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考诗歌鉴赏全国卷真题练习高考诗歌鉴赏全国卷真题练习班级班级考号考号姓名姓名总分总分20212021 年年一、【一、【20212021 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译文】在狭窄的山路上,曾巩乘坐着竹轿,眼前一片光明,带着一身清爽。白云和流水也像是有了人的情态,白云笑我出山是多事之举,而流水却对我情谊颇深,一路随着送我出山。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
2、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然而,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注释】 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 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3 分分)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
3、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15.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仕”与与“隐隐”的关系的的关系的? ? 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 ( 6 6 分分) )二二. .【20212021 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完成 14151415 题题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译文】溪边的白鹭呀,我来告诉你:溪里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我们大家之间要
4、快活相处才对。在远远那片白色沙岸,在水中那个青泥小岛,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你可以飞去那里随意觅食,饱了才飞回来。当微风吹动你头顶上那根长长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214.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外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鸶作为要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15.15.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
5、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6 分分) )三三. .【20212021 年新高考年新高考 I I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51616 题。题。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翻译】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岁末题
6、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15.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16.16.前人论此诗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认
7、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 6 分)分)3四四. .【20212021 年新高考年新高考 IIII 卷辽宁海南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卷辽宁海南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51616 题。题。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译文】我自己岁靡廪粟,无功无劳,这一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你们用什么来回报这政治清明的时代呢?农夫还是读书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对待国家、亲人最重要的是做到不欺瞒。六经之中
8、,大道岂有尽头?所以要常常读书明道。百亩之田,只要勤劳耕种,生活就无饥饿之患。如今把自己最关切的事托付给你们,那就是要“熟读周公七月诗”,千万不要忘记为国效力,重整河山。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5.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
9、确实的。16.16.诗人指出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 6 分)分)20202020 年年一、【一、【20202020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译文】题目:酬和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闭门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虽然你我耽误了酒宴上一同
10、春日城游的约定,却也难得闭门读书潜心思考完成我那些未就的小诗。我趁此机会吟咏郢水岸畔遍野的香蕙,也打算爬上山崖采食几朵已经展放的灵芝。我帮助栖息田野的禽鹤清理场地让它把窝巢做得更宽敞,也布施山僧,别样烹煮,把蔬食素饭做成精点和美食。只希望你的眼疾尽早康复,我们相约来日,江花自会适时开满桠枝。4(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11、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15.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二、【20202020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
12、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译文】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人可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啊,而他们的事迹最后会由谁来记载呢?当时的人尚且难以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不准确,后世更是众说纷纭,看不清历史真相了。史书上流传下来的也有糟粕,记录下历史事实就如同绘画之中画出人物之精神一般难。有限的记载怎能把古代圣贤的思想完整真实地表现出来?而总有些人就是死守典籍,不肯醒悟。(注)黮闇: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
13、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15.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5三、【三、【20202020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
14、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译文】粗菜淡饭的餐盘中突然眼睛为之一亮,发现在餐盘中的还有如从襁褓中脱颖而出的婴儿一般洁白的玉笋。大家都知道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性是由内在素质决定的,玉笋清淡苦涩的节操是与生俱来的。我看苦笋正如唐太宗看到魏征一样,不觉其苦,反倒觉得其妩媚可亲,告诫孩子们千万别把这些苦笋拔出太多。自古以来,人才都是要靠培养锻炼才能成长的,要放手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历风雨磨砺。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
15、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15.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20192019 年年一、【一、【20192019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16、译文】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苍翠的山岚又属于哪一郡的山。一向都是万里无边的意境,今却画在尺幅不大的一窗间。树木映照在夕阳的余晖中,孤独的暮色昏云,还未归去。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诗句,吟咏不断也体会不出其意境。6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
17、受。15.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 6 分)分)二、【二、【20192019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译文】我虽然身份卑微但心中道义长存,我并非来攀附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只希望您能读读我写的文章,我(此行)不求入朝为官,只希望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
18、的事情。雨中垂钓结下了隐居渔乡的孤傲之情,吹过树林的夜风传来了远飞鸿雁的心志。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要有缘由,我平生也绝不能接受别人平白无故的施舍恩惠。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15.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
19、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 6 分)分)7三、【三、【20192019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冈上头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呵又飞西。远望田塍像条线呵,一片白水波光参差。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呀,轻声细语好似竹枝。1
20、4.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15.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 6 分)分)20182018 年年一、【一、【20182018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
21、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译文】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作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
22、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8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15.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6 分)分)二、【二、【20182018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卷】阅读
23、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24、 3 分)分)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15.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6 分)分)9三、【三、【20182018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
25、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译文】精卫啊精卫,是谁让你来填平这大海?看那海边苍青的石子木块累累堆积!你誓要将大海填平变成枯池,海中的鱼龙水族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你口喙伤痕累累皆因衔取坚硬木石?山中草木都已没有了完整枝丫!你早晚在枝头和大海里来回奔波,你不辞辛苦劳碌,奋飞穿行不息止啊,羽翼受到摧残时时堕落在海里。高山的木石没有搬尽,汹涌的大海还未填平,但愿我的死能换你活过来!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
26、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15.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句说明你的理由。(6 6 分)分)20172017 年年一、【新课标一、【新课标 I 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1111 分)分)
27、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译文】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10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5 分)分)A.诗的第
28、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5.15.本诗的第四句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 6 分)分)二、【新课标二、【新课标 II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41515 题。(题。(1111
29、 分)分)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
30、,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5 分)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5.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
31、性格?请加以分析。(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6 分)分)11三、【新课标三、【新课标 IIII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41515 题。(题。(1111 分)分)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译文】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
32、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4.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5 分)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
33、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15.15.请从请从“戏赠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 6 分)分)12附:参考答案和详解附:参考答案和详解20212021 年年一、【一、【20212021 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3 分)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 6 分)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
34、一身的;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执行细则:(1)关键词(2 分)。答出关键词“兼容”、“不对立”、“不矛盾”、“不突”“共存”等词语的,给 2分。(2)分析说明(4 分)。圍绕题意论述,层次分明,语句通顺,内容完整,根据达到程度酌情給 34 分;圍绕题意论述,有层欠,语句比较通顺,内容有合理性,根据达到程度酌情给 1-2 分;与题意或诗歌无关的论述,给 0 分。二二. .【20212021 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
35、词, ,完成完成 14151415 题题14.D。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句意能力和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那里的虾鳅任你饱餐,我当看你乘风归来。“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字是“任凭”的意思,可依据教材李密陈情表一文中“听臣微志”的“听任,允许”之意,而选项误解成“听觉”,所以 D 项手法分析有误。15.(6 分)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结合,和谐统一。使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虾跳鳅舞”,写出了远渚的虾鳅舞动的生机,与“溪里鱼儿堪数”形成对比。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巧用动词,善抓细节,画面感强语言特色解题角度语言特色原则:坚持“词不离句,句
36、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1.从用词的角度: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答:文中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答: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2.从句式选用的角度: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者长短句结合的情况。答: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结合的情况。答: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语言
37、的灵动性增强。3.从手法的使用角度:某种修辞手法。答: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设问、反问、反语)的修辞手法,如,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某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4.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答:这段文字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的特点,如。常见语言风格(特色):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洗炼简洁、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沉郁悲慨、幽默讽刺、整散结合、音韵和谐135.从人称使用的角度:答: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如,使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抒情性。第一步,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抓角度
38、:用词、句式、修辞、风格等角度);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文本)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析作用(主旨、情感)第三步,指出效果(运用术语)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注释】鹭鸶:水鸟的一种,即白鹭。颈细长,嘴长而尖,头顶后部有一缕白色的长羽毛,以食水中鱼虾为生。通篇与白鹭对话,流露美好生活情趣。勿食溪鱼,意在维护山水和谐清幽之美,而“物我欣然一处”,正是词人归隐生涯之理想境界。下片由溪边而远渚,由溪鱼而虾鳅,一怜一恨,颇类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寄严郑
39、公)。堪数:不堪一数,言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汝:指鹭。主人:作者自称。物我:物与我,即白鹭和它的主人。浦:水滨。渚:水上小洲。剩有:尽有。鳅(qi秋):泥鳅,一种圆柱形的黑色鱼。听:听任,允许。一缕:即指白鹭顶部的白色羽毛。全文赏析这首词活泼风趣,借与白鹭的对话,表现出作者美好的生活情趣。起句直呼溪边食鱼儿的白鹭,要它前来听自己的劝告。以下作者的劝告说服,藏有数个曲折。他先动之以情,说溪中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再晓之以理,要它体谅主人的心意,推己及人,与溪中的鱼儿泯去物我,浑然相处。下片他接着劝告白鹭,但在情意上有所转折:他由眼前溪边而想到远浦别渚,由清美的鱼儿想到泥沙中无数舞动的虾鳅,诱导白
40、鹭去那里饱食美餐。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想象饱食归来的白鹭形象时,简直把它设想成了一个头上白羽飘飘的斗士,这充分反映了他对“虾鳅”的厌恶。这样的表情方式,使词中的鱼儿和虾鳅,成了善类和恶类的象征。这是一篇对白鹭的箴言,其中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感受和一腔无可诉说的幽愤,颇有深意。上片以祈使句作开场白,以下便是对白鹭的谆谆教诲:先指出“鱼儿堪数”的现实,然后提出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词人以命令而强迫的语气说:“要物我、欣然一处”,既是他倔强不屈性格的表现,又是他无力抗争、姑且如此的想法的流露。下片意境拓宽,指出寄情自然的志向,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因而末两句看似放达,实则辛酸,满含一腔孤愤。词人表现出一副
41、麻木不仁、超然世外的模样,对世事根本不理不睬,无知无觉,其实是理想破灭后,对现实彻底绝望后的心志灰冷。这种情感在词中表达得深沉蕴藉。这首词构思荒诞,但其中藏有天真的生活趣味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在结构上,以人劝鸟构筑全篇的基本骨架,形式上虽打破了词上下片分段的常态结构,但上下片在意思上实有所转折。全词语言通俗,口语化,毫不雕饰,一改辛词中大量用典之风。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读来大有深意。简要分析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结合,和谐统一。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使用拟人、对
42、比的修辞手法。“虾跳鳅舞”,写出了远渚的虾鳅舞动的生机,与“溪里鱼儿堪数”形成对比。词人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融合,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写作背景: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和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辛弃疾两次遭贬,闲居家乡江西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前后共达二十年。在此期间,辛弃疾写下了许多沉郁悲凉、满含孤愤的词篇,看这首鹊桥仙赠鹭鸶的格调与所流露出的情绪,当属隐居时所作。三三. .【20212021 年新高考年新高考 I I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51616 题。题。15.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
43、感的把握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的能力。B 项,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1416.“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
44、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四四. .【20212021 年新高考年新高考 IIII 卷辽宁海南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卷辽宁海南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51616 题。题。15. 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误,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
45、有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故选 C。16.诗人借助这两句对子孙提出要求:诗书无涯,发奋读书;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怀家国,永存社稷。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情态和态度的能力。从题干来看,考生要理解“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的用意。首先分析诗歌的标题。诗歌标题是“示儿子”,可见这是一首教导儿子的诗歌。然后理解题干中两句诗的意思,进一步分析诗人这样的用意。“道在六经宁有尽”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经等书里,学贯古今,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诗人在此指出六经的意义,包含天下大道,这是要求儿孙能够熟读六经,发奋阅读,“宁有尽”是说没有尽头,这是让儿孙不能停止不前,这
46、是让儿孙不要自满,要谦虚以待。“熟读周公七月诗”意思是“切记一定要熟记背诵周公的七月诗啊”,周公为国为家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诗人要求儿孙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勤俭耕种,发奋读书,报效家国,这是让儿孙学习先圣,心怀国家。20202020 年年一、【一、【20202020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14.A15.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解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
47、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A 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选项 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故选 A。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
48、;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则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15【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一直是考试的重点,
49、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二、【二、【20202020 年高考新课标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1415 题。题。【答案】14.B15.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解析】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
50、,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 项,“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