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非生物因素1.光照:作用原因: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实例: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_。即取决于_。2.温度:作用原因: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生物生存。实例: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许多植物的_,在主要受_。蚊类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全部死亡。这主要受_。3.水分:作用原因:水参与细胞代谢,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水。实例:干旱缺水会使动植物种群的_,动物种群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常发生_;干早会使东亚飞蝗爆发式增长4.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_。例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_外,_、_也是重要原因二、生物因素
2、1.种群内部生物因素: 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会_,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_。种内竞争加剧的原因是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群密度增大,会使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其他生物(1)有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的生物除_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_,_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_降低、_升高的现象。(2)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森林中不同植物竞争_,草原上非洲狮与猎豹_,这也会导致种群数量的变化。(3)有寄生关系的生物作为_的动物被寄生虫_,细菌或病毒引起_,也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3.制约因素(1)
3、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_的。eg: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2)非密度制约因素: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_。eg:气温和干早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三、种群研究的应用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规律, 在_等方面有重要意义。1._:能准确了解该种群的生存状态,预测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进而采取合理的保护对策。2._:确定合适的捕捞量。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今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3._(1)在鼠害发生时,既适当采用_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又通过减少其_等方法_其环境容纳量,才能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2)对农林害虫的防治,如果一味依赖喷
4、洒农药的方法,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伤及害虫的天敌;_,有利于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难点:循环因果关系1、 概念: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2、 模式图:循环因果关系属于反馈调节。由原因 1 引起,最终调控结果 2 与原因 1 相反,则属于负反馈调节;若最终调控结果 2 比原因 1 程度加强,则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一、1、郁闭度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2、种子在春季萌发为新的植物气温升高气温降低3、死亡率升高个体的死亡4、综合性气温升高日照延长降水增长二 1、加剧限制2、 (1)顶级捕食对象每种动物出生率死亡率(2)阳光和养分竞争猎物(3)宿主寄生传染病3、相关无关三、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1、濒危动物的保护方面2、渔业3、有害生物的防治方面(1)化学和物理获得食物的机会降低(2)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