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高考文言文各题击破技巧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532615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高考文言文各题击破技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高考文言文各题击破技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高考文言文各题击破技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高考文言文各题击破技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高考文言文各题击破技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高考阅读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阅读“考什么?”?本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问题入手。结合“课程标准”和“考纲”,助力大家有效击提升文言文阅读得分率。文言文阅读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办(l)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了解并掌

2、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选材范围来源比较广泛,均为历代史书,来源比较广泛,均为历代史书,偏重于偏重于“二十二十四史四史”。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年份选材、文体考点分布分值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宋史孙傅传(人物传记)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北史来护儿传(人物传记)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宋史曾公亮传(人物传记)断句

3、、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明史陈登云传(人物传记)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明史傅珪传(人物传记)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年份选材、文体考点分布分值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宋史谢宏微传(人物传记)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后汉书赵憙传(人物传记)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宋史曾公亮传(人物传记)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2018新课标全国卷鲁芝传晋书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2018新课标全国卷王涣传

4、后汉书断句、文化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19四、文言文阅读命题规律四、文言文阅读命题规律 纵观历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较以往,稳中有变,变中呈新,传递出使人关纵观历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较以往,稳中有变,变中呈新,传递出使人关注的诸多新信息。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的诸多新信息。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命题原则看,试题严格遵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符合阅读规律,(一)从命题原则看,试题严格遵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符合阅读规律,贴近考生实际,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文言文教学。贴近考生实际,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文言文教学。 (二)从选材趋向看,试题取材。这些史

5、传散文,一般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少有难解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多为正面的,诸如忠臣、孝子、良吏,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近两年,史传类材料“一枝独秀”的局面已被打破,试题选材已向多元化方面发展。全国及各省市试卷,(三)从命题内容看,稳中有变。实词含义、文句翻译、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三)从命题内容看,稳中有变。实词含义、文句翻译、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虚词用法、信息的筛选与提取、文言句式、古今异义等往往交错考查。虚词用法、信息的筛选与提取、文言句式、古今异义等往往交错考查。(四)从命题技巧看,错项设置具有相当的迷惑性,

6、其迷惑因素因题而异。(五)从命题难度来看,总体下调。当然,难度下降不等于不要难度。事实上,文五)从命题难度来看,总体下调。当然,难度下降不等于不要难度。事实上,文言文阅读题要全部答对也决非易事。言文阅读题要全部答对也决非易事。(一)明确文体特点(一)明确文体特点1 . .文体特点文体特点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 古代人物传记是一种以古代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记叙为主的散文的散文,一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点及其变动情

7、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或成就、特长传主的主要政绩或成就、特长或特点或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2 . .行文思路行文思路纺锤结构纺锤结构头头尾尾细,细,中中间间粗粗开头:开头:主要是对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主要是对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姓名、字号、籍贯等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主体:主体:主要介绍主要介绍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迹(这部分内容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记述。阅读这部分内容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记述。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

8、 )结尾:结尾:一般为对传主的册封奖赏一般为对传主的册封奖赏,或死后所或死后所作的作的“盖棺论定盖棺论定”(有时会有补叙有时会有补叙)一、断句答题技巧1.找虚词: 文言虚词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欤)、焉、耶、焉、耶(邪邪)等等等等;出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

9、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也是我们的好“帮帮手手“ 2.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曰”“云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后就只用“曰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3.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

10、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4. 辨句式: 逐题击破逐题击破考题一:文言断句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分) A.A.尧禅之尧禅之/ /以位天地以位天地/ /享之百姓享之百姓/ /戴之非有他道戴之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惟孝友之德/ /光于上下光于上下耳耳 B.B.尧禅之尧禅之/ /以位天地以位天地/ /享之百姓享之百姓/ /戴之非有他道戴之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德光于上下耳耳 C.C.尧禅之以位尧禅之以位/ /天地享之

11、天地享之/ /百姓戴之百姓戴之/ /非有他道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惟孝友之德/ /光于上下光于上下耳耳 D.D.尧禅之以位尧禅之以位/ /天地享之天地享之/ /百姓戴之百姓戴之/ /非有他道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德光于上下耳耳 答案:答案:C C 翻译:翻译: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 断句口诀断句口诀做题前:做题前: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文段休问

12、长与短, 熟读精思是关键。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联系全文前后看, 先易后难细分辨。先易后难细分辨。断句口诀:断句口诀:“曰曰”后冒,后冒,“哉哉”后叹后叹“夫夫”“”“盖盖”大都在句前大都在句前“于于”“”“而而”一般在句间一般在句间 “矣矣”“”“耳耳”后面画圆圈后面画圆圈“耶耶”“”“乎乎”经常表疑问经常表疑问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分) A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

13、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为国子祭

14、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答案:答案:D D宰相李揆自负才能嫉妒贤人,因于休烈修国史与自己同列,宰相李揆自负才能嫉妒贤人,因于休烈修国史与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留史馆修撰以此来压制嫉妒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留史馆修撰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安然自处,亳不介意。他。于休烈安然自处,亳不介意。牛刀小试牛刀小试考考题题二文化常识二文化常识考查题考查题 理解文化常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化常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是2015年课标全国卷两年课标全国卷两套试题出现的新题型。这类实词套试题出现的新题型。这类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含义含义比较

15、固定比较固定,涉及面较广。对这类实词掌握的数量和程度涉及面较广。对这类实词掌握的数量和程度,不仅决定不仅决定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考查考查文化常识的实质就是考查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实词文化常识的实质就是考查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实词。 有关有关的内容占比最大,的内容占比最大,这是因为文言文选段多为史传类文本,几乎每一篇都会与这些内这是因为文言文选段多为史传类文本,几乎每一篇都会与这些内容相关,自然成为命题的首选内容。容相关,自然成为命题的首选内容。逐题击破逐题击破1.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查,我们必须明白两点:必须明白两点:其一,其

16、一,文化常识考查的内容一定存在于试题当中;其二,文化常识考查的内容一定存在于试题当中;其二,文化常识的正误判断多半可以根据一定语境作出文化常识的正误判断多半可以根据一定语境作出判断。判断。2.通过大量试题分析,可以发现文化常识的语境包通过大量试题分析,可以发现文化常识的语境包括:括:试题语境、教材语境和生活语境。试题语境、教材语境和生活语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确的一项是(3分分) A以字行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

17、不常用。 B姻亲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私禄中的中的“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B项,项,“姻亲姻亲”不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两者是并列关系。选项解不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两者是并列关系。选项解说不正确。说不正确。A项,项,“以字行以字行”指的是弘微

18、本名密,他的名字犯了指的是弘微本名密,他的名字犯了所过继家中的忌讳,所以以字行世。选项解说正确。所过继家中的忌讳,所以以字行世。选项解说正确。 C项,项,“母母忧忧”指弘微在母亲去世后离职。选项解说正确。指弘微在母亲去世后离职。选项解说正确。D项,项,“禄禄”是是指弘微的薪水,指弘微的薪水,“私禄私禄”强调个人薪水。选项解说正确。强调个人薪水。选项解说正确。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下车伊始”表示官表示官吏初到任所。吏

19、初到任所。B.收考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中就经常提到“京师京师”,现代泛指首都。,现代泛指首都。 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类型的题目是必考点,首先考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类型的题目是必考点,首先考生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的过程可以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归生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的过程

20、可以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归类,比如官职升迁、国号年号、科举考试、人名称谓等。类,比如官职升迁、国号年号、科举考试、人名称谓等。然后应结合文本的内容做出正确的辨析。然后应结合文本的内容做出正确的辨析。B项,“然后再作考察”错。“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考考题三题三内容分析概括题内容分析概括题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逐题击破逐题击破考考题三题三内容分析概括答题技巧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

21、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包括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和文中的人物、故事等揭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等。由于现在高考中的选文大都是人物传记题材,所以高考在此考点的设题常常体现在对重所以高考在此考点的设题常常体现在对重

22、要语句信息的转述、对人物形象的简要概括、对事件意义或后果的评要语句信息的转述、对人物形象的简要概括、对事件意义或后果的评述等述等。这是对全文信息的综合考查,在命题的形式上为客观选择题,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是”。对正确信息的提取就需要大家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把握对正确信息的提取就需要大家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把握和分析。和分析。1错位信息。错位信息。 这是高考设错常用的形式,常常是非此人的行为当作了此人的行为,这是高考设错常用的形式,常常是非此人的行为当作了此人的行为,非此时间的事情当作此时间的事情等。非此时间的事情当作此时间的事情等。2错解词语。错解

23、词语。 有些信息选项是直接对文中某些存在重点词语的句子的间接翻译,有些信息选项是直接对文中某些存在重点词语的句子的间接翻译,表述时将重点词语的意思故意弄错。表述时将重点词语的意思故意弄错。3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 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强加了这种关系或将这种关系倒置。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强加了这种关系或将这种关系倒置。4无中生有。无中生有。 原文中没有透露这种信息而无端地增加了这种信息。原文中没有透露这种信息而无端地增加了这种信息。5颠倒是非。颠倒是非。 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 【常见出题方式】【常见出题方式】 试题的选项通常是试题的选项通常是,设问的

24、角度,设问的角度基本是选错误的一项,基本是选错误的一项,四个选项大多依原四个选项大多依原文的先后顺序对文意做概括性的转述和分文的先后顺序对文意做概括性的转述和分析,析,错误项中的大部分叙述一般还是符合错误项中的大部分叙述一般还是符合文意的,往往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文意的,往往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作为干扰。四个选项有时会依选文内容的四个选项有时会依选文内容的特点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比如分别涉及特点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比如分别涉及人物品性的不同侧面,或者文本主人公的人物品性的不同侧面,或者文本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或者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就等。人生经历,或者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就等。1通读全

25、文,了解大意阅读时应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一是把主要材料弄清楚是把主要材料弄清楚并进行合理归类,逐层切分,弄清每段、每层的意思;并进行合理归类,逐层切分,弄清每段、每层的意思;二二是将叙述性内容与说明或阐述性内容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是将叙述性内容与说明或阐述性内容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以及相关的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以及相关的议论、抒情等,做到心中有数;议论、抒情等,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三是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条分缕析,不要遗漏。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条分缕析,不要遗漏。2慎审题干,读全读准阅读

26、题干时,必须读全、读准题目,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楚选对的还是选错的。只有对题干做出全面、准确的分析与理解,才能正确答题。3题文对照,逐项检查题文对照,逐项检查做题时要将选项的内容,逐条与原文的相关部分作比较,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特别是在事情的件数与行为的等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要努力培养把人物、事件一一迅速从原文中找出来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的选项,如果考生能充分运用,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4检查答案,全面验证检查答案,全面验证常见的方法有

27、: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看看是否合理;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的错因;即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对,予以否定,但最终又否定不了时,表明答案准确无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大篇幅文段的叙述重心是什么,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这些都要搞清楚,然后将文中不是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首先剥离,从保留下的关键的信息中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现在高考文言文的取材大多是人物传记,在这样的文章结尾大都有一段议论性的评价语言,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如在选自史记的文段结尾常有“太史公曰”这样的话,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因此,大

28、家一定要仔细审因此,大家一定要仔细审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有些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了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之中了。这就要求大家综合把握这就要求大家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藏信息,进一步简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分)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

29、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

30、己也比不上贾谊。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2C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

31、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项,“重新得到重用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任

32、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故选C。-32-考题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特殊句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 ,这不仅因为其分值高、难度大, ,还因为其综合能力强, ,涉及的层面多。文言语句的翻译, ,包含对实词、虚词含义和用法的透彻了解, ,对文言句式的准确把握和领悟, ,对文言固定结构与现代汉语对应意思的熟知, ,有时还

33、会遇到修辞手法方面的问题。命题人在选择翻译句子时,都是精心考量的,所翻译的句子一般都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特殊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上。这些特殊的点位就是翻译的重点,评分的赋分点,答题的着眼点。逐题击破逐题击破考题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特殊句式)1实词、虚词。实词、虚词翻译准确,确定翻译语句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实词看语境中的意义,虚词看用法。每个重点实词和虚词各1分,译错扣1分。2文言句式。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评分细则。省略句不能补出省略成文言句式。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评分细则。省略句不能补出省略成分的,倒装句分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

34、、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调整语序翻译的,固定句式不能合理翻译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调整语序翻译的,固定句式不能合理翻译的,都要扣的,都要扣1分。分。3语句语意。细致看每个语句翻译的是否正确,若正确,可得语句语句语意。细致看每个语句翻译的是否正确,若正确,可得语句大意分大意分12分。句法格式方面正确,但词义错误,仍然不能算对,不分。句法格式方面正确,但词义错误,仍然不能算对,不能得大意分。词义理解不能太拘泥于参考答案,意义相近,在句子中能得大意分。词义理解不能太拘泥于参考答案,意义相近,在句子中也通顺,就可以按正确计算,得相应的分数,如果意思反了,就不能得也通顺

35、,就可以按正确计算,得相应的分数,如果意思反了,就不能得分分。考题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特殊句式)曹真出督关右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邻于蜀,数被侵掠数被侵掠,户口减削户口减削,寇盗充斥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引为司马。 【解析】保留词语:广平【解析】保留词语:广平,太守太

36、守,天水天水,芝芝;重点实词:迁重点实词:迁,慕德慕德,阙阙,乞乞;句式:迁广句式:迁广平太守平太守(被动句被动句);【参考译文】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参考译文】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世后真去世后,宣帝宣帝(司马懿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接替曹真任职,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后(鲁芝鲁芝)调任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军侵扰掠夺常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减少,盗贼到处都盗贼到处都是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重新创建城邑和

37、街市,几年时间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大家亲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请求留下鲁芝(继续任天水太守继续任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大。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大将军曹爽辅政后将军曹爽辅政后,任用任用(鲁芝鲁芝)为司马。为司马。【答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做天水太守)。2019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

38、姬姓也,鞅少好刑名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

39、君?吾君之欢甚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也。”鞅曰: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孝公曰:“善。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孝公曰:“善。善。”以卫鞅为

40、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41、。卫鞅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号为商君。(节选自史记(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商君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42、项是(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

43、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情,说: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座说:公叔座说:“我的中庶子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公孙鞅,年纪虽轻,却

44、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句中句中“年虽少年虽少”与与“有奇才有奇才”是是公叔座推荐商鞅的话,公叔座推荐商鞅的话,“有有”的宾语是的宾语是“奇才奇才”,不能断开。排除,不能断开。排除A项。项。“愿举国愿举国而听之而听之”意思是意思是“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此句语意连贯,中间不需要此句语意连贯,中间不需要断开。排除断开。排除D项。项。“听用鞅听用鞅”即即“任用商鞅任用商鞅”中间不能断开。中间不能断开。排除排除C项。分析可知,项。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项

45、断句正确。故选B。B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霸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名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基础。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

46、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中较轻。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B项解说错误,项解说错误,“汤武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故选并称。故选B。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

47、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

48、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从的混淆和关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文中说法错误,文中“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并未对其本人施并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故选以刑罚。故选C。C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

49、遵循旧制。(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苟,如果;法,效法;固,陈规;循,遵守。“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2)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50、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座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公叔座说:座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高考文言文各题击破技巧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