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第三单元8.2 登高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1657782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第三单元8.2 登高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第三单元8.2 登高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第三单元8.2 登高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第三单元8.2 登高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第三单元8.2 登高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8.28.2 登高登高 教案教案 1.掌握诗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2 简略了解杜甫前后时期诗风的变化。 3.理解杜甫在诗中表现出的“时令之悲、身世之悲、国运之悲”。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意境,掌握杜甫诗歌情景交融、 气势宏伟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诗文中的亮点、关键字句等,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 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借以教给学生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析诗歌意象, 感受杜诗语言凝练丰富、 意蕴深远的特点, 体会作者沉郁苦痛的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由悲自然之秋、

2、人生之秋到悲国 家之秋的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重点:重点: 1.体会诗歌意象为本诗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 分析诗歌意象,感受杜诗语言凝练丰富、意蕴深远的特点,体会作者沉郁 苦痛的感情。 难点:难点: 1 理解诗歌的主旨,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忧国爱民之情,提高文 学修养。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 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 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

3、“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 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 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 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 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 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 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 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 乎已经走

4、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 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 头.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 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 诗人只得继续 “飘泊西南天地间” 。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 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 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三、

5、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 1400 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 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 , 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 , 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别)。 四、题目解说四、题目解说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 长寿,还会

6、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五、层次结构五、层次结构 一、前两联写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 二、后两联抒情,抒发了诗人孤苦无依、壮志难酬等悲苦之情。 五、五、全文分析全文分析 (一)前两联 1.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3.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由

7、“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己过 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 哀伤 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明确: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 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明确: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 秋季, 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 了秋季! 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 诗人就像这

8、飘零的落叶, 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 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明确: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在无穷、 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三)后两联 1.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 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

9、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 55 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 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 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 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

10、赐呢!国难家愁 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明确: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 喝酒的钱都没有了。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七、中心思想七、中心思想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来写。一、三 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 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诸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 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 “苦恨”

11、,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 八、八、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2、锤词炼字精练传神; 3、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4、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九、补充资料九、补充资料 白话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十、总结全文十、总结全文 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于是才有了满头 的花白,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在这 种情况下,

12、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 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诗歌至此就夏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 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 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 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 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这正 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 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 伏、反复低回。 1.背诵登高。 2

13、.宋代罗大经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含有八层意思 (鹤林玉露),试就此联作一番品析。 一、古今异义。 1.万里万里悲秋常作客() 2.百年百年多病独登台() 3.艰难苦恨恨繁霜鬓()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注)。 (注)鲲鹏:出自庄子逍遥游,喻指远大的志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而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却是七言古体诗。 B.首联写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

14、高。气势宏伟,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颌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 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 D.整首诗以豪情与壮志衬托出豪迈的基调,意境起伏,富有节奏感,承转顿 挫,铿锵有力。 2.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一、 1.古义:指远离故乡。今义:指路程遥远。 2.古义:借指晚年。今义:很多年或很长时期,人的一生,终身。 3.古义:遗憾。今义:仇视,怨恨。 二、 1. A; 2. 相同点: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 不同点: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 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 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等诗句带 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能为力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第三单元8.2 登高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