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据文判断,概括分析 一、针对性训练 (一 )比对人物,看是否误解形象或张冠李戴 1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 “ 张冠李戴或颠倒事实 ” 的错误。 原文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 “ 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 ” 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选项 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 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
2、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比对: 答案: 张冠李戴。 “ 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 错,倪思的意思是能够得到危稹这样的人,自己就可以报效国家了。 【参考译文】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 (1187)中举为进士。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庐山,互相酬唱应对。调至广南东路担任帐司,没有到任,因为父亲去世免去职务,调 至临安府担任教授。倪思推荐他,又对别人说: “ 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儒学之士,可以报效国家了。 ” 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 (
3、不久, )又主管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朝为武学谕,改任太学录。 (二 )比对时间地点,看有无时序颠倒或空间错位 2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时序颠倒或空间错位的错误。 (1)原文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 “ 资于事父 ” ,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 选项 高睿自幼 教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 比对: 答案: 从时序颠倒角度设误, “ 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 ” 指的是为母亲守孝
4、期间的事。 【参考译文】 高睿从小丧父,聪慧早熟,特别受到北齐神武帝的钟爱,将他抚养在后宫中。高睿阅读孝经,每当读到 “ 帮助并侍奉父亲 ” 时,就会流泪感慨。高睿十岁时母亲去世,神武帝亲自把他送到领军府。高睿为此而深哀痛绝,三天不吃不喝。高睿在居丧期间长期吃素,骨瘦如柴,用拐杖支撑才能起身。神武帝去世后,高睿哭得吐血。 (2)原文 (孙长卿 )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 “ 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 ” 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 “ 上等也。 ”“ 家几人?
5、” 曰: “ 惟此弟尔。 ” 曰: “ 然则汝杀弟也。 ” 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选项 孙长卿临危不乱,又善于断案。担任河南府通判期间,孙长卿果断制止了一场兵变,并审理了一桩命案,最终将黑心哥哥捉拿归案,他因此而名响一方。 比对: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答案: 从空间错位的角度设题。 审理案件是在担任和州知州时,非任 “ 河南府通判 ” 时。 【参考译文】 (孙长卿 )担任河南府通判。秋天,下大雨,军营房屋被毁坏,有人说某些士兵要叛乱,洛阳城中一片哗然。孙长卿赶去晓谕他们说: “ 下雨毁坏房屋,还没有来得及修葺,你们怎么就有想反叛的意思,恐怕是有人想趁机动摇我们的军心吧? ”(
6、孙长卿 )将一个首恶分子正法,并且当夜留宿在军营中,众人的心才安定下来。任和州知州 (时 ),有个平民上诉说别人杀了他弟弟,孙长卿考虑这个人所讲的不合情理,问他家产情况,回答说: “ 家产属上等。 ”问: “ 家中几人? ” 回答说: “ 仅有这个弟弟而 已。 ” 孙长卿说: “ 那么是你杀了弟弟。 ”经审问,此人服了罪,郡中的人把孙长卿视若神明。 (三 )比对关键词语,看有无曲解文意或归纳不全 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曲解文意或归纳不全之处。 原文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 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 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
7、! 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 ” 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 “ 尝闻陛下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 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 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 选项 长孙皇后为人大度,赞赏爱护正直的大臣。魏征建议减少皇后女儿的嫁妆,皇后不仅不生气,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彰他的正直。 比对: 答案: 曲解文意。 “ 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 ” 表述不正确,原文为 “ 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 ” 。
8、皇后请示过皇帝,才派人送礼物给魏征,并不是 “ 私下派遣 ” 。 【参考译文】 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是太宗特别喜爱的,到公主 将要出嫁时,太宗下令有关部门置办的财物嫁妆比长公主 (太宗妹妹 )的嫁妆翻倍。魏征进谏说: “ 昔日汉明帝时,将要封赏皇子,汉明帝说: 我的儿子怎能和先帝的儿子一样呢! ( 自己的儿子应少一些 )称为长公主,确实是因为长公主比公主尊荣,感情虽有差别远近,但义理上不能有差别。如果让公主的嫁妆超过长公主,恐怕不合礼制,希望陛下 (慎重 )考虑这件事。 ” 太宗退朝后把魏征的话告诉皇后,皇后感叹说: “ 曾经听闻陛下看重魏征,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现在听了他的劝谏,实在是个能
9、通过义限制主上的私情的大臣,他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社稷之臣。忠言 逆于耳而利于行,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世间百姓就会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国家政事就会变得紊乱。衷心希望陛下好好思考这句话,那么对于整个天下来讲,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儿。 ” 皇后因此请求派遣中使带帛五百匹,送到魏征家来赏赐给他。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四 )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或以偏概全 4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 “ 无中生有或以偏概全 ” 的错误。 原文 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
10、则无其印,因逮捕 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选项 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在他掌管县印时,发现县印丢失,他从容处置,不仅逮捕县府所有小吏,而且把县令及自己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最终找到了县印。 比对: 答案: 以偏概全。 “ 逮捕县府所有小吏 ” 错,文中只有 “ 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 ” 的说法。 【参考译文】 当初,任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轮流掌管县印。县令养宠妾,与妻室争宠,县令不能禁止。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 记和原来一样,把它 (印匣 )交给许仲宣。第二天办理公事,
11、打开印匣,则没有县印,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投入监狱审问,果然在县令住房的烟囱中找到。县令听到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处之安然,人们佩服他的器量。 (五 )比对关系,看是否改变因果或事件杂糅 5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 “ 强加因果或事件杂糅 ” 的错误。 原文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 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选项 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
12、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比对: 答案: 改变因果。 “ 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 强加因果,杨惠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并非因此而得以到京师。 【参考译文】 成遵是南阳穰县人。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 苦,不废弃学业。二十岁能作文章。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
13、师后,跟从夏镇学习,于是进入 (国子监 )做国子生。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 二、综合模拟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 题。 刘珙字共父。以 荫补 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 ,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 。从幸建康, 车驾 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上怒,谓宰相曰: “ 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 ” 命再下,宰相=【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召珙谕旨,珙曰: “ 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 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珙秦曰: “ 象之用于 郊祀 ,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 湖南旱,郴州李金为乱,珙知湖南安抚使。入境,移书制使沈介,请以便宜出师 ,介即遣田宝、杨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