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全册4份打包).rar

相关 举报
  •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全册4份)
    • 第一单元 知识点大总结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第三单元 知识点大总结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第二单元 知识点大总结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 第四单元 知识点大总结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1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目录目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辨别地理方向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二节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水圈与水循环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生物圈与植被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走进桂林山水走进桂林山水第二节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第三节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第四节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御自然灾害的防御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2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一、宇宙1.宇宙:是时间、空间的统一体。 特点: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2.2.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气体和尘埃。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气体和尘埃。恒星:炽热气体组成,恒星: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发光发热。自身发光发热。星云:星云:云雾状天体,密度小体积质量大。行星:自身不发光,绕着恒星运动的球状天体行星:自身不发光,绕着恒星运动的球状天体流星体:运行于行星际空间,进入大气层形成流星,落到地面叫陨石。 (流星现象和陨石不属于天体)彗星:绕太阳运动,冰物质组成,有云雾状外表,彗发背离太阳方向形成彗尾,哈雷彗星的周期为彗星:绕太阳运动,冰物质组成,有云雾状外表,彗发背离太阳方向形成彗尾,哈雷彗星的周期为 7676年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年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卫星:绕着行星运动。卫星:绕着行星运动。 (彗星、流星体、小行星一般都属于太阳系)(彗星、流星体、小行星一般都属于太阳系)最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最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3.3.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地月系 C C 太阳系太阳系 B B 银河系银河系 A A 其他行星系其他行星系 总星系总星系 直径直径 1010 万光年万光年其他恒星系其他恒星系 137137 亿光年亿光年 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注:1.仙女座不是天体系统,仙女座星系是天体系统 2.狮子座流星雨来自太阳系二、太阳二、太阳1.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太阳系八大行星由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海王星。2.2.八大行星分类八大行星分类小行星带的位置:“火烧木头灰烬多” ,即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3.地内行星(水、金水、金)可能会发生凌日凌日现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可能会发生冲日冲日现象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日地平均距离 1.5 亿千米(1 个天文单位) ;太阳光每秒 30 万千米,到地球需 8 分钟;太阳辐射只有 1/22 亿到达地球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核聚变反应(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短波辐射,能量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 1)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2 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 3)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分类分类特点特点类地行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巨行星木星、土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天王星、海王星同向性、同向性、共面性、共面性、近圆性近圆性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月球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3(4 4)作为新能源,丰富、廉价、清洁、可再生)作为新能源,丰富、廉价、清洁、可再生4 4、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右图)全球年太阳辐射分布: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5 5、青藏高原地区为什么太阳能丰富:纬度低,正午太、青藏高原地区为什么太阳能丰富: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多晴阳高度大;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射强;6.6.为什么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地势高,空为什么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白天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辐射多,白天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晚上温度低。晚上温度低。7 7、四川盆地为什么太阳辐射少:盆地地形,水汽不易、四川盆地为什么太阳辐射少: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消散,阴雨天多,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强,到达地面的太消散,阴雨天多,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阳辐射少。8.常考城市太阳辐射多少:拉萨、西宁最多,兰州乌鲁木齐其次,成都、重庆最少二)二)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周期周期约 1111 年年太阳大气太阳大气由里到外由里到外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的影响光球层光球层A A(太阳最明亮部分)黑子:温度比周围区黑子:温度比周围区域低,是太阳活动强域低,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 年色球层色球层 B B耀斑:是太阳活动最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激烈的显示日冕层日冕层 C C太阳风太阳风1.影响气候,影响气候, (太阳黑子与降水量成正正相关相关或负相关负相关) ;太阳活动高峰年极端极端天气天气现象出现的机率增加2.干扰大气干扰大气电离层电离层 造成无线电短波通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讯衰减或中断;3.3.扰动扰动地球磁场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磁暴现象;4.4.两极地区产生极光;两极地区产生极光;(高纬度国家挪威、瑞典、芬兰、俄、加夜晚可见)三、地球三、地球 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外部条件1.1.安全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公转同向、共面、近圆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公转同向、共面、近圆性)2.2.稳定的光照稳定的光照3.3.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有大气保温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有大气保温4.4.适于呼吸的大气适于呼吸的大气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能吸引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能吸引大气自身条件自身条件5.5.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来自地球内部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深化拓展: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发展的作用1.以氮和氧为主,可供生物呼吸。2.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3.减少了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4.大气层的存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4第二节第二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一、地球历史的记录1地层与化石(1)地层: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在未受扰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反映了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2)化石: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及遗迹遗体、遗物及遗迹。化石是确定其所在地层的年代和推断古地理环古地理环境境的重要依据。2地质年代表(1)地质年代: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常用的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等。(2)地质年代表:科学家依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的时间顺序表。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1地球的起源:大约 46 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1)内部物质出现分异。密度大的物质形成地核,密度较小的物质形成地幔和地壳。(2)广泛的火山喷发,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圈。(3)形成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组成的水圈。2地球上生命的开始:大约从 38.5 亿年前开始。(1)大约 5.4 亿年前,地球的生命出现了一次大爆发。此后地球进入了生物繁盛以及较高生命演化的新阶段显生宙。 (2)大约 180 万年前,人类诞生了。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表代代纪纪开始年代开始年代细菌、植物演化细菌、植物演化动物演化动物演化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矿产形成矿产形成第四纪第四纪180180 万万人类诞生人类诞生新近纪新近纪新生代新生代古近纪古近纪65006500 万万被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繁荣七大洲四大洋出现七大洲四大洋出现白垩纪白垩纪生物大灭绝生物大灭绝侏罗纪侏罗纪被子植物出现,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荣裸子植物繁荣鸟类出现, 恐龙繁荣恐龙繁荣分裂冈瓦纳大陆和分裂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劳亚大陆中生代中生代三叠纪三叠纪2.52.5 亿亿恐龙出现恐龙出现盘古大陆形成盘古大陆形成成煤期成煤期二叠纪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生物大灭绝石炭纪石炭纪裸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出现,蕨类繁荣蕨类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爬行动物出现,昆虫繁荣成煤期成煤期泥盆纪泥盆纪种子植物出现两栖动物出现,两栖动物出现,鱼类繁荣鱼类繁荣志留纪志留纪陆上裸蕨出现陆上裸蕨出现奥陶纪奥陶纪海生藻类繁盛海生藻类繁盛鱼类出现鱼类出现古生代古生代寒武纪寒武纪5.45.4 亿亿生命大爆发生命大爆发三叶虫三叶虫元古代元古代2525 亿亿成铁纪成铁纪太古代太古代3838 亿亿细菌细菌地球初期地球初期4646 亿亿地球形成地球形成三、地球演化过程1生物演化(1)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的生物到多细胞的生物。 从无脊椎动物到有脊椎动物。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 新生代最晚期出现了人类。(2)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全球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5陆生裸蕨植物的出现,标志着植物开始向陆地扩展。两栖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开始大量从海洋向陆地扩展,覆盖全球。(3)伴随着一些生物的诞生、兴盛,另一些生物出现衰退和灭亡。2海陆变迁(1)大约 3 亿至 2 亿年前的中生代早期,最近的一个泛大陆(盘古古陆)形成,当时所有大陆联合在一起,大陆周围是统一的大洋。(2)大约在距今 2 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两个大陆。(3)距今约 6 500 万年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初步显现。(4)此后又经过 6 500 万年的分裂和漂移,形成了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格局。3构造运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构造运动,导致了海陆的变迁、地形的变化,对气候的变化、生物的演化以及一些矿产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4矿产形成成矿期:前寒武纪铁矿成矿期,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中生代煤炭成矿期注: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利用生物化石也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石灰岩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石灰岩;静水环境形成页岩;火山活动形成玄武岩;静水环境形成页岩;火山活动形成玄武岩;在湿热茂密的森林森林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含煤地层。注: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注: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1)时间变化。从太古代时间变化。从太古代元古代元古代古生代古生代中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新生代( (可用首字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加以记忆) )。(2)(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运动时代爬行运动时代哺乳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人类时代。(3)(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1.地震波地震波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速度通过传播介质通过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横波横波 S S慢慢固体固体纵波纵波 P P快快固体、液体、气体固体、液体、气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地震中心地表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纵波)地震中心地表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纵波) ,后感觉到左右摇晃(横波),后感觉到左右摇晃(横波)2.2.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圈层圈层范范 围围 特特 点点地壳地壳莫霍面以上莫霍面以上厚度不均,大陆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厚度不均,大陆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组成物质为岩石,上层为不连续的硅铝层(大陆厚海洋薄或无) ;下层为连续的硅镁层。平均厚度平均厚度 1717 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33 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 6 6 千米)千米) 。地势越高,地壳越厚。地势越高,地壳越厚。莫霍面莫霍面在地面以下在地面以下 33km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地幔地幔莫霍与古登莫霍与古登堡面间堡面间厚度约厚度约 28002800 千米,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分为上千米,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幔和下地幔古登堡面古登堡面距离地表距离地表 29002900 千米深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明显下降千米深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明显下降地核地核古登堡面以古登堡面以下下厚度约 3400 千米。可分为内核和外核;以铁镍为主,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形成地球磁场),内核呈固态。状态(形成地球磁场),内核呈固态。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6二、地球的外部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大气圈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气体主要成分氮和氧水圈水圈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层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辨别地理方向一、利用太阳(北半球)A 弧时:夏半年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B 弧时:春秋分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C 弧时:冬半年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 借助手表确定南北:手表放平,把时针指向太阳(忽略分针) ,则时针和 12 点形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指向南方。 (在南半球则为北方)二、利用北极星判别地理方向 北半球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向,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北斗七星天璇和天枢延长 5 倍)三、利用手机指南针定向的操作步骤。1.打开手机自带的指南针,将手机水平放置,使罗盘中的白线对准待测方向,罗盘中显示的读数即为当前的方位角。0 度为正北,90 度为正东,180 度为正南,270 度为正西。2.导航功能四、利用地物判别方向(北半球)地面积雪融化快为南坡,融化慢为北坡;植物枝叶茂密为南侧;树干光滑为南侧,有苔藓为北侧;树断面年轮稀疏为南侧,密集为北侧;房子坐北朝南;太阳能面板朝南。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7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1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目录目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辨别地理方向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二节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水圈与水循环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生物圈与植被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走进桂林山水走进桂林山水第二节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第三节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第四节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御自然灾害的防御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2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第一节第一节走近桂林山水走近桂林山水一、桂林山水1位置: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2含义: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 “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风景的“四绝” 。3所属地貌类型: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1)概念: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大多发育于石灰岩广布的地区。(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溶蚀和淀积的过程。(3) )发育条件: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蚀力、流动性的强弱,决定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发育条件: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蚀力、流动性的强弱,决定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4桂林山水的形成条件形成条件形成条件具体特征具体特征岩石条件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并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石灰岩广布,并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生物条件生物条件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水的溶蚀力强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水的溶蚀力强水文条件水文条件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漓江纵贯南北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漓江纵贯南北二、喀斯特地貌1类型: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代表性形态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类型形态成因石芽、溶沟、峰林、峰丛、孤峰、石林地面喀斯特地貌溶蚀洼地、落水洞溶洞、地下河溶蚀地下喀斯特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淀积2.利用(1)有利影响:许多喀斯特地貌区已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喀斯特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藏等提供便利。(2)不利影响: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土容易流失,地下溶洞易导致地面塌陷,给城市及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第二节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一、敦煌概况1位置、范围: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与青海、新疆的交界处,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2自然地理特征:敦煌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导致地表的物理风化强烈,在风力作用下敦煌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导致地表的物理风化强烈,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风成地貌形成了典型的风成地貌。二、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1概念:风力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的地貌。2特点:顶平、身陡。3类型(右表)三、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1概念:沙丘是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的。2类型:纵向沙垄、金字塔形沙丘、新月形沙丘。3 3新月形沙丘的特点: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新月形沙丘的特点: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第三节第三节探秘澜沧江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一、澜沧江湄公河概况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流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最后注入南海。它全长 4 909 千米,是亚洲第三长河。类型特点风蚀垄长条形风蚀柱孤立的石柱风蚀蘑菇“头大” “身小”风蚀雅丹垄槽相间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3二、澜沧江湄公河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河段地貌成因源头宽浅的河谷因位于青藏高原面上,地形比较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上游上游“V”“V”形峡谷形峡谷流经横断山、云贵高原以及中南半岛北部高地时,因落差大、水流急,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而形成支流汇入支流汇入的地方的地方冲积扇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坡度降低,水流変缓,泥沙沉积形成曲流曲流因地形坡度较缓,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水流以向两侧的侵蚀为主,河道变弯曲而成流出山流出山区(丘陵区(丘陵平原)平原)牛轭湖牛轭湖通常,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弯曲,曲流发展到一定限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下游下游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因地势变得平坦,泥沙大量沉积而成河口河口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成对比冲积扇与三角洲冲积扇三角洲图示相同点均因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堆积而成,地势比较平坦分布河流上游山前或河流出山口河流下游入海口成因山前地势开阔,水流分散减速河水因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和海水的顶托作用而减速不同点规模较小,整体特征明显较大,多河道、沙洲补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补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地质质作作用用 能能量量来来源源 表表现现形形式式 作作用用结结果果 两两者者关关系系内内力力作作用用地地球球内内部部热热能能地地壳壳运运动动、岩岩浆浆活活动动、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形形成成高高山山和和盆盆地地,使使地地表表变变得得崎崎岖岖不不平平外外力力作作用用主主要要是是太太阳阳能能 风风化化、侵侵蚀蚀、搬搬运运、沉沉积积、固固结结成成岩岩削削低低高高山山、填填平平洼洼地地,使使地地表表日日趋趋平平坦坦 同同时时进进行行,般般来来说说内内力力作作用用对对地地壳壳的的发发展展变变化化起起主主导导作作用用, 1.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布分布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表的岩石发生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崩解和破碎 普遍普遍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侵蚀形成峡谷、瀑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流水侵蚀形成峡谷、瀑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丹霞地貌,地表形态、丹霞地貌,上游:溯源侵蚀和下蚀形成上游:溯源侵蚀和下蚀形成“V”“V”型型谷。谷。中下游:侧蚀形成槽型谷中下游:侧蚀形成槽型谷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地面: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下: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湿润、半湿润地区;溶蚀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风力侵蚀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雅丹地貌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 形谷、刃脊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侵侵蚀蚀作作用用海浪侵蚀海蚀崖、海蚀柱、 海蚀平台滨海地带流水堆积流水堆积冲积平原、冲积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 冲积扇:冲积扇:山口处,河口三角洲:河口山口处,河口三角洲:河口风力堆积风力堆积黄土高原、沙丘黄土高原、沙丘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一定的分选小的后沉积,具有一定的分选性性干旱的内陆及临近地区干旱的内陆及临近地区堆堆积积作作用用冰川堆积冰碛地貌,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4海浪堆积沙滩滨海地带2.2.河流侵蚀地貌(重复)河流侵蚀地貌(重复)河流源头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深而河流源头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V”型。中下游以侧型。中下游以侧蚀为主,横剖面呈槽型蚀为主,横剖面呈槽型如果是弯曲的河道,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如果是弯曲的河道,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补充:外力作用的区域差异补充:外力作用的区域差异(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右图)(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沉积岛等河口三角洲、沉积岛等。(下图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3.3.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位置位置形成形成洪积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山前山前河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洪河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洪( (冲冲) )积扇。积扇。地貌特点:以山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地貌特点:以山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三角洲三角洲河流入海处河流入海处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所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泥沙堆积而成携带的泥沙泥沙堆积而成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5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1)岩石分类:岩浆岩(A 侵入型岩浆岩、B 喷出型岩浆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2)地质作用:冷却凝固、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3)意义: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形,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2.比较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用途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岩浆岩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小玄武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化石、层理构造石灰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重要原料第四节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一、认识土壤1土壤概念: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分层结构:发育成熟的土壤,从地面向下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分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基岩 3土壤剖面的意义(1)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2)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对于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4土壤的物质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二、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因素作用表现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不同的成土母质会造成土壤性状的差异气候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影响着矿物质风化、物质迁移和动植物、微生物活动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为土壤提供有机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形成肥力。其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地形高度、坡度、坡向等影响土壤的发育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时间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人类的耕作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为各种耕作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2我国土壤的地域差异类别分布成因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6黑色土壤我国东北到内蒙古东部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红色土壤南方地区高温多雨,矿物质淋溶作用强,氧化铁等含量高青色土壤东部地区长期积水之地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白色土壤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盐碱比较高,有机质少,水分较少黄色土壤黄土高原在黄土基础上发育而成单元活动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1 1、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1) 、判读规律:数值大小:数值大小: 海拔海拔 200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为平原地形;海拔海拔 500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1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为丘陵地形;海拔海拔 500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 V V 字形字形为山地地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为高原地形。疏密程度:密集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坡度缓。 从山顶向下等高线先密集后稀疏,为凹坡;从山顶向下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为凸坡;从山顶向下等高线先密集后稀疏,为凹坡;从山顶向下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为凸坡;图中为凹坡,点可看见点;为凸坡,点看不到点。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表示陡崖。 陡崖高度计算方法:(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x-1)dH(x+1)ddH(x+1)d形状特征:形状特征: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A缓坡等高线稀疏B陡坡等高线密集C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D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E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F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稀疏稀疏密集密集闭合闭合相等相等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7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 (示坡线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表示山脊)山脊) ;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表示山谷 (示意图)概括: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2.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1)沙丘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地区 盛行风向:西北风地形特征:有凸出的小圆弧,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有缓坡和陡坡等高线特征:呈封闭新月形,各等高线地点之间高差小迎风坡等高线稀疏,背风坡等高线密集2)冲积扇地形特征:从扇顶端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厚度逐渐减小,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等高线特征:等高线呈圆弧形,上密下疏,高差小,等高线数值从扇顶端到扇缘逐渐小农业生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3)峡谷地形特征:狭长深窄的山谷,两侧地形坡度十分陡峭,呈 V形等高线特征:等高线密集,中间数值低,两边高,数值差大。3、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在等高线之间根据不同高程填充不同的颜色,就形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之间根据不同高程填充不同的颜色,就形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地貌类型地形特征等高线特征孤峰呈锥状耸立的石灰岩山峰等高线环环相套,中间数值大,四周数值小峰林没有基座,呈“簇状”分布的山峰喀斯特地貌峰丛连座山峰,基部完全相连若干组环环相套的等高线,山间洼地为圆弧形等高线地貌类型地形特征等高线特征山岭连绵的高山山顶等高线闭合,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岭谷相间地貌谷地两侧是山岭,中间为低地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地貌类型地形特征等高线特征塬呈台状,顶部平坦顶部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黄土高原地貌墚长条状的黄土山岗等高线狭长,中间数值大,两边数值小500山脊400300中为分水岭300400500山谷中为集水线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8峁馒头状的黄土丘陵等高线似圆形或椭圆形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9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1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目录目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辨别地理方向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二节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水圈与水循环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生物圈与植被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走进桂林山水走进桂林山水第二节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第三节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第四节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御自然灾害的防御单元活动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新鲁教版必修一知识清单2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2.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1) 、对流层:、对流层:对流层高度:低纬度平均为 1718 公里;中纬度平均为 1112 公里;高纬度仅 89 公里。就季节而言夏季大于冬季。对流层的主要特征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减。平均每升高 100 米,气温降低 0.6。其原因是地其原因是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近气温愈高,远离地面则气温逐渐降低。有时逆温现象。空气有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全册4份打包).rar)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