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1中国古代某朝曾设四辅官协理政务,秩(通职)正三品,但实际上皇帝只责成他们办事而不予以任何实权,目的是严防四辅官制度重蹈中书省左右政局的覆辙。据此推断这一制度应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出现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往往吸收外邦人和被释奴隶加入公民团体。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希腊()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C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 D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3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增长情况,
2、根据表中数据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1949年1951 年1952 年100(基数)100(128%)100(1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 9%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对于封建时代的历史循环变迁,史学家们常常用一个成语加以描述,便是“换汤不换药”。对“换汤不换药”解读正确的是()A“汤”是指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体现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C“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清代对宰相制度得以变相的恢复51912 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
3、”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下表节选自枣庄市志大事记 19501985,这反映了()1950 年 4 月 14 日峄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派)1951 年 5 月 16 日峄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1954 年 7 月 7 日峄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A.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B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7“六部”作为中央机构,其地位与职权最高的时期是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8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对民主深恶痛绝,1787 年宪法签字人和
4、执笔人之一的莫里斯说:“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汉密尔顿更是直接指出:“民主是一种疾病。”这一现象说明()A民主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B美国不适合建立民主政体C美国人倾向于建立共和政体D民主制度必然带来专制独裁9“1895 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材料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10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
5、践中()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1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B从人治到法治化C礼仪与政治分离D为民主政治奠基12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 ()A其设置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利于避免政务决策失误
6、C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D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131927 年,中共提出将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1935 年,中共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中共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这些变化反映了()A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 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中共建国思想趋向成熟14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西塞罗曾说:“我们的国家政体之所以优于其他国家,是因为在那些国家(希腊)里差不多都有过这样一些人,他们以自己的立法和规章建立国家然而相反,我们的国家的存在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靠许多人的智慧,不是由一代人,而是经过数个,由数代人
7、建立的”。由此可见,在古代罗马()A罗马的制度优于希腊的制度B罗马政制依靠思想家的设想C罗马政制更多源于长久实践D政体建立必须依靠人民支持15公元前 5 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充分发展,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那时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16恩格斯说:“中世纪后期,当所有各土地的采邑关系造成了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这团乱麻又不可能解开的时候,情况是怎样的呢?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当时“王权是进步的因素”,主要是因为()A.王权能与教会抗衡B国王是民族国家的象征C
8、国王是新贵族的代表D王权能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171302 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的问题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于是他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这次会议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表明三级会议()A有利于强化王权B.具有最高立法权C代表人民的利益D.加强了中央集权181877 年 5 月,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内阁总理西蒙辞职,委派布罗伊组阁,随后又解散共和派占多数的众议院。但新选的众议院中共和派仍占优势,对布罗伊内阁投了不信任票。据此可知,麦克马洪()A为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B.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C可以随意解散参众两院D.可以独立决定内阁去留19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
9、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201980 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二、非
10、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小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方面,雅典是一个领土狭小,人口不多的城邦国家,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另一方面,雅典是一个沿海城邦,氏族贵族势力相对软弱,工商业贵族阶层的力量则不断强大,并与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结成联盟。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材料二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 10 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
11、实行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权威,为国王征税,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皆为非法。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八、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九、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讯问。权利法案的部分内容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
12、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该文献的主要内容。(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所产生的主要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 世纪 80 年代末,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他认为,冷战的结束不仅仅意味着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对抗的结束,更意味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民主将是所有国家的必然归宿。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时是如何地心高气傲,但面对客观存在的无情现实,即他心中的“样板”美国出了种种问题,在国际上广受争议和
13、诟病,而被他宣布即将灭亡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却日益兴起,成绩斐然,他也不得不低下他“高贵的头”,开始批评起美国和赞扬起中国来了。他认为“中国奇迹”主要得益于中国模式政治方面的优势。这一转向,实际上说明“历史终结论”业已破产。陈学明、李先悦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的终结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历史终结论”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
14、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材料二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罪犯、精神病患者外,“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在极其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参选率高达 80%,有的县达到 95%,有的村、区达到 100%;就是在游击区,参选率一般也在70%以上。针对边区的群众大都居住在农村和偏远山区,文化底子薄,文盲占绝大多数的事实,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如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
15、投豆法、投纸团法以及背箱法等等,尽量使边区的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投上一票。摘编自刘启春杨路“三三制”政权: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试验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意义。答案与部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小题.1D解析:“严防重蹈中书省左右政局的覆辙”表明这一朝代吸取元朝教训,废除了中书省,而历史上废除中书省的是明朝,故选 D 项。2B解析:材料体现了古希腊公民范围的扩大,没有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排除 A 项;“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出现战争危机或公民
16、人数不足时,还往往吸收外邦人和被释奴隶加入公民团体”表明古希腊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故 B 项正确;材料的内容是古希腊公民范围的扩大,没有体现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排除 C 项;D 项仅反映了材料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3B4C解析:古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围绕这一制度形成了历史循环,因此“药”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故选 C 项;古代官僚政治体系并未呈现出扭曲混乱的特征,排除 A 项;B 项无法解释“循环”,排除;清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未变相恢复宰相制度,排除 D 项。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这一原则”是指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与制约,故选 C 项。6A解析:根
17、据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在基层社会进行了民主选举,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这意味着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推进,故选 A 项。7C解析:据材料“其地位与职权最高的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丞相,皇帝执掌六部,故选 C 项。8C解析:A、B 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表明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不赞同建立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式的民主政体,说明他们在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民主政体形式,即共和政体,故 C 项正确;民主制度可遏制专制独裁而不是带来专制独裁,故 D 项错误。9C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故 C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都符合史实,排除。10C解析:
18、雅典的陪审团成员是直接通过抽签产生的,代表了各阶层,而罗马则是由职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这说明雅典是直接行使司法权,故 C 项正确。A 项指罗马,排除;从材料来看,二者主体不一,雅典是公民,而罗马是职业法官,排除 B 项;“所有人”表述错误,排除 D 项。11A解析:根据材料“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表明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国家管理逐渐制度化,故 A 项正确。秦之后的封建社会仍是人治,排除 B 项;C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秦帝国建立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民主政治出现在近现代,D 项错误。12A解析:明朝中央派总督或巡抚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
19、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 项正确;总督和巡抚是处理地方军政事务的官员,与避免政务决策失误不符,排除 B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总督和巡抚相互制约,排除 C 项;明朝的总督和巡抚是官职,不是行政机构,排除 D 项。13D解析:由材料中“工农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等信息可知,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共的建国思想趋向成熟,故选 D 项;“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说法绝对,排除 A项;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一直是反帝反封建,排除 B 项;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 C
20、 项。14C解析:A 项说法过于片面,故错误;西塞罗认为罗马政制是从实践中一步步发展完善的,而非依靠思想家设想,故 B 项错误;据“我们的国家的存在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由数代人建立的”可知,西塞罗认为罗马的政治制度是经过数代的实践而建立的,这说明罗马政制更多源于长久实践,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政体建立必须依靠人民支持,故 D 项错误。15A解析:由所学可知,公民大会的权力不断扩大,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故选 A 项。16D解析:“中世纪后期,当所有各土地的采邑关系造成了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说明封建经济的基本关系是混乱的,这不利于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此时的王权则代表着秩
21、序和稳定,能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王权是进步的因素,故 D 项正确。此时王权服从于教权,故 A 项错误;此时民族国家正在形成中,并且国王作为民族国家的象征和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新贵族指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此时还未形成,故 C 项错误。17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中世纪法国王权与教会的斗争中,民众支持王权,这有利于王权的强化,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权,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支持王权,而不是说三级会议代表人民利益,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D 项错误。18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 1875 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结合材料“迫使内阁总理
22、西蒙辞职解散众议院”可知,麦克马洪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B 项正确,C、D 两项错误;A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9A解析:材料说明抗日根据地的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抗日热情,故选 A 项。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由材料中的“抗日根据地”可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 C 项;D 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20D解析:根据材料“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经济新闻也成
23、为党报的报道重点,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建设而非文化方针,排除 A 项;1987 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排除 B 项;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 C 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小题.21(1)条件:小国寡民,人们彼此熟悉;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氏族贵族势力相对软弱、民主力量结盟势力较强。(2)制定者:克利斯提尼。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解析:第(1)问,第一方面主要是规模、时间方面的可行性,第二方面是城邦各阶层的力量、关系等特点。第(2)问,制定者通过“投票放逐”可以判断。特点提取“每年
24、一度”“预防犯罪”等信息概括。22(1)内容:限制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保障议会的选举、言论自由。(2)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影响深远。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除经议会同意外”等信息从国王、议会两方面回答。第(2)问可以从英国的政治、经济和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分析。23示例:论题: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阐述:民主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文明的政治制度,百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建了工人
25、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人民民主,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和一系列具体政治制度,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不同的政治模式。中国在发展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坚持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一制度安排,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证明了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的民
26、主政治建设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是一种伟大的制度创新。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解析:首先,分析材料,提取信息,由材料可知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认为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将是所有国家的必然归宿。但是后来,美国出了种种问题,在国际上广受争议和诟病,社会主义中国却日益兴起,福山开始批评美国,赞扬中国。其次,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得出“中国政治模式具有优越性”。由此可以提炼观点,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列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27、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一系列具体政治制度,并阐述这一制度安排,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24(1)体现多党派协商合作;选民具有广泛性;民众参与度高;选举办法多样化;兼顾民情。(2)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中共方面)(或答: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民主政权建设的尝试)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方面)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人民方面)(或答:有效调动了各阶层抗战的积极性)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经验。(新中国方面)解析:第(1)问,根据“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得出体现多党派协商合作;根据“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得出选民具有广泛性;根据“选举在极其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参选率高达 80%”得出民众参与度高、兼顾民情;根据“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得出选举办法多样化。第(2)问,根据“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得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根据“三三制政权”得出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和阶层;还可从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经验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