩小 了选择的范围,克服了盲目性;了选择的范围,克服了盲目性; 由由2020种高考选科组合为种高考选科组合为1212种高考选科组合,克服种高考选科组合,克服 了大范围内走班制带来的师资、教室、班级等软硬件了大范围内走班制带来的师资、教室、班级等软硬件 的不足,又给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的不足,又给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7 7省市各科目的选报呈现新情况省市各科目的选报呈现新情况。 首选科目中的历史占比
27、普遍升高首选科目中的历史占比普遍升高。 “3“31 12 2”模式模式存在问题。物理、历史不能同存在问题。物理、历史不能同 时选;化学、生物、政治、地理时选;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 4科中化学最难,将科中化学最难,将 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 关于关于“3“32 21 1”模式。模式。偏理组合:偏理组合: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各各100100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 4科中选科中选1 1科科 100100分;分;偏文组合:偏文组合:政治、历史各政治、历史各100100分,从地理、分,从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生物4 4科中选科中选
28、1 1科科100100分。分。 “3“32 21 1”模式模式可以避免出现弃考物理、弃考可以避免出现弃考物理、弃考 化学现象!物理、历史还能同时选。化学现象!物理、历史还能同时选。首选科目采用首选科目采用 卷面原始分卷面原始分根据首选科目制定招生计划。根据首选科目制定招生计划。 (2 2)怎样)怎样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 开设生涯课程,指导学生合理选课。高校要提前公开设生涯课程,指导学生合理选课。高校要提前公 布报考科目要求;布报考科目要求; 开发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选课要求;开发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选课要求;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着力
29、改善办学条件,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 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 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 新高考五种赋分制的比较新高考五种赋分制的比较 ( (3)3)成绩呈现方式和等级赋分成绩呈现方式和等级赋分如何如何科学公平科学公平? 省份省份 上海上海 浙江、北浙江、北 京、天津京、天津 山东山东 广东、福建、广东、福建、 湖南、湖北、湖南、湖北、 重庆、江苏、重庆、江苏、 河北
30、、辽宁河北、辽宁 海南海南 赋分制赋分制 5 5等等1111级级 5 5等等2121级级 5 5等等8 8级级 5 5等级等级 标准分标准分 分数分数 区间区间 4040- -7070 4040- -100100 2121- -100100 3030- -100100 总分总分 100100- -900900 等级等级 分差分差 3 3分分 3 3分分 1 1分分 1 1分分 平均标准分平均标准分 500500分分 区分度区分度 最差最差 较差较差 最好最好 较好较好 卷面总分与综合卷面总分与综合 标准分可能相差标准分可能相差 很大很大 五个等级的赋分制比更细致更科学,更有利于科学严谨五个等级
31、的赋分制比更细致更科学,更有利于科学严谨 的区分和选拔人才,按公式计算,分数可以四舍五入精确的区分和选拔人才,按公式计算,分数可以四舍五入精确 到到1 1分档。分档。 Y1Y1、Y2Y2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1、T2T2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 Y表示原始分表示原始分, ,T T表示转换分表示转换分; ; 以整数呈现,采取“四舍五入”。以整数呈现,采取“四舍五入”。 假设王同学某学科原始分为假设王同学某学科原始分为7575分,从分布区间看该学科的原始分,从分布区间看该学科的原始 成绩属成绩属B B等级。等级。 而而B
32、 B等级的转换分区间为等级的转换分区间为8585 7171,那么王同学该学科的转换分,那么王同学该学科的转换分 通过计算为通过计算为8080分。分。 (4 4)如何缓解教师)如何缓解教师“潮汐现象潮汐现象”?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购买服务、返聘优秀退休教师;购买服务、返聘优秀退休教师; 探索“县管校聘”措施;探索“县管校聘”措施; 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 ( (5)5)如何防止出现“弃选物理”及外语一年两考带来的如何防止出现“弃选物理”及外语一年两考带来的 问题?问题? 设置保障机制,浙江的物理、湖南等八省的化学科设置保障机制,浙江的物理
33、、湖南等八省的化学科 目都设定了基数;目都设定了基数; 江苏省、广东省将外语听说考试放在平时并实行机江苏省、广东省将外语听说考试放在平时并实行机 考。考。山东只是听力实行两考。山东只是听力实行两考。 (6 6)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一定要保护学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一定要保护学 生的灵感、兴趣和好奇心,要给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长生的灵感、兴趣和好奇心,要给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长 的时间和空间。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主要是传承但要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教育主要是传承但要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创新 能力不只是教育问题,我们
34、需要创新的文化土壤。能力不只是教育问题,我们需要创新的文化土壤。 (7 7)强基计划如何更加公平?强基计划如何更加公平? 强基计划和综评招生是方向但要减小面试的权重。高强基计划和综评招生是方向但要减小面试的权重。高 考分数作为升学的唯一依据有一定的弊端。考分数作为升学的唯一依据有一定的弊端。 综合评价招生是打破单纯高考分数评价招生的实践探综合评价招生是打破单纯高考分数评价招生的实践探 索,有利于减负、有利于打破一考定终身、有利于学生全索,有利于减负、有利于打破一考定终身、有利于学生全 面发展。面发展。 1.1.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的组织领导。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的组织领导。 尽快成立省级高考综合改革领
35、导机构,加强部门之间的尽快成立省级高考综合改革领导机构,加强部门之间的 协调合作,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共同来部署改革任务,保协调合作,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共同来部署改革任务,保 障改革落到实处。障改革落到实处。 2.2.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的宣传引导。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的宣传引导。 召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公布江西省高考综合改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公布江西省高考综合改 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编印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材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编印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材 料,加强对媒体和网络的舆论引导,消除考生和家长对改料,加强对媒体和网络的舆论引导,消除考生和家长对改 革革的担心和疑虑,争取社会的理解
36、和支持。的担心和疑虑,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四、我省如何推进高中综合改革四、我省如何推进高中综合改革 3.3.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的配套建设。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的配套建设。 设立高考改革专项经费,用于普通高中学校校舍改扩设立高考改革专项经费,用于普通高中学校校舍改扩 建、教学仪器设备添置,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教学仪器设备添置,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提高普通高中学费标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督促各。提高普通高中学费标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督促各 地落实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明确时间表地落实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明确时间表 、路线图。、路线图。 4.4.实施“高中教
37、育信息化攻坚项目”实施“高中教育信息化攻坚项目”。 进一步推进走班排课、学情分析系统在高中学校的全进一步推进走班排课、学情分析系统在高中学校的全 面普及应用,并开展模拟演练。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初、面普及应用,并开展模拟演练。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初、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使用。 5. 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办学。 提高育人水平,组织开展省级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估提高育人水平,组织开展省级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估 认定工作。加强对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制订认定工作。加强对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制订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
38、实施意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实施意 见。引导高校、科学院所、企业参与改革,与高中学见。引导高校、科学院所、企业参与改革,与高中学 校共建实验室、社会实践基地,为高中学校提供资源平校共建实验室、社会实践基地,为高中学校提供资源平 台。台。 6.推进新课标新教材实施。推进新课标新教材实施。 制订江西省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加大高制订江西省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加大高 中教师和教研员培养力度,开展校长教师全员培训,举中教师和教研员培养力度,开展校长教师全员培训,举 办全省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省级骨干培训班。加强办全省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省级骨干培训班。加强 高中教师培训经
39、费保障,协调省出版集团承担培训经费。高中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协调省出版集团承担培训经费。 7.多渠道补充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多渠道补充普通高中专任教师。 扩大公费师范生的招生数量,积极推动各地将公办扩大公费师范生的招生数量,积极推动各地将公办 普通高中纳入“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范围。普通高中纳入“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范围。指导各地指导各地 编制编制20212021年专任教师补充规划,做到“有编即补”。年专任教师补充规划,做到“有编即补”。 8.加强教育考试能力建设。加强教育考试能力建设。 推进全省市、县(区)教育考试机构及职能整合,配推进全省市、县(区)教育考试机构及职能整合,配 齐政治、地理、生物、艺术四科秘书。建设省级命题基齐政治、地理、生物、艺术四科秘书。建设省级命题基 地,充实命题教师库,组织开展选考科目的考试命题和地,充实命题教师库,组织开展选考科目的考试命题和 试测工作。试测工作。鼓励中学教师积极参加考务,将教师参加中鼓励中学教师积极参加考务,将教师参加中 高考命题、监考等纳入继续教育,计入学时,折算学分。高考命题、监考等纳入继续教育,计入学时,折算学分。 谢谢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