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试题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希喜爱劳动,下列家务劳动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对垃圾进行分类 B用清水擦洗家具 C淘米水发酵后用来浇花 D把西瓜切块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燃料 D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下列关于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塞紧胶塞 C取用块状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 C在干冰中,分子因
2、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5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余仙女湖水为混合物 B活性炭在净水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 D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6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根据结构观:含氧化合物中有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 C根据转化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D根据守恒观:1g 硫与 2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3g 二氧化硫 7家庭烧烤是目的前多家庭聚会时喜欢的活动。烧烤可用机制炭(如图)作燃料,可以用酒精引燃机制炭,用炭灰盖灭机制炭。下列有
3、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将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D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从而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8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 9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液甲,经历如图所示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该温度下,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可能是 30g 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丙再蒸发 10g 水,析出晶体质量可能大于 3g D溶液乙和溶液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0如图
4、所示四个图像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 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 C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二、选择填充题二、选择填充题 11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氢、碳、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有 种 12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将 a、b 两种物质各 25g 分别溶于 50g 水中,均可配制成 75g 饱和溶液 Bt2时,a、b
5、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所含溶剂多的是 b C若 a 中含有少量 b,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a D要将 P 点时 a 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FeSO4溶液中少量的 CuSO4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将硬水软化 加肥皂水,振荡 C 除去 KCl 固体中少量的 MnO2 加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D 除去 N2中少量的 O2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14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 。 (2)上学时,戴口罩。作口罩用
6、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 (C3H6)n】 ,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 (3)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则 X 的化学式为 。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四、综合题四、综合题 15根据课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1 中 的表面会划出痕迹。 (2)实验 2 的主要目的是 。 (3)写出实验 3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 4 中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 (5)实验 5 可用于验证 。 16图 1 中,AF 是一些制取气体时所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D、E、F 中都
7、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导管、毛玻璃片和 。 (2)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制取氧气。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常温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装置是 。而不能选择 C 作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 (3)用熟石灰粉末和氯化铵晶体为原料可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进行制取时要选用 A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理由是 。收集满一烧瓶氨气后,用图 2 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验证:先打开止水夹,再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所装的少量水进入烧瓶。实验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沿导管喷入烧瓶内产生“喷泉”的现象。这一现象可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根据你对氨水性质的了解推测,烧瓶中的溶液应该呈 色。 17已知无水硫酸铜粉末遇
8、水会变蓝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 H2、CO、CO2、H2O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气体的成分,现将气体依次通过如下装置: (1) 【实验现象与结论】 装置 A 可证明气体中存在 H2O,现象是 。 (2)能证明气体中存在 CO2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 E 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证明气体中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两种。能证明气体中存在 H2的现象是 ,装置 G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中含有 。 (4) 【实验反思】 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再点燃 E 处酒精灯的目的是 。 (5)装置 C 的作用是 。 18碳酸锂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
9、工业上用碳化分解法对碳酸锂粗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锂,含少量杂质)提纯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操作的名称是 。 (2)对碳酸锂粗品的预处理主要是粉碎研磨等,其目的是 。 (3)Li2CO3中 Li 的化合价为 。 (4)反应 2 还会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 19如图是一个“化学沙漏”,珠子 AF 分别代表 6 种物质:单质碳、碳的氧化物、氧气、铝、氧化铁、硫酸铜。珠子漏下的顺序为“A 一 B 一 C 一 D 一 E 一 F”,每相邻的两个珠子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最后一个漏下的是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珠子。 (1)物质 F 的化学式
10、为 。 (2)物质 D 的用途是 。 (3)写出“E-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上述“碳的氧化物”对应的珠子是 A,该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体现出的性质是 ,将该“碳的氧化物”对应的珠子 A 与珠子 (填字母)对换,珠子仍可顺利漏完。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 20某同学用铁和稀硫酸在三个烧杯中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铁粉的质量/g 5.6 5.6 8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70 60 50 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g 0.2 0.2 0.2 (1)第 次实验中铁有剩余。 (2)称量上述铁粉需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若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右偏,则应 。 (
11、3)计算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解答】A、对垃圾进行分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用清水擦洗家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淘米水发酵后用来浇花,发酵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把西瓜切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解答】A、氧气的物理性质中溶解性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植物光合作用原理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符合题意; C、氧气可支持燃烧,但氧
12、气没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作火箭燃料,不符合题意; 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氧气的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分析; B、根据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分析; C、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D、根据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分析。 【解析】【解答】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符合题意。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图中试管连
13、接长颈漏斗,除导管外未形成密闭空间,不能检查装置气密性,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玻璃管与橡皮管的连接方法分析; B、根据试管塞塞入试管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块状固体取用采用“一横二放三直立”原则分析; D、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需先形成密闭体系分析。 【解析】【解答】A、同种分子运动速率不同,但分子的种类相同,故化学性质相同,说法不符合题意; B、同种原子按不同种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说法符合题意; C、在干冰中,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不是静止不动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核不变,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分析】A、根据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分析; B、根据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可构成不同物质分析; C、根据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D、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原子核不变分析。 【解析】【解答】A、仙女湖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具有消毒作用,符合题意; C、污水集中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
15、组成为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C、根据污水集中处理可减少污染分析; D、根据电解水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指的是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不是:含氧化合物中有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说法符合题意; D、点燃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1:1,所以 1g 硫与 1g 氧气生成 2g 二氧化硫,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B、根据氧化物中一定有氧元
16、素分析; C、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D、根据硫与氧气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 【解析】【解答】A、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防止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气体 CO,说法不符合题意;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说法不符合题意; 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说法不符合题意;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是改变温度,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完全燃烧与氧气量有关分析; B、根据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C、根据增大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分析; D、根据着火点不能改变分析。 【解析】【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
17、度降低,不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不能引起白磷燃烧,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试管中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能引起白磷燃烧,故选项正确 C、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不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不能引起白磷燃烧,故选项错误 D、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不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不能引起白磷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析】【解答】A、丙是饱和溶液,若乙溶液为饱和溶液时,再蒸发 10g 水,析出的晶体等于 3g,该温度下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可能是 30g,故 A 说法
18、不符合题意; B、由于溶液甲蒸发掉 10g 水后,没有晶体析出,无法确定溶液乙是否饱和,故 B 说法符合题意; C、丙是饱和溶液,若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溶液丙若再蒸发 10g 水,析出的晶体质量可能大于3g,故 C 说法不符合题意; D、由于溶液乙蒸发掉 10g 水后,析出了 3g 晶体,则溶液丙一定是饱和溶液,如果乙溶液也是饱和的,则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 D 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判断方法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中蒸发等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相等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分析。 【解析
19、】【解答】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A 不符合题意; B、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先发生的是镁与硫酸铜反应,24 份质量的镁置换出 64 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镁反应完全后铁才与硫酸铜反应,56 份质量的铁置换出 64 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但减小幅度小于镁与硫酸铜的反应,铁和镁全部反应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B 符合题意; C、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56 份质量的铁置换出 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C 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二
20、氧化锰比不加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快,但最终产生氧气一样多;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解析】【解答】A、氢气属于单质,氢元素化合价为 0,C2H4、H2O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 价,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改变,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改变,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氢、碳、氧原子的个数不变,说法符合题意;
21、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有乙烯和水两种物质。 故答案为:C;填:两或 2; 【分析】根据微粒模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 份 CO2和 6 份 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 1 份C2H4和 4 份 H2O,从而确定分子个数关系,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 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分析。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25g,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5g,小于 40g,将 a、b 两种物质各 25g 分别溶于 50g 水中,a 物质只能溶解 12.5g,b 物质溶解少于25g,两者均不能配制成 75g 饱和溶液,说法不符合题意; B、t2时,a
22、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所以 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所含溶剂多的是 b,说法符合题意; C、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若 a 中含有少量 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说法不符合题意; D、要将 P 点时 a 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等; 故答案为:B;填: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等。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
23、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A、加入过量锌粉,锌与硫酸铜、硫酸亚铁都反应,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用肥皂水只能鉴别硬水和软水,蒸馏或煮沸的才能将硬水软化,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符合题意; D、除去氮气中的氧气,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可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C,填: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
24、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掌握各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解析】【解答】(1)原子之间存在间隔,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增大; (2)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 (16)=6:1;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 4 个,氢原子都是 8 个,反应前氧原子是 6 个,反应后应该是 6 个,其中 2 个包含在 X 中,则 X 的化学式为 O2; 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分析】 (1)根据粒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
25、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及酒精溶液中溶质为酒精分析。 【解析】【解答】(1)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故实验 1 中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铜片的表面会划出痕迹; (2)实验 2 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无色酚酞试液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实验 2 的目的: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3)实验 3 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 (
26、5)实验 5 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分析; (4)根据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即为电解水中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比分析。 【解析】【解答】(1)装置 D、E、F 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导管、毛玻璃片和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加热和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常温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并且用排水法收集,应选装置是 BF,而不能选择 C 作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27、二氧化锰粉末不能放在多孔塑料板上; (3)用熟石灰粉末和氯化铵晶体为原料可以制取氨气,要选用 A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理由是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烧瓶内产生“喷泉”的现象可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烧瓶中的溶液应该呈红色。 【分析】 (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较向上排空气法纯净及多孔塑料板上只能放块状固体分析; (3)根据氨气的溶解性及氨水的碱性分析。 【解析】【解答】(1)装置 A 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气体中存在 H2O,故填:无水硫酸铜变蓝;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
28、水变浑浊,能证明气体中存在 CO2的现象是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3)一氧化碳、氢气都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都能生成铜,装置 E 中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证明气体中可能含有 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若 F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装置 G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F 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即可得出原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故填:CO、H2
29、;F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O 或一氧化碳; (4)原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再点燃 E 处酒精灯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填: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5)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 C 的作用是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后续实验,故填: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分析】 (1)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还原性、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
30、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分析。 【解析】【解答】(1)操作是将不溶性杂质与溶液分离,为过滤; (2)对碳酸锂粗品的预处理主要是粉碎研磨等,粉碎后能增大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3)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 Li2CO3中 CO3的化合价为-2,所以 Li 的化合价为+1 价; (4)反应 2 是碳酸氢锂溶液加热生成碳酸锂溶液、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HCO3Li2CO3+H2O+CO2; (5)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二
31、氧化碳(或 CO2) 。 【分析】 (1)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2)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使反应更充分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分析; (4)根据碳酸氢锂溶液加热生成碳酸锂、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5)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分析。 【解析】【解答】珠子 AF 分别代表 6 种物质:单质碳、碳的氧化物、氧气、铝、氧化铁、硫酸铜。硫酸铜含 Cu、S、O 三种元素,含元素种类最多,故 F 为硫酸铜,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故 E 为铝,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 D 为氧气,若“碳的氧化物”对应的珠子是 A,则 C为碳,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能与
32、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 B 为氧化铁,A能与氧化铁反应,则 A 为一氧化碳。 (1)由分析可知,F 为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 (2)物质 D 为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3)E-F 反应为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分析可知,若上述“碳的氧化物”对应的珠子是 A,则 A 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得到氧,表现出还原性; 将 A 与 C 置换,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可顺利漏完。 【分析】先由所给 6 种
33、物质的性质确定相互间反应情况,再由珠子漏下的顺序确定各种物质,然后结合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及氧气的用途、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解答。 【解析】【解答】由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数据比较可知,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铁粉质量一样多,虽然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所加的酸多,但产生的氢气是一样多的,说明 5.6g 铁完全反应能生成 0.2g 氢气;对比第三次实验,加入的铁粉质量增加了,但产生氢气的质量没有增加,说明第三次实验中金属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由此可以得出 5.6g 铁与 5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 氢气。 (1)由分析可知,第三次实验铁有剩余。 (2)称量铁粉所用仪器名称为托盘天平;由于是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所以应先在右盘放上适当的砝码,再将游码移到合适刻度处,然后再向左盘添加铁粉,因此称量过程中天平指针右偏,说明铁粉质量没有达到所称质量,所以应向左盘添加铁粉至天平平衡。 (3)解:设生成 0.2g 氢气所需硫酸的质量为.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9.6%。 【分析】 (1)由表中所给数据确定反应物的剩余情况分析; (2)根据天平的用途及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需添加药品分析; (3)根据反应的铁的质量及反应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从而计算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