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课件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2709974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导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和升华.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必须反映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反映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必须反映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反映

2、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反映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必须反映和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精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大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具体内容。在这五大方面内容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大理念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交流五个问题交流五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学习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社

3、会主义法治理念理念”?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的历史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的历史沿革沿革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和本质属性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为什么要学习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立法。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思想基础。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机关坚持正确方向

4、、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发展法学教育、繁荣法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的历史沿革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的历史沿革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基本原理与新中国的政权与法制建设相结合,提出并实施“民主建国”,1954年9月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阐释了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法治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法

5、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创新。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三次重大创新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四次重大创新。第一代中央领导

6、集体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基本原理与新中国的政权与法制建设相结合,提出并实施“民主建国”1954年9月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创造性地阐释了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法治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创新。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三次重大创新。第四

7、代中央领导集体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 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四次重大创新。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本质属性 (一)、社会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一)、社会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1、定义、定义 2、基本内涵、基本内涵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1、定义、定义

8、: 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2、基本内涵:、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性;、

9、鲜明的政治性;2、彻底的人民性;、彻底的人民性;3、系统的科学性;、系统的科学性;4、充分的开放性。、充分的开放性。鲜明的政治性鲜明的政治性 法治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基础,其实现程度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 法治为政治建设提供了权力运行的规则与依据。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并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将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求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能力,实现了讲法治与讲政治的统一。 彻底的人民性彻底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法治反

10、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法治与全体公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是法治的主体,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执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性质和人民主权的原则,确认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规定了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内在地要求全体公民自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承载者,自觉受其引导,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系统的科学性系统的科学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1、吸收借鉴国内外法治的思想精髓和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从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现实结合,是科学、先进的理念。在内容构成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个科学的有机统一体。“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这五大内容,从不同方面反映和规定了社会主义法治,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证,每个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科学有机的整体。 充分的开放性充分的开放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个封闭

12、、静止的思想体系,它的形成、发展与实践都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在中国这个有着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古老国家,人治传统源远流长,人治意识根深蒂固,制度和心理的巨大惯性,决定了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只能是一个不断排除错误的、落后的、模糊的法治思想影响的艰难长期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可能静止不变,必须渐进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也将更有时代性,更具规律性,更富创造性,不断借鉴与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可以说,正是这种广泛吸收、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特性,才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够始终指导中国的法治实践,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三)

1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2、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党的事业是关键,人民利益时根本,宪法法律是保障,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一)、依法治国(一)、依法治国(二)、执法为民(二)、执法为民(三)、公平正义(三)、公平正义(四)、服务大局(四)、服务大局(五)、党的领导(五)、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 核心内容执法为民 本质要求公平正义 价值追

14、求服务大局 重要使命党的领导 根本保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核心内容核心内容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3、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4、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5、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本质要求本质要求1、

15、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2、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3、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1)、执法理念文明)、执法理念文明2)、执法制度文明。)、执法制度文明。3)、执法行为文明)、执法行为文明4)、执法形象文明)、执法形象文明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价值追求价值追求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2、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3、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4、

16、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内涵。1)、平等对待。)、平等对待。一是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一律平等;一是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一律平等;二是对所有公民平等适用法律;二是对所有公民平等适用法律;三是同种情形同等处理。三是同种情形同等处理。2)、反对特权。)、反对特权。3)、禁止歧视。)、禁止歧视。 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 1)、合乎法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行)、合乎法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符使自由裁

17、量权,确保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确保案件与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确保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不能畸轻畸重。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不能畸轻畸重。2)、利益均衡。公平考虑社会不同群体的利)、利益均衡。公平考虑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益诉求,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做到合理恰当。做到合理恰当。 3)、理情兼顾。)、理情兼顾。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 程序正当是指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程序正当是指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规定,保障法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规定,保

18、障法律制定的科学性,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处理,确律制定的科学性,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处理,确保公正、民主、效率、人权保障、权力制约与保公正、民主、效率、人权保障、权力制约与监督等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监督等价值目标得以实现。 1)、充分参与。)、充分参与。 2)、裁判中立。)、裁判中立。 3)、程序公开。)、程序公开。 4)、程序约束。)、程序约束。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1)、完善体制。)、完善体制。2)、节约成本。)、节约成本。3)、提高效率。)、提高效率。THANK YOUSUCCESS5/19/2022可编辑服务大局

19、服务大局重要使命重要使命服务大局应掌握的原则:1、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2、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3、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4、立足本职是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立足本职是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1)、把握大局的根本性,紧紧抓住大局不动摇。)、把握大局的根本性,紧紧抓住大局不动摇。2)、把握大局的统领性,自觉在大局指引下行动。)、把握大局的统领性,自觉在大局指引下行动。3)、把握大局的历史性,有效服务不同时期党和)、把

20、握大局的历史性,有效服务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大局。国家大局。4)、把握大局的层次性,正确处理国家大局与地)、把握大局的层次性,正确处理国家大局与地方大局的关系。方大局的关系。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1)、决策部署以服务大局为目标方向;)、决策部署以服务大局为目标方向;2)、具体工作以服务大局为基本准则;)、具体工作以服务大局为基本准则;3)、工作成效以服务大局为检验标准;)、工作成效以服务大局为检验标准;4、立足本职是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立足本职是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根本保证根本保证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21、根本保证。2、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3、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4、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1)、坚持马克思注意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坚持马克思注意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在法治思想领域出现分析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在法治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盲目崇拜、片面宣扬西方的政治制度、法律一是盲目崇拜、片面宣扬西

22、方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价值观念。二是制度、价值观念。二是“左左”的思想和封建主义的思想和封建主义特权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敌对势力通特权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敌对势力通过在法治思想领域制造混乱,企图影响中国的改过在法治思想领域制造混乱,企图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遏制中国的发展。革开放进程,遏制中国的发展。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 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

23、核心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的领导,核心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1)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2)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3)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组织领导格局。)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组织领导格局。 科学、民主、法治,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科学、民主、法治,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领导的努力方现,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领导的努力方向。向。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健全完

24、善立法。(一)、健全完善立法。 (二)、坚持依法行政。(二)、坚持依法行政。 (三)、严格公正司法。(三)、严格公正司法。 (四)、加强制约监督。(四)、加强制约监督。健全完善立法健全完善立法 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科学立法科学立法是党科学执政、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只有在立法工作中坚持科学立法,才能够满足人民对法律的需求,立法的目的才能够真正实现。科学立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义务、权力与责任,健全立法程序。健全完善立法健全完善立法 二、民主立法民主立法要求在立法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体现人民的意志

25、和要求,确认和保障人民的利益。坚持民主立法,既要体现立法内容的民主,又要体现立法程序的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必须坚持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的民主性,扩大公众参与立法。健全完善立法健全完善立法 三、法制统一从立法层面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二是下位阶的法不能与上位阶的法相抵触;三是相同位阶的法相互之间不能抵触。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内部和谐一致,从而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坚持法制统-,必须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严格执行立法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保证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的统-,加强立法解释和立法监督。健全完善立法健全完善立法四、体系完备

26、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今后立法工作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制定和完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更多地修改、完善法律和制定配套法规,适时进行法律清理和法典编纂。 依法行政坚持做到依法行政坚持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必须” 必须弄清权力来源 必须坚持执政为民 必须做到公道正派 必须牢记“两个务必” 必须自觉接受监督 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1、合法行政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2、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重要补充。3、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价值体现。4、权责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5、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6、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公正司法严格公正司法 1、切

27、实维护司法公正。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要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做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1)、坚持实体公正。实体公正就是要依照经过依法审查的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使裁判结果或有关决定符合公正的价值观念。(2)、坚持程序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各类案件时,严格遵守程序法的相关规定,保障案件及时正确处理。(3)、坚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兼顾。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努力兼顾两者的价值平衡。严格公正司法严格公正司法 2、不断提高司法效率。、不断提高司法效率。(1)、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 I、提高司法效率,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司法效率,要求司法机关必

28、须不断丰富纠纷解决途径。 、提高司法效率,要求司法机关必须合理配置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2)、公正与效率兼顾。效率是实现公正的重要条件,公正是评价效率的基本尺度。 严格公正司法严格公正司法 3、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努力树立司法权威。(1)、严格公正文明司法,提高司法威望。当事人、全社会的尊重和信赖,是司法权威真正树立的体现和标志。这种尊重和信赖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司法机关通过严格的司法活动,彰显了司法的公正,在于司法人员通过廉洁、正派的作风,展示了司法文明。(2)、努力维护司法权威,创造良好执法环境。严格公正司法严格公正司法 4 4、充分发扬司法民主。、充分发扬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主要指在

29、司法活动中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1)、充分体现司法主体民主。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直接参与司法;二是司法人员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2)、积极促进司法公开。司法公开制度是司法程序民主的核心。(3)、切实完善司法为民措施。司法机关要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加大各项工作力度;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建立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加强制约监督加强制约监督 1、加强和改进党内制约监督;2、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3、支持和保证政府专门机关的制约监督。4、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制约监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审理和执行行政诉讼案件,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支持人民检察院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强化对刑事诉

30、讼、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5、支持和保证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制约监督。6、加强公民和舆论的制约监督。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 十九大报告指明了新时代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其中贯穿着大量法治的精神和要求。从十九大报告中摘编出的这五个法治关键词,让我们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可期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1 【全面依法治国】 报告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31、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关键词2【坚持厉行法治】报告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

32、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关键词3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报告摘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

33、、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关键词4 【反腐败国家立法】 报告摘要: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关键词5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报告摘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34、、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口诀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

35、念的主要内容: 1、依法治国 一 2、执法为民 只 3、公平正义 功 4、服务大局 夫 5、党的领导 党 一句口诀:一只功夫党 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新 执政为民是本质特征本 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驾 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驶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证 一句口诀:新本驾驶证 二、具体内涵: 1、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口诀:民法限制 人民民主民 法制完备法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限 权力制约制 2、执政为民的基本内涵: 口诀:本人文明 以人为本本 保障*人 文明执法文明 3、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口诀:法理成绩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 合理合法法理 程序正当成 及时高效绩 4、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 口诀:手绕足(联想一下,服务就要行动,行动要靠手足,嘿嘿) 把握大局手 围绕大局绕 立足大局足 5、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口诀:司政组(联想一下,司考政治领导小组,嘿嘿) 思想领导司 政治领导政 组织领导组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 政治性证 人民性人 科学性学 开放性放 一句口诀:证人放学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口诀:*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 民主法治民 公平正义工 充满活力利 诚信友爱爱 安定有序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喝 一句口诀:民工爱喝安利 THANK YOUSUCCESS5/19/2022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课件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