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72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654406 上传时间:2021-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72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72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72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72练)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72练)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第(第 7272 练)练) 基础题组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诗人,因其意象派诗风为人们所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持有医学 博士学位。1918 年暴发的流行性肺炎给了医生威廉斯记录历史的机会。在他的作品中, 去传 染病院的路上就是他接触和诊治传染病的证据。这首诗收录于诗集春天与一切 ,正如题 目所示,威廉斯描述了这条通向传染病院路上的荒凉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在自然法则和人 类生存方面的反思。当威廉斯说“传染病医院”时,他指的是当时单独为传染病人准备出来 的建筑,而

2、这所传染病医院很可能是现在新泽西州的圣玛丽教堂的前身,原本是安置和治疗 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地方。谈及此次流感时,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中猜 测: “这次流感因为首先由西班牙媒体报道出来,因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流感最初是在 美国军营中暴发的。 ”虽然这次席卷世界的流感在 1920 年逐渐退场,但它留下来的阴霾远未 退去。 在自传中,威廉斯这样记录这场毁灭性的流感: “流感袭来,我们医生每天出诊六十 次。我们其中有人感染了病毒,有些年轻的医生去世了。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克制这种席卷 世界的病毒。 ”由此可见,威廉斯是这次大规模流感的见证者。 (摘编自陈浩然春天里的威廉斯:值得敬仰的医生

3、 ) 材料二: 基辛格曾说过: “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 ”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印证了基辛格的睿智。 回望来路,展望未来,指引中国在较快时间内走出困境,同时又苦人之苦、迈出国门扶 危济困的,是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之时,是生命第一还是经济至上?中 国先贤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 。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就发出坚定而明确的指示, “把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

4、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抗疫行动的全程。已经习惯了 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季度经济较大幅度下滑,这背后是以人民生命安危为首 要关切的决心。 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遭受病毒突然侵袭的中国展现了让世界瞩目的决断力、行动力和 灵活应变的能力。来中国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高度评价中 国人因地制宜、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感慨道,面对无药无疫苗的困境,中国人“有什么 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 救生命。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 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对于在中国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与中国“风月同天”

5、的人, 中国都回馈以“与子同袍”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的中国,已经把援助物资 送到了 14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感怀中国雪中送炭的恩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 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 网民用民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向中国医疗专家组表达谢意: “多谢了!多谢中国 亲人们,就算没有好饭菜,却有一首家乡的歌送亲人。 ” 义之所在,坚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愠。对诟病自己的人,中国也不吝伸出援手。美国医 生通过视频会议从中国同行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中国捐助的一千台呼吸机等抗疫物 资运抵纽约,州长科莫也在社交媒体上深情致

6、谢。怀着人溺己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向许 多遭疫情肆虐的国家伸出仁爱援手,却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以政治化的眼光曲 解乃至诋毁。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 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 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势不分国界夺去地球村里大量生命,肆虐的疫情 前所未有地把所有国家锁定在一条“生命方舟”上,世界人民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从未如 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与共的事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洞悉了四海繁荣的秘 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笃行着人类 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路

7、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 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摘编自李蓉中华文明之光在抗疫中熠熠生辉) 材料三: 自尼克松以来,尽管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还是进行了合作。当前的新冠 疫情危机是一个考验。首先,双方应同意使宣传战降级。第二,人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说 1918 年流感大流行是一个先例,那么在第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消退之后,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几波 疫情来袭,因此人们必须更好地做好合作的准备。第三,新一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将影响应对 能力较差的穷国,中国和美国应该宣布慷慨捐款,让联合国设立新的基金来抗击新冠病毒疫 情,该基金向所有国家开放。第四,鉴于人类对这

8、种新病毒仍有很多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地 方,应该恢复十年前就存在的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广泛联系。更好的做法是,增设 两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高级别委员会,以提供政治保障,减少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 (摘编自约瑟夫奈中美应“合作式竞争”对抗疫情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美国著名诗人、医学博士威廉斯见证了 1918 年暴发于美国军营、由西班牙媒体首先报 道、在 1920 年才逐渐退场的那场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流行性肺炎。 B对 1918 年的那场毁灭性的流行性肺炎,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 春天与一 切 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 自传等作品中都有记录。 C

9、对中国政府在 2020 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所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基辛格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D约瑟夫奈希望中美两国在应对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开展“竞争中的合作” ,并提出了 四个方面的建议,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包含着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 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B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并迅速组织 全民抗疫行动,成效显著。 C流行性病毒不分国界,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却对

10、中国的做法曲解甚至诋 毁,对此,我们不屑一顾。 D中美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多年来还是进行了一些合作,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 危急时刻,双方应更好地合作。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4 分) 5、面对全球性疾病传染,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6 分)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11、。 开锁 程奋只 民国初年,沧州城里出了个有名的开锁师傅,名叫王继业。王师傅开锁的本领极高,沧 州城里没有他打不开的锁。 王师傅有一个徒弟,名叫小六,自幼聪明伶俐,学艺十年,学得一手开锁的好本领。王 师傅开锁全凭手上的感觉,小六开锁却全靠一双耳朵,他那耳朵异常机敏,开锁的时候把耳 朵贴在锁上,锁孔里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开锁也就易如反掌了。看过小六开锁的人都说, 这孩子的本领不在他师父之下。 有一天,王师傅对小六说: “小六,你开锁的本领已在师父之上,师父教不了你了。 ”小 六听闻此话,嘴上不说,心中却暗喜:我终于可以自立门户了。王师傅继续说: “只是为师还 有一事,二百里外有座香积寺,寺内有一

12、把古锁,三十年来无人能够打开,我也不曾打开, 你要是能打开此锁,那天下再也没有你打不开的锁了。 ” 小六说: “师父,我定要打开此锁,否则绝不出师。 于是,小六日夜兼程,赶到香积寺后见到了方丈,说明了来意,方丈亲自把小六带到一 间密室前,说自从三十年前他不慎把钥匙落在密室中后,此锁就再也没有打开过。小六抬眼 观看,密室的门上果然有一把巨锁,而且这巨锁是镶嵌在石门的凹槽中的,像一把巨大的门 栓。小六不禁一惊,等到他把铁丝探入锁孔,心中更是惊讶,原来那锁看上去笨重厚拙,实 际上锁孔里有复杂的机关,小六足足用了两炷香的工夫,终于听到“啪嗒”一声,锁开了。 小六心中一阵狂喜:天下再也没有我小六打不开的

13、锁了。 这时方丈推门进入密室,去寻找钥匙。站在外面的小六抬眼一看,只见密室内堆了一地 的银元和银子,顿时惊坏了。不一会儿,方丈拿着钥匙出来,把石室的门一关,那把大锁竟 自动关闭了。 方丈拿出一点银钱酬谢了小六,见天色已晚,让人给小六收拾出一间空房,并安排斋饭。 小六吃完饭,就早早歇了。可他躺在床上,满脑子里都是那白花花的银钱,心想,要是自己 悄悄拿来一些用,应该不会被发现吧?就这样,小六动了邪念,等到夜半三更,他偷偷来到密 室前,打开巨锁,潜入密室,用一个布袋胡乱装了大半袋银钱,正准备返回,却怎么也找不 到门,也找不到锁。原来刚才小六进来时,怕被别人发现,就顺手把门关上了,谁料这个密 室的门一

14、旦关上,就再也无法从里面打开了。小六在黑暗中打亮火石。仔细观察,这个石室 四壁空空,只有室顶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小洞,他连忙冲着这个小洞大喊救命,可喊破了喉 咙也没见人来。这下小六绝望了,才想起师父平日里常说的“学艺先修德” ,只是自己心浮气 躁,哪里听得进去,这才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小六也不知道在密室里困了多久,只觉得饥渴难忍,到后来神智都不清了,昏死了过去。 等小六醒来,已经在一间明亮的屋子里了,旁边坐着师父和方丈,师父表情严肃,方丈 却仍是微笑,他看着小六,慢慢讲了一段故事。 原来这香积寺素来香火旺盛,但也时常引来盗贼,为了防盗,多年前,方丈命人修筑了 这个坚圆无比的石室,石室四面密闭,

15、只有一扇石门可以进出,石门配以巨锁,唯一的一把 钥匙由方丈亲自保管。这石室在建造上还颇费了一番苦心,石门一旦关上,就自动上锁,只 能从外面开锁进入,这样即使贼人进入石门,只要他关上了门就无法逃脱。本来以为这样就 可以万无一失,谁料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三十年前,竟有一个小沙弥,趁方丈外出讲禅, 半夜偷出钥匙。打开石门潜入密室,却被困在石室中,方丈回来发现钥匙被盗已经是三天以 后了,他透过小孔看到那小沙弥已经昏死在石室中,方丈怕出人命,命人砸锁救人,可费了 半天工夫都没砸开巨锁。 也是那小沙弥命不该绝,当时恰好沧州城有名的开锁师傅王一康来香积寺祈愿,听闻此 事连忙赶来帮忙。救出小沙弥后,方丈为了表

16、示感谢,拿出银钱作为酬谢,可王师傅不仅分 文不收,还让方丈为了安全,重断换一把锁。可方丈还是决定不换锁,而且为了防止钥匙再 次被盗,干脆把仅有的一把钥匙也故意丢在密室之中,反正已有能开此锁之人了。 再说那个小沙弥,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也算是大悟了,可是庙里有规矩,他还是被逐 出了庙门,小沙弥本就是个孤儿,王一康看他可怜,又见他是真心悔悟,于是就收他为义子, 取名继业。王继业跟着王一康学艺二十年,得到了他的真传。十年前,王一康去世,临终前 告诫王继业:“学艺先修德。 ” 不久,王继业也收了一名徒弟,这就是小六。小六聪慧异常,是一块好料,就是鬼点子 多,心不实。王继业怕他有了这门手艺却不走正道,反

17、而为害一方,为这事,王继业没少操 心。 再说这香积寺里的密室,自从三十年前再次锁上,就再也没有人打开过,一年一年的香 火钱从密室顶上的小洞投下去,积攒下来,因此才有了满地的银钱。今年天下大旱,百姓颗 粒无收,政府的赈灾粮又不够,所以方丈决定打开密室,将里面的银钱全部取出,救济天下 苍生,这才写信给小六的师父王继业,让他前来开锁。接到方丈的信,王继业想,正好借这 个机会,试一试小六,借开锁之名,看看他的心术正不正,这才有了上面的故事。 听到这里,小六不禁泪流满面。 (选自小小说月刊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师傅要徒弟小六到二百里外的香

18、积寺去开锁,主要原因是他知道小六心浮气躁,不 能出师。 B.小六说:“师父,我定要打开此锁,否则绝不出师。 ”这句话语气坚定,体现了小六的 自信满满。 C.“小六心中一阵狂喜:天下再也没有我小六打不开的锁了。 ”这是小六开锁之后的真实 想法,他以为自己能真正自立门户了。 D.小说写的是一个“开锁”的故事,但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学艺先修德。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看过小六开锁的人都说,这孩子的本领不在他师父之下。 ”运用侧面描写,交代了小 六手艺精湛,为下文师父叫他去香积寺开锁做铺垫。 B.文中的“锁”既是各种门锁,也是心灵之锁,

19、又是故事情节的连接点,具有以小见大 的作用。 C.方丈写信叫王师傅去开锁,但王师傅却借开锁试探小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王师 傅的用心良苦。 D.王师傅和小六有相似的经历,二者的形象相互补充,但小说借方丈之口讲小沙弥的故 事,客观冷静,发人深省。 8.小说用了大量篇幅多次交代香积寺的密室,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9.“听到这里,小六不禁泪流满面。 ”这句话包含着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6 分) 能力题组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让文物回归故乡,才能完整地呈现其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的价值。70 年回潮,流失文物 的回归之路,见

20、证的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2019 年 9 月 17 日, “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 博物馆开展。公众熟悉却难得一见的伯远帖 中秋贴 五牛图 、秦公晋侯青铜器、龙门 石窟佛像等珍贵文物,以及刚刚追索回归的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齐聚国家博物馆, 向人们讲述“漫漫回家路” 。这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 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包括中国在内,希腊、意大利、埃及 等文明古国都曾有过文物被大规模劫掠流失的惨痛经历,也从未停歇追讨文物的脚步。流失 海外文物的追索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既有的

21、国际公约在追诉时效和强制性上,存在约束力小、 执行力弱等问题。面对文物追索,一些“文物流入国”或坚决拒绝,或含糊其辞,抑或找借 口搪塞,总之就是不愿归还,哪怕文物被劫掠的历史记录清晰无疑。文物的回归之路虽然布 满荆棘,但这条漫长的回家之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摘编自照亮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 , 湖北日报) 材料二: 文物回家,标志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和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什么样的方式归来 最相宜,以及回到祖国之后又该被如何对待,同样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青铜“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是清皇室的旧藏。1860 年,它被一名英国军官从圆明园 劫走并被其家族收藏。2018 年 3 月,国家文物

22、局注意到一则“西周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 拍卖”的消息,虽然通过多种渠道与拍卖机构协商,然而 4 月 11 日, “虎鎣”依旧上拍,并 以 41 万英镑成交。令人惊喜的是,十多天后,事情出现了转机,境外买家希望将文物无条件 捐赠给中国。 当年流失的大批中国文物,有许多近年来出现在拍卖市场。购买成为流失文物回流最为 常见的一种方式。流失日本长达 80 余年的苏轼罕见画迹木石图即拍出 4.6 亿港币,买家 为来自中国的机构藏家,这意味着木石图重回中国。2011 年在法国某拍卖会上,一位不 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人买下清朝宫廷画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 ,当时这件作品的成交价 2205 万欧元刷新了亚洲艺术品在法

23、国的拍卖纪录。 对于不惜一切代价狂掷重金购买流失文物的做法,业内并不赞同。一方面“用中国的钱” 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 ,不利于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人利用同胞 的爱国心理,抬高中国艺术品的价格。毕竟,海外回流文物并非件件都是珍品、精品,藏家 不应盲目迷信。艺术评论家江因风就曾指出,欧美艺术资本炒高中国文物并天价卖给中国, 像是在进行另一种意义上的“掠夺” , “当文化自卑被欧美艺术资本巧妙利用的时候,就变成 了可悲的结局” 。 不仅如此,很多时候,文物回家仅仅实现了流失文物在物理空间上的回流,而并未真正 实现其价值的回归。 “许多机构只注重流失文物的投资价值,而完全或部分

24、忽视了流失文物的 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研究。 ”在深圳市博物馆协会副会长吴强华看来,只有摒弃以保值、 升值为目标,摒弃以肤浅的拍卖价格进行简单比对的商业诉求,将回到祖国的流失文物纳入 学术研究体系中来,才能重新恢复其应有的文化地位。 流失文物“回家之路”和“归来之后”又该如何,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摘编自流失文物“回家之路”和“归来之后”又该如何,都值得思考 , 文汇报 ) 材料三: 文物来源于哪里,最终应该回归哪里,现实中不一定有圆满的答案。在流失文物的追索 之路上,困难重重、步履维艰。除去捐赠,中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收效甚微,主要是因 为国际上缺乏流失文物回归的有效机制。尽管

25、197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关于禁止 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 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 通过了公约操作指南 ,但该公约没有溯及力,对公约生效前流失的文物并不适用。此外, 一些“文物流入国”也以各种理由拒不归还。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家之路,从国际共识到制度 建设都存在巨大缺口。 日前,习近平主席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时,有一个细节令人动容。雅典卫城博物馆二层 的少女廊柱,其中一个因遭受掠夺而流落海外,仰望凝视之下,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激动 地表示: “这些文物流失在外是文明的耻辱,希望它们能早日回家。 ”习近平主席坚定地回应: ” 我不仅支持你们,我们还

26、应共同努力。 ”跨越山海之远、文化之别,在文物保护、文明传承上 加强国际合作,为流失文物回归开辟更通畅、有效的国际路径,不仅是中国、希腊等文明古 国的责任,更应该是全世界致以人类文明的高度敬意。 (摘编自不断拓宽流失文物回家路 , 湖北日报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流失海外文物的追案是道世界性难题, 文物的回归之路依然布满荆棘,文物追索之路 依然迷雾重重。 B.购买拍卖文物促成了许多文物回流,是流失文物回流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但业内并 不赞同这一做法。 C.材料三认为文物回归之路依然坎坷,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辟国际路径,并对文物回 归充满了坚定的

27、信心。 D.材料二紧承材料一中的论题,指出文物回归方式与回归之后又该如何同样值得深思, 并解决了相关问题。 2. 根据文中所给的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只有让文物回家,才能完整地呈现其记 录历史和传承文明的价值。 B.国际上缺乏流失文物回归的有效机制,导致中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收效甚微,流 失文物追索之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C.对于流失的文物来说,仅仅实现物理空间上的回流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将其入学术 研究的体系中来,真正实现其价值的回归。 D.文物追索难,既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人为因素,但是不管追索之路多么艰难,都挡

28、不住文物流失国追索的脚步。 3.下列说日前,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时,有一个细节令人动容。 雅典卫城博物馆二 层的少女廊柱,其中一个因遭受掠夺而流落海外,仰望凝视之下,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激 动地表示:“这些文物流失在外是文明的耻辱,希望它们能早日回家。 ”坚定地回应: ”我 不仅支持你们,我们还应共同努力。 ”跨越山海之远、文化之别,在文物保护、文明传承上加 强国际合作,为流失文物回归开辟更通畅、有效的国际路径,不仅是中国、希腊等文明古国 的责任,更应该是全世界致以人类文明的高度敬意。 (摘编自不断拓宽流失文物回家路 , 湖北日报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9、) A.流失海外文物的追案是道世界性难题, 文物的回归之路依然布满荆棘,文物追索之路 依然迷雾重重。 B.购买拍卖文物促成了许多文物回流,是流失文物回流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但业内并 不赞同这一做法。 C.材料三认为文物回归之路依然坎坷,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辟国际路径,并对文物回 归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D.材料二紧承材料一中的论题,指出文物回归方式与回归之后又该如何同样值得深思, 并解决了相关问题。 2. 根据文中所给的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只有让文物回家,才能完整地呈现其记 录历史和传承文明的价值。 B.国际上缺乏流失文物回

30、归的有效机制,导致中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收效甚微,流 失文物追索之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C.对于流失的文物来说,仅仅实现物理空间上的回流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将其入学术 研究的体系中来,真正实现其价值的回归。 D.文物追索难,既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人为因素,但是不管追索之路多么艰难,都挡 不住文物流失国追索的脚步。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超过 1000 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近年来,陆续追回海外流失文 物共 30 余批次近 4000 件套。 B.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在拍卖举行前以 6910 万港元将马首铜像购得并捐赠国家。

31、C.25 日,土耳其归还中国的壁画和陶俑都属于中国法律法规禁止出境的文物。 D.近年我国成功促成许多文物归国,并在博物馆中展示这些曾经远离故土的“游子” 。 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 分) 5.我国文物回归之路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索文物回归之路?(6 分)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包氏父子 张天翼 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 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 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

32、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 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 “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 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 ” 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怎么,你们包国维就要上学了么?” “唔, ”老包摸摸下巴上几根两分长的灰白胡子。 “怎么年也不过就去上书房?” “不兴过年嘛,这是新派,这是” “洋学堂是不过年的,我晓得。洋学堂里出来就是洋老爷,要做大官哩。 ” 许多眼睛就盯到了那张方桌子上面:包国维是在这张桌上用功的。一排五颜六色的书。 一些洋纸簿子。墨盒。洋笔。一张包国维的照片:光亮亮的头发,溜着一双眼爱笑不笑 的。要不告诉你这

33、是老包的儿子,你准得当他是谁家的大少爷哩。 别瞧老包那么个尖下巴,那张皱得打结的脸,他可偏偏有福气那么个好儿子。 可是老包自己也就比别人强:他在这公馆伺候了三十年,谁都相信他。太太老爷他们一 年到头不大在家里住,钥匙都交在老包手里。现在公馆里这些做客的姑太太,舅老爷,表少 爷,也待老包客气,过年过节什么的一赏就是三块五块。 “老包将来还要做这个哩, ”胡大翘起个大拇指。 老包笑了笑。可是马上又拼命忍住肚子里的快活,摇摇脑袋,轻轻地嘘了口气。 “哪里谈得到这个。我只要包国维争口气,像个人儿。 ” 这天下午,寄到了包国维的成绩报告书。 老包小心地抽开抽屉,把老花眼镜拿出来带上,慢慢念着。像在研究一

34、件了不起的东西, 对信封瞧了老半天。两片薄薄的紫黑嘴唇在一开一合的,他从上面的地名读起,一直读到“省 立中学高中部缄” 。他仿佛还嫌信封上的字太少太不够念似的,抬起脸来对天花板愣了会 儿,才抽出信封里的东西。 天上糊满着云,白天里也像傍晚那么黑。老包走到窗子眼前,取下了眼镜瞧瞧天,才又 架上去念成绩单。手微微颤着,手里那几张纸就像被风吹着的水面似的。 成绩单上有五个“丁” 。只一个“乙”一那是什么“体育” 。 一张信纸上油印着密密的字:告诉他包国维本学期得留级。 老包把这两张纸读了二十多分钟。 “这是什么?”胡大一走进来就把脑袋凑到纸边。 “学堂里的。不要吵,不要吵。还有一张,缴费单。 ” 这

35、老头把眼睛睁大了许多。他想马上就看完这张纸,可是怎么也念不快。那纸上印着一 条条格子,挤着些小字,他老把第一行的上半格接上了第二行的下半格。 “学费:四元。讲义费:十六元。损失准备金:图书馆费:医医” 他用指甲一行行划着又念第二遍。他在嗓子里咕噜着,跟痰响混在了一块。读完一行, 就瞧一瞧天。 “制服费!制服费:二二二十元。通学生除除除宿费膳费外, 皆须” 瞧瞧天。瞧瞧胡大。他不服气似地又把这些句子念一遍,可是一点也不含糊,还是这些 字个个仿佛刻在石头上似的,陷到了纸里面。他对着胡大的脸子发愣:全身不知道是一 阵热,还是一阵冷,总而言之是似乎跳进了一桶水里。 突然磅!房门给谁踢开,撞到板壁上又弹

36、了回来。 房里两个人吓了一大跳。一回头一个小伙子跨到了房里。他的脸子我们认识的:就 是桌上那张照片里的脸子,不过头发没那么光。 胡大拍拍胸脯,脸上陪着笑: “哦唷,吓我一跳,学堂里来么?” 那个没言语,只瞟了胡大一眼。接着把眉毛那么一扬,额上就显了几条横皱。 胡大悄悄地走了出去。 老包瞧着他儿子的背: “怎么又要留级?”老包轻轻地问。 “表少爷也留级哩。 ” 接着倒在桌边那张藤椅上,把膝头顶着桌沿,小腿一荡一荡的。他用右手抹了一下头发, 就随便抽下一本花花绿绿的书来。 老头有许多话要跟包国维说,可是那人眼睛盯到了书上:别打断他的用功。 (节选自一九三四年四月一日文学 ,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

37、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讲述了三十年代一个“望子成龙”的灰色悲剧,虽然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已经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表现的主旨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B小说中对包国维书桌的描写寓意深刻,它不仅反映出包国维日常生活腐化、贪图享乐, 也折射出老包意欲在对同行面前摆阔的虚荣心理。 C “天上糊满着云,白天里也像傍晚那么黑。 ”这一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 围,烘托出老包收到学校来信时内心的忧虑和惶恐。 D一张缴费单,显示出老包已经和将要继续付出多少辛劳;一张成绩单,却暗示着这一 切都将是白费的。作为牺牲品的老包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7下列对小说

38、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笔法细腻传神,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一幅中国旧时代的 病态人物图,使人发笑,引人深思。 B小说在结构上没有完整连贯的故事情节,只是选取几个熟悉的日常场景,以寥寥几笔, 便将人物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 C作者巧妙地使用反语这一手法,如“大少爷” “好儿子”等,不仅具浓郁的幽默意味, 还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D作者善于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只瞟了胡大一眼。接着把眉毛那么一扬” ,这一侧面 描写将包国维的骄纵无礼表现得淋漓尽致。 8请分析“胡大”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4 分) 9有人评价张天翼“擅于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来

39、塑造人物” ,文中哪些地方用了这种手法?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 分)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 (第(第 7272 练)练) 基础题组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 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B 项, 信息来源主要是材料一,其中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的作者并未指明是威廉斯,原 文说“有学者” 。C 项,信息来源在材料二第一段,从原文看,基辛格的话并不是“对中国政 府在 2020 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 量”而言,只是他的话在这场斗争

40、中得到了印证;另外“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不符 合文意。D 项,信息来源在材料三, “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牵强附会。 2、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对此,我们不屑一顾”于 文无据。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论点和论据的能力。要判断选项中的说法是否可以作为 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首先要明确材料二的中心论点以及论述过程中所提出的分论点。 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在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孕育的精神品格所展现的不竭力量 熠熠生辉。这其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处于灾难期间,二是中国人所展现 出的精神品格和责任担当。据此,C 项可以

41、很好地印证这一点。A 项,强调忧虑劳苦才可以振 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自身;B 项,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D 项,强调人格的高贵、志 向的尊严。 4、开头借基辛格的话引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内抗疫中的 体现;然后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际抗疫中的体现;最后归结全文;指出中华文 化的时代意义。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论述类文本思路结梅的能力。解答梳理论述类文本结构思路类试 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本,把握内容要点;然后借助文中思路标志词;判断其行文顺序;并 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旨,以解析其行文脉络。材料二第一、二段为一个层次,第三、 四段为一个

42、层次,第五、六段为一个层次(也可以把第三段到第六段合为一个层次) ,第七、 八段为一个层次。 5、国际社会要本着投桃报李和以德报怨的情怀,积极支持援助遭受疫情的地区。国 家之间要摒弃成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联合国等国际社会组织要加强协调,并采取相 应措施。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抄录原文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答题区间在材料二的第五段到第八 段以及材料三。根据材料二第五段到第八段阐述的观点,可以概括出第点。根据材料三“尽 管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还是进行了合作” “人们必须更好地做好合作的准备” “增设两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高级别委员会,以

43、提供政治保障”等信息,可以概括出第点。 根据材料三“让联合国设立新的基金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该基金向所有国家开放” ,可以概 括出第点。要注意相同内容的整合,对原文信息要进行必要的语言转换。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II 6.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小说思想内容的能力。“他知道小六心浮气躁”有误, 原 文是小六“鬼点子多,心不实”。 7.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与鉴赏小说艺术特点的能力。“对比手法”有误,应是“照 应手法”,暗示故事结局具有巧合性。 8.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小说的窗口,窥视灵魂,洞察人性;连接“开锁”的故 事和“小沙弥”的故事,增加情节的曲折性。(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

44、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从内容上看, “香积寺的密室”是故事的发生地, 密室里的银钱是人性的试金石;从结构上看, 小六开锁、潜入密室偷银钱、听小沙弥的故事都由香积寺密室连接,因此,“香积寺的密室 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9.小六听了方丈讲的故事,内心受到了震撼;“泪”折射出他对师父的感激和对自己 行为的悔恨, 使他开始正视自我;“泪使他觉醒, 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是“学艺先修德”。 (每 点 2 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意蕴的能力。小六之所以流泪,是因为方丈讲的故事触动 了他的心灵,促使他反思自我,走向觉醒,明白做人的道理。在分析时,

45、要深挖“泪”的内 涵。 能力题组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 1.C(3 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文物追索之路依然迷 雾重重”错,材料一说的是文物的回归之路布满荆棘:材料二讨论回归之后应被如何对待; 材料三为文物回归之路指出了方向,因此并非“迷雾重重”。 B.根据材料二“对于不惜一切 代价狂掷重金购买流失文物的做法,业内并不赞同”可知,业内不赞同的是“不惜一切代价 狂掷重金购买流失文物”的做法,而非“购买拍卖文物”。 D.材料二并没有解决文物回归方 式的问题。 2.B (3 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以偏概全, 根据材料三

46、“中 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收效甚微,主要是因为国际上缺乏流失文物回归的有效机制”可知, 国际上缺乏流失文物回归的有效机制是中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而 非全部原因。 3.C(3 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做这类题首先要明 确所考查的文段的论点,然后辨析选项所给论据是否能够支撑论点。材料二的论点为流失文 物“回家之路”和“归来之后”值得思考。A.重在说明我国流失文物“回家之路”值得思考。 B.爱国企业家何鸿燊重金购买被拍卖流失文物值得思考。C.材料强调的是流失文物的回归, 选项强调的则是走私文物的回归,因此不能支撑材料三的观点 D.仅仅实现了流

47、失文物在物理 空间上的回流,并未真正实现其价值的回归,可支撑“流失文物:归来之后,值得思考。 4.开门见山,开篇提出问题、表明论点,引人深思。全文采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 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论证中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 证。(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第一问: 我国流失文物种类多,数量大,不易追索。国际上缺乏流失文物回归的 有效机制。文物流入国”以各种理由拒不归还。 很多时候,文物回家仅实现了其在物 理空间上的回流,并未真正实现其价值的回归。(每点 1 分) 第二问:开拓多样化的文物追索路径,如:可以通过合理经济补偿的购买方式促成流失 文物回家,但是坚

48、决反对不惜一切代价狂掷重金购买流失文物的做法。(1 分)也可以加强国际 合作,开辟国际路径,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多种方式促成文物 回家。(1 分)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I II 6B【解析】B 项, “它不仅反映出包国维日常生活腐化、贪图享乐,也折射出老包意欲 在对同行面前摆阔的虚荣心理”说法错误。小说中对包国维书桌的描写意在表达众人对包国 维的羡慕之情。故选 B。 7D【解析】D 项, “作者善于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只瞟了胡大一眼。接着把眉毛那么 一扬 ,这一侧面描写将包国维的骄纵无礼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法错误。不是侧面描写,是正 面描写。故选 D。 8胡大是线索

49、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胡大“拍拍胸脯,脸上陪着笑”侧面烘 托了包国维的目中无人。从胡大的话语中可看出老包生活并不富有,如“他还说恐怕钱不 够用,要问我借钱哩” 。胡大翘起个大拇指说, “老包将来还要做这个哩” ,暗示了当时的社会 风气。 (答出任意两点 4 分,每点 2 分) 9“老包那么个尖下巴,那张皱得打结的脸”此处漫画式夸张表现出老包的身体瘦弱, 生活贫困,历经沧桑。“老包小心地抽开抽屉,把老花眼镜拿出来带上,慢慢念着。像在 研究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表现了老包收到学校来信时的激动与期盼。“老包把这两张纸读 了二十多分钟这老头把眼睛睁大了许多。他想马上就看完这张纸,可是怎么也念不快, 那纸上印着一条条格子,挤着些小字,他老把第一行的上半格接上了第二行的下半格”可以 看出老包在得知儿子成绩单和缴费单后的失望与焦虑。 (每点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72练)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