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姓名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填写时间 学科学科语文年级年级/ /册册六年级(上)教材版本教材版本部编版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六年级上册第 5 课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气概,感悟长征精神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感受毛泽东及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气概,感悟长征精神,要 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 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新时代的学生没有历史的厚重感,不清楚长征的必要和困难,难以想象为什 么会有七律长征 。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通过过品析、朗读、拓展、想
2、象等手段,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 勇顽强的气概,感悟长征精神。 2. 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以一句口头禅作为导入】【以一句口头禅作为导入】 以前有一句话激励着老师这一代人。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孩子们,我们的人生也许也会有挫折、也会有困难。 人生如四季,寒暑推演,时而明花照眼,时而落叶飘零。 人生如大海,时而让人体验暂上浪尖的飞扬,时而又让人承受跌入低谷的哀伤。 若生活遭遇艰难,就读一读七律长征 !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难点突破) 【朗读
3、课文】【朗读课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历史知识研读】【历史知识研读】 长征你们知道吗?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 380 余次战斗,共经过 14 个省, 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 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这首诗写于 1935
4、年 10 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 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诗歌知识拓展】【诗歌知识拓展】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 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 与鲜明的节奏。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 每两句子为一联, 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毛泽东正是用了这样一种七言律诗的艺术形式,写出了长征的艰难险阻,画出了红军 的“征难图” ,道出了革命者的“只等闲” 。 课堂巩固课堂巩固 (难点巩固)(难点巩固)
5、【诗歌的具体分析与认识】【诗歌的具体分析与认识】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意: 绵延不断的五岭, 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 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 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颔联,承“千山” ,以五岭、乌蒙为代表,画出腾越五岭和疾跨乌蒙两幅跟“山”有 关的红军“征难图” ,点明红军最初的困难。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6、。 诗意:金沙江浊浪滔天,拍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 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颈联,受“万水” ,以金沙、大渡为典型,刻出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幅跟“水” 有关的红军“征难图” ,进一步说明红军行军困难重重。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的喜悦,千里积雪的岷山有“山”有“水” ,也是红 军面临的最后的困难。 全诗不仅如实地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千难万险,更揭示出共产党人和红军战 士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结小结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若生活遭遇艰难,就读一读七律长征 ”了吗? 千难万险、千山万水,只等闲。 最后还是那句话送给你们!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学海无涯苦作舟,再苦再累只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