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见病症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415389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9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常见病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医常见病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医常见病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医常见病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医常见病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定义:一、定义: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病机 平素体虚平素体虚 气候突变气候突变 起居失当起居失当劳累过度劳累过度 肺有宿疾肺有宿疾风邪外袭风邪外袭夹夹 热热 寒寒暑暑时行病毒时行病毒 卫外功能减弱卫外功能减弱 肺卫调节疏懈肺卫调节疏懈 侵侵袭袭肺肺卫卫卫表不和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肺失宣肃感感 冒冒 三、病因病机小结三、病因病机小结 (一)、病位涉及脏腑(一)、病位涉及脏腑肺卫肺卫 (二)、病性外感表实证(二)、病性外感表实证 (三)、病机关键卫表不和,肺失宣肃(三)、病机关键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四)、病势风寒、风热、暑湿及时行感冒(四)、病势风寒、风热、暑湿及时行感冒 (五)、预后一般

2、而言预后良好(五)、预后一般而言预后良好感冒风寒证与风热证的区别感冒风寒证与风热证的区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一、外感风寒:一、外感风寒: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楚,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楚,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病情轻者,葱豉汤方药:病情轻者,葱豉汤病情重者,荆防败毒散病情重者,荆防败毒散风寒夹湿者,可用羌活

3、胜湿汤加藿香、神曲、厚朴、陈皮等。风寒夹湿者,可用羌活胜湿汤加藿香、神曲、厚朴、陈皮等。二、外感风热:二、外感风热:三、外感暑湿三、外感暑湿四、气虚感冒四、气虚感冒五、阴虚感冒:附:附: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多由忧思郁怒,肝气犯胃或饮食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多由忧思郁怒,肝气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者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者1、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怒伤肝,肝郁气滞2、饮食

4、不节,损伤脾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3、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素体虚弱、劳倦内伤、久病不愈,用药不当。、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素体虚弱、劳倦内伤、久病不愈,用药不当。病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或胃失濡养。病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或胃失濡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寒、热、湿诸邪寒、热、湿诸邪 内客于胃内客于胃气机阻滞,胃气不和气机阻滞,胃气不和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饮食不节,过饥过饱五味过极,辛辣无度五味过极,辛辣无度 损伤脾胃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胃失和降胃气壅滞,胃失和降 忧思恼怒,伤肝损脾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 脾失健运,胃气阻滞脾失健运,胃气阻滞

5、 胃失和降胃失和降 不通不通则痛则痛素体脾虚,劳倦过度素体脾虚,劳倦过度久病脾胃受损久病脾胃受损肾阳不足肾阳不足药物损伤药物损伤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运化失职运化失职 或中阳不足,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中焦虚寒 胃失温养胃失温养热病、火郁、药物热病、火郁、药物损伤胃阴损伤胃阴胃失濡养胃失濡养不荣不荣则痛则痛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 实者:病程短,起病急,多痛剧,固定不移,实者:病程短,起病急,多痛剧,固定不移, 拒按,脉盛;拒按,脉盛; 虚者:病程长,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虚者:病程长,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 脉虚。脉虚。 寒

6、证: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寒证: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热证:胃脘灼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热证:胃脘灼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 则痛减。则痛减。初病在气初病在气 气滞:多见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气滞:多见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 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 气虚:指脾胃气虚,除见胃脘疼痛或空腹痛明显外,气虚:指脾胃气虚,除见胃脘疼痛或空腹痛明显外, 兼见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面兼见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面 色少华,舌淡脉弱等。色少华,舌淡脉弱等。久病在血: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紫暗或有

7、瘀斑,久病在血: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等。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等。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1、肝郁气滞:、肝郁气滞:证候: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痛处游移不定,食后胀甚,按之稍舒,嗳气频繁,或有泛酸,舌苔薄证候: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痛处游移不定,食后胀甚,按之稍舒,嗳气频繁,或有泛酸,舌苔薄白,脉弦。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白芍、半夏、甘草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白芍、半夏、甘草

8、疼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元胡、佛手疼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元胡、佛手泛酸嗳气者,加瓦楞子、乌贼骨、沉香泛酸嗳气者,加瓦楞子、乌贼骨、沉香胀甚于痛者,可加木香、厚朴胀甚于痛者,可加木香、厚朴2、瘀血阻络:、瘀血阻络:证候:肋脘刺痛,痛有定处,痛甚于胀,或只痛不胀,拒按,食后痛增,或伴有呕血,黑便,舌证候:肋脘刺痛,痛有定处,痛甚于胀,或只痛不胀,拒按,食后痛增,或伴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失笑散加减方药:失笑散加减疼痛甚者可以加丹参、元胡、枳壳、青皮疼痛甚者可以加丹参、元胡、枳壳、青皮反复呕血便血者,加白芨、大黄炭

9、,紫珠草反复呕血便血者,加白芨、大黄炭,紫珠草气虚血少者,加党参、黄芪、炮姜气虚血少者,加党参、黄芪、炮姜3、饮食积滞:、饮食积滞:证候: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吐后较舒,不思食,大便不爽,舌证候: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吐后较舒,不思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苔厚腻,脉滑。治法:消导行滞,和胃止痛治法:消导行滞,和胃止痛方药:保和丸加减。方药:保和丸加减。焦山楂、六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焦山楂、六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 菔子菔子胃脘胀痛甚者,加香附、枳实胃脘胀痛甚者,加香附、枳实食积化热者,加大黄、芒硝食积化热者

10、,加大黄、芒硝4、脾胃虚寒:、脾胃虚寒:证候:胃脘隐痛,喜暧喜按,饿时痛增,得食则减,呕吐清水,肢冷畏寒,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证候:胃脘隐痛,喜暧喜按,饿时痛增,得食则减,呕吐清水,肢冷畏寒,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大便溏,舌质淡白,脉虚或细弱。大便溏,舌质淡白,脉虚或细弱。治法:温中补虚,和胃止痛治法:温中补虚,和胃止痛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饴糖、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黄芪、饴糖、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胃寒痛甚者,加高良姜、香附胃寒痛甚者,加高良姜、香附呕吐清水多者,加陈皮、法夏、茯苓呕吐清水多者,加陈皮、法夏、茯苓5、胃阴亏损、胃阴亏损证候:胃脘隐隐作痛

11、,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证候: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治法:养阴益胃治法:养阴益胃方药:益胃汤加减方药:益胃汤加减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冰糖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冰糖如肾水不足,可选用一贯煎加减如肾水不足,可选用一贯煎加减疼痛较甚者,加芍药、甘草疼痛较甚者,加芍药、甘草兼有瘀滞者,加丹参、桃仁兼有瘀滞者,加丹参、桃仁6、湿热中阻证、湿热中阻证 症状:症状: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

12、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代表方:清中汤加减。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制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中。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制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病案分析:病案分析:1. 患者,男、患者,男、22岁、岁、9月就诊月就诊 数年来,因上班路途太远,早去晚归,不能按时吃饭,常一日两餐,早起饱餐整天不思饮食,晚餐半饱,早起数年来,因上班路途太远,早去晚归,不能按时吃饭,常一日两餐,早起饱

13、餐整天不思饮食,晚餐半饱,早起不知饥饿,此症已年余,胃脘渐有疼痛,时呕清水,初起时痛无定时,发作频繁,疼痛多在饥饿时发生,或天不知饥饿,此症已年余,胃脘渐有疼痛,时呕清水,初起时痛无定时,发作频繁,疼痛多在饥饿时发生,或天阴时发病明显,饭后痛减。经检查为十二指肠球溃疡。其人略瘦,面不华泽,语气低微,诊脉沉缓,舌淡苔白。阴时发病明显,饭后痛减。经检查为十二指肠球溃疡。其人略瘦,面不华泽,语气低微,诊脉沉缓,舌淡苔白。自述早年长吃瓜果、冰糕,近因胃痛,不敢多吃。自述早年长吃瓜果、冰糕,近因胃痛,不敢多吃。证属脾胃虚寒之胃痛,宜温养脾胃证属脾胃虚寒之胃痛,宜温养脾胃 党参党参 白术白术 茯苓茯苓 陈

14、皮陈皮 菖蒲菖蒲 台乌台乌 黄芪黄芪 炙草炙草 生姜生姜连服六剂后,胃脘逐渐舒适,余无它感,原方又服六剂,疼痛稍缓,食欲略增,时有口干津少之感,原方去连服六剂后,胃脘逐渐舒适,余无它感,原方又服六剂,疼痛稍缓,食欲略增,时有口干津少之感,原方去菖蒲、台乌、生姜、加麦芽,连服十剂,疼痛缓解,食欲渐趋正常。嘱节饮食。菖蒲、台乌、生姜、加麦芽,连服十剂,疼痛缓解,食欲渐趋正常。嘱节饮食。 2. 患者,女性,患者,女性,55岁,杭州上城五金交电化工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岁,杭州上城五金交电化工有限公司退休职工。2005年年4月月30日就诊。日就诊。刻见胃脘胀痛,牵连两胁,伴有腹胀,得嗳气或矢气则舒。纳食尚

15、可,口不干。大便溏薄,日刻见胃脘胀痛,牵连两胁,伴有腹胀,得嗳气或矢气则舒。纳食尚可,口不干。大便溏薄,日23次,次,不成形,便前腹痛,解后痛减。舌质淡红,苔白,脉两关弦细。患者平素性情抑郁。不成形,便前腹痛,解后痛减。舌质淡红,苔白,脉两关弦细。患者平素性情抑郁。方药:炒陈皮方药:炒陈皮12 g白芍白芍15 g枳壳枳壳12 g炒防风炒防风6 g木香木香12 g炒川连炒川连6 g郁金郁金9 g柴胡柴胡12 g大腹皮大腹皮9 g冬术冬术12 g茯苓茯苓12 g香附香附12 g首乌藤首乌藤30 g淮小麦淮小麦20 g炙甘草炙甘草6 g合欢皮合欢皮12 g丹皮丹皮9 g焦山焦山楂楂15 g柒剂柒剂患

16、者服药后,胃脘胀满感觉消失,大便成形,每日一次,无腹痛。两胁胀痛感觉已明显减轻。患者服药后,胃脘胀满感觉消失,大便成形,每日一次,无腹痛。两胁胀痛感觉已明显减轻。二剂:去丹皮,加入八月札二剂:去丹皮,加入八月札12,以加强理气之力。,以加强理气之力。 黄疸的共同特征黄疸的共同特征 目黄、身黄、小便黄。关键性的特征?目黄、身黄、小便黄。关键性的特征?三类黄疸各自的特征三类黄疸各自的特征 阳黄:黄色鲜明,伴有发热、口渴、苔黄腻阳黄:黄色鲜明,伴有发热、口渴、苔黄腻 等湿热之象。等湿热之象。 阴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伴有神疲畏寒,阴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伴有神疲畏寒, 苔白腻,脉濡缓等寒湿之象。苔白

17、腻,脉濡缓等寒湿之象。 急黄:黄色如金,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急黄:黄色如金,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 等湿热挟毒,内陷心营之候。等湿热挟毒,内陷心营之候。(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1.辨阳黄与阴黄辨阳黄与阴黄阳黄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预后良好。,预后良好。阴黄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腻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

18、渴,舌淡白,苔白腻,脉沉迟或濡缓,病情缠绵,不易速愈。,脉沉迟或濡缓,病情缠绵,不易速愈。2.阳黄宜辨湿热轻重阳黄宜辨湿热轻重热重于湿热重于湿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赤,便秘,苔黄腻脉弦数。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赤,便秘,苔黄腻脉弦数。湿重于热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便溏,苔厚腻微黄,脉弦滑身目俱黄,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便溏,苔厚腻微黄,脉弦滑。3.辨急黄辨急黄灼阴灼阴口干尿少口干尿少伤气伤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血动血衄血、便血、尿血衄血、便血、尿血窍闭窍闭

19、神昏谵语神昏谵语NoImage黄疸的治疗大法黄疸的治疗大法, ,主要为化湿邪主要为化湿邪, ,利小便。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化湿可以退黄, ,如属湿热如属湿热, ,当清热化湿当清热化湿, ,必要时还应通利腑气必要时还应通利腑气, ,以使湿热下泄;如属寒湿以使湿热下泄;如属寒湿, ,应予健脾温化。应予健脾温化。利小便利小便, ,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 ,达到退黄的目的。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达到退黄的目的。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诸病黄家, ,但利其小便。但利其小便。”至于急黄热毒炽盛至于急黄热毒炽盛, ,邪入心营者邪入心营者, ,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又当以清热解毒、凉

20、营开窍为主。(二)治疗原则(二)治疗原则1、饮食不节。2、情志失调。3、劳损。禀赋不足(阴虚体质) 内因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 脾失健运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 忧郁恼怒思虑过度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消灼肺胃阴津 房室不节劳欲过度 肾精亏损虚火内生上燔肺胃固摄无权消渴病机:燥热偏盛,阴津亏虚。阴虚为本,燥热 为标。两者相互为因果。病变脏腑: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尤以肾为 重要。 三脏虽有所侧重,但往往又互为影响。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多饮热壅于胃消灼胃液多食 肾为关键虚火在肾封藏失职多尿消渴病日久病机转化:阴损及阳,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消渴变证或称并发证: 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心痛、中风

21、、四肢麻木 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水肿 瘀阻络脉,热毒内生或疮毒外袭 疮疡、痈疽 正气亏虚,感染痨虫 肺痨 耳目失养 视朦、耳聋 肝肾阴亏 虚风内动眩晕 阴液极亏,虚阳上浮或阴竭阳亡 神昏或昏迷、死亡。中消胃热炽盛证主症:消谷善饥,口干欲饮,尿多,形体消瘦。兼症:大便秘结。舌脉: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主方:玉女煎。+ 黄连、山栀 生石膏 知母 生地黄 麦冬 牛膝 下消肾阴亏虚证主症: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兼症:口干唇燥,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 皮肤干燥,瘙痒。舌脉:舌红苔少,脉沉细数。治法:滋阴固肾。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茱萸 (制)、丹皮、山药、茯苓

22、、泽泻。 下消阴阳两虚证主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兼症:面色黧黑,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形寒畏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脉:舌苔淡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主方:金匮肾气丸。 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 陈某,女,70岁,因多饮、多尿10余年,加重伴神疲 乏力7天由门诊拟2型糖尿病于2002年8月15日收入院。 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 ,一直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一周来觉多饮、多尿再发,神疲乏力,面色恍白,纳呆,头晕,畏寒多衣,大便稍硬,舌质暗红,苔薄黄干,脉细弦。辅助检查:空腹血糖23mmol/l,尿糖56mmol/l。请回答:1、中医诊断、分型 2、治则 3、方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医常见病症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