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 秋天教学设计秋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运用加一加、生活中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秋、会”等 10 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 字头 3 个偏旁;会写“人”“大”等 4 个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认识并学习标注自然段。 4.结合插图、视频及生活中的体验,初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产生 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1多种方法随文分散识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ppt 课件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教
2、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 ,老师让你们到大自然里找秋天画秋天,你把找到的秋天带来了吗,谁上台展示 一下?(23 名同学上台投影展示、交流) 预设一:黄叶图 师:对,变黄的树叶告诉我们秋天来啦! 对,秋天来了,树叶穿上了黄颜色的衣裳。 预设二:果园丰收图 师:秋天里,我们可以吃到好多丰收的水果。 预设三:大雁南飞 师:天气凉了,一群群大雁飞往南方过冬。 2.老师也去找秋天了,看看我找的秋天吧。(配乐出示课件:1、校门口,法国梧桐的叶子 变黄了,秋风一吹,一片片叶子从树上慢慢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2、天气 凉了,同学们穿上了秋
3、季的校服。3、我们校园上方的天空,那么高那么蓝。4、我们校园里的柿 子树结果子了,一个个小柿子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 孩子们,秋天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秋天的特点,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课上交流,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加趣味性。老师通过音乐 配图、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引发学生对秋 天的情感体验,为学文做好铺垫。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秋天。请把你的图画放好,我们要准备上课了。(上课)和老 师一起写课题。 秋:强调“秋”是本课要认识的生字。禾苗的“禾”加火把的 “火”就
4、是“秋”。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老师通过组词讲解“秋”的组成部分,渗透加一加这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 字兴趣。 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 54 页,自己出声朗读课文,这可是咱们第一次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读正确,谁要是一字不错地读下来,谁就是最棒的。 【教师提醒学生自己读自己的,不要等别人。】 2教师范读:耳朵听老师读,眼睛看课本,注意刚才是不是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 3同桌互读: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同桌读不准的字音,你就帮帮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初读,到老师示范正音,再到同桌互读纠字音,在规范读音方面步步 深入,初步
5、落实正确读课文这一目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意识。 三、认识自然段三、认识自然段 1.认识自然段:同学们,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空两 格,就是两个字的位置,下面的每一个自然段开头都空两格。 2.示范标自然段:记住了吗?那我来考考你,这里空两格了,这是第一个自然段,标 1。 谁能上台指出第二、三自然段在哪里? 其他同学和他想的一样吗? 3.自己标记:那就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在课本上吧。 小结:今后再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标好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是本册第一篇课文,通过老师下定义、示范标段,让学生认识并学会自己 标注自然段。 四、随文识字四、随文识字 感情朗读感情朗读 (一)
6、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大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生字变红:气、了、树、也、片)这 几个字是要认识的生字,你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哟,指名读。 2.认识树叶及口字旁、木字旁 (1)认识词语树叶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对,是秋天的树叶。读一读这个词。 (2)认识叶及口字旁 师:看电视机,生字单独谁认识?谁知道这个字几部分组成? 师:对,口就是偏旁(板书),我们称他为“口字旁”(大屏幕:“口”变红、口字旁)。 (3)认识树及木字旁 树:树的偏旁谁知道 生:木字 师:谁给他纠正? 师:捺变成点,就读作木字旁,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 (4)拓展木字旁的生字 师:你都知道哪些树木? 小
7、结:对,刚才你们说的杨树、柳树、松树、梧桐树,这些字都是木字旁。 树叶:这些树木都有不同形状的树叶,再读“树叶” 【设计意图】从卡片读词到拆分成字,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降低识字难度;从生字的组 成部分到认识偏旁,达到认识偏旁“口”“木”这一目标;从偏旁的学习到拓展带有木字旁的生 字,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偏旁与字义练习,感知偏旁表义特点。最后回归读词,充分尊重孩子由易 到难的认知过程。 3.情景识词:一片片 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只是一片树叶,在第一自然段里有一个词是说很多很多片,读一读,找找 哪个词?读“一片片” 师评价:我好像真的看到了很多叶子落下来。 4.想象画面 推动朗读 (1)扫清障碍学生读:
8、生字认识了,谁愿意把这段话再读给大家听? (2)老师范读指导:师范读,老师读的好不好? 是啊,那是因为老师读的时候,眼前有个画面呢(出示落叶图),所以我能读得好。 (3)再看画面,推动朗读:你也看着这样的画面,自己练一练。 (4)学生展示读:(配乐)谁想读给大家听? 评价:你读的不仅准确,你听他读的“一片片”叶子,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叶子落下来的样子。 你看,叶子落得多么轻巧啊! 一起读。(配乐)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老师范读、看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叶子飘落的秋景,教给学生边读边 想象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有滋有味朗读,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情感。 5.魔方游戏 巩固识字 老师把第一自然中 6 个生字
9、放到了魔方上,我们玩一个识字魔方游戏。 游戏规则:四人一小组,一人抛起魔方,落在桌上后最上的字是什么就读什么。看谁读得又 快又准。玩起来吧 反馈检测:玩得真开心,谁愿意和李老师一起玩,老师转魔方,学生读。 【设计意图】通过玩识字魔方游戏,落实学生对第一自然段中 6 个生字的掌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段)带着这份好心情,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第二自然段能不能读好,自己试 一试。指一到两名同学读。 1认识“会” 读准一会儿 【预设一】有一个词不好读,但是他读的特别准,跟老师读指名读。 【预设二】这个词他读的不准,听老师读指名读。 会会 师:单独还认识吗? 师:他的偏旁谁知道? 小结:
10、很多字由不同偏旁组成,偏旁在左右叫什么旁,像刚才我们刚学的口字旁、木字旁, 偏旁在上面称什么头,像“会”的偏旁就是人字头。还有偏旁在哪里的呢,随着学习啊,你会有 多的发现和收获。 师: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老师在校园里也找到了这个字:出示“学校会议室”、标语“乐学、会学”图片,渗透在生 活中识字。 小结:在生活中识字也是一个好办法! 2“一”字变调 (1)在这段话里还有个调皮的字宝宝。 (2)看看他是谁? (2)为什么说他调皮呀? (3)对,调皮的“一”遇到不同的字,发不同的音,多调皮啊! (4)那体会着你的发现,读读这些词语。 评:看来调皮的“一”没有难住你们啊! 【设计意图】 “一”的
11、不同读音是朗读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去发现的方式,初步感悟“一” 遇到不同的字读不同的音,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了解这个现象,最后出不同读音的“一” 相关词语,进行检查、巩固。 3.同学们,看,大雁飞来啦,你可要看仔细啊! 一群大雁:一群大雁飞走了, 读词语“一群大雁” 一会儿一会儿:大雁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又飞走了,这就叫“一会儿” 评价:真的有一会儿的感觉,时间很短哦! 飞飞:看,最后一只大雁也飞走了,读最后这个字“飞” 4大雁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啊,还会变换不同的队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遍看大 雁南飞视频,看视频老师读。 同学们站起来,现在我们就是南飞的大雁,老师就是领头的大雁,我们一起飞起来
12、(动 作) 一 一片片一会儿 一群大雁 【设计意图】 大雁南飞时的情景很多同学没有见过, 所以让学生一边观看大雁南飞的视频感受雁 阵飞行时的队形变化,一边听老师范读,使学生对这一部分有整体感知。然后带着孩子做大雁的 动作,增加趣味性。 5学生读:大雁在天空中自由的飞,多开心啊!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吗? 评价 1: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那么蓝,那么高”,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天空天高云淡的样子。 评价 2:你把“一会儿一会儿”读的很重,就把大雁南飞变化的两种队读了出来,多有 趣啊。 6. 一、二自然段连起来可有难度,谁读? (三)第三自然段,指导正确、流利朗读第三段。 1出示画面:落叶、天空、大雁。(配
13、乐) 2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啊!秋天来了! 3. 全班一起读。 4.同学们,作者和你们一样喜欢秋天、盼望秋天的到来,所以这里连续用了两个相同的标点 符号表达强烈的感情,这个标点符号叫“感叹号”,跟我说“感叹号”,以后再看到它你就知道 了,他表达了人们强烈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秋天图片、音效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 ,自然而然的抒发对秋天的喜 爱之情。 四、指导写字。四、指导写字。 1.摘果子游戏巩固读音 2指导写人、大两字。 人(1)写好字认真观察很重要,仔细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占格、笔画两方面 引导) (2)老师板书 强调:撇起笔在竖中线上半格中间,斜撇;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撇捺在一条线上,这个字才站 稳了呢! (3)生写 (4)点评 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飘落的树叶,高而蓝的天空,南飞的大雁,知道秋天来了,这是一 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啊!课下我们继续走进秋天,探访他的美丽! 【设计意图】 通过将课内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到生活中找秋天,丰富孩子的生活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