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具制作教学设计课时:共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为准备阶段, 第二课时为制作过程 一、教学背景分析: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在艺术发展进程中有它独特的艺术内涵与价值,具有设计新颖,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等特点。 二、这节课融探究性、自主性、多元性为一体,突出大胆尝试、质疑、发现、设计、动手制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发现与创造的乐趣。并通过肯定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来学习画、撕、剪贴、浮雕、折叠等制作方法。同时活动结合游戏创设一种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励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索大胆发现努力尝试体验成功。学生最终能利用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表演或展示,从中
2、体会创作的快乐,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面具的起源、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和对面具文化的学习,认识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等特性,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3、情感目标:在与其它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时,培养协作能力与互动精神,提高艺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教学重难点: 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材质的特点)和材料的综合作用,选择适当材料,用自
3、己喜欢的方法来制作面具。 设计出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怎么激发学生从探究质疑中大胆猜想、设计,激励发散思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国外和我国面具,同时介绍面具的由来与演变。 (2) 新授: 1.面具是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有一些原始部落头戴面具,挥动兵器驱鬼降魔。当时的人们认为面具可以赐予他们一种神的魔力。面具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原始的乐舞、仪式、巫术、图腾及民间的歌舞、社戏、戏曲、脸谱、面具舞会相互融合、依存、渗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造型特点,特别是藏戏面具更具特色,因此面具作为民间艺术广泛流传。 A、非洲面具:非洲面具
4、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它通过夸张的造型传达某种神秘的内涵。 B、我国: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疾病、瘟疫和死亡是厉鬼在人体内兴妖作怪,于是戴上可怕的面具,跳着激烈的舞蹈,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以达到驱鬼的目的。 2.在学生对面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 构思面具: 我们制作的面具可以是写实的,但更多是抽象的,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力求展现出面具的性格,神态,寓意和反映作者的理想。 A、植物造型各种花卉,植物 B、动物造型十二生肖等 C、人物造型(造型夸张) 脸型:方,圆,胖,瘦等(播放人物动画)本课的制作为人物面具。 表情:喜、怒、哀、乐、善、美、丑 3.制作过程: 教学设想:在教师提示下
5、,学生观察、研究、讨论,相互学习,让学生了解制作的过程与方法。 A、立体面具的制作:利用硬纸盒,剪刀,双面胶,颜料等,经过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凹凸起伏的面具。 师示范:先确定面具中轴线,将纸盒的一角剪割下来,画出眼睛,嘴巴,形状后进行裁剪。 B、平面面具的制作:在不同纸板上着色、粘贴。 师介绍着色:借鉴京剧脸谱的色彩 不同的色彩会传达不同的思想和情绪,想要把自己的作品很好地体现出来。适当地运用色彩就是至关重要的关节。 红色代表忠诚(关羽) 白色代表奸诈(曹操) 蓝色代表刚直(窦尔敦) 4、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选择手头材料,四人一组合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培
6、养集体合作精神。 要求: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感情表达,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出富有创意,造型简单,色彩鲜明,富有寓意的作品。 四人一组合作一个面具,要求团结协作,合理分工。 播放音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与评价作品 教学设想: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用口头或表演的方式描述作品的创意,在学习面具的制作后,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作品展示与表演。生生互评,老师点评,提高学生对面具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A: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自己的制作意图。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B:学生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表演或口头描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面具的制作方法及面具的知识,掌握了制作的方法,培养了动手的能力。同学们,你们就是未来的艺术家,一张白纸,一包碎布,旧挂历,一切废旧物品都是你手中的艺术材料,只要你善于动脑,勤于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