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眼科基础中医眼科基础(上)(上)冯冯 磊磊.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中医眼科学中,眼的解剖与生理较为粗略,且中医眼科学中,眼的解剖与生理较为粗略,且不完善,早期各家有异,后渐有共识。不完善,早期各家有异,后渐有共识。 眼为视觉器官,又名目。由眼珠、胞睑、泪腺、眼为视觉器官,又名目。由眼珠、胞睑、泪腺、眼带、眼眶等组成眼带、眼眶等组成 眼为五脏六腑之精华,百骸九窍之至宝,能洞眼为五脏六腑之精华,百骸九窍之至宝,能洞观万物,郎视四方,又能别黑白、审长短观万物,郎视四方,又能别黑白、审长短 主要功能:明视万物,分辨颜色主要功能:明视万物,分辨颜色.一一 眼珠眼珠 眼球
2、眼球 又名睛珠、目珠、目睛又名睛珠、目珠、目睛 解剖包括:黑睛、白睛、黄仁、瞳解剖包括:黑睛、白睛、黄仁、瞳神、神水、晶珠、神膏、视衣及目系等神、神水、晶珠、神膏、视衣及目系等 . (一)黑睛(一)黑睛 角膜角膜 又名黑眼、乌睛、乌轮、乌珠、青睛、黑珠又名黑眼、乌睛、乌轮、乌珠、青睛、黑珠 五轮中称风轮五轮中称风轮 通过黑睛能透视其后组织通过黑睛能透视其后组织 是眼珠视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眼珠视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白睛(二)白睛 包括西医学结膜、球筋膜和巩膜组织包括西医学结膜、球筋膜和巩膜组织 又名白眼、白仁、白珠等又名白眼、白仁、白珠等 在五轮中称气轮在五轮中称气轮 与黑睛紧密连接,质地坚
3、韧,与黑睛共同与黑睛紧密连接,质地坚韧,与黑睛共同组成眼珠外壳组成眼珠外壳. (三)黄仁(三)黄仁 包括西医学虹膜包括西医学虹膜 又名眼帘、虹彩等又名眼帘、虹彩等 位于黑睛之后,状似圆盆,中有圆孔为瞳神位于黑睛之后,状似圆盆,中有圆孔为瞳神 由于其色深褐应衬,而误将透明无色的角膜由于其色深褐应衬,而误将透明无色的角膜称为黑睛称为黑睛. (四)神水(四)神水 现代中医多认为神水相当于西医眼科学现代中医多认为神水相当于西医眼科学的房水的房水 早期神水还包括了泪液早期神水还包括了泪液 还认为神水与眼中某些组织之间的关还认为神水与眼中某些组织之间的关系及神水具有营养部分眼组织的作用系及神水具有营养部分
4、眼组织的作用. (五)瞳神(五)瞳神 又名瞳子、瞳人、瞳仁、金井等又名瞳子、瞳人、瞳仁、金井等 五轮中称水轮五轮中称水轮 瞳神含义瞳神含义 1 1 指黄仁中央圆孔,相当西医学的瞳孔指黄仁中央圆孔,相当西医学的瞳孔 2 2 泛指瞳神以及瞳神内各部组织,晶珠、泛指瞳神以及瞳神内各部组织,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神光、真血等有形无形之物神膏、视衣、目系、神光、真血等有形无形之物 (1 1)晶珠)晶珠 . (2 2)神膏)神膏 又名护睛水,又名护睛水,西医学西医学玻璃体玻璃体 神膏在白睛内,富含水液且透明,又支撑作神膏在白睛内,富含水液且透明,又支撑作用,使眼保持为珠状用,使眼保持为珠状 因其透明,也
5、是眼明视万物的保障因其透明,也是眼明视万物的保障.(3 3)视衣)视衣 早期医著无此名早期医著无此名 近代中医眼科著作中应用此名近代中医眼科著作中应用此名 泛指西医学的泛指西医学的脉络膜脉络膜和和视网视网(4 4)目系)目系 又名眼系、目本又名眼系、目本 目系连目珠,通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目系连目珠,通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 眼珠眼珠 目系目系 脑是产生视觉功能的重要组织脑是产生视觉功能的重要组织 神光:指产生视觉功能的神经活动。其功能神光:指产生视觉功能的神经活动。其功能的发挥与脏腑功能息息相关的发挥与脏腑功能息息相关 目系:目系:西医学西医学 视神经及其包裹在神经周围的组织及血管视神经及其
6、包裹在神经周围的组织及血管 指产生视觉功能的视路指产生视觉功能的视路.二二 胞睑胞睑 西医学称西医学称眼睑眼睑 又名目胞、眼胞又名目胞、眼胞 胞睑分上胞、下睑,并将其中的组织分别命名胞睑分上胞、下睑,并将其中的组织分别命名 睑弦睑弦 睑缘睑缘 、睫毛等、睫毛等 位于眼珠最外,具有保护其内部组织的作用位于眼珠最外,具有保护其内部组织的作用三三 两两眦眦 又名目眦、眦、眦头,又名目眦、眦、眦头, 分内眦(大眦),外眦(小眦、锐眦)分内眦(大眦),外眦(小眦、锐眦). 四四 泪泉、泪窍泪泉、泪窍 泪泉:分泌泪液,泪泉:分泌泪液,西医学泪腺西医学泪腺 泪窍又名泪堂泪窍又名泪堂 西医学的泪小点西医学的泪
7、小点 五五 眼带眼带 西医学的外眼肌西医学的外眼肌 从病名中见此解剖名词从病名中见此解剖名词 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 坠睛坠睛中说坠睛是风寒之邪中说坠睛是风寒之邪“攻于眼带攻于眼带” 银海精微银海精微 辘轳展开辘轳展开认为辘轳展开是认为辘轳展开是风风充入脑,眼带吊起充入脑,眼带吊起. 六六 眼眶眼眶 又名目眶又名目眶 与西医学的眼眶同名与西医学的眼眶同名 古代医籍在眼的解剖、生理方面的认识还比较古代医籍在眼的解剖、生理方面的认识还比较粗粗粗粗, ,需要结合现代知识需要结合现代知识, ,以利于和充实发展中医眼以利于和充实发展中医眼科基础理论科基础理论. 第三章第三章 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眼与脏腑的生
8、理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眼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掌握眼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 掌握五轮的基本概念掌握五轮的基本概念 为用中医眼科理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为用中医眼科理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 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王清任 中医学整体观中医学整体观 眼的生理、病理与脏腑密切相关眼的生理、病理与脏腑密切相关 眼乃脏腑先天之精升腾而成,后天之精所眼乃脏腑先天之精升腾而成,后天之精所养。若脏腑功能之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可引养。若脏腑功能之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可引起种种眼病起种种眼病. 第一节第一节 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 .一
9、、眼与心的关系 1. 眼依靠心血的供养眼依靠心血的供养 2. 视觉的产生与心神有关视觉的产生与心神有关 3. 大小眦属心大小眦属心.1. 心主血,血养目珠 素问素问 五脏生成篇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之合脉也心之合脉也” 。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脉者,皆属于目” (1)诸血注于脉,心主血脉,依赖心脉才能)诸血注于脉,心主血脉,依赖心脉才能使精、血运行,濡养全身使精、血运行,濡养全身 (2)诸脉都注于目)诸脉都注于目 使目能获得精、血,维使目能获得精、血,维持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持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 心气充足,血脉调和心气充足,血脉调和 目能视目能视 .2. 2. 视
10、觉的产生与心神有关视觉的产生与心神有关 灵枢灵枢 大惑论大惑论: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 心主藏神:主持精神、意识、感觉与思维,心主藏神:主持精神、意识、感觉与思维,包括视觉包括视觉 心神为人体机能的根本。心神为人体机能的根本。 心神在目,发为神光(心神在目,发为神光(视功能视功能) 心神正常,能视万物,辨五色,审长短心神正常,能视万物,辨五色,审长短.大小眦属心大小眦属心 大小眦角为血络结聚而成大小眦角为血络结聚而成 两眦疾病与心有关密切两眦疾病与心有关密切.二、眼与肝的关系 1 肝开窍于目,肝开窍于目, 肝受血而能视肝受血而能视 2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
11、色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3 肝脉上连目系肝脉上连目系 4 泪为肝之液泪为肝之液 5 肝主筋,筋之精为黑眼肝主筋,筋之精为黑眼.1、肝开窍于目、肝开窍于目 肝受血而能视肝受血而能视 目为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肝所藏的精微物目为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肝所藏的精微物质可源源不断输送至眼,赖肝血濡养才能视物。质可源源不断输送至眼,赖肝血濡养才能视物。 肝藏血,贮藏血液、调整血量肝藏血,贮藏血液、调整血量 若肝血虚或肝阴虚,可致视物不明,双目干若肝血虚或肝阴虚,可致视物不明,双目干涩涩.2、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肝气冲和条达肝气冲和条达 目能分辨五色目能分辨五色
12、 肝气太过或不及肝气太过或不及 肝气不和肝气不和 目病目病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五脏六腑病诸候五脏六腑病诸候:“肝气肝气不不足,则病目不明足,则病目不明”。 .3、肝脉上连目系、肝脉上连目系 目系:目系:眼球与肝脉相连的脉络眼球与肝脉相连的脉络 现代认为相当于视神经与球后组织现代认为相当于视神经与球后组织 十二经脉中唯肝脉直接与目系相连,十二经脉中唯肝脉直接与目系相连,故肝脏与目系关系最密切故肝脏与目系关系最密切 .4、泪为肝之液 素 问素 问 宣 明 五 气 篇宣 明 五 气 篇 : “ 五 脏 化五 脏 化液,液,肝为泪肝为泪”。 银海精微银海精微:“泪乃肝之液泪乃肝之液” 泪为肝液所化
13、生;肝有收制泪液的作用泪为肝液所化生;肝有收制泪液的作用 .5. 5. 肝主筋,筋之精为黑眼肝主筋,筋之精为黑眼 灵枢灵枢 大惑论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注于目而为之精,筋之精为黑眼筋之精为黑眼”。 黑睛,为肝之精气结聚而成,黑睛疾病常与黑睛,为肝之精气结聚而成,黑睛疾病常与肝脏有关肝脏有关 .三、眼与肾的关系三、眼与肾的关系1. 1. 肾藏精,眼得精气而目光敏锐肾藏精,眼得精气而目光敏锐2. 2. 肾主骨肾主骨, ,骨生髓骨生髓, ,骨之精为瞳子骨之精为瞳子3. 3. 肾主津液,上润目珠肾主津液,上润目珠.1. 肾藏精,眼得精气而目光敏锐肾藏精,眼得
14、精气而目光敏锐 内经: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内经: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精散则视歧。精散则视歧。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精充沛,则精气上注于目,从而目光敏锐肾精充沛,则精气上注于目,从而目光敏锐精不足则视歧精不足则视歧 视觉衰退视觉衰退 审视瑶函审视瑶函 目为至宝论目为至宝论:“神光者,谓神光者,谓目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夫神光源于命门。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夫神光源于命门。” .2. 肾主骨,骨生髓,骨之精为瞳子肾主骨,骨生髓,骨之精为瞳子 (1 1)骨生髓,脑为髓海,目系上属于脑)骨生髓,脑为髓海,目系上属于脑 (2 2)
15、骨之精为瞳子)骨之精为瞳子 肾精充沛,脑髓充足肾精充沛,脑髓充足 视觉敏锐视觉敏锐 瞳神疾病与肾密切相关瞳神疾病与肾密切相关 .3. 肾主津液,上润目珠肾主津液,上润目珠 “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者,水脏,主津液” “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 津液上渗于目为眼内液津液上渗于目为眼内液 神水神水,在眼外,则化生为在眼外,则化生为泪液泪液.四、眼与脾的关系四、眼与脾的关系1 脾输精气,上贯于目脾输精气,上贯于目2 脾气上升,目窍通利脾气上升,目窍通利3 脾统血,血养目脾统血,血养目4 脾主肌肉,司胞睑开合脾主肌肉,司胞睑开合 .1、脾输精气,上贯于目、脾输精气,上贯于目 兰
16、室秘藏兰室秘藏:“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失所司,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不能归明于目矣。” 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赖于脾的运化转输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赖于脾的运化转输.2. 脾气上升,目窍通利脾气上升,目窍通利 素问素问:“清阳出上窍清阳出上窍” 眼得清阳之气而能视物清明,眼得清阳之气而能视物清明, 有赖于脾气升提有赖于脾气升提.3. 3. 脾统血,血养目脾统血,血养目 目得血而能视目得血而能视 眼依靠血液滋养,除了眼依
17、靠血液滋养,除了肝肝的的调整血调整血量量外,赖于外,赖于脾的统摄脾的统摄,使血液能遵循正,使血液能遵循正常脉道而行常脉道而行.4. 4. 脾主肌肉,司胞睑开合脾主肌肉,司胞睑开合 素问素问 痿论痿论:脾主身之肌肉:脾主身之肌肉 素问素问 太阴阳明论太阴阳明论:脾病:脾病筋骨肌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肌肉之精为约束肌肉之精为约束 约束约束 胞睑开合胞睑开合 胞睑的开合,胞睑的开合,依靠肌肉活动依靠肌肉活动 胞睑疾病常与脾胃有关胞睑疾病常与脾胃有关 .五、眼与肺的关系1. 肺主气,气和则目明肺主气,气和则目明 2. 肺主宣降,眼络通畅肺主宣降,眼络通畅3. 气之精为白眼
18、气之精为白眼 .1. 1. 肺主气,气和则目明肺主气,气和则目明灵枢灵枢 决气篇决气篇:“气脱者,目不明气脱者,目不明” .2. 2. 肺主宣降,眼络通畅肺主宣降,眼络通畅 宣降正常,气血调畅,目得以温煦濡养宣降正常,气血调畅,目得以温煦濡养气机不利气机不利 脉络不畅,视功能受影响脉络不畅,视功能受影响气滞血瘀气滞血瘀 血管阻塞血管阻塞肺气上逆肺气上逆 结膜下出血结膜下出血.3. 3. 气之精为白眼气之精为白眼肺之精气升腾肺之精气升腾 白睛白睛白睛属肺白睛属肺白睛疾病与肺密切相关白睛疾病与肺密切相关 .第二节第二节 眼与六腑的生理关系眼与六腑的生理关系 . 眼与五脏六腑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
19、内眼与五脏六腑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内在联系。六腑除三焦,其余五腑与五脏互为表里在联系。六腑除三焦,其余五腑与五脏互为表里 生理: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生理: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 关系密切关系密切 六腑的功能:主受纳、司腐熟、分清浊、传六腑的功能:主受纳、司腐熟、分清浊、传糟粕,将消化吸收的精微物质传送到全身,供养糟粕,将消化吸收的精微物质传送到全身,供养全身包括眼在内的组织器官全身包括眼在内的组织器官 六腑功能正常六腑功能正常 目得所养目得所养 维持正常视功能维持正常视功能.眼与胆的生理关系眼与胆的生理关系 肝与胆脏腑相合,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肝与胆脏腑相合,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
20、,乃为胆汁成精,乃为胆汁 助脾胃消化水谷,生化气血以营养于目助脾胃消化水谷,生化气血以营养于目 胆汁在神膏的生成及护养瞳神方面起着积极胆汁在神膏的生成及护养瞳神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作用。胆汁减,目不明胆汁减,目不明 灵枢灵枢 天年篇天年篇:“五十岁,肝气始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神膏、神光与胆汁有关神膏、神光与胆汁有关 神膏,神膏,“胆汁渗胆汁渗润润精汁而成,能涵养瞳神,衰则有损精汁而成,能涵养瞳神,衰则有损” 证治准绳证治准绳:“神光者,谓目自见之精华神光者,谓目自见之精华也。夫神光发于心,原于胆,也。夫神光发于心,原于胆,” .
21、二二 眼与小肠的生理关系眼与小肠的生理关系 饮食水谷由胃熟腐后,传入小肠,经小肠进饮食水谷由胃熟腐后,传入小肠,经小肠进一步消化,分一步消化,分清清别别浊浊 清者清者由脾输布全身从而使目得到濡养由脾输布全身从而使目得到濡养 浊者浊者下注大肠,多余的津液下渗膀胱下注大肠,多余的津液下渗膀胱. 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清者不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升,浊者不降 浊阴上泛目窍浊阴上泛目窍 致病致病 心为火脏,小肠为火腑,易招火热之心为火脏,小肠为火腑,易招火热之邪,相互波及邪,相互波及 火热之邪上炎于目火热之邪上炎于目 致病致病.三三 眼于胃的生理关系眼于胃的生理关系 胃为水谷之海
22、胃为水谷之海,食物从口入胃食物从口入胃受纳、受纳、 腐熟,腐熟,下传小肠,精微物质经过脾的运化下传小肠,精微物质经过脾的运化供养全身供养全身 脾胃配合,完成气血生化脾胃配合,完成气血生化后天之本后天之本 胃气:对眼有温熙濡养作用的清阳之气胃气:对眼有温熙濡养作用的清阳之气 内外伤辨惑论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辨阴证阳证 李东垣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论 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虚实传变论等等 . 四四 眼与大肠的生理关系眼与大肠的生理关系 素问素问 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主司传导之责,主司传导之责,与肺脏腑相合,上承清纯之气,下输糟粕之物与肺脏腑相合,上承清纯之气,下输糟粕之物 肺失肃降,大肠传导之令不行,热结
23、于下,肺失肃降,大肠传导之令不行,热结于下,熏蒸于上熏蒸于上 眼病眼病. 大肠积热,腑气不通大肠积热,腑气不通 肺气不降肺气不降 气壅气壅于上于上 眼病眼病 眼病兼大便秘结,常有目赤肿痛诸症,若腑眼病兼大便秘结,常有目赤肿痛诸症,若腑气通,则结解热散,诸症悉减。气通,则结解热散,诸症悉减。 反映了大肠传导功能对眼的重要性反映了大肠传导功能对眼的重要性. 五五 眼与膀胱的生理关系眼与膀胱的生理关系 为水液汇聚之处,其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为水液汇聚之处,其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的贮藏津液、化气行水、排泄尿液的功能的贮藏津液、化气行水、排泄尿液的功能 素问素问 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 由于津液多渗上于目,若
24、在水湿津液的代由于津液多渗上于目,若在水湿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肾与膀胱的功能失常谢过程中,肾与膀胱的功能失常 水湿水湿上泛,或湿热蕴蒸的眼病上泛,或湿热蕴蒸的眼病 . 六六 眼与三焦的生理关系眼与三焦的生理关系 三焦为孤腑,主通行元气、运化水谷和疏理三焦为孤腑,主通行元气、运化水谷和疏理水道,说明肾之元气须借三焦才能敷布全身,以水道,说明肾之元气须借三焦才能敷布全身,以激发、推动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脏腑的精气,激发、推动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脏腑的精气,津液均须通过三焦而上行灌注,是目得到滋养。津液均须通过三焦而上行灌注,是目得到滋养。. 六六 眼与三焦的生理关系眼与三焦的生理关系 若三焦功能失常
25、,可致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若三焦功能失常,可致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和输布发生障碍或使脏腑气机失调,气血不能贯和输布发生障碍或使脏腑气机失调,气血不能贯通;亦可使水道不利,水湿上泛,均可引发眼病通;亦可使水道不利,水湿上泛,均可引发眼病 若三焦功能失常,神水生化不足,使目失濡若三焦功能失常,神水生化不足,使目失濡养与充养而导致多种眼病养与充养而导致多种眼病. 综上所述,每个脏腑的各种功能对眼均起着综上所述,每个脏腑的各种功能对眼均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在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中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在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中各各有侧重有侧重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脏与
26、腑,腑与腑之间均有经络相互联系,它们在生理上与腑之间均有经络相互联系,它们在生理上相互相互协协 调,相互依存调,相互依存 因此,临床上诊察眼病时,应以整体观为基因此,临床上诊察眼病时,应以整体观为基点,从实际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具体病症具体分析具体病症具体分析,制定出治,制定出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案疗疾病的最佳方案. 小小 结结 眼依赖精、气、血、津液的濡养才能维持正眼依赖精、气、血、津液的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脏腑机能常的功能。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脏腑机能正常是必须的基础。其中心、肝、脾对血的主正常是必须的基础。其中心、肝、脾对血的主持、储藏、调节、统摄,肺气的输布,脾气的运持、储藏、调节、统摄,肺气的输布,脾气的运化,肾的藏精和主津液,共同使眼得到濡养和维化,肾的藏精和主津液,共同使眼得到濡养和维持正常的功能持正常的功能 。目为心之使,视功能是心神在目。目为心之使,视功能是心神在目.的表现。又与其他各脏息息相关(肝和则能辨的表现。又与其他各脏息息相关(肝和则能辨五色,神光原于胆,神光源于命门)五色,神光原于胆,神光源于命门)眼由瞳子、眼由瞳子、黑眼、白睛、胞睑、血络(眦角)等构成,是脏黑眼、白睛、胞睑、血络(眦角)等构成,是脏腑精气所注而成通过检查眼的证候,可测知脏腑腑精气所注而成通过检查眼的证候,可测知脏腑的虚实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