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练习(典章制度类)(共32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2720140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练习(典章制度类)(共32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练习(典章制度类)(共32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练习(典章制度类)(共32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练习(典章制度类)(共32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典章制度)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2.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3.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收支的是民部。( )4.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5.西汉的国家中枢机构由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组成,称“三公”。其中大司马总管行政。( )6.“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表皇帝执掌国政。( )7.封禅,封为“祭地”,禅为“祭天

2、”,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 )8.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具体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 )9.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君统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10.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11.“则黥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又称“墨刑”。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人。( )12.诏狱,指皇帝下令查办的案件,也指皇帝直接掌控的监狱。( )13.“徒流”是古代刑罚。“徒”是剥夺犯人

3、一定时间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犯人放逐到边远地区以示惩罚。( )14.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 )15.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枢密院、都察院合称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16.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时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17.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勤王是臣子忠君报国的表现,与“清君侧”相同。( )18.五刃,五种兵器,指刀、剑、矛、戟、矢

4、。后也泛指各种兵器。( )19.“屯田”是指中国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20.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为主,水路不通时辅以陆路。( )21.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兵士有军籍,但不能世袭为军,他们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派将领征调率领卫所的士兵作战。( )22.皇后,皇帝的正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23.我国古代宫廷制度森严,只有储君居住的宫殿可以称为东宫。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

5、青宫”。( )24.“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才能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25.禁中,即宫禁,是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禁中。( )26.古代天子设五庙供奉祖先,后以“五庙”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也代指封建王朝。( )27.战国策“周,天下之宗室也”中,“宗室”指同一祖宗的贵族,即国君的宗族。( )28.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人口征税的田赋制度。不分公田、私田,税率一律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 )29.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百姓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明

6、代的一条鞭法规定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按户、丁征收。( )30.“稽籍出赋”指查验户籍来摊派赋税,这样做可以保证人们缴纳赋税的公平性。( )31.诏是天子及内阁大臣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32.租庸调制是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唐代初期规定,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调。(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2.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解析吏部主管文职官员的任

7、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宜。科举考试早期由吏部负责,公元736年后由礼部主管。3.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收支的是民部。( )解析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没有“民部”一说,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收支的应该是“户部”。4.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解析“户部”错,应是“工部”。5.西汉的国家中枢机构由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组成,称“三公”。其中大司马总管行政。( )解析西汉时,大司徒总管行政。6.“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表皇帝执掌国政。( )7.封禅,

8、封为“祭地”,禅为“祭天”,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 )解析“封”为祭天,“禅”为祭地。8.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具体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 )9.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君统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解析“君统制”错,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10.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11.“则黥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又称“墨刑”。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人。( )1

9、2.诏狱,指皇帝下令查办的案件,也指皇帝直接掌控的监狱。( )13.“徒流”是古代刑罚。“徒”是剥夺犯人一定时间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犯人放逐到边远地区以示惩罚。( )14.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 )15.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枢密院、都察院合称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解析“枢密院”是唐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在句中应改为“刑部”。16.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时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

10、用以止众。( )解析“金”用以止众,“鼓”用以进众。17.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勤王是臣子忠君报国的表现,与“清君侧”相同。( )解析“勤王”和“清君侧”有不同之处,“勤王”多指在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清君侧”则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18.五刃,五种兵器,指刀、剑、矛、戟、矢。后也泛指各种兵器。( )19.“屯田”是指中国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解析“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20.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为主,水路不通时辅以陆路。( )解析“戍

11、漕”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21.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兵士有军籍,但不能世袭为军,他们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派将领征调率领卫所的士兵作战。( )解析明朝军籍是世袭的。22.皇后,皇帝的正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23.我国古代宫廷制度森严,只有储君居住的宫殿可以称为东宫。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 )解析“东宫”也可指称皇太后。24.“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才能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

12、监。( )25.禁中,即宫禁,是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禁中。( )26.古代天子设五庙供奉祖先,后以“五庙”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也代指封建王朝。( )解析“五庙”错,应为“七庙”。27.战国策“周,天下之宗室也”中,“宗室”指同一祖宗的贵族,即国君的宗族。( )28.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人口征税的田赋制度。不分公田、私田,税率一律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 )解析“按人口征税”错,应是“按亩征税”。29.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百姓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明代的一条鞭法规定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按户、丁征收。( )解析“按户、丁征收”错,应该是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征收。30.“稽籍出赋”指查验户籍来摊派赋税,这样做可以保证人们缴纳赋税的公平性。( )31.诏是天子及内阁大臣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解析“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内阁大臣没有下诏权力。32.租庸调制是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唐代初期规定,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调。( )解析“称为调”错,应是“称为庸”。唐代丁男受田百亩,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练习(典章制度类)(共32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