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底和高省级比赛教案认识底和高省级比赛教案【设计思考】【设计思考】“认识底和高”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会画垂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也是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中结合学生熟悉的“梯形桥洞限高”情境,引出梯形的高,继而认识梯形的底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通过对这三个图形的分析,我们认为,三角形的高实际上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因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所以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上都能画高,而梯形只有上底下底之间有高。基于这样
2、的思考,我们从画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入手,复习画垂线段的技能。然后分别连接点和线的两个端点,两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原先所画的距离就成了两个图形的高。这样的改造学生是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和高,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2.会用三角尺正确地画出三个图形的高。3.经历认高、找高、画高的学习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图形的高,掌握画高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地画出斜边上的高。【教学主
3、要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呈现材料(如下图) ,提问:这两份材料,让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知识?2.画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学生自主画2(2)反馈正误(3)交流经验:画好距离特别要注意什么?3.小结:点到直线的距离只有一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无数条。【设计意图】复习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距离的画法,为形成图形、认识图形的高做好铺垫。二、经验改造:初步认识高二、经验改造:初步认识高1.体验关联:同学们,这份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ppt 逐一出示:连接点和线的两个端点,两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
4、改造名称:这个点在三角形里就是三角形的顶点,这条直线就是三角形的边,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成了顶点到对面的边的距离。这个距离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就成了跟这条高对应的底。3.迁移经验:那这个距离在这里又叫什么呢?平行四边形的高。这一组平行的边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高对应的这条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设计意图】把“点到直线的距离”改造为“顶点到对边的距离” ,再到“三角形的高” ,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改造为“一组平行的边之间的距离” ,再到“平行四边形的高” 。学生感悟到三种不同的称呼,实质上都是指那一组垂直的线段。旧知到新知的过度十分自然,这样
5、的经验改造是非常方便学生理解的。环节三、完善经验,进一步认识高环节三、完善经验,进一步认识高3出示点子图,分步骤布置任务。1.出示要求:(1)画一画 在点子图上画出你喜欢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2)找一找 在图形中找出高(先找顶点、对边) ,再画出来。(3)标一标 标出底和高。(4)想一想 在这个图形里还有不一样的高吗?2.学生自主创作3.反馈:(1)你画了几个?最多的小朋友画了几个?(拿上来)(2)他画了哪些图形?(3)高画对了吗?底和高标对了吗?4.讨论:(1)还有不同的高吗?(5)斜着的是不是高呢?5.小结:不管是竖着的还是斜着的只要是从顶点到对边画的垂线段都是高。可以从上到下,可
6、以从左到右。三角形是这样,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这样。只要在平行线之间画的垂线都是高。6.回顾整理利用课件回顾整理三个图形的高。【设计意图】在画高中学生能深入认识图形高的本质。无论这三种图形如何变化,只要是从顶点到对边的距离都是三角形高,只要是一组平行的对边的距离都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高。环节四、练习巩固环节四、练习巩固指定图形的底,学生画出与这条底相应的高。1.学生自主画2.判断:画对了吗?3.分享斜着的底上的高的两种画法。【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斜放的图形巩固学生画高技能,并在两种画高的方法(移动纸和移动尺子)的对比中深化了图形高的本质。环节五、微课总结环节五、微课总结利用微课对本节课的学习
7、过程进行回顾和整理。【设计意图】通过微课梳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路径更加清晰。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只有让学生的经验成为贯穿学生认知发展的线索, 课堂在朴实的外表下才能彰显出丰厚的内涵。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在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中认识图形的高,在一次次画图形的高中深刻地理解图形高的本质。我们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棵来自天地的种子,我们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或者知识基础上进行。学生对新的教学知识点有自己的了解、知道、理解等,我们称之为学生的明白。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去琢磨学生知识理解的“已有明白” 。这些“已有明白”都是教师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内因” ,只有正确把握了,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落在支撑点上,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课改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