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归纳整理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归纳整理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宪法的赋予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宪法的赋予)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注: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历史任务。(4)近代其他各阶级根本弱点(探索失败原因) :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
2、象(为什么革命)没有广泛的发动人民群众(怎么革命)2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取得的成就(贡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取得的成就(贡献)(1)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成立以后,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心骨,为中国人民谋福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 推翻三座大山,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实现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3)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于 1956 年底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
3、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4)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6)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3 3、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基础知识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基础知识总结(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
4、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我国党是领导一切的。(2)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贯彻群众路线,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3)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以马、列、毛、邓、三、科、习作为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4)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5)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基本前提) 、民主
5、执政(本职所在) 、依法执政(基本途径) 。注: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6)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7)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人民当家作主二、人民当家作主1 1、国家性质(国体)国家性质(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注:国体具有根本性,决定政体、国家职能、制度2 2、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最广泛:权利的广泛和主体
6、的广泛(2)最真实:指有保障,政治保证,制度、法律、物质保障(3)最管用:指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途径畅通,合理高效3 3、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对内: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对外: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4 4、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1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注:民主集中制注:民主集中制国家机关组织活动原则国家机关组织活动原则(三对关系)(三对关系)人大与人民: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7、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与地方:在中央集中领导下,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方面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我国政治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制度都由它创造出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8、会。b、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利, 决定国家一切重大事务。注:县乡一级直接选举,县级以上间接选举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职权:立法权-修改宪法修改和制定制定法律决定权-审查批准决定国家重大事务任免权-国家机关领导人事变动监督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注:全国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监督和被监督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
9、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人大代表a、人大代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b、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c、人大代表的义务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意见和要求帮助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应遵守宪法和法律,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的监督。(2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10、共*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越性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和统一,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效的避免党派间恶性竞争,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性质:是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拥有参政权。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政治领导)法律上:平等事业上:亲密友党组织上:相互独立监督上:相互监督注:错误表述-在野党、反对党、兄弟党、共同执政,轮流执政,联合执政,参与执政* *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
11、重要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注: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人民政协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主题:团结和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3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国情(基本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格局:多元一体我国行政区域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注:民族自治地方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我国已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注:平等是团结的基础;平等和团结是共同繁荣的
12、前提;共同繁荣是平等和团结的物质基础。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保障,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a、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行使自治权)c、核心内容:自治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管理地方财政,进行经济建设,发展民族文化)d、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4 4)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3、5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含义: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注: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非政府、国家机关和基层政权*基层民主(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现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民主决策(农村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城市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民主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全体村民或全体居民。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民
14、主监督(公开、评议)注:扩大基层民主,不会扩大公民的权利三、全面依法治国三、全面依法治国1 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法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私有制阶级国家法)法的本质:反映在经济和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决定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因素)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法的特征: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的职能:政治职能-维护阶级统治社会职能-管理一定公共事务我国当代法:社会主义法,体现的
15、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新中国的法治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注:法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情和社会制度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 2、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 *法治国家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即宪法和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标准。坚持良法之治,做到科学立法,民
16、主立法,依法立法。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使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宪法的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建设法治政府,首先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其次,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 *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展开,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要做到全社会信法守法用法,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动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援助体系,健全社
17、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3 3、推进全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1 1)意义)意义: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治国基本方略,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 2)总目标: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注:法治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相统一。(3 3)原则:)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
18、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体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从基本国情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根本遵循。(4 4)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科学立法(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做到科学立法,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相结合;合理设定权利义务,权力与责任;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提高法的质量。严格执法(行政机关,执法机关,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公正司法(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做到司法程序和结果的公正;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的独立行使;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人民权益;加强人权保障,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所有社会成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全民守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着力增强法治观念,积极投身法治实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