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小学语文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课题18,童年的水墨画课时共( 2)课时 第( 1 )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背诵溪边。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活“趣味”照片。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
2、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 )分1.默读导语,聚焦“童年”师:打开课本,翻到第71页,默读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和语文要素。(课件出示单元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课件出示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l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聚焦“童年”,分享趣事。照片引路,交流分享。课前让学生搜集童年照片,学生对着照片,回忆当时的情况,突出“趣味”。课件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1)指名读,检查自读情况。(2)根据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和字形。重点区分形近字“拨”和“拔”。重点把握多音字“扇”:shn,名词,
3、扇子、风扇;shn,动词,扇风、扇动。(3)再指名读。生生点评。(4)男女生合作读;开火车读;带着想象入情入境地读。(5)交流汇报: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导学探究( )分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由读文。课件出示自读求。课件出示l 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l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l 思考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2.检查反馈,相机纠正。(1)指名读,检查自读情况。(2)根据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和字形。重点区分形近字“拨”和“拔”。重点把握多音字“扇”:shn,名词,扇子、风扇;shn,动词,扇风、扇动。(3)再指名读。生生点评。(4)男女生合作;开火车读;带着想象入情入境地读。
4、(5)交流汇报: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再指名读。生生点评。男女生合作;开火车读;带着想象入情入境地读。交流汇报: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让学习有目标、有方向。本学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根据学习要求解决基础问题。将简单易理解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1.自主学习:按照学习溪边的方法,自主学习江上。(1)指名读诗:猜猜是谁在江中嬉戏玩耍?(一群小朋友)(2)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双双小手”。(3)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导学探究1.聚焦溪边,体会学习。(课件出示儿童诗溪边
5、)(1)自主朗读,想象画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2)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朗读溪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预设1:我仿佛看到小溪边长着垂柳,那些垂柳把小溪当作镜子呢。预设2:我仿佛看到了在碧绿的溪边,有一只红色的蜻蜓正立在鱼竿上呢。预设3:我仿佛看到孩子们钓到一条大鱼,鱼儿在草地上乱跳,想要跳回溪里去呢。课件本环节意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在朗读中质疑,在交流中释疑,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的手里。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墨、染、竿、腾、碎、拨、浪、葫”等8个字。(2)学生观察,交流怎样书写才美观。(3
6、)教师重点指导书写。腾:左窄右宽,右下是“马”字。拨:左右结构,右边是“发”,不是“”。测评反馈( )分1.自主学习:按照学习溪边的方法,自主学习江上。(1)指名读诗:猜猜是谁在江中嬉戏玩耍?(一群小朋友)(2)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双双小手”。(3)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1)课件出示“墨、染、竿、腾、碎、拨、浪、葫”等8个字。(2)学生观察,交流怎样书写才美观。(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腾:左窄右宽,右下是“马”字。拨:左右结构,右边是“发”,不是“”。(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5)优秀书法作业展评。课件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价值。在学习溪边这首儿童诗时,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江上这首诗歌,既是对学习方法的巩固和应用,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体会小朋友的快乐。理解“水葫芦”:“水葫芦”是谁?为什么叫“水葫芦”?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小朋友的调皮、有趣。小结拓展( )分小结方法:看来我们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