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期末复习(全册一套打包).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期末复习-古诗文名篇默写汇编(含教师版)
      • 期末默写汇编 老师.doc--点击预览
      • 期末默写汇编 - 学生.doc--点击预览
    •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期末复习-小说散文专训(含教师版)
      • 小说散文(学生用).docx--点击预览
      • 小说散文(教师用).docx--点击预览
    •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期末复习-微型小说猜读续写专题训练(含教师版)
      • (答案)微型小说猜读续写期末专题训练.docx--点击预览
      • (学生版)微型小说猜读续写期末专题训练.docx--点击预览
    •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期末复习-文言文专训(含教师版)
      • 文言文 学生.docx--点击预览
      • 文言文 教师.docx--点击预览
    •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期末复习-诗词鉴赏专训(含教师版)
      • 诗词鉴赏 学生.docx--点击预览
      • 诗词鉴赏 老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1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默写汇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默写汇编 上半学期上半学期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赤壁怀古赤壁怀古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登高短歌行短歌行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 , 。 2、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 ? 3、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 。 4、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_?_,_ _。 5.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 , 。 6.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 。 7.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 。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 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 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 ”。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2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运用比喻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地势的句子 是“ , , ”。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从声、色两个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赤壁古战场壮 丽雄奇图景的名句是“ , ”。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词人“ , ”的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再现了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 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刻画了周瑜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形象。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 的两句是“ , ”。 1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 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 ”。 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梦游天姥而非瀛洲,是因为瀛洲“ ”, 而天姥山与之相比,却“ ”。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高峻的诗句是: , 。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借助天台山 从侧面表现天姥山的高峻。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具体描写李白月下飞度镜湖到达剡溪的诗句是: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飞度镜湖到达剡溪,剡溪的景象是: , 。 (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诗人着 好装束开始登山。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3 (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山腰见闻的诗句是: , 。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天姥山上 野兽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 神仙世界出现前,天空黑云笼罩、水面烟雾迷蒙的景象。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神仙 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1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在电闪雷鸣中“ , ”,走过它就来到了一个光辉斑斓的神仙世界。 (1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穿着七彩仙衣 御风而来的景象,“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在音乐的引导下乘车而来的景象。 (1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中进入神仙世界的李白首先看到的景象是: , 。 (1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 自由特点的诗句是: , 。 (1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是李白从美好的 仙境突然惊醒看到眼前只剩下觉时的枕席而产生的联想。 (1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自问与东鲁的朋友分别后何时返回,他的回答是: , 。 (1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_,_。 登高登高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4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 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为我们营造了 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4、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5、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 子是: , 。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 忧国伤时)。 6、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短歌行短歌行 1、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 , 。 , ”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 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3、短歌行中“ , 。 ?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 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 。但为君 故,沉吟至今”,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 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5 5、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 。 , ”,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 甚欣喜。 6、曹操在短歌行中“ , ? , ”几句用比喻的 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 , 。 , ”几句写诗人通过想 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 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8、曹操在短歌行中“ , 。 , ”几句写明月升 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 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9、曹操在短歌行中“ , 。 , ”几句,借用 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 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 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参考答案: 沁园春长沙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6.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7.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赤壁怀古 答案 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8.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6 10.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2、(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3、(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4、(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5、(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6、(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7、(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8、(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9、(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10、(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11、(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1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13、(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1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 颜) 15、(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16、(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17、(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登高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艰难苦恨繁霜鬓(bn),潦倒新停浊酒杯。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短歌行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 可依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 杜康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 至今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 吹笙 6、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 7、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 恩 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 可依 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心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7 下半学期 赤壁赋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_,_。” 2赤壁赋中写作者荡漾江中,与水中的生物和岸上的动物为伴的句子是: “_,_。” 3赤壁赋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 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的句子是“_,_”。 4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_,_”。 5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诗句是: “_,_。” 6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诗句是: “_,_。” 7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 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8赤壁赋中苏轼以“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 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9在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 “_,_”。 10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8 “_,_”。 1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示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名句是 “_,_”。 1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_,_”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 景,兴致所至吟诵明月之诗,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1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_,_”。 1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 膀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_,_”。 15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_,_”来隐 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1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 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17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 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18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表达万物看似流 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_,_”。 19、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 万物的句子是“_,_”。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 证了这句话。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作品)中的“青,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3、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 获大的道理。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9 4、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 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7、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8、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 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才能获得成功。 9、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师说 1、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 , , 。”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 3、“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 4、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10 答案 赤壁赋 1、答案: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答案: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答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答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答案: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6、答案: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7、答案: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8、答案: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9、答案: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0、答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1、答案: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2、答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答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4、答案: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5、答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6、答案: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17、答案: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8、答案: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9、答案: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劝学 1、 荀子 学不可以已 2、劝学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5、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6、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7、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8、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说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11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1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默写汇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默写汇编 上半学期上半学期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赤壁怀古赤壁怀古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登高短歌行短歌行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 , 。 2、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 ? 3、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 。 4、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_?_,_ _。 5.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 , 。 6.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 。 7.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 。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 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 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 ”。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2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运用比喻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地势的句子 是“ , , ”。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从声、色两个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赤壁古战场壮 丽雄奇图景的名句是“ , ”。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词人“ , ”的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再现了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 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刻画了周瑜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形象。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 的两句是“ , ”。 1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 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 ”。 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梦游天姥而非瀛洲,是因为瀛洲“ ”, 而天姥山与之相比,却“ ”。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夸张直接描写天姥山高峻的诗句是: , 。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借助天台山 从侧面表现天姥山的高峻。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具体描写李白月下飞度镜湖到达剡溪的诗句是: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飞度镜湖到达剡溪,剡溪的景象是: , 。 (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诗人着 好装束开始登山。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3 (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山腰见闻的诗句是: , 。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天姥山上 野兽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神仙 世界出现前,天空黑云笼罩、水面烟雾迷蒙的景象。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描写神仙 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1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在电闪雷鸣中“ , ”,走过它就来到了一个光辉斑斓的神仙世界。 (1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穿着七彩仙衣 御风而来的景象,“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在音乐的引导下乘车而来的景象。 (1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中进入神仙世界的李白首先看到的景象是: , 。 (1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 自由特点的诗句是: , 。 (1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是李白从美好的 仙境突然惊醒看到眼前只剩下觉时的枕席而产生的联想。 (1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自问与东鲁的朋友分别后何时返回,他的回答是: , 。 (1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_,_。 登高登高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4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 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为我们营造了 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4、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5、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 子是: , 。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 忧国伤时)。 6、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短歌行短歌行 1、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 , 。 , ”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 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3、短歌行中“ , 。 ?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 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 。但为君 故,沉吟至今”,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 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5 5、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 。 , ”,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 甚欣喜。 6、曹操在短歌行中“ , ? , ”几句用比喻的 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 , 。 , ”几句写诗人通过想 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 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8、曹操在短歌行中“ , 。 , ”几句写明月升 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 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9、曹操在短歌行中“ , 。 , ”几句,借用 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 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 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下半学期 赤壁赋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_,_。” 2赤壁赋中写作者荡漾江中,与水中的生物和岸上的动物为伴的句子是: “_,_。”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6 3赤壁赋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 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的句子是“_,_”。 4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_,_”。 5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诗句是: “_,_。” 6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诗句是: “_,_。” 7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 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8赤壁赋中苏轼以“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 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9在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 “_,_”。 10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_,_”。 1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示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名句是 “_,_”。 1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_,_”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 景,兴致所至吟诵明月之诗,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1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_,_”。 1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 膀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_,_”。 15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_,_”来隐 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7 1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 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17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 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18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表达万物看似流 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_,_”。 19、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 万物的句子是“_,_”。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 证了这句话。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作品)中的“青,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3、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 获大的道理。 4、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 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7、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8、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 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才能获得成功。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复习学案 8 9、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师说 1、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 , , 。”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 3、“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 4、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1 一、散文两首 (一)守住你的瓦尔登湖 杨虎 1949 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 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 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 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 33 年后的 1982 年了。但这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 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呓语,而狂热的读者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 兴奋不已。 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这本诞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 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质地一样的心湖而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 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海洋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 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信念坚定的中年。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的。或许,是瓦 尔登湖翻卷的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 就像叶芝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 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 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湖。 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由此落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梵高如是, 高更如是,梭罗也如是。但这一次,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 1844 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 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只影单身, 仅带着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之前,他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再往前, 他亲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再往前,1837 年,他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内心一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安静的是 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他长久以来寻找的对话与表达。从 1844 年秋到 1847 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尔登湖拍岸的水声 从梭罗心上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 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重与发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 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块小小的瓦尔登湖。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的房子、职务与收入等 的追赶与算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 的四季。 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要知道,人间每走一个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 2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 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 B.“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产生了共鸣,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 瓦尔登湖这本书产生共鸣。 C.文章将凡高、保罗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明拥有柔软和敏感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 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极苦。 D.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尔登湖使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 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书籍。 2.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中提及“又一次”。(5 分) 答: 3.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6 分) 答: (二)篱笆青青 宋长征 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 游子的心。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却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 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3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 或许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张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 吗?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里汲取的凉水混着 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 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他们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 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 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撒上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 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 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也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起柔柔的丝弦。 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唱破了黎明,一刹那乡村沐浴在七彩云霞下,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 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欣赏一幅画,像听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 每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朵花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久久舍不得离去。它快乐地从高处滑落, 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调皮地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又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花墙,当我想起这个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 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春天,你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 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女儿。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 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面面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 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唯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 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 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轻轻的,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 4 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青青的篱笆,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 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我只愿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选自 2012 年 12 月美文欣赏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中的篱笆,既有实的意思,又有虚的含意。作者借助实的篱笆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借助虚的篱笆,向自己,也向读者提出 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B. 第 12 段,作品的结尾出乎意料,似乎不合情理。那个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说明乡村不能没有篱笆,而篱笆也宁愿守护乡村到老。 C. 第 10 段,作者以土墙的厚重、砖墙的高大冷漠衬托篱笆墙,突出了篱笆墙的青细柔长和温情等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篱笆墙的喜爱 之情。 D. 泥土是有芳香的,亦如作者清新优美的文辞;村庄是有情韵的,又亦如作者多情的心灵。当所有情感与泥土与村庄结缘,这就不 是一个“花墙”就可以概括的。 2. 本文在表达上很有特点,运用了一系列的技巧,请以第 8 段为例从修辞手法、感觉器官、语言风格等方面加以分析。字数 150 以 内。 3. 有人说,这篇散文表面上写的是乡村优美的景色,实际上是一首乡民优秀品质的赞美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文章进行探 究。字数 150 以内。 5 二、小说 4 篇 (一)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 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 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 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 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 听过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 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 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 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 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期末复习(全册一套打包).zip)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