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综合训练-(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154355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综合训练-(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综合训练-(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综合训练-(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综合训练-(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综合训练-(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易错点1关于自然经济内涵的理解误区1.山东六校2021高二段考管子海王记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材料主要能够说明这一时期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铁器生产作用得到重视2.北京东城2021高二期末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不断演变,西周“千耦其耘”“十千维耦”;战国“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秦汉以后,则是“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其演变趋势是A.生产工具由磨制石器逐渐转变为铁制农具B.由集体生产逐

2、渐向个体小家庭生产转变C.妇女和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逐渐趋于平等D.农业家庭式劳作与手工业作坊逐渐分离3.湖北武汉五校联合体2020期末中国古代农业工具不是继续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耕犁从二牛三人到二人二牛,再到一人一牛,最后比较轻便灵巧的曲辕犁得到普及。此发展特点()A.反映了农耕技术日益衰落B.说明了耕牛数量大幅减少C.适应了小农经济生产需要D.反映了政府不够重视农业4.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部分文献记载表。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代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发展C.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5.江西上饶2020高二期末明后期,在商品经济

3、特别发达的江南地区城镇的丝织业等行业里,出现了商人把大量资金投入丝织业生产的新动向。这一“新动向”()A.使江南城镇发展居明朝之首B.打断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C.促使中国丝织产品走向世界D.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6吉林长春2020期末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A.耕作技术的进步B.精耕细作的特点C.生产工具的改进D.经营方式的变化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田庄的性质7.贵州遵义2021月考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

4、,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制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A.田庄经济自给自足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D.农民受到沉重剥削8.天津静海四校2021高二段测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图是某西欧庄园的图解。据此可知当时西欧庄园A.经营规模普遍较小B.具有自然经济特征C.生产内容较为单一D.宗族色彩非常浓厚易错点3不能正确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9.湖北荆州、宜昌2020高二期末下图为1841年和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英国工业化的水平逐渐降低B.英国工业化导致农业发展

5、萎缩C.科技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就业结构10.吉林四校2020高二联考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美国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信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海湾战争因此被称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A.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B.网络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C.现代技术应用改变了战争的局势D.网络信息技术在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1.湖南长郡中学2021期中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A.铁犁牛耕发展的过程B.古代播种方式的变革C.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

6、变革D.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2.浙江绍兴2020高二期末殷墟妇好墓中,有五十多件铜器上留有织物的痕迹。研究发现,这些织物痕迹至少有五个品种,即平纹绢、经朱砂染色的平纹绢、经重平组织的缣类织物、回形纹绮和罗类织物。据此判断,商代A.青铜铸造推动丝织业发展B.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C.丝织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D.出现负责蚕桑生产的官员13.湖南娄底一中2021高二开学考农桑辑要中说:读孟子书,见论说王道,丁宁反覆,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材料反映了当时A.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B.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中国农民的富足生活D.小农经济的

7、生产方式14.河南九师联盟2020联考下表反映的是某学者对出土的春秋时期楚国的农具进行分类的情况。由此推知,当时楚国A.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B.重视对生产工具的改进C.已掌握较先进的农耕技术D.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农业15.湖南衡阳2020月考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南宋陈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B.善于积累经验C.全仗辛苦劳作D.提倡精耕细作16.安徽省皖西南名校2020高二联考唐代的官府手工业类型分为中央政府在京师直营手工业、建筑及公共工程手工业、地方政府经营手工业、中央政府

8、在地方经营的手工业。除了这四种手工业,还有军事手工业和一些分散而又特殊的官府手工作坊。这反映出唐代官营手工业A.技术水平最高B.管理体系比较完善C.垄断全国市场D.生产分工细致严密17.山东济南2020期末据载,在我国元代即出现了水转大纺车并在一定地域内大量使用;数百年后的1769年,在英国具有实用价值的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才定型并得到推广。但前者在中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而后者开启了英国的大工业时代。这说明A.元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经济结构影响生产进步C.政治制度决定科技创新D.科技发展具有可传承性18.贵州铜仁思南中学2020期末我国自古就有过年家家户户写春联的习俗,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9、”“田园风光绝好,农家岁月更新”“雷鸣龙起势,泥暖燕含春”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牛力耕田模式B.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C.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D.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19.河南郑州2021高二期末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仅对获奖者颁发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这反映出A.美苏冷战促进中国更加重视科技B.改革开放开始要求提高创新能力C.国家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激励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10、20.北京东城2020高二期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介绍了中国网络建设的成就,网民规模从2007年的2.1亿人次发展到2018年的8.02亿人次,网络新闻用户使用率由2007年的73.6%增长到2018年的82.7%。由此反映了A.传统的生活方式被完全取代地更B.改革开放推动信息时代即将到来C.新式传媒的覆盖面越来越广D.网络媒介提供的信息全面且正确21.四川乐山2021高二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举世瞩目,这次庆典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就有被国人戏称为“东风快递”的导弹方阵等国之重器。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发展

11、“两弹一星”是为了和西方大国进行核竞赛B.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的氢弹爆炸成功C.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D.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是最发达的国家22.安徽六安一中2020高二期末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的网购市场,每年的“双11”成为中国网民的购物狂欢节。下图反映的是历年某电商平台“双11”成定,交额破千亿的用时情况,这说明了A.网络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性产业D.技术进步带来实体经济的复苏23.河北衡水中学2020期末工厂制度对工人进厂、出厂、饮食甚至大小便都有具体的规定;聊天、吹口

12、哨、唱歌也是禁止的。工人必须紧跟机器的运转速度进行操作,脑、眼、手、脚都要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不可有片刻松懈。工厂的制度规定A.体现人力与科技的密切结合B.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C.符合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要求D.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24.海南临高2021高二月考183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它比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要严苛很多,如规定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贫民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而贫民习艺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英国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B.减少政府开支以应对经济衰退C.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D

13、.惩戒工人运动以维护民主政治25.北京海淀2021高二期末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在这个机器人和计算机的时代,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语“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B.科技的快速革新导致人们就业竞争激烈C.科技的进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D.科技进步需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26.浙江2021年6月24谈到电视的发明使用和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导致了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因为电视和出版物不同,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该

14、学者意在强调A.电视成为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工具B.世界各地不受阻隔地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C.电视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D.作为互动媒体的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7.江苏单科2020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28.江苏单科20206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农家不再自己纺纱,逐渐

15、购入洋纱织布。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主要反映了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C.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D.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29.浙江2020年1月9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历经曲折,风雨兼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18581911年新设民用工矿企业及其创办资本统计表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A.B.C.D.30.全国202027明代官

16、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31.全国I2018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二、非选择题32.广东2021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关于英国

17、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材料二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33. 材料一材料二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宗法制有强化、自保家族

18、生存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所以自给自足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也成为农民狭隘的生产目的,客观上也割裂了小农经济与社会的联系,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狭小空间里。摘编自朱彼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材料三自耕农是封建政府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政府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统治者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19、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扶植小农经济的主要政策及目的。参考答案第二单元综合训练1.D【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影响。材料“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一相一锐,若其事立”主要说明铁器的生产作用得到重视,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女性从事纺织,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农业生产工具,而非调管管手工业,排除C项【刷有所得总结】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影响首先,铁器代替了青铜器更广泛地推广到农业生产当中,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阶级的分化,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推

20、动了从奴隶社会进步到封建社会的步伐2.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由“千耦其”到“百亩之,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无饥”再到“一夫五口,治田百亩”,体现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集体生产逐渐变为个体小家庭生产,故选B项3.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铁犁牛耕技术的发展,而不是衰落,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铁犁牛耕的发展,而不是耕牛数量减少,排除B项。铁犁牛耕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我国古代历代政府皆重视农业,排除D项。【关键点拨】小农经济亦称“个体农民经济”,是以家

21、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经营,有的以租入土地经营,亦有两者兼之,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1.在小块土地上使用手工工具进行分散经营;2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3.经济地位不稳定,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容易走向贫富两极分化4.C【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农业模式的形成。根据文献内容可知,三则文献均体现了汉代男女共同耕耘土地的生产场景,反映了以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模式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汉代铁犁牛耕技术是否得到推广,排除A项,B项表述未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材料中未体现“女织”的相关

22、信息,排除D项5.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人把大量资金投入丝织业生产”使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催生新的经济因素,故选D项;材料与城镇规模无关,排除A项;材料所述内容主要属于民间自发的行为,此时政府的政策没有改变,排除B项;“中国丝织产品走向世界”从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后就已经开始了,排除C项6.B【解析】本题考查精耕细作材料“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耕作技术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具体的生产工具,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显示经营方式是集体耕作还

23、是个体农耕,排除D项7.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庄园的特征。由材料可知,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多样,包括食物、衣物、武器、医药等,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单位,故选A项,汉代庄园内部基本自给自足,闭门成市,很少对外交换,故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活状况进行描述,无法得出手工业者劳动繁重和农民遭到沉重剥削的结论,排除C、D两项.【关键点拨】本题考查汉代田庄经济的特点,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托材料,避免对材料作过分引中,8.B【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征,图中有林地,场、耕地,磨等,据此可知庄园内农业、手工业都有发展,且自成体系,体现了

24、自然经济特征,B项符合题意;图片显示西欧庄园的经规模较大,A项错误;据图片中林地、牧场、耕地、磨坊等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内生产内容并不单一,C项错误;图片中不能体现西欧庄回宗族色彩非常浓厚,D项错误9.D【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由图中数据可知,与1841年相比,1877年英国农业和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减少,工业就业人口比重明显提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与英国生产力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就业结构,故D项正确;这一时期英国工业化的水平在逐渐提高,A项错误;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减少不能说明农业发展萎缩,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快

25、速发展,C项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排除【易错集训】本题易错选C项,注意题干所给时间“1841年和1877年”,这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快速发展,10.D【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美国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信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渍”可知络信息技术在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答案为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网络技术在军事上的作用,并非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C项“改变了”说法欠妥,排除。1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主要拼作方式的变革,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片中的“石器”“”“铁农具”“辕犁”体

26、现了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农业主要拼作方式的变革,C项正确;A项不能反映“石器”“”的阶段特征,故排除;B项错误,图片显示的是耕作方式,不是播种方式;D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确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石器”“耜”使用主要是在原始社会,曲犁使用是在唐朝,该表述与“石器”“”“曲辕犁”三个阶段特征无关12.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的生产活动。题干中“有五十多件铜器上留有织物的痕迹这些织物痕迹至少有五个品种”等信息,可知商代丝织品品种多,丝织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故选C项;题干中只是提及铜器上有织物痕迹,且A项表述不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纺织技术已经不是“萌芽”状态,排除B项

27、题干中只是提及丝织品品种多,难以推断有官员监造,排除D项,【刷有所得拓展】中国古代机具纺织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13.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的生产方式根据材料“皆不出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可知,孟子认为施行王道是要保护和重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不违农时,故选D项;材料没有沙及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高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未提及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排除B项;中国古代小农生活谈不上富足,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28、才能勉强自给自足,排除C项,14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楚国的农耕技术,从题干材料所列出的掘土、中耕和收割工具来看,当时楚国已具备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工具,农耕技术较为先进,故C项正确。中国于春秋以前就已进入农耕文明阶段,且材料无法体现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A、B两项;仅凭材料中楚国生产工具的信息无法得知楚国政府对农业的态度,排除D项15.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指在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D项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劳力的作用,A项

29、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农业经验的积累问题,B项错误;农业”全伙辛苦劳作”说法绝对,C项错误16.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据材料可知,唐代的官营手工业体系庞大,既有中央直管,也有地方经管,既有政府管理,也有军队管理,管理体系比较完善,故选B项;没有相关数据,得不出唐代官管手工业“技术水平最高”的结论,排除A项;官营手工业产品不在市场流通,不能说“断全国市场”,排除C项:材料强调唐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不沙及生产分工细致严密,排除D项17.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市场狭小,新技术很难推广,而英国当时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资

30、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技术革新,故B项符合题意;单凭个别科技成果不能得出元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的结论,A项错误;C项夸大了政治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错误;元代的水转大纺车与英国阿克菜特水力纺纱机没有传承关系,D项错误。18.D【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美国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信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渍”可知络信息技术在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答案为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网络技术在军事上的作用,并非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C项“改变了”说法欠,排除19.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主要拼作方式的变革,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片中的“石器”“

31、”“铁农具”“辕犁”体现了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农业主要拼作方式的变革,C项正确;A项不能反映“石器”“”的阶段特征,故排除;B项错误,图片显示的是耕作方式,不是播种方式;D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确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石器”“耜”使用主要是在原始社会,曲犁使用是在唐朝,该表述与“石器”“”“曲辕犁”三个阶段特征无关20.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的生产活动。题干中“有五十多件铜器上留有织物的痕迹这些织物痕迹至少有五个品种”等信息,可知商代丝织品品种多,丝织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故选C项;题干中只是提及铜器上有织物痕迹,且A项表述不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纺织技术已经不是

32、“萌芽”状态,排除B项题干中只是提及丝织品品种多,难以推断有官员监造,排除D项,【刷有所得拓展】中国古代机具纺织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21.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的生产方式根据材料“皆不出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可知,孟子认为施行王道是要保护和重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不违农时,故选D项;材料没有沙及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高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未提及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排除B项;中国古代小农生活谈不上富足,

33、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才能勉强自给自足,排除C项,22.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楚国的农耕技术,从题干材料所列出的掘土、中耕和收割工具来看,当时楚国已具备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工具,农耕技术较为先进,故C项正确。中国于春秋以前就已进入农耕文明阶段,且材料无法体现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A、B两项;仅凭材料中楚国生产工具的信息无法得知楚国政府对农业的态度,排除D项23.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指在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D项合题意;材料

34、没有强调劳力的作用,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农业经验的积累问题,B项错误;农业”全伙辛苦劳作”说法绝对,C项错误24.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据材料可知,唐代的官营手工业体系庞大,既有中央直管,也有地方经管,既有政府管理,也有军队管理,管理体系比较完善,故选B项;没有相关数据,得不出唐代官管手工业“技术水平最高”的结论,排除A项;官营手工业产品不在市场流通,不能说“断全国市场”,排除C项:材料强调唐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不沙及生产分工细致严密,排除D项25.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市场狭小,新技术很难推广,而英国当

35、时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技术革新,故B项符合题意;单凭个别科技成果不能得出元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的结论,A项错误;C项夸大了政治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错误;元代的水转大纺车与英国阿克菜特水力纺纱机没有传承关系,D项错误。(2)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二“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狭小空间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主要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三“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来回答,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三“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26.C【解析】本题考查电视的影响。从材料“它导致了

36、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可以得出,该学者认为电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故C项正确;A项“最普遍”描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只是材料所述的其中一方面内容,不够全面,故排除;材料不涉及“互动媒体”,故排除D项。27.C【解析】本题考查商代青铜农具。青铜在商代属于稀有金属,根据“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可知,当时这些青铜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钢农具不代表青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排除A项;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特点,对农具要求较高,且材料中所述的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

37、产,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完成了南移,排除D项28.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时期的传统手工业,根据题意可知,晚清时期,在外来洋炒的冲击下,传统手工织布农家购入洋纱织布,反而提高了劳动效率,从而使手工织布“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说明当时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得到了提高,故选D项;材料没有沙及小农经济根深圃的内容,A项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当时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无法体现“滞销”,C项排除29.C【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民族工业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

38、世纪90年代末得到初步发展,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故正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错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属于机器生产企业,不属于手工业,故错误;材料中1895-1911年后中国民族工业资本总额显著增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故正确,综上,C项正确30.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官营手工业发展,由材料“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用货币征收取代了对匠户的实物征收,匠户不再专一于生产政府所需的物资,使得匠户有机会进入民营手工业谋生,这削弱了官营手工业的地位,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其他货币,“取代”说法错误,

39、故A项错误;明代虽然出现雇佣劳动,但是并未成为主要用工方式,故B项错误【关键点拨】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消费,与市场联系不密切,而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的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31.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根据“井主”“所雇工匠”可知本题涉及民营手工业领域,同时根据题干对雇工的描述可知雇工相对自由,因此题干反映了北宋前中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仅体现了民营手工业雇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并非社会地位较高,排除B项;C项借在“普及”,题干仅涉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排除C项;D项错在

40、“解体”,排除32.(1)局限:第一种观点仅强调了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消极影响,第二种观点仅强调了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积极影响看法: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工人阶级也从中获益,当然,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恶劣,工作时间长,工资微薄,居住条件差,缺少社会保障,但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展开了不懈斗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2)意义: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关系变化,社会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诞生了马克思主义

41、,无产阶级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工业革命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1)第一小问局限,根据材料一“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得出,第一种观点仅强调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消极影响;根据“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得出,第二种观点仅强调了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积极影响第二小问看法,综合以上两种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客观、辩证看待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2)意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经

42、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二“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并结合学可知,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带来了阶级分化。唯物史观还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工业革命也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强大的思想武器。根据所学知识还可得出,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3(1)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化改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耕织结合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生

43、产目的狭隘;封闭、分散、孤立;占有小块土地、规模小;精耕细作;具有脆弱性、落后性等。(3)主要政策:鼓励垦荒、重农抑商。目的: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巩固封建统治。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1)原因,可以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封建化改革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等方面来回答。(2)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二“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狭小空间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主要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三“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来回答。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三“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综合训练-(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