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四)语文试题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准确的填写(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框内规定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
2、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
3、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
4、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
5、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
6、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
7、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
8、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
9、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B. 人
10、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C. 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D. “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B. 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
11、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C.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 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B.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D.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12、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风拂面孙春平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
13、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栗,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
14、“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你看着来吧。”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
15、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回城没分配工作呀?”“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
16、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
17、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师傅,不能让他跑了!”“他忙哩。”“您不知道”
18、“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他”我要喊出来了。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B. 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C.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
19、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D. 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动作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B. “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已察觉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C. 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D. 小说中的
20、“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8.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9. 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
21、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肃宗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崔旰等乱,前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
22、年五十九。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甫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选自新唐书杜甫传)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 往依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 武以世旧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D. 县令具舟迎之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字,在古代“名”与“字”是不相同的,“名”
23、一般是长辈取,而“字”则必须是成年后由自己取,如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都是如此。B. 飨庙:飨,通“享”,指请人受用;庙,供奉祖先的房屋。飨庙,是指帝王祭祖庙。C. “肃宗”与文中的“玄宗”都是皇帝的庙号。庙号是古代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D. “大历”为年号。汉代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追称“元狩”以前的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杜甫积极入世,忠于朝廷。虽然考进士未中,向玄宗献上三篇赋,被玄宗赏识,后来授予官职。肃宗即位后,想方设法投奔肃宗。B. 杜甫仕途坎坷,一生穷困。他入仕
24、极为不顺,参加进士考试落榜;长期不能维持生活,漂泊异乡,常常寄食于人。C. 杜甫忠于君主,渴望得用。“安史之乱”时,他避难于三川;至德二年,他逃到凤翔,拜见唐玄宗,被授予官职。D. 杜甫才华横溢,深得后世推崇。杜甫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让后人颇为受益,韩愈认为其诗可以和李白并驾齐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4. 从全文来看,杜甫的死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迎春花 宋韩琦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
25、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嘲迎春花 清赵执信黄金偷色未分明,梅傲清香菊让荣。依旧春寒苦憔悴,向风却是最先迎。注阑:栏杆。 偷色:偷来颜色。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韩诗前两句中的迎春花开得枝繁叶茂,亦柔亦刚,形象生动立体。B. 赵诗写迎春偷色,梅花傲然,菊花淡泊,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C. 赵诗中的迎春花虽然枯瘦憔悴,却能积极迎春,令诗人感慨颇深。D. 两首诗都运用了色彩词,使物象更加明丽,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16. 两首诗虽然都写迎春花,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迥然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6、1)白居易琵琶行中,“_”一句从侧面描写第一次听到琵琶女演奏时的神奇效果,“_”一句又从侧面描写第二次听琵琶女演奏的神奇效果,都是通过对听众沉醉状态的描写,表现其高超琴技。(2)杜甫登高中的“_,_”与其登岳阳楼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均写漂泊天涯的境遇和老病孤愁的心情。(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_”的惨烈回忆和现实中“_”的热闹场景,含蓄的抒发作者对沦陷区百姓忘却战败历史的心痛之情。(4)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择师的标准,不应该看身份的高低贵贱,也不应该看年龄的长幼,正面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
2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表情包创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国古代戏曲的脸谱。脸谱是通行于剧场的表情符号。通常,红色绘制的脸谱表示忠义刚烈,黑色绘制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绘制往往作为奸臣的标记,如此等等。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道德褒贬与脸谱风格之间显而易见的呼应表明,古代戏曲擅长提炼与夸大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而归纳为某种相对固定的类型。这些角色代表了一个单纯而强烈的世界:是非分明,爱憎透彻,尽量祛除犹豫、妥协、矛盾、宽宥与谅解等暧昧的情感成分。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网络文化无法适应如此刚烈的气质。 的痛斥, 的赴死, 的悲伤,
28、 的离别,古代戏曲垂青的那些情节过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负。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种“软性”的符号,卡通柔和的表达更为适合这一代人的温情与宽容,令人开怀的幽默则显现了出色的智商与情商。人们喜欢轻松地发一个表情包:萌萌哒!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义无反顾 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撼人心魄B. 慷慨激昂 义无反顾 撼人心魄 令人动容C. 撼人心魄 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义无反顾D. 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撼人心魄 义无反顾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全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A.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C. 只恐双
29、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D.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B. 三尺戏台划分出了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让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C. 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让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D. 三尺戏台划分出了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记 者: ?王亚平: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每项训练
30、,都十分具有挑战性。以模拟失重水槽训练为例,我们每次水下训练都会持续四到六个小时,体能消耗巨大。曾经我们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每次水下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次“全马”。在水下训练时,航天员所穿服装会有四十千帕的余压,这就需要我们先用一部分力去和服装对抗,然后再做动作,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力量消耗。记得我刚来航天员大队时,听师兄们讲,每次水下训练完成后,手会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记 者: ?王亚平:每次练完都会很高兴。因为在我心里,会觉得自己又练了一次,离梦想就又近了一步。在我们航天员眼中,本次的空间站任务迫在眉睫,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刻苦地训练。你看,我这胳膊上的肌肉块练得“杠杠的”,也是在为空间
31、站任务不断提升自我。记 者: ?王亚平:我想对他们说,( )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21. 下列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梦想是彼岸盛开的鲜花B. 梦想就是沙漠中的甘泉C. 梦想就像夜空中的灯塔D.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22. 新华社记者在神舟十三号发射前,专访了航天员王亚平。请根据王亚平回答,分别在横线处补写出记者的问题,每处不超过20字。(6分)四、作文(60分)23.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文。欧阳修有言:诗穷而后工。意思是说,一个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常常和他人生遭遇的磨难有关,而且
32、往往是磨难越大,作品越好。这种现象在我们第三单元所选名篇的作家身上就有体现:短歌行和归园田居是曹操和陶渊明遭逢乱世后的人生答案;登高和声声慢反应了杜甫与李清照天涯漂沦的真实心境;没有贬谪,没有经历过从巅峰跌入谷底的痛苦,恐怕就不会有琵琶行和赤壁怀古的名传千古类似“磨难与成就”彼此关联的例子还有很多,而且在其它的领域也有体现,也许曾经还引起过你的注意。请你以“磨难与成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体现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四)语文答案1. A 2. B 3. C 4. 开篇提出
33、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 5. 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B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意,“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
34、延续下去”错误,材料二“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D项,曲解概念,似是而非。“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错误,根据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中,B项,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
35、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在论证上的特点”可以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
36、证语言等角度分析。分析材料一,主要讲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开篇即亮明观点;“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这样层次推进,形成递进式论证结构;“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37、。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语言通俗易懂。【5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本题为开放题,首先要先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乡土社会的弊端”相关信息:“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
38、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据此转换成“改进的方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即可。6. B 7. C 8. 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还钱,内心悔悟。 9. 指自然界 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解析】【6题详解】本
39、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B项,“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错,工友们多给理发师傅钱,表现了工友们的友爱互助精神;理发师傅不要这些钱体现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作者对此是感到尊敬和温暖的,不是“对小人物的同情”。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
40、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心、和睦幸福。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鉴赏以及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根据题干提示筛选出相关的情节,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表述时要按照一定顺序,条理清晰。题目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梳理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可按照捡钱之前、捡钱时、捡钱后、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这个过程来梳理。捡钱之前可结合“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概括出“吹着口哨,悠闲无聊”;捡钱时可结合“
41、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栗,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可概括出“装模作样,兴奋紧张”;捡钱后结合“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概括出“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结合“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
42、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可概括出“决定放钱,内心悔悟”。【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题目是,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首先看浅层含义,课文中写道了自然界的风,比如“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因此题目表层含义是“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再看深层含义,这“清风”也
43、喻指理发师傅的一番教诲,“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这番话让做错事的小伙子醒悟,改正了错误。这是深层含义之一。再看深层含义之二,“清风拂面”也是“我”的感受,理发师傅不仅用自己的话教育、点醒了小伙子,并且还说“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他的大度、包容、爱护,以及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最后从主题上看,这“清风”也指理发师傅的美好品格、理发师傅一家的相亲相爱、小伙子的知错能改等,喻指美好的任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10. A 11. A 12. C 13. (1)关中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
44、去,客居秦州,以背负木柴、采集橡果为生。(2)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14. 国家动荡导致常年漂泊,体弱多病;不善经营料理自己的生活,导致饥寒交迫;大水阻隔,久未进食,后又吃食牛肉,饮酒大醉,以致伤害身体而去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A.意思相同,皆为“断” 。B.代词,他;兼词,于之,在其中。C.介词,因为;介词,在。D.准备,备办;都 。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字则必须是成年后由自己取”说法太绝对。古人的字一般自己取,但也可以别人取。故选A。【12题详解】本题
45、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拜见唐玄宗”错误,杜甫逃到凤翔,拜见肃宗,被授予官职。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饥,闹饥荒;客,客居;负,背。(2)得分点:及,等到;负,覆盖;烛,照。【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意思是“提拔为河西尉,杜甫尚未到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适逢安禄山叛乱,皇帝逃入蜀地,杜甫避乱奔逃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至德二年,杜甫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进的官职”,即国家动荡导致常
46、年漂泊,体弱多病。“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意思是“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亲自前往鄜州探视。(杜甫)从鄜州四到京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漓去,客居秦州,以背负木柴、采集橡果为生”,即不善经营料理自己的生活,导致饥寒交迫。“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意思是“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九岁”,大水阻隔,久未进食,后又吃食牛肉,饮酒大醉,以致伤害身体而去世。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客居在吴、越、齐、赵一带。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看望他。参加进士没考上,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在祖庙祭祀祖宗,到郊外祭祀天地。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他的文才,提拔为河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