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一).doc--点击预览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二).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2019-2020 学年必修下册第七单元训练金卷 语语 文文 (一一)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 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典诗歌欣赏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情景上,情景作为核心范畴,很有中国特 色。古典诗论之所以这样重视情景的关系,表面上看,是由于诗歌往往作为现场 交往的手段,自然景观和人事关系都在现场引发,现场感决定了触景生情和即景 抒情。往深处探索,这里似乎还有和中国的绘画一样的美学原则,那就是把重点 放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上,在天人合一深厚的基础上,建构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的 诗学范畴” 。 现场感的“感” ,一方面指所感对象是景物,另一方面指所感主体是人情。 但有些诗评家却常把两者绝对割裂开来。如宋诗评家范晞文,在具体分析文本时, 往往把律诗对仗句的情景机械分割为“上联景,下联情” “上联情,下联景”之类。 个中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传统的诗学理念中片面强调真和实,便不免将之推向极 端。至于机械地把“真”和“实”联系在一起,就更加僵化了。在这一点上,连 王夫之也未能免俗。他把景钉死在“实”上,也就是现场感上。他说:“身之所 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这就把景观的“真”变成了现场亲历的“实” 。 对这个理论上的偏颇,许多诗评家长期含而混之,只有清代的黄生提出挑 战:“诗家写有景之景不难,所难者写无景之景。 ” “有景之景” ,写五官直接感知, 因情绪而产生变异感,这是常规现象。而“无景之景”乃不见之见,变不见为见 者,情也。后来,清人乔亿提出了一个与王夫之的“目接”相反的范畴“神遇” , 可以说为黄生的“无景之景”寻到了原因。 “景有神遇,有目接。神遇者,虚拟以 成辞”这个“神”隐含着诗的虚拟、想象,由情而感的自由。 “神遇”是想象的,有可能不定具的,其感染力从何而来呢?早在明朝, 谢榛就提出与写实相对的“写虚” ,认为诗人的功夫就是在虚实之间“权衡” 。实 际上,就是说写实与写虚的对立并不是僵化凝固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认 为贯休的“庭花濛濛水冷冷,小儿啼索树上莺” , “景实而无趣” ;而李白的“燕山 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景虚而有味” 。 在汉语中,实和真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而虚则和假联系在一起。怎样 才能避免由虚而假,达到由虚而真呢?元好问曾经提出,虚不要紧,只要虚得诚 就是根本。实际上,诗人无不自以为是诚心而发,可是事实上,假诗还是滔滔者 天下皆是也。乔亿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了突破。这个突破首先体现在理论范畴 上。一般诗话词话,大都从鉴赏学出发,而乔亿却从创作论出发,从创作过程、 从难度的克服来展开论述:景观万象已经给前人写光了,经典的、权威的诗语, 已经充满了心理空间。怎样才能再虚而不假,虚而入诚呢?乔亿提出“同题而异 趣” ,也就是同景而异趣。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找到自我之心与他人之心的不同, 即使面对的是相同的景物, “斯异不同” ,诗文才会有无穷的魅力。 (摘编自孙绍振古典诗话情景矛盾中的宾主、有无、虚实、真假 ) 1根据全文内容,下列有关诗歌情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诗歌作为现场交往的手段时,景物和人情都在现场引发,现场感决定了不能把 它们绝对割裂开。 B诗歌情景的真和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鉴赏诗歌时不能机械地把“真”和 “实”联系在一起。 C诗歌的景可以是实,也可以是虚,实景和虚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诗人的功夫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就是“权衡”虚实。 D只要诗人能找到自我之心与他人之心的不同,即使所写的景物与其他诗歌相同, 表现的情趣也会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从某个角度讲,文章就是古典诗论中情景关系发展史。 B文章开篇论述了古典诗论重视情景的原因,这正是后文立论的基础。 C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诗评家的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批评或肯定,表达了作 者对诗歌情景关系的独特见解。 D文章第段中的“神遇”之“神”隐含着诗的虚拟、想象,第段论述了怎样 避免由虚而假的问题,因此,第两段衔接更紧密,第段应放到最后。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中国传统的诗学理念中片面强调真和实,可能是导致一些诗评家常把所感对象 和所感主体绝对割裂开的原因。 B元好问认为,只要虚得诚就能避免由虚而假,可实际上,尽管诗人无不自认为 是诚心而发,假诗仍然遍布天下。 C一般的诗话词话大都从鉴赏学出发,而乔亿则从创作论出发展开论述,这在诗 论的理论范畴上是个突破。 D对于景情割裂的问题,清人黄生、乔亿提出了“无景之景” “神遇”等概念, 但他们没能解释“无景之景” “神遇”感染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只能留给后人去解 释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统计的数据,中国的科学出版物总数首次超 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2003 年中国科技论文发文量还在印度 之下,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 衡量一国科研实力的强弱不能仅看“数量” 。国际权威机构“自然指数” (NatureIndex)称:“中国虽然生产最多的科技论文,但在其他措施上滞后。 ” 数据显示,2007 年至 2017 年间,中国撤稿总量为 2319 篇,位居第一。撤稿 本是正常现象。作者无法按照审稿意见修改、期刊出版时滞长、论文不在作者预 期的时间内发表等都是撤稿的正当理由。但在中国,国际期刊撤稿总能在学界掀 起打假的风暴,因为学术不端是中国学者“被撤稿”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网易发文大国,也是撤稿大国2018 年 6 月 22 日) 材料二: 【注】文献他引率是衡量文献重要程度、影响力大小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反映一国学术质量。 (摘编自网易发文大国,也是撤稿大国2018 年 6 月 22 日) 材料三: 为什么学术不端在中国屡禁不绝?清华大学物理系朱邦芬院士认为,在中国 科技界,戴着人才“帽子”的和没戴上“帽子”的待遇悬殊;对科研人员重复奖 励或重奖等都诱使科研人员快出成果;再加上学术不端行为的风险与“收获”极不 相称,所以才有不少人对此趋之若鹜。其实,每个国家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然 而对中国来说,严重的问题在于对严重学术不端的重大典型案例调查不彻底、处 理极轻。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裴钢院士指出:“在惩治学术造假上,打一只 (影响大的)老虎比打 100 只苍蝇的效果更明显。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在面对此类 突发性重大科技事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2012 年,时任匈牙利总统的施 米特帕尔因 20 年前的博士论文抄袭被查实而被迫辞职。2014 年,小保方晴子 因在论文中存在篡改、捏造等造假问题,被日本理化所开除并被要求退还科研经 费、人工费以及验证试验费。 ” (摘编自科技日报 , 惩治学术造假,打一“虎”胜过拍百只“苍蝇” ) 材料四: 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全国高校系统自 2013 年起,在全国高校和学术界全面引 进了软件“剽窃侦测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而不是侦测剽窃行为。 美国:设立“研究诚信办公室”负责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该办公室的经验表 明,调查、处理学术腐败,不能只靠科学界和科学家的自律,必须要有完善的法 律手段做后盾。 新西兰:以梅西大学为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会连同指导教师的 姓名公布在网上,一旦发现论文有剽窃嫌疑,根据程度不同,指导教师将承担连 带责任。 英国:鉴于 2017-2018 学年牛津大学学生学术剽窃事件数量创下纪录,校方 开设专门课程,指导学生正确引用参考文献,避免“非故意”剽窃。 (摘编自环球网严打学术造假,其他国家有这些妙招!2019 年 2 月 14 日) 4下列对材料一、二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相比 2003 年,2007 年到 2017 年,我国科技论文发文总量有了较大突破,位 列六国中的第二位,说明我国的学术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B虽然 2018 年我国科学出版物总数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在科技 论文被引频率上,美国几乎是我国的 2 倍。 C11 年间,我国的科技论文总量几乎是印度的 4 倍,且被引频率高于印度,说 明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完全超越了印度。 D11 年间,无论从科技论文的发表总量、被引频率,还是从撤稿总量和千篇撤 稿发文比来看,英国都要优于德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中国学术不端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待遇差距悬殊是重要原因 之一,因此想要杜绝这种情国况,可以缩小待遇差距。 B对待学术不端行为,中国存在调查不彻底,处理极轻的现象,使得造假者“收 获”与“风险”不相称,因此使大家都对造假行为趋之若鹜。 C多国在学术造假问题上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从材料看,爱沙尼亚和英国的措 施强调预防,新西兰则强调超惩戒,美国预防与惩戒并举。 D作者认为,打“苍蝇”的效果并不理想,惩治学术造假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要打“大虎” ,并且要狠打,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 6除了个人与科学界加强自律以外,怎样有效遏制学术不端的行为?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旁若无人 梁实秋 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常遇到一种不愉快的经验。在你聚精会神地静坐着 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身下坐着的椅子颤动起来,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 座位里掀出去,动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颠摇入睡,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 得他讨厌。大概是轻微地震罢?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颤动了。在你刚收起心 来继续看电影的时候,颤动又来了。如果下决心寻找震源,不久就可以发现,毛 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撑上,绷足了劲, 利用腿筋的弹性,很优游地在那里发抖。如果这拘挛性的动作是由于羊癫疯一类 的病症的暴发,我们要原谅他,但是不像,他嘴里并不吐白沫。看样子也不像是 神经衰弱,他的动作是能收能发的,时作时歇,指挥如意。若说他是有意使前后 左右两排座客不得安生,却也不然。全是陌生人无仇无恨,我们站在被害人的立 场上看,这种变态行为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他的意志过于集中,忘记旁边还有 别人,换言之,便是“旁若无人”的态度。 “旁若无人”的精神表现在日常行为上者不只一端。例如欠伸,原是常事, “气乏则欠,体倦则伸。 ”但是在稠人广众之中,张开血盆巨口,作吃人状,把口 里的獠牙显露出来,再加上伸胳臂伸腿如演太极,那样子就不免吓人。有人打哈 欠还带音乐的,其声呜呜然,如吹号角,如鸣警报,如猿啼,如鹤唳,音容并茂。 礼记云:“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是 欠伸合于古礼,但亦以“君子”为限,平民岂可援引?对人伸胳臂张嘴,纵不吓 人,至少令人觉得你是在逐客,或是表示你自己不能管制你自己的肢体。 邻居有叟,平常不大回家,每次归来必令我闻知。清晨有三声喷嚏,不只是 清脆,而且宏亮,中气充沛,根据那声音之响我揣测必有异物入鼻,或是有人插 入纸捻,那声音撞击在脸盆之上有金石声!随后是大排场的漱口,真是排山倒海, 犹如骨鲠在喉,又似苍蝇下咽。再随后是三餐的饱膈,一串串的咯声,像是下水 道不甚畅通的样子。可惜隔着墙没能看见他剔牙,否则那一份刮垢磨光的钻探工 程,场面也不会太小。 这一切“旁若无人”的表演究竟是偶然突发事件,经常令人困恼的乃是高声 谈话。在喊救命的时候,声音当然不嫌其大,除非是脖子被人踩在脚底下,但是 普通的谈话似乎可以令人听见为度,而无需一定要力竭声嘶地去振聋发聩。生理 学告诉我们,发音的器官是很复杂的,说话一分钟要有九百个动作,有一百块筋 肉在弛张,但是大多数人似乎还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长一个扩大器。有个外国 人疑心我们国人的耳鼓生得异样,那层膜许是特别厚,非扯着脖子喊不能听见, 所以说话总是像打架。这批评有多少真理,我不知道。不过我们国人会嚷的本领, 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电影场里电灯初灭的时候,总有几声“嗳哟,小三儿,你在 哪儿啦?”在戏院里,演员像是演哑剧,大锣大鼓之声依稀可闻,主要的声音是观 众鼎沸,令人感觉好像是置身蛙塘。在旅馆里,好像前后左右都是庙会,不到夜 深休想安眠,安眠之后难免没有响皮底的大皮靴毫无惭愧地在你门前踱来踱去。 天未大亮,又有各种市声前来侵扰。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 明。以动物而论,狮吼,狼嗥,虎啸,驴鸣,犬吠,即是小如促织蚯蚓,声音都 不算小,都不会像人似的有时候也会低声说话。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说话愈不以 声大见长。群居的习惯愈久,愈不容易存留“旁若无人”的幻觉。我们以农立国, 乡间地旷人稀,畋亩阡陌之间,低声说一句“早安”是不济事的,必得扯长了脖 子喊一声“你吃过饭啦?”可怪的是,在人烟稠密的所在,人的喉咙还是不能缩 小。更可异的是,纸驴嗓,破锣嗓,喇叭嗓,公鸡嗓,并不被一般地认为是缺陷, 而且麻衣相法还公然地说,声音洪亮者主贵! 叔本华有一段寓言: 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他们的刺毛开始互相击刺, 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把他们驱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故又发生了。最 后,经过几番聚散。他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同样的,群居的需要 使得人形的豪猪聚在一起,只是他们本性中的带刺的令人不快的刺毛使得彼此厌 恶。他们最后发现的使彼此可以相安的那个距离,便是那一套礼貌;凡违犯礼貌 者便要受严词警告用英语来说请保持相当距离。用这方法,彼此取暖的 需要只是相当地满足了;可使彼此可以不至互刺。自己有些暖气的人情愿走得远 远的,既不刺人,又可不受人刺。 逃避不是办法。我们只是希望人形的豪猪时常地提醒自己:这世界上除了自 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 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地伸张。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开头批评电影院抖腿的不文明现象,作者细致描述了在电影院不愉快的经历, 表达了对于邻座抖腿者的气愤与无奈。 B前两段是对旁若无人者的泛写,第三段是对邻叟的特写,诉说了作者被邻居骚 扰之苦,虽写凡人琐事,但文字犀利,惟妙惟肖。 C第四段对大声说话的种种表现进行了精彩的描绘,并将此类人与动物相比, 是嘲讽,更是提醒我们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D文章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摹了在某些公共场合中人的不雅行为,以滑稽幽默暗 示着人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8在梁实秋先生看来, “旁若无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6 分) 9文章末尾,作者引用了叔本华所写的一段寓言。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 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 也。 ”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 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 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 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 ”彧知邈有变, 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 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出 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定宜急分过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一则吕 布不足破也。 ”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 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 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 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 上以从人望,乘至公以服天下,挟弘义以致英俊。 ”操从之。採保官渡,虽胜而军 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 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 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 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 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 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 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B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 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C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 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D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 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举孝廉,汉代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担任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 “孝廉” 。 B上宾之礼,是古代对待宾客最尊贵的礼节,与“九宾之礼”一样。 C官渡,在今天河南境内,曹操与袁绍曾在此决战,并取得了胜利。 “官渡之战” 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D九锡, “锡”通“赐” ,是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代表最高礼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荀彧才华出众,得到众人赏识。何颙称他是能辅佐帝王的人才,袁绍以礼待之, 但他忘恩负义,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B荀彧非常机敏,善于审时度势。他识破张邈的诡计;劝说曹操抓住时机大败吕 布;官渡之战中,鼓励曹操用奇计破敌。 C荀彧深谋远虑。当众人对曹操想迎接汉献帝并迁都许昌之事议论纷纷之时,他 赞同曹操主张,为“挟太子以令诸侯”打下基础。 D荀彧为人刚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他不支持董昭等人让曹操进爵国公的想法, 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 (2)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1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1:公元 1108 年(宋徽宗大观二年) ,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 (今安徽休宁) ,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14下来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首句“秋晚寒斋” ,点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不待言情而情已十分。 B香篆,一种香,因焚香时所起的烟缕曲折似篆文而得名。室内燃香,室外薄雾, 迷茫之感油然而生。 C “梦逐芭蕉雨” ,芭蕉雨是个愁的意象,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 上,而是敲击着他的心头,增添几许愁绪。 D词的上阕和下阕,不管描景还是抒情,都围绕着题目中的“愁”而写。 15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 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 。 (2) 登高中情景交融,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_,_” 。 (3) 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 的诗句是“_,_” 。 第第卷卷 表达题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皮影戏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 ,皮影是以皮革为材料制成的。皮 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是,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 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 目中的地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 节奏社会的最大障碍。皮影精雕细琢, 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 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制作一个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 序的影人,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 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 的可能性。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制作一个影人的工序有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 B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包括了十余道制作一个中影人的工序 C一个影人的制作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 D一个影人的十余道制作工序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究竟要不要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 B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 C我们是不是要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 D我们为什么要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顾名思义 千差万别 巧夺天工 前功尽弃 B无可置疑 千差万别 惟妙惟肖 功亏一篑 C顾名思义 一落千丈 巧夺天工 前功尽弃 D无可置疑 一落千丈 惟妙惟肖 功亏一篑 20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 5 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5 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1)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倍 儿棒,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 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 希望该生能得到贵大学的抬爱。特此推荐。 中学 2019 年 11 月 14 日 21下面是我国“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在横线上填写 恰当的句子,使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上游的投资、制片方,中游的发行方和下游的院线、影院与观众 。上游片方或中游发行方提供片源,下游用户付费观看,现金流自下而上流动, 。从票房分成现状来看, ,其次是投资、制片方。这也是近年来 影院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超燃” “燃爆了” “燃曲” “燃文” “燃创意”不知不觉间, “燃”成为流 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 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称之为 “燃” 。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联想?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2019-2020 学年必修下册第七单元训练金卷 语语 文文(一一)答答 案案 1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 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全文内容,下列有关诗歌情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 ,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 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 项, “实景和虚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表述 有误,原文第段说的是“写实与写虚的对立并不是僵化凝固的,而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 ,选项偷换了概念。故选 C。 2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 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 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 项,根据原 文内容可知,文章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第段提出景情割裂的问题,第 段提出“无景之景” “神遇”的新解,第段论述“虚”的感染力的来源。如果不 能证明“虚”是有感染力的,是有存在价值的,那么第段论述的“怎么避免由 虚而假”这个问题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故第段不应放到最后。故选 D。 3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 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 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 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 项, “只能留给后人去解释了”错,由原文第段第 2 句“早在明朝”可知,这个问题早在明朝就有人论述了。故选 D。 4 【答案】D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 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 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 A 项, “说明我国的学术质量有了较大 幅度的提升”错误,论文总量不完全是衡量学术质量的标准,还要关注被引频率; B 项, “但是在科技论文被引频率上,美国几乎是我国的 2 倍”错误, “科技论文 被引频率上,美国几乎是我国的 2 倍”只是针对的 2007-2017 年,而非 2018 年; C 项, “说明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完全超越了印度”错误,被引频率和科技论文总 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科研实力。故选 D。 5 【答案】D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 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等。题中 A 项, “想要杜绝这种情国况,可以缩小待遇差距”错误,缩小待遇差距 不利于鼓励真正的学术,且不能杜绝学术不端行为;B 项, “因此使大家都对造假 行为趋之若鹜”错误,文中所说的“调查不彻底 ,处理极轻”针对的是“严重学 术不端的重大典型案例” ,且不是“大家”都趋之若鹜,而是“不少人” ,选项扩 大了范围;D 项, “作者认为”错误,并非作者的观点。故选 C。 6 【参考答案】降低诱惑,强化预防措施。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待遇分配制度; 高校要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惩戒力度。政府 要制定相关法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造假行为严加惩 处;高校要对“造假”学生及其指导教师严加处理。 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 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 此题要求就怎样有效遏制学术不端的行为谈自己的看法,注意前面的范围“除了 个人与科学界加强自律以外” ,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在中国科技界,戴着人才 帽子的和没戴上帽子的待遇悬殊”概括第一点;根据“然而对中国来说, 严重的问题在于对严重学术不端的重大典型案例调查不彻底、处理极轻” “必须要 有完善的法律手段做后盾”概括第二点。 7 【答案】D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 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 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 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 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题中 D 项,本文语言风格是风趣 诙谐,而不是朴素自然。故选 D。 8 【参考答案】忘记旁边还有别人,换言之,便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有的人 自己不能管制自己的肢体,自控能力差。传统中的劣根性使然。我们以农立国, 乡间地旷人稀,必得大声说话。时过境迁,积习不改。 此题考核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的要求,找到文中的相关句 子摘取关键词语作答,此题要求概括“旁若无人”现象产生的原因,注意根据文 中的句子作答,可根据文中的句子“这种变态行为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他的意 志过于集中,忘记旁边还有别人”概括第一点;根据“对人伸胳臂张嘴,纵不吓 人,至少令人觉得你是在逐客,或是表示你自己不能管制你自己的肢体”概括第 二点;根据“我们以农立国,乡间地旷人稀,畋亩阡陌之间,更可异的是, 纸驴嗓,破锣嗓,喇叭嗓,公鸡嗓,并不被一般地认为是缺陷,而且麻衣相法还 公然地说,声音洪亮者主贵!”概括第三点。 9 【参考答案】形象上:“人形的豪猪”的比喻生动形象,对豪猪的议论,其实 是对生活中一些人不拘小节而至不文明的“旁若无人”的种种现象的生动再现, 是对此类人的嘲讽。主旨上:在形象的描述中点明主旨,提醒我们人,是 群居动物,关爱自己的同时,请关注他人,让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成为一 种文化。结构上:是对全文的总结,卒章显志,增强了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 具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额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从内容、结构和手法的角度 分析,此题要求分析文章结尾引用叔本华的寓言的作用,答题时首先明确语言的 内容,然后分析作用,豪猪的特征“经过几番聚散。他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 当的距离” ,引用豪猪的语言目的是通过比喻说明“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 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 ,彰显文章 的主旨;从手法看是比喻,形象生动;从结构看,此情节处于文章的结尾,卒章 显志,引用寓言,增强了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具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10 【答案】D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 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 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 分来断。本题中,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将军” “兖州” “首事” “山东” “此” “天下” “要地” “虏” “熟麦” “食” “谷” “吕布” ,虚词“以” “之” “也” “其” “而” “则” , “熟麦”意思是“成熟的麦子” ,作“收”的宾语,意思是“抢收成熟的麦 子” ,为完整动宾结构,其后断开,排除 C 项;“约”的意思是“节约” , “蓄”的 意思是“储存” , “食”和“谷”都是粮食的意思,分别作“约”和“蓄”的宾语, 意思是“节食蓄粮” ,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资”的意思是“帮助, 资助” , “一举”指“军事行动” , “一举”作“资”的宾语,意思是“助军事行动” ,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两项;“此也”是固定句式,故从“也”后面断开, 排除 B 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这实在是 天下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 蓄粮,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句子可以断开为: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 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 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故选 D。 11 【答案】B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 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 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 题中,B 项, “上宾之礼与九宾之礼一样”说法错误,上宾之礼用于接待 宾客,九宾礼是接待外交使者,两者不同。故选 B。 12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 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 误。本题中,A 项“但他忘恩负义,离开袁绍,投奔曹操”表述错误。根据文本 “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可知,他离开袁绍不是因为他忘恩负义,而 是考虑到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故选 A。 13 【参考答案】 (1)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你是我的张良啊。 ” (2)晋文公曾接纳周襄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像影子一样跟从) ;汉高祖 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 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 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1) 语,交谈;悦,高兴;也,是, 表判断;(2)昔,从前;纳,接纳;景同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从,跟 从;缟素,戴孝;归,使归顺。 【参考译文】 荀彧(y)宇文若,颍川颖阴人,青少年就凭才识出名。南阳人何颙见到 荀彧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 ”中平六年,被推举为孝廉。 董卓作乱时,弃官回到家乡。等荀彧到了冀州,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彧。荀 彧每每有匡正之心。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 他交谈后大喜,说:“你是我的张良啊。 ”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派荀彧守甄 城。赶上张邈、陈宫据兖州反曹操,而暗地迎接吕布。张邈派人欺骗荀彧说: “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打陶谦,应赶紧供应他军需物资。 ”荀彧知道张邈有变,就 整顿军队做好防备,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陶谦死,曹操想马上攻取徐州, 回兵后平定吕布。荀彧劝谏说:“以前高祖占据关中,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先 巩固根本,以控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这实在是天下 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 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 ”曹操于是大力抢收成熟的麦子,又和吕布交战, 兖州于是被平定。建安元年,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打算迎接车驾,迁都到 许昌。众人大多认为不可仓促行事。荀彧于是鼓动曹操说:“晋文公曾接纳周襄 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自从天子遭 难,将军首举义兵,只是因为山东纷扰混乱,没有顾得上接驾,虽然在外平定祸 乱,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室。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 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曹操守官渡, 虽然得胜但军粮就要吃完,写信与荀彧商议,荀彧回信说:“情形败露,声势衰 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 ”曹操于是坚守壁 垒和袁绍相持。终于用奇兵打败袁绍。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联名推戴曹操晋 封国公,赐予九锡仪仗器物,秘密地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说:“曹公本是发动 义兵,以振兴汉朝,虽然功勋卓著,还保持忠贞之节。君子爱人要合于道德,不 应该这样。 ”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曹操心里难以平静。等到南征孙权,曹操上表 请荀彧到谯郡劳军,皇帝答应了他。到了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曹操赠送他 食物,打开一看,却是空盒,于是荀彧服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