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199598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导 读 1. 1.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的结论。请问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的结论。请问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呢?论呢?2.2.人类至今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是为什人类至今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是为什么可以知道地球已经存在了么可以知道地球已经存在了4646亿年之久?亿年之久?3.3.(脑筋急转弯)(脑筋急转弯)四个人在屋子里打麻将,四个人在屋子里打麻将,突然警察来了,把他们都带走了。请问,这突然警察来了,把他们都带走了。请问,这是为什么?是为什么?答

2、案:因为被打的那个人的名字叫着“麻将”。第一节 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一、什么是思维 (一)定义 【自我分析】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的结论。 思考并分析:这个认识活动与我们学习过的感知觉和想象有什么不同?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过程? 小结:间接间接和概括概括;思维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二)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二)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1.概括性:指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反映。2.间接性: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自我分析】出示黑板刷

3、或其它物体,请你从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角度反映它,其反映的过程和内容分别有哪些?二、思维的分类二、思维的分类 (一)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1.直观行动思维 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 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 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二)根据指向性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1.聚合式思维(求同)2.发散式思维(求异):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三)根据思维创造性的不同1.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2.创造思维: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进行。如艺术

4、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均需要高水平的形象思维三、思维的品质三、思维的品质1.1.思维的广度思维的广度 指思维的广阔性,指要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处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2.2.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 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指外在的条件发生变化,主体采取灵活的方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3.3.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 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的本质,对事物是否剖析的彻底。4.4.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 指不借助于现成的答案和别人的帮助。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独立性并非的人易受他人暗示。5.5.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6.6.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

5、逻辑性 【自我分析】一个人第一天上山,第二天下山,走的速度不均匀,但时间(早上6点到晚上6点)、路程完全相同。试证明:在上山和下山的过程中,他必定有一个时间,正好经过同一个地方。 试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反思你的思维能力的各个品质的发展状况。四、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知过程已经齐全;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一、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1.1.儿童的思维在儿童的思维在2 2岁左右

6、岁左右发生;发生;2.22.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二、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1.1.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出现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出现最初的语词概最初的语词概括括。三、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第一阶段:直观的概括。第一阶段:直观的概括。儿童最初对物体最鲜明、儿童最初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主要是颜色)进行概括。最突出的外部特征(主要是颜色)进行概括。2.2.第二阶段:动作概括阶段。第二阶段:动作概括阶段。儿童学会了用物体进儿童学会了用物体进行各种动作,逐渐掌握各种物体的用途。行各种动作,逐渐掌握各种物体的用途。3.3.第三阶

7、段:语词的概括。第三阶段:语词的概括。2 2岁左右出现了语词的概岁左右出现了语词的概括。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括。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第三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一、思维方式的变化直观行动思维直观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1.1.直观行动思维(直观行动思维(0-30-3岁)岁)3 3岁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岁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不能离开直观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不能离开直观

8、的事物;的事物; 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离开了行动关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离开了行动关于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于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在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在2 23 3岁岁儿童身上表现最突出。儿童身上表现最突出。 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直观行动思维举例案例案例1 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种动作就停止了,

9、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现。案例案例2 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么。2.具体形象思维(36、7岁) 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事物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具体形象思维举例2 23 35 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

10、进行分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如2 2个苹果加上个苹果加上3 3个苹果,或者个苹果,或者2 2个手指加上个手指加上3 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 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结果的。2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 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具体性和形具体性和形象性象性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但是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

11、杂问题的时候,具体形象往往产生干扰作用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行的,是高级的思维形式高级的思维形式。 严格说来,学前期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严格说来,学前期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萌芽。抽象逻辑思维举例1.1.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2.2.科学工作者进行各种科研工作。科学工作者进行各种科研工作。3.3.判断、推理。判断、推理。综上所述,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

12、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接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儿童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所用儿童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的。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的。1 1. .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感知和动作感知和动作; 2 2. .具体形象思维的工具是:具体形象思维的工具是:表象表象; 3.3.抽象逻辑思维的工具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工具是:语词所代表的概念语词所代表的概念。二、思维工具的变化(二)学前儿童思维工具变化的三个阶段(二)学前儿童思维工具变化的三个阶段1.1.幼儿初期幼儿初期,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思维活动主

13、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是行动的总结;2.2.幼儿中期幼儿中期,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动作不分离;3.3.幼儿晚期幼儿晚期,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第四节第四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1.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 【案例分析

14、】你们是如何掌握“灯”这个概念的?如果教师教幼儿掌握“花”和“勇敢”的概念,一般采取什么方式? (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 (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 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科学概念的掌握往往需要用语言理解的方式进行。但学前儿童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很难用这种方式获得概念。2.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动作水平概括、形象水平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后

15、期开始向本质抽象水平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 (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根据抽象水平,将儿童获得的概念分为上级概念、基本概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 【研究结论】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基本概念,由此出发,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比如,“树”是基本概念,“植物”是上级概念,“松树”、“柳树”是下级概念。儿童先掌握的是“树”,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下级概念。 (2)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案例分析】老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一边看猴子、老虎、大象等,一边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动物。回到班上,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动物”时,很多幼儿都回答“是动物园里

16、的,让小朋友看的”,“是狮子、老虎、大象”。老师又告诉孩子们“蝴蝶、蚂蚁也是动物”。很多孩子觉得奇怪,老师又告诉他们“人也是动物“,孩子们更难理解,甚至有的孩子争辩说“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人怎么是动物呢,哪有把人关在笼子里让人看的!”如何看待幼儿对“动物”这一概念的理解?3.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数概念的掌握是以事物的数量关系能从各种对象中抽出,并和相应的数字建立联系为标志的。 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3)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二)学

17、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判断是肯定与否定概念之间的联系,获得判断主要通过推理。逻辑思维主要运用判断、推理进行。在幼儿期,判断能力已有初步的发展。 【案例分析】一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跑得快”。他说:“我坐在汽车里,看到天上的飞机飞得很慢。”如何看待这一幼儿的判断?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判断可以分为两大类: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和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一般认为直接判断并无复杂的思维活动参加,是一种感知形式的判断。而间接判断则需要一定的推理,因为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 学前儿童以直接判断为主。他们进

18、行判断时,常受知觉线索的左右,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事物间偶然的外部联系,当作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规律性联系。 随着年龄增长,其间接判断能力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我们从一项研究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7岁前的儿童大部分进行的是直接判断,之后儿童大部分进行间接判断,67岁判断发展显著,是两种判断变化的转折点。2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案例分析】对斜坡上皮球滚落的原因,34岁的儿童说:“(球)站不稳,没有脚”。 56岁幼儿说:“球在斜面上滚下来,因为这儿有小山,球是圆的,它就滚了。要是钩子,如果不是圆的,就不会滚动了。” 幼儿的判断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

19、验的丰富,开始逐渐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幼儿初期往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现象作为因果关系。 【案例分析】向幼儿讲述这样两件事:“明明正在看书,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喊他,他不知有什么事要他帮忙,赶快向厨房跑去。进门时,由于跑得太快,不小心撞倒了门旁的椅子,上面放的10个杯子全摔碎了。”“另一个小孩叫亮亮。有一天,妈妈出去买菜了,没在家,他赶忙爬上椅子够柜子上的果酱吃。下来时,一不小心,碰掉了1个杯子,摔碎了。”然后问他们:“如果你是妈妈,你批评谁批评得厉害?为什么?”结果发现,年龄小的孩子倾向于严厉批评明明,因为他摔了10个杯子,而67岁的儿童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更应该批评亮亮,因为“他想偷

20、吃东西”,“明明摔了10个杯子,可是他是想快点给妈妈帮忙,不小心碰的,不是想干坏事儿”。如何看待年龄小的幼儿倾向于批评明明的现象?3判断根据客观化 【案例分析】有的小孩子认为给书包上皮是因为怕它冷;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它“不想呆在上面。”如何看待孩子的类似判断? 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来进行。4判断论据明确化 【案例分析】问一幼儿:“你知道为什么要刷牙吗?”幼儿说:“因为是妈妈说的。”如何看待这类现象?从判断论据看,幼儿起先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以后逐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幼儿初期儿童虽然能够作出判断,但是,他们没有或不能

21、说出判断的根据,或以他人的根据为根据,如:“妈妈说的。”“老师说的。”,他们甚至于并未意识到判断的论点应该有论据。随着幼儿的发展,他们开始设法寻找论据,但最初的论据往往是游戏性的或猜测性的。幼儿晚期,儿童不断修改自己的论据,努力使自己的判断有合理的根据,对判断的论据日益明确,说明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 (三)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断推出另一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推理可以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两大类。 直接推理比较简单,是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个结论。 间接推理是由几个前提推出某一结论的推理。又可以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22、 学前儿童在其经验可及的范围内,已经能进行一些推理,但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抽象概括性差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幼儿概括能力发展的特点1年龄小的幼儿看到红积木、黄木球、火柴棍漂浮在水上,不会概括出木头做的东西会浮的结论,而只会说:“红的”、“小的”东西浮在水上。 2问一幼儿:“一切果实里都有种子,萝卜里面没有种子,所以萝卜(怎么样?)”,有的儿童立即回答说:“萝卜是根”,“萝卜是长在地上的” 学前儿童的推理往往建立在直接感知或经验所提供的前提上,其结论也往往与直接感知和经验的事物相联系。年龄越小,这一特点越突出。2逻辑性差 学前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不会推理。

23、对幼儿说:“别哭了,再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他会哭得更厉害,因为他不会推出“不哭就带你去找妈妈”的结论。3自觉性差 答案完全不受两个前提之间,甚至一个前提本身的内在联系所制约。 (四)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理解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乃至其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发展趋势: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 【研究结论】在教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有无插图,效果很不一样。假定没有插图儿童理解水平为1,有插图后,34.5岁幼儿的理解水平为2.12;4.59.5岁为1.23。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

24、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 【案例分析】从以下两个案例中分析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1在给小班儿童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问孩子们:“孔融为什么让梨?”不少儿童回答:“因为他小,吃不完大的。” 2上课时,小班一个小朋友歪歪斜斜地坐着,老师批评说:“你们看,坐的姿势多好!”他们一说完,其他小朋友都学着他的样子坐起来。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案例分析】有位妈妈给儿子出了道加法题:“爸爸打碎了3个杯子,小宝打碎了2个杯子,一共打碎了几个杯子?” 孩子听后哭了,他说他没有打碎杯子。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典型现象】孩子看电视

25、时,常常会问:“他是坏人,还是好人?”如果成人说:“他既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孩子会感到难以理解。三、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三、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目的”的心理困境。 思维总是由于问题出现而产生,而幼儿能否提出问题,就在于是否能够产生问题情境。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创造能够激发幼儿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问题有合适的难度(“最近发展区”),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相联系,不能超出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问题情境里面要让幼儿找到解决之后的乐趣,一方面,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要对幼儿予以

26、激励,增强幼儿解决寻找和问题情境的动机;另一方面,问题情境里面本身也要创设一定的奖励,如对于“解迷津”的游戏,本身就是对幼儿创设的一个问题情境,要在情境里给出幼儿解决问题之后的好处即奖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四、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四、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 幼儿阶段特别喜欢刨根问底,不断追问“为什么”,这反映了幼儿已经开始探索事物内在的奥秘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正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活动的表现。 【案例分析】小刚从幼儿园回到家后 对爸爸说:“爸爸我想吃苹果好吗?”爸爸听后就将苹果拿来,但他没有立刻让孩子吃,而是拿着苹果问小刚:“你先看看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小刚看了一会说:“

27、这个苹果一边 红、一边绿。”“你再摸一摸苹果是什么样?”“很光滑。”“对,那你闻一闻这个苹果。”“很香。”“好,你就尝一尝这个苹果是什么味道吧。”小刚很高兴地吃起来,边吃边说 :“这个苹果又酸又甜,好吃极了。”这个父亲的做法如何? 【问题讨论】如何对待幼儿的提问?要鼓励幼儿提问,幼儿提出问题之后,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表扬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既不要因嫌麻烦而置之不理,也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幼儿学会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进行探究,寻找答案在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并对幼儿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行为再次予以正强化即表扬、奖励等。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体特点:1.1.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

28、在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 2岁左右岁左右。2.2.幼儿期(幼儿期(3 36 6、7 7岁)是思维岁)是思维开始发展开始发展的时期。的时期。3.3.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具体形象性,它是在直,它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4.4.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萌芽。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一、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3 3岁前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岁前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3 3岁后,直观行动思维继续发展,并发生质的变岁后,直观行动思维继续发展,并发生质的变化,表现为:化,表现为:思维解决的问

29、题复杂化;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1.1.具体形象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具体形象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具体性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家具家具”这个概念比这个概念比“桌子桌子”、“椅子椅子”概念抽象,幼儿就较难掌概念抽象,幼儿就较难掌握。握。形象性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表

30、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如,兔子总是“小白兔小白兔” 、狗总是、狗总是“小花狗小花狗”;认为老;认为老奶奶总是白头发的,他们不肯称头发不白的人为奶奶。奶奶总是白头发的,他们不肯称头发不白的人为奶奶。2.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的派生特点:经验性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经验来进行的。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经验来进行的。 拟人性拟人性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做人。他们把自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做人。他们把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夹到小动物或玩具身上,是

31、常有的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夹到小动物或玩具身上,是常有的事。事。表面性表面性指幼儿的思维只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指幼儿的思维只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所以,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不进行,所以,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片面性片面性幼儿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幼儿的思幼儿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不善于全面的看问题。维常常是片面的,不善于全面的看问题。固定性固定性指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幼儿较难掌握相对指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幼儿较难掌握相对性的概念。比如,三个人比高矮,这样的问

32、题,他们就感到性的概念。比如,三个人比高矮,这样的问题,他们就感到困难。生活中,幼儿还常常困难。生活中,幼儿还常常“认死理认死理”,两个小朋友强一个,两个小朋友强一个玩具,非要那一个不可。玩具,非要那一个不可。近视性近视性指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指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多的去考虑事情的后果。多的去考虑事情的后果。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在幼儿期,特别是在幼儿期,特别是5 5岁以后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第五节 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一、学前儿童分析综合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幼儿逐

33、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但还不能把握事物复杂的组成部分。合,但还不能把握事物复杂的组成部分。 对于对于3 36 6岁的儿童来说,要求分析的环节越少,岁的儿童来说,要求分析的环节越少,相应的概括就完成得越好。相应的概括就完成得越好。二、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1.1.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并确定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并确定他们的异同。比较是分类的前提,通过比较才能他们的异同。比较是分类的前提,通过比较才能进行分类和概括。进行分类和概括。2.2.学前儿童比较的学前儿童比较的2 2个特点和发展趋势个特点和发展趋势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

34、小班的儿童还不善于找小班的儿童还不善于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他们常常按照物体的颜色进行比较;出物体的相应部分,他们常常按照物体的颜色进行比较;中班的幼儿逐渐能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并进行比较,但中班的幼儿逐渐能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并进行比较,但他们只能找到两三处相应部分。他们只能找到两三处相应部分。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找物体的相似处,对幼儿来说比较找物体的相似处,对幼儿来说比较困难,因为找相似处,即要找出共同出,又要找出不同处,困难,因为找相似处,即要找出共同出,又要找出不同处,需要

35、较复杂的分析和综合。需要在成人的教育下才能学会。需要较复杂的分析和综合。需要在成人的教育下才能学会。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发展(一)分类能力的发展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一)分类能力的发展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重要标志标志。(二)学前儿童分类的(二)学前儿童分类的5 5种类型:种类型:1 1. .不能分类。不能分类。把性质上毫无联系的一些图片放在一起,或把性质上毫无联系的一些图片放在一起,或者任意的分成若干类,不能说出原因。者任意的分成若干类,不能说出原因。2 2. .依据感知特点分类。依据感知特点分类。依据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依据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进行分类。进行分类。3 3. .依

36、生活情景分类。依生活情景分类。把日常生活情景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把日常生活情景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归为一类;4 4. .依据功用分类。依据功用分类。也就是根据他们的用途分类。如桌、椅也就是根据他们的用途分类。如桌、椅是是“写字用的写字用的”;碗、筷是;碗、筷是“吃饭用的吃饭用的”;5 5. .依概念分类。依概念分类。如按照如按照“玩具玩具”、“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学习学习用具用具”等分类,并能给这些概念下定义,说明分类原因,等分类,并能给这些概念下定义,说明分类原因,(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年龄特点1 1. .4 4岁以下儿童基本上岁以下儿童基本上不能分类不能分类。2 2. .5 56 6

37、岁是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岁是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类能力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该年龄的儿童主要依据物体的。该年龄的儿童主要依据物体的感知特点和情境联系起来分类。感知特点和情境联系起来分类。3 3. .5 5岁半岁半6 6岁半是儿童分类发展的一个岁半是儿童分类发展的一个转折期转折期。4 4. .6 6岁以后,儿童的概括水平开始发展到一个岁以后,儿童的概括水平开始发展到一个新的新的阶段阶段。(四)学前儿童概括的发展 幼儿的概括水平是处于从表面的、具体的幼儿的概括水平是处于从表面的、具体的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内部的、靠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内部的

38、、靠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第六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评价与培养一、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评价一、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评价 ( (一一)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话题讨论】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幼儿思维发展的状况?1.1.思维方式的水平思维方式的水平 观察幼儿解决问题时是依靠动作,还是依靠表象或事物的具体形象,还是依靠概念。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个体思维方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个体思维方式的水平,可参照以下标准评定。的水平,可参照以下标准评定。A A级级: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从本质或接近本质地掌握一些概念,尤其是对诸如数、时间等抽象概念也能进行初步

39、的理解;能开始根据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来进行判断、推理;判断和推理有一定的正确性和合理性。B B级级:具体形象思维表现突出,理解事物往往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帮忙。掌握的概念内涵有时还不精确,判断、推理往往以事物间的外部联系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为逻辑依据,所以有时会出现不合理和非客观的判断和推理结果。对一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物和动作概念,对一些比较简单的接近生活的问题,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 C C级级:有时还保留着直觉行动思维的成分,动作在思维过程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示例】需要用手指一个一个点数或需要用手讲被数对象一个一个地挪动才能进行数数。 理解时只突出某一印象深刻的外部特征,时常只按

40、某一生活表象来对问题进行判断,即使是一些具体概念和简单的问题也常常不能正确地掌握和判断。2.2.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个体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的水平,可参照以下标准评定。A A级级:反应速度较快,在各种动脑筋、想办法的场合,产生答案所需的时间比在场的大部分幼儿都短;对于原先使用的办法,倘若在活动中发觉并不好用时能做出调整、改变;比较容易接受新的要求。B B级级:反应速度一般(中等速度),在别人的提示、建议下能根据新情况修改原先的措施,比较容易接受新的要求。C C级级:反应速度比一般幼儿都慢,思维的“惰性”较明显,不容易适应新的变化,不容易接受新的要求

41、,甚至有个别“刻板行为”出现。 【示例】在集中的教育活动中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哪些幼儿举手的速度快而且确实已想好了答案。3.3.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 对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们不能用衡量成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标准去评判。应主要抓住一个“新”字,看看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思维“新”的成分有多少,新意图、新观点、新办法等等“新”的表现频率有多大。因此,可以参考以下标准评定。A A级级: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答案、意图、成果;不喜欢跟随和仿照他人,喜欢“别出心裁”;在自由创作活动中常创造出“自己的风格”。B B级级:有时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想出一些新的办法,说出一些新的意图,在自由创作活

42、动中愿意自己动脑筋,不喜欢仿照他人。C C级级:思维过程中表现出依赖性,愿意服从他人,跟随和仿照他人,愿意沿袭过去的方法。 【示例】当游戏情节中断时,该幼儿能否对游戏情节的发展提出的“新点子”,当游戏材料短缺时,该幼儿是否能想出一些独特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等。(二)了解幼儿思维水平的常用方法(二)了解幼儿思维水平的常用方法1.1.观察幼儿的思维水平观察幼儿的思维水平(1)观察时机 数学教育活动。 创造性游戏。 以思维活动为主的智力游戏。(2)观察形式和记录 在各种活动中,抓住时机,围绕目标进行观察。 【示例】在数学教育活动中,通过观察该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运用情况、反应的速度,来了解该个体思

43、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敏捷性;在创造性游戏中,通过观察该幼儿对情节的构想、对材料的使用、对困难的克服,来了解该个体思维的创造性等等。 运用事件抽样观察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示例】针对观察目标中“思维的敏捷性”这一点,构想对幼儿在集中教育活动中“举手回答问题”这一事件进行连续一周的观察,以评定其思维的敏捷性。2.2.与幼儿谈话与幼儿谈话 【示例】要了解幼儿根据什么来理解事物,是否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些概念:“什么较玩具”、“什么叫好人”、“什么叫”还可以让幼儿说说同一类的若干个物体的共同之处,并讲它们归于一定的类别中:“手提包和书包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它们属于什么类?”“苹

44、果和饼干、糖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是同一类的东西马?”二二、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讨论】1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2请设计几个训练幼儿思维能力的游戏。 (一)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一)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概括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后,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达到的。因此感性知识、经验是否丰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幼儿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及其表象。 (二)发展幼儿语言(二)发展幼儿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

45、性和概括性,人脑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的反映。通过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幼儿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摆脱表象的束缚,抽象、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三)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 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语言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工具。但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条件和工具,儿童不是一开始就 能掌握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和教给儿童,遇到问题如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作出逻辑的判断、推理来解决。 (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四)激发幼儿的求知

46、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心 好奇心是儿童的特点,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探求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在不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力得到发展。 【案例分析】分析下列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在下列情形下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1一天喝豆浆时,幼儿发现所发的饼干与往常不一样,有说饼干的形状像银钱,有的说饼干有桔子味他们边吃饼干,边议纷纷,一时间教室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老师不耐烦地说:“跟你们说,不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谁再讲就不给他吃!” (孩子们的表现虽然有违安静进餐的要求,但他们能敏锐地发现新发的饼干与往日不同,对饼干的形状、味道等仔细观察、加以想象,与同伴交流,这是多

47、么难能可贵。教师如果理解孩子,再加以引导,不仅能够调动幼儿兴趣,增强食欲,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午餐前,活动室的门不知怎么打不开了,好几个孩子围上来说:“老师,怎么了?”“老师,我帮你开门!”情急之下,老师更生气:“去去去,谁叫你们过来的?赶快回到座位上去准备吃饭!” (老师的厉声斥责虽然会让孩子们乖乖地回到座位上,但却使他们失去了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尤其损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于孩子们热情主动的处事态度更是泼了一盆冷水。如启发孩子讨论一下:门为什么打不开?怎样才能打开?岂不更好。) 3一天排队做操时,孩子们发现操场上有个阴沟洞。“老师,那个洞洞里面是什么?”一向敏感的

48、伟伟大声地问。“大概是臭水吧!”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回来时,伟伟和几个孩子不见了。一会儿后,孩子们兴奋地告诉老师:“那个洞洞里面没有臭水,是个机关。我们看见门房爷爷打开洞里的机关,喷泉就冒水了!”“谁叫你们乱跑的,以后没有老师的同意,不准乱跑。” (该批评的应该是老师,而不是孩子。孩子有了发现,为什么不带孩子去看看?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起码,老师应该肯定孩子的发现,他们弄清了一个老师没弄清的问题。) (五)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锻炼(五)通过智力游戏、实验等方式,锻炼幼儿的思考力幼儿的思考力 智力游戏趣味性浓,可以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印象,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去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抽象逻辑性的发展。 游戏举例:游戏举例: 1.1.谁找得快谁找得快 2.2.找错误找错误 3.3.先后游戏先后游戏小 结1.1.学前儿童思维处于初级阶段。学前儿童思维处于初级阶段。2.2.幼儿期是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抽象幼儿期是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抽象逻辑思维则在幼儿晚期开始发展。逻辑思维则在幼儿晚期开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