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是先秦诸子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们的著作。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国竞相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而此时,教育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而此时,教育已经开始向乡民普及,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的局已经开始向乡民普及,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的局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新士人新士人。这。这些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些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按自己的意思他们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
2、言论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的繁荣局面。 儒家:儒家: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 主张主张积极入世。积极入世。释家:释家:印度传入,主张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因果报应修行来世。道家:道家: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 之心行入世之举。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无为而治,消极出世。 三教九流三教九流 “九流九流” ” 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 :
3、 儒家儒家 道家道家 阴阳家阴阳家 法家法家 名家名家 墨家墨家 杂家杂家 农家农家 纵横家纵横家 三教九流三教九流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儒家儒家道家道家法家法家墨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礼崩乐坏 鲁隐公元年,郑庄公杀弟段。 鲁隐公四年,州吁杀兄卫桓公。 鲁隐公十一年,羽父杀鲁隐公。 一年后,宋殇公被杀。 鲁桓公五年,郑庄公战胜周桓王。儒儒 家家 孔子(前孔子(前551前前479年),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几
4、千年的发展进程,深刻地影响著每的发展进程,深刻地影响著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也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也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财富。 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 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的主要思想: 核心是核心是仁仁和和礼礼(克己复礼,内仁外礼)。(克己复礼,内仁外礼)。 治国以礼,确立了治国以礼,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制度。的制度。 张扬中庸之德,反对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过”与与“不及不及”。 孟子的主要思想:孟子的主要思想: 张扬张扬性善说性善说。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5、是非之心,四者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宣扬宣扬民本民本思想。思想。“民为贵,君为轻,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社稷次之。” 提倡提倡仁政仁政。“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学说是对孔子“仁学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荀子的主要思想:荀子的主要思想: 张扬张扬性恶说性恶说。认为人得本性没有礼。认为人得本性没有礼义,所以人必须勤奋地学习礼义来培养义,所以人必须勤奋地学习礼义来培养品德。同时荀子主张用法制措施来落实品德。同时荀子主张用法制措施来落实礼乐。礼乐。墨墨 家家一、墨子其人及墨家的社会背景一、墨子其人及墨家的社会
6、背景(一)(一) 墨子生平墨子生平 墨翟,鲁国人。墨子曾经学习儒家学说,墨翟,鲁国人。墨子曾经学习儒家学说,但认为儒家诸多礼节要求过于繁琐,许多但认为儒家诸多礼节要求过于繁琐,许多观点在实际中实行起来太困难,于是针对观点在实际中实行起来太困难,于是针对儒家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儒家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一)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一)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 1、“兼爱兼爱” 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人。 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出现各种祸患,比如君臣的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出现各种祸患,比如君臣的不惠忠、父子的不慈孝、兄弟的不
7、和谐等,原因就在不惠忠、父子的不慈孝、兄弟的不和谐等,原因就在于人们于人们只爱自己不爱别人只爱自己不爱别人,或者,或者不能像爱自己一样爱不能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别人。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兼爱,则一切社会问题、政。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兼爱,则一切社会问题、政治纷争都将不复存在,或即便存在也容易解决治纷争都将不复存在,或即便存在也容易解决。 墨家墨家“兼爱兼爱”与儒家与儒家“仁爱仁爱”之同与不同之同与不同 同:都认为人应该爱人同:都认为人应该爱人 不同不同: 墨家的墨家的“兼爱兼爱”是不分等差,不分亲疏,不分是不分等差,不分亲疏,不分先后,把人与人之间看成是相同族类中各分子之间先后,把人与人之间看成是相同族
8、类中各分子之间的完全平等的关系,从而认为人应彼此互爱。的完全平等的关系,从而认为人应彼此互爱。 儒家儒家“仁爱仁爱”是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是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爱人之道。及远推己及人爱人之道。 2、非攻、非攻 墨子反对攻打别人的国家,因为战争亏墨子反对攻打别人的国家,因为战争亏人最多、不义最甚。人最多、不义最甚。 3、尚贤尚同、尚贤尚同 尚贤就是不论贫富,任人唯贤;尚同就是尚贤就是不论贫富,任人唯贤;尚同就是天下一齐,上下同心。是兼爱思想在行政上天下一齐,上下同心。是兼爱思想在行政上的应用。的应用。道道 家家道道 家家 一、道家始祖老子一、道家始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
9、耳,约生老子,姓李名耳,约生活于公元前活于公元前571571年至年至471471年之间,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勤劳聪颖。晚年在年牧牛耕读勤劳聪颖。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学,死于扶风。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仅有道德经道德经一书共一书共8181章。这本书反映了老子的章。这本书反映了老子的基本思想。是道家的第一基本思想。是道家的第一部经典。也是研究老子哲部经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二、道家奇人庄子二、道家奇人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生于公元前庄子,姓
10、庄名周,生于公元前369369年年前前286286年,年,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一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一生贫寒,曾卖草鞋为生,赊米下锅。生贫寒,曾卖草鞋为生,赊米下锅。 庄子所处时代,列雄争霸,天下昏暗无道,庄庄子所处时代,列雄争霸,天下昏暗无道,庄子辞官归隐,宁愿过贫困生活。楚威王曾使厚币迎子辞官归隐,宁愿过贫困生活。楚威王曾使厚币迎之,并许以为相,他笑而谢绝,之,并许以为相,他笑而谢绝,“曳尾于涂中曳尾于涂中”以以自快。自快。 他被唐玄宗追封为他被唐玄宗追封为“南华真人南华真人”。 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的主要思想: 道家崇尚自然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
11、循客观规律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天、法地、法自然,即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庄子庄子 齐齐物论物论上说,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一”。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 因此,道家因此,道家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顺应自然的顺应自然的法则,才能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即道法则,才能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即道家说的家说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法法 家家韩非子其
12、人与伦理思想韩非子其人与伦理思想 (一)韩非子其人(一)韩非子其人 韩非(公元前韩非(公元前28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233年),是战国年),是战国末期韩国公子,韩非是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末期韩国公子,韩非是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者。 据说他有口吃的毛病,与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据说他有口吃的毛病,与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当时韩国在战争中屡遭失败,丧师失地,在强大敌国西当时韩国在战争中屡遭失败,丧师失地,在强大敌国西秦的武力威胁下,面临亡国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韩秦的武力威胁下,面临亡国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但建议未被采纳,于是非曾多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
13、,但建议未被采纳,于是退而作退而作孤愤孤愤、说难说难、五蠹五蠹等十万余言。等十万余言。 韩非的政治主张未被本国统治者所接受,韩非的政治主张未被本国统治者所接受,却得到了秦王政的赏识,秦王读了却得到了秦王政的赏识,秦王读了孤愤孤愤、五蠹五蠹等文章后,特别仰慕韩非子等文章后,特别仰慕韩非子” 韩王听说秦国有攻打韩国的意图,就派韩韩王听说秦国有攻打韩国的意图,就派韩非当使者,劝说秦王放弃攻韩。结果是游说没非当使者,劝说秦王放弃攻韩。结果是游说没有成功,没有完成使命,韩非本人却被秦王留有成功,没有完成使命,韩非本人却被秦王留了下来。秦国比别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彻底地了下来。秦国比别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彻底
14、地实行了韩非的学说,后来任用实行了韩非的学说,后来任用商鞅商鞅推行法家思推行法家思想,实力增强,一统六国。想,实力增强,一统六国。 韩非子的主要思想: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观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观,认为人性的认为人性的基本点就在于一种人人为自己打算的自为之心,基本点就在于一种人人为自己打算的自为之心,如做车子的人希望别人富贵,做棺材的人希望如做车子的人希望别人富贵,做棺材的人希望人死的多,不是做车子的人善而做棺材的恶,人死的多,不是做车子的人善而做棺材的恶,而仅仅是利益的驱动。人不富贵不会买车,死而仅仅是利益的驱动。人不富贵不会买车,死的人多卖的棺材就多,君臣父子夫妻等一
15、切关的人多卖的棺材就多,君臣父子夫妻等一切关系都以利益为转移。系都以利益为转移。 在韩非子看来,人与人之间除了利害关系在韩非子看来,人与人之间除了利害关系就不会有别的关系,企图用道德来调节社会人际就不会有别的关系,企图用道德来调节社会人际关系是无济于事的,相反,关系是无济于事的,相反,讲仁爱,不仅不能止讲仁爱,不仅不能止乱,反而姑息养奸。乱,反而姑息养奸。 比如,他曾举比如,他曾举“不才之子不才之子”来说明。他说来说明。他说“不才之子不才之子”为恶,父母怒之而不改,乡亲讥为恶,父母怒之而不改,乡亲讥之而不为动,师长教之而不为变,只有官吏捕之而不为动,师长教之而不为变,只有官吏捕头拿着刑具来了才
16、因惧怕而变其节易其行。为头拿着刑具来了才因惧怕而变其节易其行。为什么呢?什么呢?其不改恶行,是因为作恶可以得利;其不改恶行,是因为作恶可以得利;其改变恶行,是因为改变可以避免受刑,无论其改变恶行,是因为改变可以避免受刑,无论行为的改变与否,都体现着趋利避害的永恒人行为的改变与否,都体现着趋利避害的永恒人性。性。 韩非子认为人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韩非子认为人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建立起了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建立起了重法制重法制而轻而轻视甚至否定礼义道德的伦理及政治思想体系。视甚至否定礼义道德的伦理及政治思想体系。 法治法治思想主张国家思想主张国家以法治国以法治国,而且必,而且必须严刑峻法。须严刑峻法。 术治术治思想主张国君根据人的能力授予思想主张国君根据人的能力授予官职,按照官职的名分责求臣下的功效,官职,按照官职的名分责求臣下的功效,掌握生死大权,考核群臣的才能。掌握生死大权,考核群臣的才能。 势治势治,国君要树立和依靠至高无上的,国君要树立和依靠至高无上的权势来进行统治。权势来进行统治。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5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6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8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9先秦诸子百家争鸣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