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含教案+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编号:70869).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教案70869.doc--点击预览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mp3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点击预览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作业.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在地图中的位置,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掌握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 大起来; 3.识记都江堰的修建者、地点、时间、功能和地位。 【预习检测预习检测】 一、战国七雄一、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被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 由大夫田氏取代。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 强,史称“战国七雄” 。 2.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一些 著名的战役,如_之战、_之战、_之战等就发生 在这一时期。 二、二、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 356 年,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 政治方面:建立县制,由_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 _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 斗。 经济方面:废除_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 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_。 军事方面:奖励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商鞅变法使_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公元前 256 年,秦国蜀郡太守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修建了_,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_ 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 最渴望的是什么? 2.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为什么?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并联系当前改革,你有 什么启发?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请你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 1.1.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 ,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A韩、赵、魏 B郑、宋、楚 C韩、赵、燕 D秦、齐、楚 2.(2016山东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 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 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3.(2014湖北宜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 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 ) A尊王攘夷 B百家争鸣 C实行分封制 D商鞅变法 4.(2014贵州毕节)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 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 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 A秦国 B韩国 C楚国 D燕国 5.(2016山东青岛)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 ” 这段材料说明(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6.(2015厦门)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 馑”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课后活动:查出下列成语的典故(任选两个)和同伴分享。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百发百中 唇亡齿寒 卧薪尝胆 朝 秦暮楚 三令五申 一鼓作气 完璧归赵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 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 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 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 国逐渐强大起来。 3 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 造力。 学习目标导航 1.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七雄。你知道“战 国七雄”包括哪些吗?战国七雄是如何形 成的?战国时期有哪些重大战役?( 学 生自己在课本上找出来后小组交流) 一、战国七雄一、战国七雄 匈奴 燕 齐 楚 秦 晋赵魏韩 三三 家家 分分 晋晋 齐 田氏代齐田氏代齐 燕 楚 秦 晋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思考: 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 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 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完成)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的生 活。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 。年轻时好刑名之学,熟悉 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 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 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 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期 间率军大破魏军,因功受封 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商 鞅 其 人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 二、商鞅变法二、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时间、内容、意义 分别是什么?(学生自己在课本找出来,教师 重点讲解)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 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 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合作探究 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通过 学习商鞅变法,并联系当前改革,你有什么启发? 改革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 我们应该向商鞅学习,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 ,国家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大家来发言: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是何时由谁在何地主持修建 的?它起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它的 地位如何?(学生自己在课本找出 来) 美丽的都江堰美丽的都江堰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咏史诗流沙 (1)材料一中的诗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怎样的政治局面? 材料二材料二 (2)指出哪幅漫画是描述战国时期场景的?当时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战役? 2.材料一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3)用材料一中一句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3材料一材料一 (右图)(右图) 材料二材料二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有何功能? (2)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与周边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合理地保 护和使用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4.(2014甘肃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公元前 356 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 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 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 31 个县,由国君直接 委派官吏管理, ”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一、新旧更替生强梦新旧更替生强梦战国七雄战国七雄 1.见课本。 2.(1)战国时期,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2)漫画:长平激战。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二、力主创新统一梦二、力主创新统一梦-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1.见课本 2.(1)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 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 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严刑厉法、赏罚分明、公平无私、不畏强权。 (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 (4)改革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适时改革、变法,有 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三、造福千秋发展梦三、造福千秋发展梦-著名的都江堰著名的都江堰 1.见课本。 2.(1)都江堰 李冰 防洪、灌溉、水运。 (2)关系: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反映出 我国人民的智慧。 建议:及时清理河道,加固堤坝;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及时对都江堰进行修缮等。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D 2.D 3.A 4.D 5.B 6.B 7.A 8.A 9.D 10.C 11.A 12.A 13.C 14.(1)秦国 (2)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措施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 族特权,严重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秦国国力增强,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1)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允许 土地买卖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环境,而奖励军功则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经济发展提 供了保障,为适应国家统一大潮奠定了基础。 (言之有理即可) (2)统一度量衡; (3)法家;赏厚刑重,才能使法令通行,达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他的“重刑”思想 维持了当时的社会安定,为秦国经济发展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过重的刑法,给人民利 益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 能成功。 还需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以法治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含教案+音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编号:70869).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