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考作文热点押题及范文主题:反对食品浪费,弘扬传统美德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把节约粮食放在与粮食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需要全民行动起来,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价值观的扣子从开始就要扣好。我们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我们有很多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名言警句。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
2、土”“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知难勤俭。勤俭节约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为传承。当前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遵循。现实看我们国家一直有粮食安全压力。我们虽然幅员辽阔,但是适合耕种的面积并不大,再加上每年洪涝和寒潮灾害都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的损失,要满足庞大的人口吃饭需求需要精打细算。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前阶段提倡粮食安全更是居安思危,为未来谋划的必要之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
3、,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奢靡之风的观念不断抬头。尤其是当代青少年,他们出生成长在祖国日益昌盛的时代,没有吃过物质资源匮乏的苦,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认识不够深刻。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上的铺张浪费风气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和生活习性。因此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押题指数: 写作素材一、精彩句段 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灾难。)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勉,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在加强生产的同时节约用度,老天也无法让你贫穷。)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靠宁静来修养身心,靠节俭来培养品德。
4、)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节俭是福气的源头,奢侈是贫穷的先兆。)6、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史记(饭菜能吃饱就行,没必要太过丰盛;屋子能住下人就行,没必要豪宅大院。)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8、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唐白居易草茫茫(狼藉,形容困厄、窘迫。奢侈的人容易陷入困厄,节俭的人可以长保平安,二者吉凶的对比就在眼前。)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来,随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
5、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2.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3.餐桌之上有文化,杯箸之中见文明。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在请客吃饭时,以餐桌上点的菜多为荣,以没有吃完为耀。无论是小饭馆还是大酒店,剩下满桌菜肴,起身就走的现象随处可见,讲排场、好面子的陋习每天都在上演。4.餐桌之上有文化,杯箸之中见文明。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在请客吃饭时,以餐桌上点的菜多为荣,以没有吃完为耀。无论是小饭馆还是大酒店,剩下满桌菜肴,起身就走的现象随处可见,讲排场、好面子的陋习每天都在上演。5
6、.今天重提重节俭、反浪费,不能片面理解成简单的“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更不是一刀切地限制餐饮行业消费,而是要实现粮食和食品的精细化管理,让人们吃得更科学、消费得更明白。6.常言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反过来,一桌菜的问题背后,也有着治理的智慧。“民以食为天”,餐饮领域是和每个人生活领域最相关,最有切身感受的领域,它的一点些微改变,将对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而提升整个社会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探索,不妨就从治馔开始。7.生活在这样一个温饱甚至富足的时代,我们早已没有了上一代人对食物匮乏的担忧,我们想当然地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对食物愈加挑剔,可以肆无忌惮的浪费但是,这终将导致严
7、重的后果,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预料到未来。请共勉:不要让饭桌上最后一粒米,换来我们悔恨的眼泪。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节约粮食,是珍爱生命的行动。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用汗水换来的,是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应该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能浪费,要记住一句话:积少成多变国宝。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二、人物素材01. 苏东坡:口腹之欲,何穷之有?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美食家,著名的“东坡肉”就是由他发明的。但是喜欢美食不一定要铺张浪费,东坡先生好吃,但吃得很节制。他曾在给友人的
8、信中写道:“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生活十分窘迫。他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每月初一,取出这个月的生活费,把它们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挑下一串来使用,如果有剩余就放进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就是这样节俭度日,苏轼依然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正是因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苏轼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才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02. 范仲淹:惟能忍穷,故得免祸。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他在应天书院读书时,一位同窗好友见他的伙食太差,便让家人送饭时多捎上一份,准备赠与范仲淹。范仲淹再三婉拒
9、:“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骤然吃上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以后就再也吃不下粥了,那怎么能行呢?”范仲淹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到他儿子范纯仁结婚时,范仲淹已经身居高位,经济相当宽裕了,但是当他听说儿子想用锦罗绸缎作为婚房的装饰,立即把他喊来训话:“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帷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其节俭的家风可见一斑。范仲淹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经留下一句话:“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仔细品味。03. “一品宰相”曾国藩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一度功高震主,权倾天下,但他的起居生活却非常俭朴。老外戈登描述他与曾国藩
10、会面的情景:“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油渍斑斑。”名震天下的总督却活得如此清苦,恐怕大清天下找不到第二个了。吃饭上,曾国藩亦不讲究,简单至极。通常他每顿饭只有一个菜,“决不多设,虽身为将相,而自奉之啬,无殊寒素。”因为每餐只享用饭一碗、菜一品,当时人们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为提倡节俭,教育家人,曾国藩于大堂上亲书一联:“惜食惜衣,不惟惜时兼惜福;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04. “抠门”的盖茨比尔盖茨31岁便成为世界首富,我们都知道他富可敌国,却不知道他过日子有多抠门。一次,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以至于找不到车位。朋友建议他把车停在贵宾车位,“噢,这可要花12美元
11、,可不是个好价钱。”盖茨不同意。朋友要替他出这个钱,盖茨依然不同意,他觉得饭店这是“超值收费”。最后,他们费了好大劲终于把车停到了普通停车区。但就是如此“抠门”的盖茨,在慈善事业上却非常慷慨。他和妻子梅琳达捐赠了超过 240亿美元,用来支持全球医疗和教育事业。每个人都有“抠门”的时候,也都有“慷慨”的一面。什么时候“抠门”,什么时候“慷慨”,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05. 华人首富和两片西红柿李嘉诚是华人首富,但他在生活中却非常节俭,能省则省。有钱人的手表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动辄几万几十万。有谁能想到李嘉诚的手表只值3000港币,是一款西铁城的太阳能手表。他觉得这
12、款表走时很准,很好用,很爱惜。一次,李嘉诚在澳门参加一个招待会,当宴会快结束的时候,有人看到这么一个细节:李嘉诚面前的盘子里还剩下两片西红柿,他笑着招呼身边的助手,助手轻步上前,两个人一人一片把西红柿分着吃了。这小小的两片西红柿,折射出李嘉诚勤俭节约的品格。在他看来,即使是不起眼的小物件,也不能因浪费而抹杀了它存在的意义。“不能浪费”,这简单的四个字,是李嘉诚先生一生坚持的财富观。06. 清贫度日的“百校之父”田家炳,香港著名企业家,他因资助教育而为国人所熟知。在中国大陆,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遍及所有省级行政区,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动辄捐款几百万、几千万的田家炳,在香港却过着
13、堪称清贫的生活。他没有自己的私家车,乘坐地铁、走路上下班。出门住酒店,他都要自带肥皂,因为他觉得“用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很浪费。”外出吃饭,他只要一杯清水,不喝饮料。一位香港记者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道,“全港七百万人,若每人少开一罐饮料,就能省下七百万个罐。”田先生一直持这样的理念:资助教育是把钱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其意义远胜于个人享受或者留给后辈儿孙。07. 捐款一千多万的清华教授2012年2月,处于癌症晚期的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捐出毕生积蓄1400余万元,设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赵教授没有创办过企业,也没有转让过专利,他的钱都是一分一分省出来的。1998年,退休后的赵家和应邀去美国讲学,
14、收入不菲,但赵教授却规定全家每月只能用100美元的生活费。家人去超市采购食物时,只敢挑最便宜的鸡腿和法棍面包,买衣服时,甚至会拣一美元的化纤毛衣,吃一顿中式自助餐,就是全家人最奢侈的享受。就这样,三年以后,赵家和带着省吃俭用积攒下的20万美元回到国内。他把这“第一桶金”交给搞金融的学生打理,把后来的讲学所得也陆续补充进去,这笔钱越积越多。资金积累到500万时,他开始有计划地资助贫困学生,临终前,他把钱一分不剩地捐了出去。晏子春秋中说:“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这句话是赵家和教授一生最好的写照。三、事例素材01. 舌尖上的浪费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2000亿元,被倒掉
15、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02. 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在澳大利亚,小型公务聚餐基本都是“份饭”,而大型聚餐靠服务生“适时”地提供每道餐品,上一道没吃完就不会上下一道,因此很少有食物浪费。03. 浪费食物要罚款德国被认为是处罚餐厅浪费最严厉的国家。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
16、道,虽然吃饭花的是你自己的钱,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04. “最大份炒饭”挑战吉尼斯纪录失败2015年10月23日,在江苏扬州,一份总重量4000多公斤的扬州炒饭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然而,三天之后,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机构却宣布该纪录无效。原来,挑战成功后,一部分炒饭被送到养殖场做了饲料。而吉尼斯世界纪录对此有严格规定:用于挑战的食品最终必须为民众食用,不得有任何浪费。此举随即引发网友吐槽,主办方的行为遭到了大家的一致谴责。在我们这样一个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国度,粮食被赋予了特殊的感情色彩,“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炒饭喂猪”活动挑战的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是公众情感
17、和公序良俗,它被官方机构否认,受到公众谴责,都是咎由自取。范文展示“弘扬传统美德 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主要领导关于制止餐饮浪费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现发出如下倡议:一、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牢固树立爱粮节粮理念,做到文明就餐、理性消费。要坚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约粮食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积极参与“光盘行动”,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共同抵制浪费粮食、非理性消费、婚丧喜庆大操
18、大办等不良风气,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二、自觉抵制铺张浪费行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食堂用餐节约,规范公务接待,按需按量供给。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学生勤俭节约养成教育,引导学生适量点餐、适量取食,不挑食、不剩饭、不倒饭,自觉抵制铺张浪费行为。各类餐馆、饭店要认真执行配餐规范和用粮标准,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堵住各种浪费粮食的漏洞。三、引导市民文明理性消费。各类酒店、餐饮企业要引导消费者文明就餐、理性消费,适量点餐、节俭就餐;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行“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
19、”;要在醒目位置设置不剩饭、不剩菜标识,推行打包服务;要认真执行配餐规范和用粮标准,自觉将厉行节约的理念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堵住各种浪费粮食的漏洞。四、营造厉行节约浓厚氛围。每个家庭要传承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做起,教育引导子女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倡导绿色消费健康生活模式,教育引导子女合理饮食,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不铺张浪费。新闻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统一,大张旗鼓地宣传勤俭节约的先进典型,曝光和批评各种浪费行为及现象,形成强大宣传舆论声势
20、,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2021年9月4日杜绝食品浪费 培育文明新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公务活动用餐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可奖励“光盘行动”消费者;点餐浪费可收厨余垃圾处理费;商家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食品生产经营者严重浪费,最高罚5万;制作发布传播暴饮暴食视频节目,最高罚10万。(2021年4月29日央广网)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部反食品浪费法让防止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会发现一些浪费现象:因为生活习惯、社会习俗问题、“面子文化”等原因,人们
21、未能从实际需求出发按需点餐,他们的任性点餐、攀比点餐等浪费了食品。当前,社会生活中关于勤俭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这个层面来说,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出台反食品浪费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和社会风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反食品浪费法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发挥相关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全社会确立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有助于消除社会争议,凝聚社会共识,有助于让更多人自觉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有助于取得更好的贯彻落实效果,必将在全社会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食品浪费和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反食品浪费法从法律层面全面、规范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反对食品浪费的行为习惯和风尚,有助于抑制各种奢侈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帮助人们自觉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养和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不仅有利于全社会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活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消除有些人对反食品浪费认知度不足、认同度不高的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反食品浪费,在全社会形成全新的文明消费模式,培育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