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护理书写内容内容中医护理文书主要包括:中医护理文书主要包括: 存放在住院大病历内的护理文书:存放在住院大病历内的护理文书:n体温单体温单n医嘱单(医护)医嘱单(医护)n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n中医护理记录单中医护理记录单原则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护理对象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细致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因而必须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掌握关键的信息。2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应进行最基本的辨证分析,确立其病因、病性、病位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在制定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时,应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开展辨证施护,应用中医传统技术。才能使护理对象获得真正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
2、。中医护理计划除以上介绍的护理诊断外,中医特色主要应体现在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中。中医护理记录单中医护理记录单中医护理诊断(护理依据)护理目标中医护理措施出院小结存在的问题1部分护土收集病史不认真,不深入病房询问病史,有的护士照抄医生病历或凭想象书写,主观臆断,所以内容记录不够真实。2中医护理问题不确切,书写中存在着将医疗诊断作为护理诊断,或将护理措施作为护理问题等。3。护理措施难落实。存在的问题4护理记录不全面,记录不连贯,有的像记流水帐,没有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和治疗、用药后的效果。5出院指导不具体,内容简单,千篇一律。没有交待复查的具体时间,锻炼的方法,以及饮食的宜忌等。6中医术语欠准确,不能
3、熟练运用中医术语书写护理病历,常常出现用医学诊断代替护理诊断。7。护理病历完成不及时,不少护理病历存在着回顾性记录,缺乏指导性和时效性。对策1加强对护士责任心的教育,教育护士多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心情舒畅,对护士信赖,配合治疗护理,顺利完成护理病历。2解决护理病历质量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一份高质量的护理病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学、健康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的知识才能完成。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请中医方面的护理专家和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讲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经验,从而提高整体护理及中医护理病历书写水平。举例
4、1.护理诊断:体温升高(恶寒发热)/与外感风寒有关;预期目标:病人无恶寒感,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措施:护理措施: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遵医嘱给予辛温解表中药,服药后喝热牛奶一杯或热稀粥一小碗,加盖衣被,静卧休息2h。观察汗出、脉象及体温情况,若微汗出,脉静热退为顺,若大汗淋漓或汗不出,热不退,病人烦躁不安,应及时报告医生。汗出后及时用温热毛巾擦干,必要时更换衣被。给以清淡半流食,可进葱姜热汤面、香菜肉末粥等具发散解表作用的食品,忌油腻煎炸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防止病人直接吹风。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外感病须卧床休息的意义。向病人及家属宣教解表药的服法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最佳药效。向
5、病人及家属宣讲热退汗出后应及时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被,防止受风的方法和意义,以免重感。指导病人及家属调配饮食的方法,并讲解其必要性。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法则因人制宜:要结合病人的年龄、生活习惯、体质、文化修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如在用药的药量上,成人大于小孩;阴虚之体居室要通风,给予清补养津滋阴之品,忌食热补食品,慎用温燥药,而阳虚之体要避风寒保暖,给滋补温热之品,慎用苦寒药。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与病理有一定的影响,异常的气候是诱发疾病的重要条件。护理上要依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予以保健、养生、用药的指导。如冬天人体腠理致密,服辛温解表药后,让病人稍加衣服或喝热粥,使
6、邪随汗出;夏天人体腠理疏松,服用辛温解表药后,要观察病人的发汗情况,防开泄太过后伤津。有些慢性病往往在气候变化时发作或加重,如哮喘、中风等。因地制宜: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均可影响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护理上要加以关注。如西北地高气寒,病多为风寒,避风寒、慎用寒凉之剂为护理重点;东南地区气候潮湿,病多温热、湿热,护理上以清凉与化湿、慎用温热助湿之剂为重点;北方气候干燥,多给予生津、温热剂;南方暑热夹湿,可食祛湿、利尿、清淡之品。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护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疗效快、经济适用、百姓易接受的特点3。体现了“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
7、的原则,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医护理技术所包含的按摩术、拔罐术、贴药术、熏洗术、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技术.太极拳等方法易于掌握,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近年来发明的中药保留灌肠术等,即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也扩大了中医护理工作范畴,使中医护理学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临床上采用穴位按摩技术解除尿潴留;采用耳穴压豆法、气功、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疗失眠;使用耳穴压豆法、拔罐、外敷中药等方法减轻疼痛,缓解便秘,治疗褥疮等。中医护理的特色内容畅情志、调心理: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即所谓“七情”,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或现
8、象的精神反映,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适度的精神活动是身心健康的标志,过度或不良的精神活动则导致疾病衰老的重要因素1。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情志为病,一是直接累及相关脏腑,二是间接通过气和火的作用而致病,影响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行,使五脏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4。由此可见,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着重要影响。中医对情志的疏理根据五行理论,不同的情绪调节可用于疾病的治疗,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在中医护理实践中,护士根据患者性格特征观察情绪的变化,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综合应用移情、疏导
9、、相制的矫正方法,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使患者保持舒畅、宁静的心理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中医护理的特色内容合理膳食:膳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膳食在提高治疗效果上与医疗、药物、护理起着同样的重要作用。对食物的选择要认真运用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苦、咸、酸、辛、甘)、升降沉浮及药物归经等学说。如遇到热证或炎暑、湿热季节时,选择清热、泻泄的食物,达到“热者寒之”的作用;根据苦味能泻、能燥、能坚的作用,用来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证;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来选食,如病在表、在上可选升浮食物,如胡椒、姜等;病在里
10、、在下,可选用沉降食物,如萝卜、卷心菜等。膳食的合理搭配,才使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平衡,促进疾病恢复。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侯祥川在学习内经配餐和饮食原则之后的总结是“五谷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当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而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无使过”4。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辩证结果,指导患者选择食物时,做到病食相宜,药食相辅,寒温相适,以促进病体康复。防止病食相违,药食相忤,寒温失当,气味过偏5。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针对性的食物以提高疗效,如有透疹作用的香菇、胡萝卜、黄花鱼;有驱虫作用的大蒜、南瓜子、乌梅;有润燥通便作用的核桃仁、芝麻、香蕉、
11、蜂蜜等。中医护理的特色内容饮食适量软硬相宜食量要因因证而宜勿太过或不足食量太过运化不及反损伤脾胃对健康不利;食量不足机体得不到水谷精微之品导致正气不足无以驱邪久之气血亏损而病生食物的软硬应根据病脾胃功能酌定大多数病脾胃功能低下应给以软、精、细的食物为原则即使与病证相宜的也应适当控制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而使余邪难清或愈而复发中医护理的特色内容合理给药:传统的中药治疗是根据药物所具有的若干特性所决定的,所谓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辛、甘、酸、苦、咸是中药所具有的五味,味道不同,作用各异。升降沉浮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四种不同趋向、性能。中药这种特性就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即要注意中
12、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又要注意药物的服用时间及方法。1给药时间与人体时间节律同步协调:在服药时间上,滋补药宜在饭后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1-2h服;安眠药则应在睡前服6;发汗药以每日午前服用为好;催吐药宜在清晨服。在中药的服药时间上,中医有丰富的内涵,护理人员要善于学习、总结以探索最佳的给药时间2服药方法因病情、剂型不同各异:治疗寒证疾病药宜热服、温服;治疗热证疾病药宜凉服7。对于解表发汗药要偏热服以助汗出;清热凉血、止血剂宜凉服;散剂、粉剂可用温开水冲服或胶囊装好吞服;膏剂用温开水冲服;危重病人要少量多次
13、频服;昏迷、小儿、食道手术等不能口服时可采取鼻饲给药等。中医护理的特色内容指导患者建立顺应四时与动静结合的生活起居习惯:一年的四季表现为春温而生,夏热而长,秋凉而收,冬寒而藏的四季特点,但实质上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温热,也就无所谓寒凉;没有生长,也就无所谓收获。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是宇宙万物的固有规则。顺应四时,就要适应自然,避免外邪,使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相统一,互相平衡。在一年中: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至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要利用自然,促进健康。人类具有能动性,不仅可以适应自然,也可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更适合于生存,促进健康。在护理工作中,
14、我们要指导病人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在空气清新、纯洁的溪流或瀑布附近进行空气浴;利用山地、海滨进行气候康复;温泉疗法、冷水浴、日光浴、森林浴、漫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病情及病症的不同阶段,采用动静结合、劳逸适度的生活节律。腹胀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经穴,为治疗腹胀有效穴,是本方之使穴;与气海穴合用,更能统调下焦气机,以利肛门排气。按摩手法,沿胃肠传导方向进行,可促进胃肠蠕动。诸法合用,疗效甚佳。咳嗽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口交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
15、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咳嗽咳嗽痰白咳嗽痰白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咳嗽食疗润肺燥为秋邪
16、,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因此,秋季应注意食疗以润肺,莲子、芡实、鱼鳔、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喝水益肺秋季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这样才能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度。按摩养肺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疼痛在病变部位循环取穴或取活动时的最痛点(阿是穴),用拇指在穴位或痛点部位进行平推、按揉及弹拨法,并令患者做自主运动对
17、症选穴 落枕:列缺、曲池、天宗、肩中俞、肩井、阿是穴。急性腰扭伤:阿是穴、环跳、委中、承山、太冲。腕关节扭伤:阳溪、腕骨、列缺、曲池、尺泽、神门、少海。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血海、阴陵泉、三阴交、阳陵泉、绝骨。踝关节扭伤:阳陵泉、足三里、丘墟、解溪。治疗方法 放松手法:在治疗部位行推、揉、按压、搓揉等放松手法,以出现温热捂适感为度。穴位点按法:在病变部位的循经路线上,用拇指在选定的穴位或痛点上进行点按强刺激(力度由轻到重),使患者有较强的酸胀感与得气感,以能忍受为度。在痛点处同时加用拇指弹拨和平推,并令患者配合做自主活动,直至疼痛减轻或消失。最后在疼痛部位顺肌纤维的方向作理筋手法结束。以上治疗1次/ d,3次为一疗程。疼痛对症选穴:如膝关节内侧辅韧带损伤者,应取足太阴脾经的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膝外侧辅韧带损伤者,则应取足少阳胆经的风市、阳陵泉、光明。体位:患者的体位以便于点穴、便于自主活动为宜。如急性腰扭伤的患者,可采取仰卧位,医者点按双太冲,患者可做起坐、左右翻滚的动作;也可取立位,医者点按双环跳,患者做腰部屈伸、侧屈、旋转、起蹲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