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这位 伟大的思想家,去感受他的独特的 人格魅力,和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 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解 题 子路、子路、冉有、冉有、曾皙、曾皙、公西华公西华 侍侍 坐坐 (由由)(点点)(求求) (赤赤) 陪长者闲坐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长辈对晚辈说话 或表示自谦或表示自谦 称名称名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
2、生。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根据资料,当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 作者及相关 孔子简介孔子简介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 变成了鲁国人。 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孔子 孔子的故乡孔子的故乡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 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 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 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 孔孔庙、孔府、孔林。 青少年时期 齐国经历 从政鲁国 周游列国 晚年结局 孔子一生的经历孔
3、子一生的经历 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 孔子3岁丧父,家境贫寒,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他曾说过:“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庸俗的)事”。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 管理牛羊的“乘田”。19随娶亲。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 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左右,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 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 逐渐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便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 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 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 师”。 青
4、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 孔子办私学 齐国经历齐国经历 鲁国自宣公之后,政权就掌握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手中(即鲁 桓公的后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后来鲁昭公失败后,时年35 岁的孔子对季孙氏的越礼行为很不满,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的呼声。他看到鲁国如此混乱,根本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为了维护 礼的尊严而离鲁适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 子询问政事孔子便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但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甚至怀疑 他为间谍,于是不得不作罢。孔子不久便返回鲁国。 从政鲁国从政鲁国 孔子返鲁后继续钻研学问,培
5、养弟子。他的学说也更加完善。51 岁时,任鲁国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52岁时升为鲁国司空、大 司寇。后来,又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在大 会之上,孔子处处“以君子之道辅其君”,完全按照礼数办事,使 齐景公深感惭愧,归还了鲁国的三个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 年未有的成就。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 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 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孔子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 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 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周游列国 从地图上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围 不出今天的
6、山东省和河南省。大致是从鲁 国出发,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 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今 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 丘夏邑淮阳周口上 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 晚年结局晚年结局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整理出诗书礼易乐 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73岁, 患病,不愈而终。 晚年结局晚年结局 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 授的六部先秦古藉,曰: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 易、春秋。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这六部古籍有些(春秋一书为孔子所作)并非孔子所做,而是在孔 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本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 而)的原则,只
7、是对这六部古书做了整理工作。 仁爱之孔子仁爱之孔子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 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 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 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 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 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 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 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 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孔子的道德观孔子的道德观 鲁国的法令规定:凡鲁国人做了诸侯的臣妾,能将他们赎 回的人,可以从官府拿回赎金。子贡去诸侯家
8、赎回一个鲁 国人,却不肯接受赎金。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字)的 做法错了。 圣人行事可以移风易俗,教化百姓,不只是自己的行为 高尚就行了。当今鲁国富人少穷人多,拿回赎金并不损害 自己的道德,不拿回赎金就不能鼓励其他人来效法了。” 子路(姓仲名由,孔子的弟子)救起溺水的人,那人以牛 答谢子路,子路接受下来。孔子很高兴地说:“以后一定 会有很多鲁国人勇于拯救溺水者了。” 精益求精的孔子精益求精的孔子 孔子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10天后还是弹同一曲 子。师襄子说:“可以另学新曲了。”孔子说:“曲 子虽熟,技巧还不熟。”过了几天, 师襄子又说: “技巧已熟,可以学新曲了。”孔子说:“还没有领 会曲子
9、志趣。”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已经领会 曲子志趣,可以学新曲了。”孔子道:“还未领悟出 作曲者是谁。”再过一段时间,孔子若有所悟地说: “此曲除了周文王,还会有谁能作出呢?”师襄子肃 然起敬:“此曲正是文王操!” 整体感知 一、听朗读课文录音 二、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毋毋w 乘乘摄摄 饥饥馑馑j n 哂哂之之shn 以以俟俟君子君子s 端端章章甫甫f 小小相相 xing 铿铿尔尔kng 莫莫春者春者m 冠冠者者gun 浴浴乎乎沂沂 y 舞舞雩雩y 喟喟然然ku 由也/为之 ; 求也/为之 ; 赤也/为之小 课文梳理分析 本文以“志”为焦点,分为问志、述志、评志三
10、个部分。 第一部分(1):问志。首先由孔子引出话题,启发弟子来 说明各自的志向和人生理想。 第二部分(212):述志。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根据孔 子提出的话题,四位学生各自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和人生理想。 第三部分(1316):评志。针对四个弟子所说的话,孔 子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他们就何话题展开对话? 志向 孔子问志 四子言志 孔子评志 问志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 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不吾知也不吾知也:不知吾不知吾,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宾语常置于动词前。代词作宾语,宾语常置于动词前。 动词,做 动词,认为 介词,因为 如果
11、 知道,了解 相当于“于”,比 闲居,指平日在 家的时候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 “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年纪大一 点就不说了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没有人知道我呀! 如果有人知道你如果有人知道你 们,那么们,那么(你们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 孔子的话讲了几层意思 ,反映出 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样的态度 1.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 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
12、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 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 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而后假设了一 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 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循循善诱 问问志志 师长风范师长风范 述述志志 第二段写孔子四位弟子言志,他们各谈 了自己的什么志向?从他们的言谈举止 中,能看出他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 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 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轻率急忙 等到 正道,指是非准则
13、微笑 五谷不熟曰饥, 蔬菜不熟曰馑。 指军队 夹 春秋时一辆兵车, 配甲士三人,步卒 七十二人。 子路: 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句) 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 侧重强国侧重强国 粗犷鲁莽粗犷鲁莽 ,信心十足,有远大抱负,刚强果决,信心十足,有远大抱负,刚强果决, 知难而进,具有政治军事的才能。知难而进,具有政治军事的才能。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方圆,纵横 或者 动词,治理。 等到 使动用法, 使足。 至于 等待 冉有: 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
14、使足民”, 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足:形容词作使动,使富足。 侧重富民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 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 相焉。” 或者 端,穿礼服 章甫,戴礼帽 名作动 主持赞礼和 司仪的小官 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曰会; 诸侯同见天子曰同。 公西华: 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端章甫:名作动,穿上礼服,戴上礼帽。 侧重以礼治邦侧重以礼治邦 重视礼治重视礼治,具有娴熟礼仪具有娴熟礼仪,善于应对善于应对,善于辞令的专长。善于辞令的专长。 谦虚谨慎谦虚谨慎,谦逊的美德。谦逊的美德。 子路: 侧重强国 冉有: 侧重富民 公
15、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志向虽各有侧志向虽各有侧 重重,但都愿意在但都愿意在 仕途上创一番仕途上创一番 事业。都是参事业。都是参 加政治。加政治。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同“稀”铿的一声 起 放下 通“暮” 何妨 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 介宾短 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风,动词,吹风。 “莫春者莫春者,春服既成春服既成浴乎沂浴乎沂,风乎舞雩风乎舞雩,咏而归。咏而归。”曾皙曾皙: 师生春游图师生春游图 不像其他三人汲汲于仕途不像其他三人
16、汲汲于仕途,只想在礼乐教化上发挥点作用只想在礼乐教化上发挥点作用, 认为在乱认为在乱 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志向高洁, 洒脱高雅,淡泊于功名。 安贫乐道,不求闻达,卓尔不群。 评评志志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 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 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 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长叹的样子 罢了 用 赞同 谦让 落在后面 同“欤: 后:方位名词作动,
17、落在后面,走到后面。 与:同“欤”,表反问语气。 宾语前置句: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 对子路:哂其对子路:哂其“不让不让”赞其赞其“知方知方”哂其要哂其要 民民“知方知方”,而自己却不,而自己却不“知方知方”。 对其他三人表示肯定,犹其是曾皙,深得孔对其他三人表示肯定,犹其是曾皙,深得孔 子的赞赏。子的赞赏。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 路:率直自信率直自信哂之哂之 冉 有:谦虚有礼谦虚有礼叹之叹之 公西华:善于辞令善于辞令惜之惜之 曾 皙:从容洒脱从
18、容洒脱与之与之 子路言志之后,孔子为什么对子路之 志要“哂之?” 赞赏坦率发言; 委婉批评; 礼记: “长者不及,勿谗言。”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评价是: 冉有尽管态度很谦逊,但所谈也是国家大事,志趣可取。 公西华多才善辨,言谈谨慎,态度谦虚,尽管他甚是贬 抑自己,但孔子是深知他的才干的, “赤也为之小,孰 能为之大?”指出应实事求是,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估价。 孔子要大家说说自己的志向,曾皙并没有说出什么孔子要大家说说自己的志向,曾皙并没有说出什么 志向,只是描绘了一幅春游图,孔子还赞成他。是什么志向,只是描绘了一幅春游图,孔子还赞成他。是什么 意思。意思。 杨树达先生评论这
19、幅图时说:杨树达先生评论这幅图时说:“孔子与曾点者,孔子与曾点者, 以点之所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以点之所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 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 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孔子政治上主张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曾皙真正,即以礼治理国家。曾皙真正 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 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礼治”思想体现出来思想体现出来 。 孔子为何“哂”
20、由而“与”点? 古人曰古人曰: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 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 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 孔子的自由民主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一个大同世界的理 想。想。 治国之道治国之道 晚年政治上不得志便专心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言志的前提是“如或知尔”,也就是“用之”,他们 三个可以各“行”其志,这体现儒家的复杂性和包容性。 孔夫子深感他的主张难以推行,以为诸侯已经“舍之”,面对这样的现实,就 应该“藏”
21、了。孔子考虑到自己的处境,认为从政治国的路没有机会走,那就 和人办教育吧。 志 问问志志-师长风范师长风范 言言志志 评评志志-借评传志借评传志 -各展抱负各展抱负 孔子的教学思想: 1.循循善诱。 2.教学民主。 3.因材施教。 本文是孔子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的 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位学生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位学生的 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 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 孔子的思想、态度。孔子的思想、态度。 孔子风范: 平等民主,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本文写作最大的优点是以本文写作最大的优点是以“言志言志”为中心组为中心组 织材料
22、,文旨鲜明;五个人的发言契合各自的织材料,文旨鲜明;五个人的发言契合各自的 个性、身份、志趣、教养,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个性、身份、志趣、教养,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孔子对四子志向的评论透露出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为国以礼为国以礼”。通过礼乐教化来恢复。通过礼乐教化来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的统 治秩序,使治秩序,使“老者安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大家都过上太平安宁的生活。,大家都过上太平安宁的生活。 文言知识总结 1、通假字 鼓瑟希 (通“稀”)莫春者 (通“欤”) (通“暮”) 唯求则非邦也与 2、词类活用 端章甫 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穿着礼服,
23、戴着礼帽 鼓瑟希 用作动词弹奏弹奏 风乎舞雩 用作动词吹风吹风 冠者五六人 用作动词行冠礼行冠礼 3 、古今异义 加之以师旅 比及三年 且知方也 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 泛指军队指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等到 指比较、紧靠、依附 正道、正理指方向、地方、方法等 或者指如象,如果 至于 异乎三子者 之撰 才能指写作 指如象,如果 古今 4、特殊句式 不吾知也 (否定句的宾语前置)(否定句的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 尔何如 何伤乎 (疑问句的宾语前置)(疑问句的宾语前置)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谨 为国以礼 (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均为介词结构后置) 则何以哉 尔何如 (均为怎么样)(均为怎么样) 是故哂之 (译为
24、所以、因此)(译为所以、因此) 冠者五六人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童子六七人 固定结构 ( 的样子;词尾) 尔 子路率子路率而对曰而对曰 (你,你们;代词)以吾一日长乎以吾一日长乎 以 (相当于:“而”;连词) 俟君子俟君子 加之加之师旅师旅 (用、拿、凭借;介词) 毋吾毋吾也也 (认为;动词) 吾一日长乎尔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介词) 5、重要的虚词、重要的虚词 如 乎 (和比;介词) (在;介词) 摄乎大国之间 (至于,表转折;连词)其礼乐其礼乐 五六十五六十 (或者;连词) (如果;连词) 或知尔或知尔 常见多义词(四)常见多义词(四)与 1 1、夫子喟然曰:吾、夫子喟然曰:吾与与点
25、也点也 2 2、唯求则非邦也、唯求则非邦也与与 3 3、失其所、失其所与与,不知,不知 4 4、遂、遂与与外人隔绝外人隔绝 5 5、生三人,公、生三人,公与与之之母母 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 (同意)(同意) (语气助词)(语气助词) (结交、亲附)(结交、亲附) (和)(和) (给予)(给予) 1 1、方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方 :纵横:纵横 2 2、可使有勇,且知、可使有勇,且知方方也。也。 方:正道,指是非准则方:正道,指是非准则 3 3、不以规矩,不能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方圆,圆, 方:方形方:方形 4 4、方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
26、狼洞其中。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方:正,才方:正,才 常见多义词(五)方 课文小结 人物述 志孔子评志性格特征 子 路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 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 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鲁莽直率 好胜自诩 冉 有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 其礼乐,以俟君子 。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 邦也者? 谦虚谨慎 不卑不亢 公西华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 会同,非诸侯而何?赤 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谦恭礼让 善于辞令 曾
27、晳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咏而归。 吾与点也! 机敏恬淡 含蓄雅趣 平等民主。 鲁莽直率,好胜自诩。 谨慎谦逊,不卑不亢。 委婉谦恭,善于辞令。 从容洒脱,机敏好学。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儒家学派为人处世的 原则是什么?能否用文中出现过的一个字来概括。 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 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 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 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 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理想。 作 业 1.完成习题册本课练习。 2.1994年12月,孔庙、孔府和孔林被世界遗产委员 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三孔”既是人们朝拜先 哲的圣地,也是人们假日旅游的胜地。请上网查阅相关 资料,为“三孔”写一份300字左右的旅游产品广告词。 力求写出特点,写出亮点,让人过目难忘,并能产生前 往观光的欲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