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 进一步认识分数, 理解单位 “1”及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事例,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自由谈话引入“分数”并板书。师:你对分数陌生吗?【设计意图:消除学生紧张情绪。】2.以“分饼干”设“陷阱”告诉学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想好答案举手回答!(课件)指名回答:1/2(多数学生)我们看看熊大熊二谁先答对这个问题?教师演示课件,学生发现:不是这块饼干的 1/2,因为没有做到“平均分”。师:看来大家对分数认识的还不够,那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再次去探索有关分数的新知识。(补充课题)二、自主探究(一)分数的意义刚才的抢答中,熊大被“平均分”给打败了?那什么叫做“平均分”呢?生:就是分的每一份都一样多。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每当老师看到分数时,脑海里总会浮现
3、这样一幅倍感温暖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播放课件)生由故事画面联想到分数的组成:分母、分子、分数线。通过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各组成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师:那好,记住“平均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3/4 可以表示什么?(二)认识单位“1”师:像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在数学中有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叫做单位“1”。师生共同总结分数的意义。(三)认识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活动:拿铅笔比赛师: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在三组中选出三名代表上台参加拿铅笔比赛,规则是:拿出
4、铅笔盒里铅笔总数的 1/2,看谁拿的又对又快!(举手上台)师:3-2-1 开始!(三位代表拿出各自铅笔数量的 1/2)1、提问: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生:.师:他们都拿出了全部铅笔的 1/2,数量为什么会不一样呢?2、猜测:师:大家先想一想,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生:总数量不同!3、验证:师:现在每组的代表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铅笔的总支数到底是多少支?,它的 1/2 又是多少支?(教师板书)。那假设老师的兜儿里有 10 元钱, 拿出其中的 1/10 会是几元呢?拿出 1/5 呢?1/2 呢?(借机联系)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数据(板书),你发
5、现了什么?(或者说什么在变?而什么没有变呢?)生:.4、小结:师:由于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 p64(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2) 图中共有 () 个苹果, 2 个苹果用分数表示是 () 。(3)一根钢管如下图,每份是这根钢管的,2 份是这根钢管的,2、吃蛋糕(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播放课件,随机“采访”学生的饭量!最终让学生明白这次又被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单位“1”给捉弄了!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什么叫做分数? 什么叫做单位“1”? 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与“部分”有何关系?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五、布置作业思考:淘气和笑笑都为灾区捐了自己零花钱的一半,他们捐的钱一样多吗?为什么?附: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分子1取出的份数2 枝1/21 枝分数线平均分6 枝1/23 枝分母2总份数8 枝1/24 枝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同一个分数对应的 “整体”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不同,那么它所表示的“部分”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