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第 1 页 共 6 页必修必修 4 4 哲学与文化哲学与文化必背知识点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4、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
2、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二课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
3、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4、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5、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6、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制约。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第三课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把握世界的规律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世界是
4、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既要立足整体,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
5、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量变和质变的联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3、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4、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
6、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第 2 页 共 6 页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要求: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4、矛盾的特殊性: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
7、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
8、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
9、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9、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
10、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第四课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探索认识的奥秘1、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联系: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2、实践及其特征: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第五课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资料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 3 页 共 6 页(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方法论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社会历史发展
12、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实现方式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小结: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
1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六课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价值与价值观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 价值的含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2)人生价值: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2.价值观(1)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
15、本观点。(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第 4 页 共 6 页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2.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16、和价值选择:(1)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民群众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三、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三、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第七课第七课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1)含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
17、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2.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二、正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二、正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
18、、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化育人。(2)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19、民族精神。第八课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1.文化具有民族性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2.文化具有多样性正确态度: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
20、之路。第 5 页 共 6 页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2)对策: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2)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
21、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第九课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1.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决定因素: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1.建设文化强国(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4)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2.坚定文化自信第 6 页 共 6 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