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24 诗词曲五首诗词曲五首 九年级语文下册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1 1. .在在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熟读诗歌,把握诗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熟读诗歌,把握诗 歌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情感。歌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情感。 2 2. .赏析赏析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3.背诵背诵诗歌。诗歌。 南乡子南乡子登京口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辛弃疾 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1203)旧历六月被)旧历六月被 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 阳春三月,改派到
2、镇江去做知府。这首词就写于开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这首词就写于开 禧元年(禧元年(12051205)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又名)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又名 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南宋朝廷抵御金兵南下的江防前线。作为守时成了南宋朝廷抵御金兵南下的江防前线。作为守 令,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总是触景生情,不胜令,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总是触景生情,不胜 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述志的著名词章。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述志的著名词章。 诗词朗诵诗词朗诵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3、一问:一问: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 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 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 的呵天一问,真可惊天地,泣鬼神。的呵天一问,真可惊天地,泣鬼神。 中原大地呀,你沦落敌手!中原大地呀,你沦落敌手! 悲悲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二问:二问: 这句话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这句话纵观
4、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 依旧滚滚东流。依旧滚滚东流。“悠悠悠悠”者,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者,既指时间之漫长久 远,又指词人思绪的无穷。词人心中倒来倒去的远,又指词人思绪的无穷。词人心中倒来倒去的 不尽愁思和感慨,正如这长流不息的江水!不尽愁思和感慨,正如这长流不息的江水! 历史兴亡呀,你总不回头!历史兴亡呀,你总不回头! 叹叹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问:三问: 今昔对比,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今昔对比,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 同东吴一样占
5、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竟没有同东吴一样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竟没有 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 比,不仅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怅惘,也委婉暗比,不仅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怅惘,也委婉暗 示了他对朝廷的不满。示了他对朝廷的不满。 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 赞赞 本词上阕和下阕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本词上阕和下阕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 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上阕即景抒情,登高望
6、远,千古兴亡上阕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 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 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 即景即景 抒情抒情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 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阕用典,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下阕用典,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用典用典 “年少万兜鍪年少万兜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兜鍪兜鍪”,古代作战时,古代作战时 兵士所戴
7、的头盔,此处用兵士所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兜鍪”指代士兵。这指代士兵。这 样写非常形象,戴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样写非常形象,戴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 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率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率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 姿飒爽,勇猛无敌。姿飒爽,勇猛无敌。 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情感? 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 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
8、统一 祖国的愿望。祖国的愿望。 1.1.借古讽今。借古讽今。词人注意融化古人语言词人注意融化古人语言 入词,活用典故成语,如入词,活用典故成语,如“生子当如孙仲生子当如孙仲 谋谋”,借曹操之口,借古讽今,讽刺当朝,借曹操之口,借古讽今,讽刺当朝 主议的大臣们。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主议的大臣们。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 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2.2.结构新颖。结构新颖。词作三问三答,互相词作三问三答,互相 呼应,悲怆雄壮,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呼应,悲怆雄壮,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意境高远,风格明快,同时做到了写景、意境高远,风格明快,同时做到了写景
9、、 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南乡子南乡子登登 京口北固亭京口北固亭 有怀有怀 上阕上阕 望神州望神州北固楼北固楼 千古事千古事长江流长江流 下阕下阕 万兜鍪万兜鍪 战未休战未休 谁敌手谁敌手 孙仲谋孙仲谋 为国效力的信念为国效力的信念 报国无门的感慨报国无门的感慨 一问一答一问一答悲悲 二问二答二问二答叹叹 三问三答三问三答 赞赞 这首词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英雄人这首词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英雄人 物的歌颂,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物的歌颂,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 昏庸和软弱无能,表达了作者对苟且偷安昏庸和软弱无能,表达了作者对苟且偷安 的南宋朝廷的不满,流露出他强烈
10、的爱国的南宋朝廷的不满,流露出他强烈的爱国 之情和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之情和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过零丁洋过零丁洋 文天祥文天祥 本诗作于本诗作于12791279年。祥兴元年(年。祥兴元年(12781278)十二月,)十二月, 文天祥抗击元军,兵败被俘。次年囚禁文天祥的文天祥抗击元军,兵败被俘。次年囚禁文天祥的 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军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招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军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招 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 出示此诗以明志节。出示此诗以明志节。 诗词朗诵诗词朗诵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
11、大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一是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二是在元军入侵、在元军入侵、 国家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抗元,在频繁国家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抗元,在频繁 不断的战乱中度过了四年不断的战乱中度过了四年。此时,南宋大半江山已。此时,南宋大半江山已 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 不禁悲从中来。不禁悲从中来。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对偶。比喻、对偶。将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飘絮,将将危亡
12、的国势比作风中飘絮,将 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将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将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 不幸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不幸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 坎坷命运的悲叹。坎坷命运的悲叹。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表示自己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表示自己 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 感慨眼前,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漂感慨眼前,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漂 浮在零丁洋,深感孤苦
13、零丁。浮在零丁洋,深感孤苦零丁。 双关双关 颈联中的两个颈联中的两个“惶恐惶恐”、两个、两个“零丁零丁”各有各有 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诗人巧妙地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诗人巧妙地 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对抗战局势的忧虑不安和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对抗战局势的忧虑不安和 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絮
14、,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渲染悲渲染悲 愤艰危愤艰危 的气氛的气氛 尾联笔锋一转,直抒胸臆,情绪由悲愤转尾联笔锋一转,直抒胸臆,情绪由悲愤转 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尾联是千古名句,请加以赏尾联是千古名句,请加以赏 析。析。 尾联这两句诗激情慷慨,直抒尾联这两句诗激情慷慨,直抒 胸臆,以磅礴的气势、高昂的精神胸臆,以磅礴的气势、高昂的精神 结束全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结束全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 决心,充分体现了他为国捐躯、视决心,充分体现
15、了他为国捐躯、视 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叙事与抒情、言志融为一体。叙事与抒情、言志融为一体。诗歌首联写诗歌首联写 了个人和朝廷的两件大事:一是在诗人了个人和朝廷的两件大事:一是在诗人2020岁时,岁时, 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二是在南宋危急存亡的关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二是在南宋危急存亡的关 头,起兵抗元。颔联写山河破碎,局势危急,头,起兵抗元。颔联写山河破碎,局势危急, 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朝廷命运和个人命运紧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朝廷命运和个人命运紧 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 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败时忧念战事
16、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 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 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尾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尾 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 概括了诗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概括了诗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 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 过零丁洋过零丁洋 首联:首联: 回顾一生回顾一生 颔联:颔联: 国破家亡国破家亡 悲壮沉痛悲壮沉痛 颈联:颈联: 抚今追昔抚今追昔 悲愤忧惧悲愤忧惧 尾联:尾联: 以死明志以死明志 大义凛然大义凛
17、然 永垂青史永垂青史 丹心映照丹心映照 这首诗通过追忆自己抗这首诗通过追忆自己抗 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 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 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山坡羊山坡羊潼关怀古潼关怀古 张养浩张养浩 元文宗天历二年(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1329),关中大旱,张养浩被任),关中大旱,张养浩被任 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原本弃官告归的他,决意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原本弃官告归的他,决意 不再涉仕途,但听说此次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灾民,就不再涉仕途,但听说此次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灾民,就 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在赈灾过
18、程中,亲睹人民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在赈灾过程中,亲睹人民 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尽心尽力去救灾,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尽心尽力去救灾, 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失关中之人,哀之如失 父母父母”(元史元史张养浩传张养浩传)。)。山坡羊山坡羊潼关怀古潼关怀古 写于应召前往关中的途中。写于应召前往关中的途中。 散曲:到了元代,出现新兴的体裁散曲:到了元代,出现新兴的体裁曲。曲曲。曲 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 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作、说白,
19、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 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天 净沙净沙山坡羊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本篇都是有标题的小令。本篇“山坡山坡 羊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潼关怀古”是标题。是标题。 诗词朗诵诗词朗诵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河表里山河表里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 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群峰众峦好像在这里聚集,黄河的惊涛骇浪群峰众峦好像在这里聚集,黄河的惊涛骇浪 好像在发泄着愤怒,潼关外有黄河,
20、内有华山,好像在发泄着愤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山河雄伟)地势险要。(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望西都,意踌躇。望西都,意踌躇。西都西都 指长安。指长安。 踌躇踌躇 迟疑不决。这里形容迟疑不决。这里形容 心潮起伏。心潮起伏。 遥望长安,心潮起伏难平。遥望长安,心潮起伏难平。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秦汉经行处秦汉经行处 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秦朝都城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秦朝都城 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 经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经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 令人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伤心
21、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 (昔日的)万间宫殿早已化作尘土。(昔日的)万间宫殿早已化作尘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王朝兴盛,百姓受苦;王朝覆灭,百姓仍王朝兴盛,百姓受苦;王朝覆灭,百姓仍 然受苦。然受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聚聚”“”“怒怒”两个字运用了什么手法,分别两个字运用了什么手法,分别 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潼关的什么特点?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潼关的什么特点? 聚聚 视觉视觉 角度角度 形容潼关在重重形容潼关在重重 山峦的包围之中山峦的包围之中 拟拟 人人 怒怒 听觉听觉 角度角度 形容黄河之水奔形容黄
22、河之水奔 腾澎湃腾澎湃 写出了潼关的写出了潼关的 地势险要,暗地势险要,暗 示它历来是兵示它历来是兵 家必争之地家必争之地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出了怎样的情况?反写出了怎样的情况?反 映了怎样的历史场景?映了怎样的历史场景? 昔日宫阙万间昔日宫阙万间今日做了土今日做了土 今昔今昔 对比对比 写出了朝代由盛到衰的变化,其间必有无数悲写出了朝代由盛到衰的变化,其间必有无数悲 戚的历史,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戚的历史,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何理解这几句?如何理解这几句? 这是本曲的点睛之笔,写出了作
23、者的感慨。这是本曲的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的感慨。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 殿,结果自然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殿,结果自然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 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是作者对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是作者对 以往历史更替所做的概括和批判,表现了作者对以往历史更替所做的概括和批判,表现了作者对 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层层深入,感情沉郁。层层深入,感情沉郁。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 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
24、辟的议论三者完 美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字里行间充满着历史美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字里行间充满着历史 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 同的沉郁风格,使得这首曲有了强烈的感染力。作者同的沉郁风格,使得这首曲有了强烈的感染力。作者 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阶层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阶层与人民的对立,表现 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山坡羊山坡羊 潼关怀古 潼关怀古 凭吊凭
25、吊 写景写景 山:峰峦如聚(视)山:峰峦如聚(视) 水:波涛如怒(听)水:波涛如怒(听) 雄伟险要雄伟险要 兵家必争兵家必争 怀古怀古 抒情抒情 望:西都望:西都 意意 伤心秦汉伤心秦汉经行处经行处 宫阙万间宫阙万间做了土做了土 战争连连战争连连 改朝换代改朝换代 主旨议论主旨议论 兴:百姓苦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亡:百姓苦 人民疾苦人民疾苦 忧虑国计民生忧虑国计民生 本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感慨历代王本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感慨历代王 朝兴亡,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朝兴亡,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 的深重的苦难,抒发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深重的苦难,抒发了作者对劳苦人民 的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的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