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试卷高中语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试卷 姓名:_ 班级:_考号:_ 1.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现如今,说起屏幕,人们已太过熟悉:无论是随身携带的手机等“小屏”,或是家中配备的电视、电脑 等“中屏”,还是户外共享的影院银幕、展示投影等“大屏”,屏幕无处不在。它们样式纷繁、画质光鲜、功 能各异,是人们视线的主导,深度参与大众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屏媒时代”也成为高频词,成为人们观察和讨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屏幕媒介又称 为屏性媒介,是指利用现代数字成像技术与显示技术,为实现视像传载、信息交互等目的,被大众所广 泛使用的现代化媒介。从
2、1895 年第一块电影屏幕的诞生,到如今“能上网、能拍摄、能看视频”的智能手 机的普及,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高清显示技术不断发展,屏幕视觉化和交互化程度越来 越高,功能日趋多元,不仅更加“好看”,也愈发“好用”。以可穿戴的移动小屏幕为主,联动各类屏幕进行 交互,多终端设备共同运作,我们已经进入移动、多元、联动的“屏媒时代”。 对于这种已不可或缺的媒介形式,人们既依赖于其便利,又不免产生担忧。屏幕越来越多,快速更 迭,令人目不暇接,对人的自制力构成挑战,稍加放纵便会陷入无边的虚拟现实。近期,世界卫生组织 提出建议:“电子屏幕使用应设置时限”,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需注意。还有人指出:屏媒
3、时代,传播内容 多了,信息吸收效率却低了;互动功能强了,真情流露却少了。这让屏幕成为一些社会问题、“现代病”的 “背锅侠”。针对屏幕问题的诸多争论,体现出人们在技术新旧更迭、时代变与不变中的种种思考。 新媒介新技术会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好吗?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屏幕,人们能看书、读图、欣赏音 乐、观看影像,甚至体验交互。屏幕为各类文化内容提供更便捷的创作条件和更充分的展示空间。为抗 击疫情,不少依赖实体环境的文艺活动受到限制,屏幕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比如,在 一系列数字化“云展览”中,人们不需踏出屋门,仅凭近在咫尺的屏幕便可体验观展,由此引发公众呼吁建 设“虚拟公共艺术空间”。在与人
4、工智能、大数据运算等技术相结合后,屏幕将由“设备”转型为更广义的 “界面”,内容生产模式也随之革新。近期,如全职高手穿越火线等以虚拟生活为题材的文艺作品 开始产生,也出现如“界面电影”“引擎电影”等新的艺术形式。由此可见,屏幕的发展是一种必然,随着科 技进步, 媒介必将随之生长。 发挥新媒介新技术的正向作用,关键在于“人”。屏媒时代对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考验,提升我们的媒介 素养是必然选择。通过屏幕中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得以链接,虚拟生活同现实生活一起,成为现代 人类生活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屏媒时代推动人类再次“进化”:视野更大、视线更远、 视角更多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5、在屏幕背后的虚拟空间里,仅仅有着“真实的抽象”,屏幕是工 具、载体,而不是实质。在充分利用屏幕便利性的同时,也要规避不利影响:既要从“我”做起,适当追求 “极简主义”,不断学习恰当的运用方式,养成合理观看习惯,形成更加成熟的用屏模式;也要为他人着 想,助力监管平台共同净化、精化屏幕内容,疏引优质精品,摒弃沉疴冗余,给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内容 以充分展示空间。 不论未来屏幕如何发展,我们的生活不该被“像素”和“网速”捆绑,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结永远更值得 追寻。在不断更迭的媒介变革中,只有不断锤炼和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才能真正发挥媒介作用,让技 术造福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屏媒时代”更需提升媒介素养
6、)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屏幕无处不在,成为人们视线的主导,深度参与大众日常生活,也成为人们观 察和讨论社会文化的视角。 B.作者认为人们通过屏幕传播的内容多了,导致信息吸收效率降低;互动能力强了,导致真情流露少 了,因此屏幕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现代病”的“背锅侠”。 C.新媒介新技术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好了。事实证明,屏幕的普及可以有效缓解文艺活动依赖实体环境 而受到限制的问题。 D.虽然通过屏幕中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得以链接,虚拟生活同现实生活-起,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屏幕永远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结。 (2)下列
7、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肯定了新媒体新技术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好,但同时对人们的媒介素养也产生出了担忧。 B.文章举全职高手穿越火线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屏媒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C.文章通过道理论证事实论证相结合,论证了屏媒发展的弊端,我们要谨慎对待这种媒介。 D.文章首先论证了屏媒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接着提出了提升媒介素养的要求,值得我们深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屏幕使虚拟与现实得以链接,使我们的视野更大、视线更远、视角更多元,可以说屏媒推动了人类再 次“进化。 B.屏幕背后的虚拟空间不是实质性的存在,屏幕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产
8、生不利的影响,我们 应该规避。 C.屏幕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形式,挑战着人的自制力,稍加放纵便会陷人虚拟现实, 这也是人 们针对屏幕问题诸多争论的原因。 D.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屏幕未来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算等技术结合,进行转型和内容生产模式 的革新。 2.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逐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骆射”,却遇到巨大阻 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 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 民族身份
9、、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 “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 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 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 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 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10、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 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 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 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 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在北京 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这次由民族文化艺
11、术工作委员会等 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 该是什么样子。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 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 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士人爱穿敞襟宽袍,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 之雅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选自人民日报: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
12、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服饰文化,历经几千年传承发展,可谓博大精深,唐装、旗袍等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是世界眼中 靓丽的风景。 B.服饰文化在当代中国正日趋衰弱,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处的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 特色的中式礼服。 C.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展物对于国家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国家的 文化名片化 也是文化认同感的载体。 D.“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 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了“国服”的意义,确定 了“国服”的款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思路谋篇布局,层
13、次清晰,逻辑严密。 B.文章首段引用史实,引出“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这一中心论点。 C.文章既肯定民族服饰于个人、国家的意义,更指出它的政治功能,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文章尾段再次强调民族服饰的重要性,强化主题,从而加深了读者印象,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我们对“国服”的重视 程度好像还不够。 B.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穿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 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C.“国服”的设计既要有中国元素,更应
14、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这样的“国服”对普通民众才 具有亲和力,便于普及。 D.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 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3.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多年来,中国文论体系的建构问题始终围绕着一种既定的前提来探讨,那就是如何看待西方理论的影 响,其中包含有惯性的二元对立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观,即通过文化对抗而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主意 识。这种逻辑产生于近代以来外来文化冲击的历史记忆和真实感受,其对抗和对立是当时历史文化语境 所决定的,具有历史真实性和道德合理性。但从历史的长线来看,拘泥于二元对立的文化
15、立场和价值 观,是很难建立起被世界广泛认同的理论体系的,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走向为对抗而对抗的极端化的思 维方式。 二元对立价值观的存在是一种常态,它不只是中国文论或者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也不只是一种文化冲突 的历史轨迹,而是一-种世界性的当下事实和发展逻辑。如果把欧洲、关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近来发生的 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矛盾冲突,看作是全球化进程的终结可能还为时尚早。但是,它 们预示着一种逆全球化或反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其思想本质也是源自于二元对立的文化价值观。因此, 弱化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强调人类命运发展的同一性和整体性思想将变得十分重要。习近 平近年来一直积极倡导的“
16、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前瞻性理论,对于人类命运和世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这是弥合当下国际矛盾和文化冲突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文化逻辑,也将是对世界思想文化产生重 大历史影响的中国当代思想理论。对于中国当代文论体系建构来说,它更具思想指导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主要是以国际关系和世界发展为着眼点而阐发的基本理念,经过几年来的不断阐释 和世界大势的新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对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问题的全面思考,已经成为一种 新的世界发展的整体性概念一“新全球化思想。“新全球化”是一种多元一体的共生性和包容性的全球化, 而此前的全球化可以看做是单一性和一律化的全球化,以源自于某一文化体系
17、的价值观为圭臬,取消差 异性进而碾压式推进的全球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碾压式全球化快速地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同时 也制造了越来越大的矛盾。但是,无论全球化存在着怎样的弊端,无论在此进程中可能带来何种牺牲, 以抵抗全球化,回归保守主义和分化主义的反全球化思潮是没有出路的,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风险性和 无序化。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文论的发展经历了由“跟着西方说”到“与西方对着说”过程,其背后的价值观和 思维方式都是二元对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启示我们超越时空束缚,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和人类 观念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文化发展的结果就是寻找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当
18、代 文论体系不是要重回简单的文化对抗模式,而是要正视对抗而又要适时适度超越对抗,最终抵达“一起说 的理论境界。只有如此,我们的理论才能具有更广泛的世界性价值,更有效地为人类思想理论发展确立 中国方案。 (摘编自张福贵新时代中国文论建构的历史演进与价值取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元对立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产生过一定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看,这种观 念存在局限性甚至危害性。 B.中国文论对西方理论的对抗意识,以及当下国际社会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表明,二元对立的文化价 值观长期存在且日益强化。 C.以一元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全球化虽造成了诸多
19、矛盾,但与反全球化将导致的风险性和无序化相比, 其消极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D.“新全球化”思想与此前的全球化在理念和实践方面完全不同,它主张用世界的多元化发展来取代过去 的一体性,允许差异存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反思中国文论体系建构的前提人手,先分后总,闸释了文论建构应有的价值取向。 B.文章论证了二元对立价值观常态化的危害,凸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重要价值。 C.文章比较了全球化、反全球化和新全球化的不同,为中国文论体系建设发展提供了借鉴。 D.文章秉持理性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对中国文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及走向展开了辩证思考。 (3)根据原文内
20、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中国文论体系的建构应以人类思想认同为终点,坚决摒弃二元对立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吸纳 中外文论的优秀资源。 B.鲁迅的“拿来主义文化观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但其基本观点与本文所提倡的对待中西方文化的 看法也有共通之处。 C.全球化的演进过程表明,由单向性的文化接受到对立性的文化冲突,再到共生性的文化融合,是世界 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具有普世性重要价值,启示我们价值观导向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具体学 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前提。 4.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儒释道为主的文化精神和人伦思
21、想这个文化传承的灵魂和基础,作为“开物 成务”的文化外在表现形态也是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从姓氏到汉字,从天文、节气、历法到农、 算、地理,从中医药到中华武术与体育养生,从“生、冠、婚、丧”等人生礼仪到民族传统节日,从茶、 酒、烹调到衣冠服饰,从诗词歌赋等各种文学作品到书法、雕饰、戏曲、绘画、音乐、楹联等种种艺 术,这一项项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丰富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 习和继承,并将之传递下去。 为了增强文化自觉,让民众真正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思想 和文化遗产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中央电视台 百
22、家讲坛 栏目致力于“在 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选择某领域内术业专攻的专家或名家,以“故事化讲述”“影像化呈 现”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这一载体,生动形象地向广大民众宣讲中华民族的历史文 化。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节日庆典等活动,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转化的有效方式。在庆祝新中国 七十华诞的联欢活动中,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民族声乐和歌曲,带有独特的华夏文化气息的舞 龙舞狮表演、红绸腰鼓表演等,展现了五十六个民族齐聚一堂,欢欣鼓舞,为新中国庆生的喜庆祥和的 场景。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炼题材,将优秀 传统文化转
23、化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来自民间文学的想象与艺术灵感让人们言说不尽。现 代动漫取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母题元素,并加以创造性发挥,用超现实的手法、现代的光影技 术,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资源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今年取得巨大票 房实绩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 是从古老神话传说中获得母题与创作灵感的,这部 3D 动漫电影的成功经验, 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当今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在文学影视等艺 术创作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进行整合加工,以此转 化为诗歌、小说、歌舞、绘画、雕塑、
24、戏剧、电影、电视、动漫和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当代表 达,打造出既反映时代特色又涵养人们心灵的文艺精品。同时,要积极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 工程,创作推出一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国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对旨在保护和弘扬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题材的文艺作品进一步加大扶持资助力度,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对弘扬和保护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等重点选题范围内的作品给予资金扶持,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艺术创作营 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摘编自佟金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具有纷繁复杂的特
25、点,而儒释道三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 B.在重大节日庆典等活动中,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这可以让我们能更直观地去感受传统文化。 C.要做到中华传统文化有效传承,我们只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炼题材,以获得灵感。 D.文学影视汲取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也使得其艺术形式和当代表达呈现多样化的形式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总-分”结构,论证如何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创新的问题,观点鲜明。 B.文章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以对比,以此论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途径。 C.文章第四段从两个维度,阐述了文艺作品传
26、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法,很有现实针对性。 D.文章运用多项事例论证,论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冠、婚、丧”本来是人生中的四大重要事项,现在却已经完全成为人们聚众吃喝和送礼的由头。 B.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文化传承融入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这有助于让民众了解中华的传统文 化。 C.3D 动漫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取材于古老神话传说,票房实绩证明,影视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 D.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扶持资助力度,这能为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文艺作品的艺术创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 境。 5.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
27、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许宁生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 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正在大放异彩,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一代人工智 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握 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 重大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使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人工智能有着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放眼当下,人工智能正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有 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
28、市治理能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但也要看 到,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对大量数据进行抽象和总结,转 化为一类特定的计算模型,最终实施在特定的应用中。传统人工智能这一运行模式也带来一些问题:知 识引导方法长于推理,但是难以拓展:数据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其过程难以理解:策略学习手段 能对未知空间进行探索,但其依赖于搜索策略。可见,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 智能的各自优势,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通过脑科学的深入研究 和神经机制的系统
29、解析,“破译” 大脑信息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再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参照、模拟和逆 向工程,将会形成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涉及范围极广,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全面了解大脑机制和功能更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这种创新往往需要高度专业性和长时间的储备与积累。对于我国来说,尤其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要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为目标,以既有资源稟败和研发优势为主攻方向, 以“双一流”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人才梯队培养为抓手,实现未来人工智能领城的重大原始突破,进而利 用类脑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第二,要做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近
30、年来,包括我国在内, 不少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2017 年 7 月,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 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 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贯彻落实这一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提 出了很高要求。当前,推动脑科学、类脑智能、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大力建设人才队伍,为相关科研提 供人才支撑。 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城的重大创新,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从全球治理到 社会生活,从国家发展到家庭建设,都将固这一领域的创新而发生重大变革,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只有 与情
31、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符合人性的创新点,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正 向的创新,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如何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 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既是时代之问,也需要时代之答。 (摘编自 2019 年 1 月 8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 B.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存在难以拓展、过程难以理解等问题。 C.当前人工智能需要先解决的是技术范畴内的问题,然后才是考虑情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 D
32、.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未来需要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 提出的新课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话,目的是论证新代人工智能必将给人类带来机遇。 B.第段分析了传统人工智能和类脑智能之间的区别,帮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C.第段强调我国在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时候特别需要把握好的两个方面。 D.文章引述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内容,来论证我国非常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类脑智能引领入工智能发展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将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
33、大影响。 B.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题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入工智能的各自优势如何有效发挥. C.只要具备高度专业性的知识并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就一定能够全面了解大脑的机制和功能。 D.人工智能的发展创新只有真正符合人性,才是正向的创新,才能促进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林语堂认为,儒家思想即便在现代社会,依旧具有很强的活力。在他看来,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 社会秩序。第一、孔子学说的重点在人世间,是积极进取的。第二、孔子学说有一整套理性的思想体 系。第三、孔子学说提倡知识。第四、孔子学说具有包容性。 因此,林语堂认为,尽管西方现代思想对儒家学
34、说构成了挑战,但是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扑不破的真 理,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生活上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 林语堂认为,道家的思想虽然消极遁世,但它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要,同时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浪漫 的色彩。林语堂说:“孔子的人文主义能否叫古代中国人十分的满足呢?答复是。它能够满足,同时,也 不能满足。”如果它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欲望,那么“就不复有余地让道教与佛教得以传播了”。林语堂说中 国中堂立轴和瓷器上的绘画,有两种流行的题材,一种是合家欢,上面画着一家男女老少,正在欢天喜 地过大年或庆丰收。另一种为闲散快乐图,如渔翁、樵夫或幽隐文人,悠然坐在松荫之下,体会天人合 一的
35、意境。这两种题材分别代表孔教和道教的人生观念。林语堂认为孔子的学说过于崇尚现实而太缺乏 空想的意象的成分,而由道家演变出的道教有之。道教代表神奇幻异的天真世界,这个世界在孔教思想 中则付之阙如。 总之,在林语堂看来,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所以,道家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 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中国文化中重要特征之田野风的生活与艺术及文学,采纳道家的哲学之思 想者不少。 林语堂认为,佛教思想虽然也是消极的,但是在哲学上以及人生态度上同样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在 哲学方面,孔子的哲学,只有德行上的哲理,而佛教却含有逻辑的方法,含有玄学,更含有知识论。林 语堂说佛教在中国影响之大
36、,以至于改造了孔子哲学的本质,导致了理学的诞生,尽管它没有改变中国 学者的信仰:在宗教方面,“在一个混乱的国家。一个宗教以世界为空虚,可能是逃避尘世悲痛多变之生 活的去处”。它可以使人们淡漠一切世事俗务,实现精神的宽慰和解脱。林语堂说,“一个忠实的佛教徒确 比常人来得仁爱、和平、忍耐,来得慈悲”。此外在今天的中国,由于佛教寺院多在高山名胜之地,烧香 拜佛还可以给人们提供旅游、欣赏风景的机会等。所以,同道教一样,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 部分,都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 林语堂坦承中国文化存在的缺陷,他认为中国文化固有优处,弱点亦多,同西方相比,“我们的社会观、 人生观,至少落后人家二百年”
37、。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他认为主要是理学吸收了道家与佛教的消极因素 的结果。林语堂说,儒家学说在孔孟、墨子时代还是动的哲学,孔子本人就是“活活泼泼的世故先生、老 练官僚”,少有静观宇宙的话,注重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到孟子时代,更讲求大丈夫之论,强调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到了宋代,由于濂溪、横渠、二程等人出入佛、道十几年,深受 道家“主虚、主静、主牝、主柔、主无为、主不可见欲”的影响,再加上佛家看破世情之法,天下事越无可 为了。所以,林语堂认为只要我们直追孔孟,找到儒家的中心思想,与西方比较之,弃其糟粕,取其精 华,就可以恢复中国文化的活力。 (摘编自姚传德林语堂论中国文化的结
38、构) 材料二: 主持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滋养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并对解 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启示。 ? 邴正: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历史中孕育了优秀传统文化,形塑了伟大精神品格。中华民族素有坚韧不 拔的抗争精神。神话是民族精神最本色的闪光。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蕴含着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伟大 精神:天塌了,女娲采石补天;洪水来了,大禹导河治水:头断了,刑天挥舞干戚:没路了,愚公立志 移山:天之高远,夸父追逐太阳!中华民族素有家国一体的博大胸怀,主张敬老扶幼,助人为乐,先人 后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准则。中华民族素有天下大同的理想
39、追求,视天下 为己任,追求普天同乐的理想境界。论语 颜渊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 弟也。”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抗疫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力量,很多都可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中追根溯源。 陈卫平:回望两个多月来的抗疫,社会各界展现的“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精神最令 人印象深刻。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以责任为重的深厚传统,如孔子的“行义”和墨子的“贵义”,都具有“义不 容辞”之意,即对于必须扛起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孔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 与?”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的,因此必须为生活于其 中
40、的群体负起责任,为此可以弃置个人利益。孟子说“君子自任以天下为重”,即以关怀天下为己任,具体 来说就是对家庭邻里、社稷百姓、自然万物肩负起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的责任。 (摘编自 2020 年 4 月 8 日光明日报) (1)材料一中林语堂关于道教及道家思想的阐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教在古代得以传播,说明了儒家思想不能完全满足人内心的欲望。 B.与追求“合家欢”的儒家不同,道家追求个人享乐和“天人合一”。 C.道家是中国思想中的浪漫派,有力滋养了中国文化中的田野风特征。 D.中国文化存在缺陷,其中道家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41、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林语堂认为,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一样,其积极意义都大于消极意义;他还认为,儒家思想在现代社 会依旧具有很强的活力。 B.受佛、道思想影响,儒家思想的进取精神有所降低,只要找到其中心思想,就能恢复儒家思想的活 力,恢复中国文化的活力。 C.从材料二看,这两位被采访者都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本次抗疫斗争的胜利,所起到的积极 作用以及产生的正面影响。 D.这两则材料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述时,都先列出相关史料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体现了 论述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3)下列四个问题中,填在材料二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何理解抗疫斗争中彰显的精神力量是
42、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具体 表现 B.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展现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弘扬 C.抗疫斗争中彰显出来的精神既有深沉的历史厚度,也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我们应该如何继续发扬这种 精神 D.抗疫斗争中彰显出来的精神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何理解这一精神 力量。 (4)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中国文化的构成要素。 (5)结合材料,简要概述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史前与夏代的考古与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直接关联着国家与文明的起源。例如,黄帝是中
43、华民族的人文 始祖,黄帝陵在今陕西黄陵县,根据史书记载,历代都到这里祭祀黄帝,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1937 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关头,国共两党于清明节共同公祭黄帝陵,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祭文,这 一活动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唤起全国民众奋起抗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考古领域,黄河流域考 古发现已经构筑了1万年以来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没有大的缺环,黄帝时代的文化遗存位列其中。而要清 晰揭示这段历史,未来仍需各领域专家对这些遗迹和遗物展开科学研究,当然也需要考古学本身不断再 发现、再佐证,现已启动的河南三门峡灵宝北阳平遗址的勘探与发掘工作就是这方面的新探索。 商周至明清考古与今天各类遗产保护传
44、承工作,都承担着这方面的功能。当我们在学习和诠释甲骨文记 载的历史时,可以深刻体会中华先民的伟大,感悟语言和文字世代相袭是中华文明流传最广泛、最深 厚、最基础的文化基因。当我们面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又一定可以品味“六王毕,四海一”的豪迈进程。 端详汉代瓦当“长乐未央”的文字,注视乾陵无字碑,再漫步于明清帝陵,心中定会感慨万千。这些收藏在 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能够让我们触摸和感受悠久历史和 深厚文化,从而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了它们,也就续写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脉。毫无疑问,各 地有不同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各地历
45、史文化内涵的解析,都离不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对已经成为 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殷墟、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等遗址来说是如此,对其他各类考古遗址和遗 存来说亦是如此。考古学不仅要把五千多年的文明内涵说清楚,也要解决好中华文明根系问题,探寻“不 断裂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从而帮助人们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也让世界了 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今日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 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一方面要以加强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 导。另一方面
46、,通过对考古遗存的讲解和知识传授,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掌握传统文 化精髓,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摘编自韩国河考古工作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 材料二: 中国特色的考古学不是指某一种特色,而是指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综合特色。从学科的角度而言,世 界上存在着人类学的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考古学两大体系,前者注重研究“文化”,后者注重探索“历史”。曾 经有学者认为,考古学就是考古学,既不是人类学的,也不是历史学的,似乎存在着考古学学科独立的 第三条道路。现在看来,“考古学的考古学”这种道路,并未成功地“被踏”出来,考古学仍然分为两大学科 体系。这两种不同的考古学学科体系
47、适应不同的国情,例如,英美考古学以人类学的考古学为主流,这 同英国的殖民扩张和美国的移民国家历史与国情息息相关。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 5000 多年的文明史,有着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和历史传说。习近平致中国社 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提出历史学与考古学需要融合发展,决定了中国特色考古学学科 体系是历史学的考古学,这符合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人类的一切过往都是历史,因而历史学的考古 学包括史前时期、原史时期(Proto-historic)和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对应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就是 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至明清考古,科技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则与各阶段的考古紧密结合。研究 考
48、古学这一学科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和构建中华民族史,展示中华文明瑰宝,研究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 家形成的过程,解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从学术体系角度看,中国考古学有以下四大特色。第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认识论指导 中国考古学研究。这对于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考古理论和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作用尤为重大。比如,按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我们可以分析出史前长江流域以商品经济为经济基础建立的以神权为 主、王权和军权为辅的政治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性。而黄河中游地区以自然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建立 的以王权和军权为主、神权为辅的政治体制,带有集权性。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 明化
49、模式。第二,历史考古学方法论。考古学、文献史学、人类学三股资料整合拧成的证据链绳,所有 的指向性趋于同一个史实,充分体现出融合发展,创新出新的方法论。其中,考古学包括科技考古,文 献史学包括传世文献、地下出土文献、神话传说等,人类学资料包括民族志、方言、方志、民俗、民间 传说等。第三,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中国考古学既不是国际主义的考古学,也不是西方学者误认为的 纯粹民族主义的考古学,而是以“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辩证法,正确处理中国考古学中本土与世界的关系。 第四,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考古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的文化产品,满足广大 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奠定考古解读源头基础。 摘编自何驽中国考古学的特色、风格与气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流城考古发现成果显著,构筑了 1 万年以来非常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黄帝时代的文化遗存位 列其中。 B.甲骨文、兵马俑汉化瓦当、明清帝陵,这些史前至明清时期的文物,让我们触摸、感受到深厚的历史 文化。 C.人类学的考古学注重研究“文化”,历史学的考古学注重探索“历史”,后者才是真正的考古学学科体 系。 D.中国的考古学,符合中国国情,属于历史学的考古学,包括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至明清考 古。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