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专练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专练第四单元第四单元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咆哮(po xio)疯狂(fnkun)放肆(fns)吞没(tn m)B. 狞笑 (nnxio) 惊慌 (jnhun) 揪出 (ji ch) 胸膛 (xintn)C. 拥戴(yndi)流淌(li tn) 呻吟(shn yn)发抖(f du)D. 祭奠(j din)搀扶(wn f) 沙哑(sh y)黎明(l mn)【答案】A【解析】【详解】狞笑(nng xio)呻吟(shn yn)搀扶(chn f)2. 看拼音,写词语。(1)潮水 po xio()着,飞 jin()起几米高的浪花,岸
2、上的游人浑身湿 ln ln()的,但观潮兴致依旧。(2)zo go() ,手臂受伤了。“真倒霉。”他喃喃着,zhu()着眉头,思 l()对策。【答案】. 咆哮. 溅. 淋淋. 糟糕. 皱. 虑【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对字形的考查。字形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
3、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韵母及声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微笑是一股股源源不断的甘泉,能给予你无限的力量。B. 下课了,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C.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风景如画的地方。D. 感谢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
4、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A、C、D加点成语运用恰当;B 项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故选 B。4.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寂静安静宁静肃静(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_无以致远。(2)他被吵得脑袋快炸了,只想_一会儿。(3)黑暗使人更加珍惜光明,_使人更加喜爱声音。(4)在_的法庭上,法官开始对案件加以评述。【答案】. 宁静. 安静. 寂静. 肃静【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寂静:指没有声音
5、,很安静。安静:安详,宁静。宁静:平静,安静。肃静:严肃而安静。(1)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故选“宁静”一词。(2)他因吵闹得受不了,所以想安静一会儿。故选“安静”。(3)当处于寂静的状态时,才会觉得声音的好听。故选“寂静”。(4)法庭是一个要求既严肃有安静的地方。故选“肃静”。5. 圈出下列每组中错误的拼音,井修改在后面的括号里。(1)狞笑(nng)搀扶(chn)祭奠(din) ( )(2)搁板(g)保佑(yu)蜷缩(jun) ( )(3)寡妇(gu)魁梧(w)黧黑(l) ( )(4)柏林(bi)退役(y)嗤笑(ch) ( )【答案】din-dinjun-qunw-wubi-b6. 看
6、拼音,写词语。fngbojnghungyngditnmqngtngyf【答案】风暴 惊慌 拥戴吞没 倾听 渔夫【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暴、慌、戴、倾、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7. 读拼音,写词语。1洪水 po xio()着,木桥 shn yn()着,他脸上说 tngzhe()雨水,用 sh y()的 sng yn()喊道:“大家跟我走!”2老汉从队伍里 ji ch()一个小伙子,狠狠地批评了他。【答案】. 咆哮. 呻吟. 淌着. 沙哑. 嗓音.揪
7、出【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拼写能力。在解这道题之时,我们首先要拼读拼音,然后随着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在拼读拼音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字母的发音,以及注意字母的发音位置。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我们要一笔一画书写端正,并且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汉字的偏旁、结构以及笔顺。在上述词语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书写:“咆哮”指的是声音特别大,因此都是“口字旁”。“呻吟”,我们要注意“吟”字的书写,右边是一个“今”字。“揪出”是一个动作,因此“揪”字是一个提手旁。8. 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打“”。(1)势不可当担任,充当;掌管,主持;阻挡,抵挡。(2)自作自受得到,接受;忍受,禁受;遭受
8、,承受。(3)不假思索不真实的,伪造的;凭借,依靠;假如。【答案】 (1)(2)(3)【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1)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当:阻挡,抵挡。(2)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受:遭受,承受。(3)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9. 根据意思写词语。(1)嗓音低沉,不圆润。 ()(2)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3)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4)形容走路不稳。()【答案】. 沙哑. 呻吟. 势不可挡. 跌跌撞撞【解析】【分析】【详解】本
9、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1)沙哑:嗓音低沉,不圆润。(2)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3)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4)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10. 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品种()面貌()生活()错误A. 改良改变改正改善B. 改正改变改善改良C. 改变改善改正改良D. 改良改变改善改正【答案】D1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势不可()波涛汹()() ()不安不()思索神志不()跌跌() ()(1)描写水的词语是“_”,我还知道“_”是描写大海的。(2)描写心情的词语是“_”,“_”也是描写人的心情的。【答案】. 当. 涌. 忐. 忑. 假.
10、清.撞. 撞. 波涛汹涌. 波澜壮阔. 忐忑不安. 怒不可遏12. 选择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A.环境描写B.神态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E.动作描写(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答案】. A. D. C. 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描写的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要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 (1)从“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
11、的海浪拍击着海岸, 溅起一阵阵浪花”可知, 运用了环境描写。 (2) 从“她忐忑不安地想”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 (3)从“老汉冷冷地说”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 (4)从“皱起眉、严肃、忧虑”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故答案为: (1)A;(2)D; (3)C; (4)B 。1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山洪咆哮着,像_,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2)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像_。(3)“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_。(4)春雨好像_,撒进麦田。【答案】. 一群受惊的野马. 一座山. 一只豹子. 一颗颗珍珠【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2、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根据句意填写出合适的喻体即可。(1)本题可把山洪比作一群受惊的野马。(2)本题可把老汉比作一座山。(3)本题可把老汉比作一只豹子。(4)本题可把春雨比作一颗颗珍珠。14.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2)“小姐,”他说,“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优虑。()【答案】. 心理描写. 语言
13、描写. 神态描写15. 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描写方式?请选一选。A语言描写B神态描写C环境描写D外貌描写(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3)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4)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答案】. C. D. B. 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语言描写:把事件当中的人物说的话写出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神态描写: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环境描写:对人物所处的
14、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外貌描写: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1)本题属于环境描写,“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2)本题属于外貌描写,写出了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3)本题属于神态描写,写出了老汉沉默的神态。(3)本题属于语言描写,写出了老汉指挥大家转移的话语。16. 读句子,然后回答问题。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
15、而来,势不可当。句子: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1)从修辞手法上看,句子是_句,句子是_句。(2)句子将山洪比作_,形象地写出了_。(3)这两个句子描写了山洪,在文中的作用是() 。A表现了山洪的破坏力极大。B描写山洪的凶猛、危险,用环境描写烘托出老支书的形象,渲染了气氛。【答案】. 比喻. 拟人. 一群受惊的马. 洪水来势凶猛. B【解析】【分析】【详解】 (1)考查对修辞的辨析。从“像一群受惊的野马”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把山洪咆哮比喻成受惊的野马。从“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来看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洪水人格化。(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像一群受惊的野马”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16、 把山洪咆哮比喻成受惊的野马。体现了其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的气势。(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像一群受惊的野马”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山洪咆哮比喻成受惊的野马。体现了其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的气势,渲染气氛,侧面烘托出老支书的形象。17. 按要求写句子。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_2死亡在洪水中逼近。 (改为拟人句)_3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为陈述句)_【答案】.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你不算是个党员。【解析】【详解】1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 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
17、要改为逗号。B 人称的变化:a 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 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2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词改为肯定词,肯定词改为否定词。18.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下列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形象地写
18、出了老汉的威严、镇静。B. 老汉长得高大,在雨中站得很稳,就像一座山一样。C. 老汉的形象与村民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D. 老汉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本题中的这段话出自桥这篇课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地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家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结合课文所知,这句话把“老汉”比作“一座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老汉的威严、镇静,并且老汉的形象
19、与村民的慌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所以说老汉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因此本题错误的一项是 B,看不出老汉身形的高大。19. 阅读在柏林一文,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平实:疯老妇人重复着数”一、二、三”,两个小姑娘重复着“笑”,一个老头用眼神制止但结局出人意料,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揭露得淋漓尽致。B. 因为战争会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所以自古以来人类所有的战争都是错误的。C. 小说中的老妇人代表了在战争中所有受苦受难的母亲形象。D. 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战都是德国发起的, 他们给被侵略国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自己国家人民造成
20、深重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现在的德国已经深刻反省了战争的危害,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在柏林 作者是美国作家奥莱尔, 他用仅仅用不足 400 字写成的小小说 在柏林 ,文章短小精悍, 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和对人民心灵的沉重打击。故事在体弱多病的老妇人的重复的“一,二,三,”中开始,很容易判断出这个老夫人是个精神上有点问题的人,在两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的笑声中引来了老头的狠狠的目光,小姑娘天真幼稚,对老人举动的不理解;在小姑娘再次笑的时候,导出了文章
21、的高潮,可以看出开始老夫人说数的“一,二,三”原来就是她的三个儿子,老兵的话更加反映了战争的危害遍及无数家庭,年轻的人死了,老的继续打仗,被战争的残酷弄得神志不清的老妇人也没人照顾,但是战争还得继续。悲喜对照,小姑娘年幼无知,缺乏同情心;同时,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故选项 ABD 分析正确,选项 C 分析错误。故选 C。小说中的老妇人并不是代表了在战争中所有受苦受难的母亲形象。20. 在桥一文中,“桥”有特殊含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的这座不朽的桥梁,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B. “桥”指的是一座逃生的木桥。C. 老汉以自己的威信、沉稳
22、、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课文桥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桥梁的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B 项理解错误。“桥”指的不是一座逃生的木桥,而是老支书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不朽的桥梁。21. 作者写小姑娘“笑”的目的是什么?下面分析不当得一项是()A. 写出小姑娘的天真幼稚,对老人举动的不理解。B. 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
23、,缺乏同情心。C. 以喜衬悲,渲染了老妇人一家的悲剧遭遇。D. 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作者写小姑娘的笑是为了引出下文。22. 读句子,体会并写出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句话不仅写出了雨之_,来势之_,也为下文做了铺垫。读到此处,我还想到了大雨倾盆、_、_ 这些四字词语。(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的洪水的恶魔形象。【答案】. 大. 猛. 大雨滂沱. 瓢泼大雨. 拟人. 疯狂肆虐【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1)这句话中“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
24、,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爆发作了铺垫。形容雨大,来势凶猛的词语有:瓢泼大雨、大雨如注、狂风暴雨等。(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当作人来写,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突出了疯狂肆虐的洪水的恶魔形象。阅读草房子节选,回答问题。草房子(节选)母亲看着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桑桑:“你疯啦?”桑桑头一歪:“我没有欺负她!我没有欺负她嘛!”说着,用手背猛地抹了一把眼泪。“那你就砸鸽子?”“我愿意砸!我愿意砸!”他操起一根竹竿,使劲地朝空中飞翔的鸽子挥舞不止,嘴里却在不住地说,“我没有欺负她嘛!我没有欺负她”鸽子们终于知
25、道,它们在短时间内,在草房子上是落不下来了,只好冒着风雪朝远处飞去。桑桑站在那儿,看着它们渐渐远去,与雪混成一色,直到再也无法区别。桑桑再往前看,朦胧的泪眼里,那个黑点已完全消失在黄昏时分的风雪里23. 选段中的“她”指的是_。24. 选段抓住桑桑的_描写和_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桑桑_的心情。25. 曹文轩说:“桑桑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他是落入凡间的精灵。”根据著作,请你说说桑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答案】23. 纸月24. 动作. 语言. 难过、委屈25. 他是一个活泼、要强、懂事、重感情的孩子。【解析】【分析】【23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选段出自名著草房子 ,文中的“她”指的是纸
26、月,选段写的是母亲冤枉桑桑欺负纸月,让纸月冒着大雪走三里地也要回家,桑桑通过砸鸽子来发泄自己的委屈。【24 题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选段抓住桑桑的动作与语言描写,当母亲冤枉桑桑欺负纸月,让纸月冒着大雪走三里地也要回家时,桑桑暴躁地砸鸽子;“我没有欺负她!我没有欺负她嘛!”“我愿意砸!我愿意砸!”“我没有欺负她嘛!我没有欺负她”写出了桑桑受委屈时的语言,传神地写出了桑桑难过、委屈的心情。【25 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曾获得过公认性奖项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
27、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名著中桑桑是一个顽皮、天真、勇敢、讲义气、心地善良的孩子,也有点小小的虚荣心。26. 用“”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黎明(l n)狞笑(nng nng)折回来(zh zh)吞没(mi m)放肆(s sh)蹿上来(cun cun)【答案】l nng zhs m cun【解析】【分析】【详解】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黎明:l mng狞笑:nng xio折回来:zh hu li吞没:tn m放肆:fng s蹿上来:cun shng li27. 看拼音,写词语。shn ynji zhchn fpo xiofng k
28、ungj dinli tngy baxing yngpng pijin qx huzo godo mizhu mikn nn【答案】呻吟 揪住 搀扶 咆哮疯狂 祭奠 流淌 哑巴汹涌 澎湃 溅起 熄火糟糕 倒霉 皱眉 困难【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搀、熄、糟糕”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8. 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字词。桑娜一家只能勉强 tin_ 饱肚子,可她没有 bo yun_ 。看到女邻居
29、西蒙不幸死去后丢下的两个孩子,桑娜用头巾 gu_ 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当出海打鱼的 ku wu_ 黧黑的丈夫拖着湿淋淋的被 s p_ 了的渔网回家后,经过短暂的考虑,他们决定收养这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他们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答案】. 填. 抱怨. 裹. 魁梧. 撕破【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填、怨、裹、魁、撕”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9. 根据意思写词语。1.心神极为不安。 ()2.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30、 ()3.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担不好的结果。 ()4.自己对自己说话。 ()【答案】.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自作自受. 自言自语30.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横线上。失:失掉,丢掉;没有把握住;找不着;改变常态;违背,背弃;没有达到目的;错误,过失。(1)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失误。 ()(2)看到山洪咆哮而来,人们都大惊失色。 ()(3)老支书没有失信于人家。 ()(4)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5)猫有一个绝招:骨头软,能在半空自觉翻身。所以,即使它在高楼上失足,也能安全地落地。 ()【答案】. . . . .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
31、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解释的字,我们称之为多义字。我们在理解这类字时,不能离开句子仅仅理解它的本意,而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碰到这类题目时,我们只要多作比较,认真分析,弄清它的表意和所指,就能较好的理解与把握。(1)失误: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失:错误,过失。(2)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失:改变常态。(3)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不守信用。失:违背,背弃。(4)迷失: 弄不清;走错(方向、道路等) 。失:找不着。(5)失足:行走时不小心跌倒。失:没有把握住。31.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因为所以只要就虽然还是与其不如(1)_夫妻俩心地都很善良,_
32、在收养孩子的事情上想法才会不谋而合。(2)_替两个孩子担心,倒_干脆把他们都收养过来。(3)_自己家的日子已经很艰苦了,渔夫夫妻俩_决定收养邻居家的两个孤儿。(4)渔夫夫妇觉得,_过得下去,_不能看着两个孩子没有人照顾。【答案】. 因为. 所以. 与其. 不如. 虽然.还是. 只要. 就【解析】【分析】【详解】考查对关联词的运用及辨析能力。“因为所以”属于因果关系。“只要就”属于条件关系。“虽然还是”属于转折关系。“与其不如”属于选择关系。(1)结合题干来看属于因果关系,所以搭配“因为所以”。(2)结合题干来看属于选择关系,所以搭配“与其不如”。(3)结合题干来看属于转折关系,所以搭配“虽然还
33、是”。(4)结合题干来看属于条件关系,所以搭配“只要就”。32.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小说为了凸显渔夫的妻子桑娜这一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了她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请阅读下列句子,把对应的句子序号填在括号内。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B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C 她猛地推开门。D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报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E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F “他现在在哪儿?上帝
34、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G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答案】.AF. B. CE. DG【解析】【详解】略33. 按要求写句子。(1)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_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_(2)修改病句。通过讨论,同学们提高了学习目的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_(3)照样子,先写语言,再写心理活动。“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_【答案】. 他不尊老爱幼,还敢顶撞师长,真是放肆!. 李明的字写得十分潦草,为此,他受到了同桌的嗤笑。. 通过讨论,
35、同学们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妈妈,快开门啊!”我连喊几声,心想,妈妈还没回来吗?【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造句。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造句。注意语境的完整与连贯,不要有错别字,语句要通顺。“放肆”的意思是(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可造句为:说话注意点,不要太放肆。“嗤笑”的意思是讥笑、嘲笑;有讽刺之意。可造句为:我从不嗤笑穷人。(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后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畅、合理。本题搭配不当,
36、“学习目的”不能被“提高”。可改为: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锻炼身体的积极性。(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本题仿照例句,先用语言描写写出人物的语言,再用心理描写,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语句通顺,表述合理即可。34.( 在柏林 ) 这篇小说通过“老妇人”这一形象是为了表现怎样的主题:() 。A. 老妇人疯了,两个小姑娘嘲笑她,小说要告诉人们不能随便嘲笑别人。B. 老妇人疯了,是因为失去了三个儿子,小说要告诉人们要坚强起来,勇敢面对灾难和挫折。C. 老妇人疯了,是因为失去了三个儿子,这是可怕的战争带来的灾难,他不该把儿子都送去战场。D. 老妇人疯了,是战争带来的灾难,像老妇人这样深受苦难和
37、创伤的人还有很多,小说呼吁人类要和平共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课文在柏林写的是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课文中老妇人疯了,是因为失去了三个儿子,小说要告诉人们要坚强起来,勇敢面对灾难和挫折。故选 B。35. 读句子,回答问题。句子: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句子: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1)这两句话都是环境描写,句子描写了_,句子描写了_。
38、(填序号)A屋外恶劣的自然环境B屋内的温暖与舒适(2)这两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多选)_A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体现了桑娜的勤劳能干。B天气如此恶劣,渔夫还要出海打鱼,暗示出渔夫的危险,从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他一家人生活的贫穷。C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渔夫一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生存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答案】. A. B. A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1)句子与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句子“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描写了屋外恶劣的自然环境,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句子“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
39、发亮。”描写了屋内的温暖与舒适,地干干净净,炉子里生着火,食具闪闪发亮。(2)这两句话运用环境描写,用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体现了桑娜的勤劳能干。天气如此恶劣,渔夫还要出海打鱼,暗示出渔夫的危险,从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他一家人生活的贫穷。C 项理解错误,此处环境描写并没有说明渔夫一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生存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阅读乐园。贫穷与富贵(节选)女儿曾问我:“我们家有钱吗?”我说:“我们家没钱。”她又问:“我们家很穷吗?”我说:“我们家不穷。”6 周岁的她似懂非懂。前日,单位发起“冬季捐寒衣”活动。晚上,我整理着一些我们一时穿不着的寒衣。女儿问:“这些衣服给谁?”我说:
40、“送给穷人。”她又问:“为什么?”我说:“他们没寒衣,过不了冬。”她点点头,一副很明白的样子。一会儿,她拿来一件小棉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说要捐出去。我正想鼓励她两句,不料她一把拉下我的帽子说:“爸爸,求您了,把这顶帽子也送给穷人吧!”我的心一震,被女儿那小小的心所感动。我一直以为自己富有同情心,而在这之前,我却从未想过要将自己正需要的送给别人第二天,我送她到校门口,看着她捧着那个小包裹一蹦一跳地走进校门,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我高兴,她将比我更富有。36. “穷”的意思是缺乏财物。“我们家没钱”,为什么还说“我们家不穷”呢?_37. 文中画“_”的句子主要是对女儿的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们体会到女儿_的高贵品质。38. 为什么“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_39. 为什么说“她将比我更富有”?()A. 因为女儿比“我”更有钱。B. 因为未来的一天女儿将比“我”更富足。C. 因为女儿比“我”更富有爱心。【答案】36. 因为我们有爱心,有同情心。37. 语言有同情心,心地善良38. 为帮助别人而高兴,被女儿的善良、爱心所感动。39. C【解析】【36 题详解】略【37 题详解】略【38 题详解】略【39 题详解】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